•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49

吃吃吃吃吃Chen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该如何中断话题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ula不是luna

已采纳

作为一个经常饱受现代便捷通讯手段:微信,或是其他社交软件折磨的人,很少感受到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的体验,而是 明明一些你不想搭理的人偏偏要找你聊天,而我们处于礼仪修养还不能不回应。 这个时候,怎么有技巧的让对方没有聊下去的欲望,就是一个很值得推敲的事情了。 因为已经到了一个自己不急,爹妈操心的年纪,关于个人问题,时常饱受亲朋好友的亲切关爱。于是乎一些连认识都不认识的人就在亲戚的安排下加了我微信。一般开头就是“ 你好,我是XX介绍的 ”这类话,接下来呢,就是万年神烦的“ 你在干什么 ” 我干啥,不是正和你聊着天呢,难不成是鬼和你聊啊,厌烦值接收,就不想聊了。 发个笑话啥的,或者讲点自认为很搞笑的话装幽默冷到我,就回“ 呵呵 ”, 基本只要不是情商负值,几句话结束战斗,就不聊了。 但这几个语气词建议别用在和好朋友聊天里, 因为据他们说,很欠揍的感觉, 哈哈。 会给人一种爱理不理的冷漠感,还有一些皮笑肉不笑的尴尬气息,呵呵更是会在对方的想象里分解出一丝嘲讽,分分钟拉升厌烦值。 这个词我从一位很牛掰的心理咨询师姐姐那里学到的,简直不要太赞。 在交流中,“你开心就好”既没有做出对和你倾诉的人谈话内容的表态,远离了更多发散聊天话题的空间,又表达出想要结束这个话题的欲望,没有继续聊下去的梗了,因为直接把他们想要倾吐的话直接关闭,还不用担心会让对方感到不舒服,只会有种憋屈感。 因为人家没说完啊,哈哈。 当我学到这句话之后,就立马活学活用了。 一个关系不远不近的朋友向我倾吐婚后的不愉快,我俩关系还没亲密到可以分享私密事情的地步,我就很尴尬。 既不能拒绝聊吧,也不能妄加评论,还不能继续聊下去,不然鬼知道会听到什么更不能知道的内容。 于是,我拿出了这句话“ 你开心就好啦 ”, 不到5分钟,我俩聊天结束,她找了另一个朋友继续倾吐。 一个很有情商的大学同学是我最佩服的,她对于使用符号终结话题非常有一手。 像“~”,“……”,“。。。。。”等这类的符号,可以算是套用在任何对话都不会出错的了。 当有人一直和你聊而你又懒得搭理的时候,就可以人家说个几句的时候,打出一个符号,过一会儿再打一个,表示你有在听,并不是没礼貌。 而且最拉轰的是, 设置成自动回复,最好配个next?啥的 ,他们想要一直聊,也不影响你干其他事儿不是,多聪明。 表情包估计是本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了,都登上了BBC的英文报纸头条了,是快速表达对一个事件看法还跨域语言沟通障碍的最有利武器。 所以,聊天的时候比较痛苦,想终结话题,怎么能少的了表情包。用表情包可以逐渐而有效的扑灭对方聊天的热情值,一般炸出3~4个表情包之后,对方也懒得打字了,此次战役宣告胜利。 但是,建议别使用比较有创意的表情包,因为我担心对方可能会认为你要和他斗图,这样的话,就停不下来了。 一言不合就吃饭,上厕所,喝水,开会等,也是一个很好的结束话题的方式。 在对方聊的嗨到不能停,各种方式都没有办法的时候,你只能掏出这个江湖必杀技了。 无论线上线下,这种遁走方式是百用百灵的,因为对方也总不能跟着你去厕所看看到底有没有五谷轮回不是,但一般只能在逼到一定的份上才用这招。 因为聊的正嗨戛然而止的痛苦真的比憋尿去吃饭还要让人抓狂,轻易不要给对方造成这种伤害吧。 关于话题终结者其实还有更多的技能,目前初级班的我也就分享一下自己熟练的这几个了。交流在于恰到好处,你好我好大家好,双方都满意。一个良好的交流是需要分场合,分时刻的,不能一味的倾吐,总要给对方一些说话的机会,学会倾听。而且在察觉到对方对于你说的话题不感兴趣时,建议转移话题吧。 如何把握好交流的尺度是一个需要持续进行的修炼,虽说我们无需做到人人喜欢,面面俱到,但也要力求在这个与人交往的社会不让人厌烦呀。

