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囡囡
心理学有很多分支,在排名上来说,最强的是北师大,其次是北大,再次是浙大,然后是华东师大。这4所大学在国内是属于前列的。不过每个大学最擅长的领域不同,比如说浙大的工业心理学是全国第一的。北师大和华师大在教育心理学方面就比北大要好。
谁可知心029
国内心理学专业排名:\x0d\x0a\x0d\x0a心理学专业排名(高校合并重组前)\x0d\x0a排名学校名称得分\x0d\x0a1北京师范大学\x0d\x0a2华东师范大学\x0d\x0a3西南师范大学\x0d\x0a4北京医科大学\x0d\x0a5北京大学\x0d\x0a\x0d\x0a心理学专业排名(高校合并重组后)\x0d\x0a排名学校名称得分\x0d\x0a1北京师范大学\x0d\x0a2北京大学\x0d\x0a3华东师范大学\x0d\x0a4西南师范大学\x0d\x0a5浙江大学\x0d\x0a\x0d\x0a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无愧为实力最强者,无论从科研水平、师资力量还是学生素质都应该是首屈一指的,一般大学的心理系根本就无法想提并论。这里既有众多的德高望重的心理学的前辈,陈仲庚、邵郊、许政媛、孟昭兰、王苏、朱莹、沈政,又有一些年富力强的心理学界中坚力量,如王登峰,钱铭怡,周晓林,李量,苏言捷等等等。而且以北大整体的人文气氛,呆在其中自然会从诸多方面受益良深。这就是为什么无数学子趋之若骛的原因。不过心理系在北大里只能算个小系。\x0d\x0a\x0d\x0a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科研水平及人才资源也许和北大不相上下,甚至更高。但心理所是一个纯粹的科研机构,没有大学里的人文气氛,也许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尤其地处偏远郊区,呆在心理所里就象苦行僧修炼一样。我去过多次心理所,感觉就是关在鸽子笼里整天的做研究,视野狭小,非心理素质佳者不能全身而退。曾经有人被北师大和心理所同时录取保送,其本意很想去心理所,但只进去逛了一圈,立刻打定主意保送北师大,原因不言而喻。\x0d\x0a\x0d\x0a北师大心理系从各方面条件来说在师范类大学的心理系中应该是佼佼者了,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过了北大心理系和心理所。尤其是心理学院的成立,北师大心理系的总体实力正在迅速膨胀。但总感觉北师大心理系弥漫着一股不甚严谨的学术氛围,不知道是不是所有师范心理系的通病,很多事情都在做表面文章,而不是脚踏实地的做事。教授研究生整天都忙的不亦乐乎,可是真正够分量有杀伤力的东西却很少出台。一句话概括:架子大,里面虚。我曾经出入北大和北师大,所感觉到的气氛完全不一样,前者紧张忙碌,后者安定祥和不知道是否从侧面反应某种学术氛围不同。\x0d\x0a\x0d\x0a首都师范大学教科院心理系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一来不是一类重点大学,二来总处于同处北京的上述三家心理系或机构挤压之下。因此似乎很少有人知道首都师大还有心理系。但毕竟在皇城根下,这一点也吸引了一些不少的心理学工作者;平心而论首都师大心理系还是有一些人才的,而且拥有一个发展和教育心理学的博点,而国内还有好多师范大学的心理系连个博点都没有,如华中师大、东北师大、西北师大、陕西师大等。\x0d\x0a\x0d\x0a除了北京的这几家心理系或科研机构,江浙一带也是心理学繁荣之地。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是大陆最老牌的心理系之一,一度有过辉煌的历史,但最近一些年似乎江河日下,在心理学界的地位与日俱减,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浙江大学心理学系前身杭州大学心理学系,是我国工业心理学的重要基地。在并入浙大后,无疑提高了自身的身望,以至于近年来报考研究生的人数急剧增加。但事情总有两个方面,以前在杭州大学举足轻重的心理系,合并之后不过是浙大里的一个小兄弟,再无往日的威风。更有甚者,据传心理系其实好象是一个空架子,“没有什么人”(一个就读研究生的话)。自老一辈的心理学家退去之后,中间好象出现断层,至少目前系里缺乏一些重量级的人物来重塑昔日的辉煌。