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86

幸福的考拉721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冷静期的心理咨询师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殷血丹霞

已采纳

首先,先回答一下题主的问题,离婚冷静期是谁提出来的。      2010年两会期间,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尚绍华联同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婚介行业委员会以及百合网,在经过深入调研后,提交了一份名为《建立离婚冷静期,培养婚姻咨询师》的提案,建议通过修改离婚程序以及婚姻咨询服务,挽救不应解体的婚姻。尚绍华建议参考中国一些城市和其它国家设立离婚冷静期的先进经验,修改离婚程序,在夫妻提交离婚申请后,设立3-6个月的冷静期,让当事夫妻慎重考虑后,再批准离婚。同时,设立公益性质的婚姻咨询服务,聘请婚姻家庭咨询师或心理咨询师,为处在冷静期的夫妻提供辅导,让更多的婚姻得到调适和挽救。      离婚冷静期是在2010年左右提出来的,当时给出的时间是三到六个月,只不过被我们缩短成了一个月,依据就是在当时的环境下,外国的离婚冷静期这一制度有不错的效果,可以照搬到国内,拯救国内过高的离婚率,而在2021年彻底实施,则是为了在某些程度上抑制炒房,另外能够真正的减少离婚率,可其配套的心理咨询什么的还没有跟上,而这可能也是母子三人跳楼事件会发生的一个原因之一,但不会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还是出在夫妻二人之中。

冷静期的心理咨询师

312 评论(12)

草莓天天见

对于那些一时冲动想要离婚的夫妻,法院正设法让他们冷静一下。最高法发文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经双方当事人同意,可以设置不超过3个月的冷静期。

冷静期内,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案件情况开展调解、家事调查、心理疏导等工作。冷静期结束,人民法院应通知双方当事人。

也就是说,在最长3个月的时间内,法院暂不作出判决,一切等冷静期过后再说。

自去年离婚“冷静期”走入公众视野,就一直伴随争议。

反对声音认为,让感情已经出现问题的夫妻冷静,可能会影响来之不易的“离婚自由”,甚至可能成为法官过意拖延办案的借口。也有人认为,法院设置冷静期是做了“居委会大妈”的工作,没有必要。

从2017年到今年3月,福建省三明市全市法院共对82起离婚案件适用了冷静期制度。接受采访时,郭婕强调,法院对冷静期的适用标准首先是双方都有意愿表示,这也是主要依据;其次法官会结合个人经验进行判断,司法社工和心理咨询师也会提供观察意见。

和一些人认为的冷静期只是单纯让夫妻双方回家冷静一下不同,郭婕说,这中间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结合三明中院的工作实践来说,冷静期内根据案件情况会有一个调解的过程,在告知当事人并征得同意的情况下,法院派出司法社工和心理咨询师进行入户调查,调查家庭情况、子女情况以及诉状中提到的问题,通过走访社区、村两委和邻里亲属,最终形成社会调查报告,供法庭参考(但不会作为证据使用)。同时,冷静期内,妇联、社工和心理咨询师也会进行跟踪回访,而非“一冷了之”。

此次最高法印发的文件也可看到,冷静期内,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案件情况开展调解、家事调查、心理疏导等工作。

律师陈微对冷静期制度持赞成态度。

在她看来,与传统包办婚姻不同,现在的婚姻多有感情基础,除了已经冰冷到形同陌路的婚姻,一些婚姻中的矛盾可以调和,“在冷静期内调解商量一下,不是不让你离,不行可以再到法院,但有个缓冲不是坏事。”

100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