心理咨询师该如何中断话题

249 评论(8)

大财891088

倾听过程中咨询师不适当地运用咨询技巧:

1、急于下结论。

2、轻视来访者的问题。

3、干扰、转移来访者的话题。

4、随便进行道德或正确性的评判。

倾听技巧:

1、鼓励对方先开口。

首先,倾听别人说话本来就是一种礼貌,愿意听表示心理咨询师愿意客观地考虑别人的看法,这会让说话的人觉得我们很尊重他的意见,有助于我们建立融洽的关系,彼此接纳。

其次,鼓励对方先开口可以降低谈话中的竞争意味。心理咨询师的倾听可以培养开放的气氛,有助于彼此交换意见,扑捉信息。说话的人由于不必担心竞争的压力,也可以专心掌握重点,不必忙着为自己的矛盾之处寻找遁词。

最后,对方先提出他的看法,你就有机会在表达自己的意见之前,掌握双方意见一致之处而确定咨询目标。倾听可以使对方更加愿意接纳你的分析,让你再说话的时候,更容易让对方思考。

2、使用并观察肢体语言。

当我们在和人谈话的时候,即使心理咨询师还没开口,来访者内心的感觉,就已经透过肢体语言清清楚楚的表现出来了。

咨询师如果态度封闭或冷淡,来访者很自然地就会特别在意自已的一举一动,比较不愿意敞开心胸。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心理咨询师听话的人态度开放、很感兴趣,那就表示他愿意接纳对方,很想了解对方的想法,说话的人就会受到鼓舞。

而这些肢体语言包括:自然的微笑,不要交叉双臂,手不要放在脸上,身体稍微前倾,和来访者坐的位置成45度角,常常看对方的眼睛,点头。

3、反应式倾听。

反应式倾听指的是重述刚刚所听到的话,这是一种很重要的沟通技巧。心理咨询师的反应可以让对方知道我们一直在听他说话,而且也听懂了他所说的话。

但是反应式倾听不是像鹦鹉一样,对方说什么你就说什么,而是应该用自己的话,简要的述说对方的重点。比如说:你说,你现在心情不好,不代表你以后的心情永远不好。反应式倾听的好处主要是让对方觉得自己很重要,能够掌握对方的重点,让对话不至于中断。

4、弄清楚各种暗示。

很多人都不敢直接说出自己真正的想法和感觉,他们往往会运用一些叙述或疑问,百般暗示,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看法和感受。但是这种暗示性的说法有碍沟通,因为如果遇到不良的听众,他们话中的用意和内容往往被人所误解。

最后就可能会导致双方的失言或引发言语上的冲突。所以一但遇到暗示性强烈的话,就应该鼓励说话的人再把话说的清楚一点。

5、暗中回顾,整理出重点,并提出自己的结论。

当我们和人谈话的时候,心理咨询师通常都会有几秒钟的时间,可以在心里回顾一下对方的话,整理出其中的重点所在。心理咨询师必须删去无关紧要的细节。

把注意力集中在对方想说的重点和对方主要的想法上,并且在心中熟记这些重点和想法,用专业的技术,引导来访者走出困境。

暗中回顾并整理出重点,也可以帮助心理咨询师继续提出问题。如果我们能指出对方有些地方话只说到一半或者语焉不详,说话的人就知道,我们一直都在听他讲话,而且心理咨询师也很努力地想完全了解他的话。

如果心理咨询师不太确定对方比较重视那些重点或想法,就可以利用询问的方式,让来访者知道心理咨询师对谈话的内容的关注。

324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