不远处好象还有南京师大教科院心理系,它们突出的优势就是心理学史和理论心理学。至于上海师范大学应用心理系,苏州大学心理系虽然都是最近发展起来的一些小兄弟,而且非重点大学,但好象发展势头很是迅猛。\x0d\x0a\x0d\x0a在京沪地区以外,最近一些年迅速壮大起来的心理系有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西南师范大学心理系,天津师大教科院心理系。这三个单位每家都依靠了一个非常厉害的人物而起家。华南师大的莫雷,西南师大的黄希庭,天津师大的沈德立,这些都是在目前心理学界最重量级的人物,都是国务院学位办的委员(心理学),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说掌握诸多心理系发展的生杀大权。尽管各自的学校都不怎么样,但心理系的实力绝对是国内一流的。而其他一些心理系也正厉兵秣马,竭力扩充自己实力。华中地区的华中师大心理系,东北师范大学心理系,山东师大心理系、中山大学心理系等都是近几年突飞猛进的发展。
苏明zhsm13579
———《这样做班主任才高效》读后感 在读钟杰老师的《这样做班主任才高效》,这本书有自序和四个章节,自序为:成长是班主任别无选择的修行;第一章为:高效工作有妙招;第二章为:这些事,一定不能做;第三章为:高效管理班级三大核心问题;第四章为:一步步走向觉醒和幸福。我刚刚看完自序和第一章,深深折服。在自序中,钟杰老师由“家庭中最贵重的是孩子”引出班主任专业成长的重要性,并指出:大部分一线班主任并非懒惰,也不是不想成长,而是不知道如何成长。这句话我深深赞同,自己就有这样的感觉,不管是自己做老师、做班主任还是从事教务工作,总是希望能有引路人。因为很多时候,当自己盘点反思之时,亦或者是领导和老师们提醒指出时,自己会顿悟,有庆幸也有自责,越发觉得自己需要成长、成长再成长。钟杰老师说:“如果因为我的疏忽、我的无知,把身体健康、心灵澄澈的赤子教成了目光呆滞、内心蒙昧的蠢童,那我如何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又从哪里去获得职业尊严或者说人格尊严?”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何其重要啊! 用心能减少疏忽,学习能填补无知,唯有成长。 钟杰老师高效工作有妙招,只要心甘情愿,一切都会变得简单。 钟杰老师提前准备个“百宝袋”:里面装风油精、活络油、花露水、空气清新剂、创可贴、针线盒、孩子的生日表......读着温暖,想着幸福,我们都遇到过类似的情况,钟杰老师做到了极致,她用行动落实苏霍姆林斯基“教育首先是人学”的理念,装进袋子里的不仅仅是物品,更是老师满满的爱。 钟杰老师日常坚持“三字经”。进门“三看”:看表情、看桌面、看地面;课堂“三有”:有书、有笔、有本子;课间“三听”:听学生说、听老师说、听领导说;闲事“三动”:动口、动手(示范做)、动脚(勤察看);胸怀“三心”:爱心、耐心、佛心。“三看”关爱有加、防微杜渐;“三有”形成好习惯、提升课堂效率;“三听”走进心灵、事半功倍;“三动”行动影响、精准管理;“三心”有爱、科学、真心。钟杰老师坚守每一个平凡的日子,行动就是力量,真的是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不辜负每一个平凡的日子,各种美好都会不期而遇。 钟杰老师让学生把错误条带回家。钟老师担任初中,作为家长,她现身说法,既考虑到帮助犯错孩子的有效改正,又考虑到家长的切实感受,采用教育过后学生写清错误条带回家的方式,钟老师签名并嘱咐家长“切不可打骂孩子!”家长签字后再由孩子带给班主任,老师态度真诚,家长也深受感动,也起到了相应的教育效果,甚好。钟老师从来不在家长面前否定他的孩子,反而尽可能地挖掘潜藏在孩子身上的积极因素,然后对孩子进行正面的评价。钟老师将心比心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去学习,这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境界。 钟杰老师把缺点说成特点。换一种说法,孩子和家长更容易接受,孙云晓老师说:要发现孩子的缺点很容易,首先要看到孩子的优点。 相信儿童、了解儿童,维护孩子的自尊,看到孩子的希望在哪里,潜力在哪里。这样,沟通合作起来就会事半功倍。如果不注意方式方法,有时,非但没有起到沟通的效果,反而会激化矛盾,教育是一项复杂的工程,给予孩子和家庭希望,在希望中才会有动力,生命需要温暖地生长。 钟杰老师让学生心服口服地接受惩罚。惩罚里头有乾坤,钟老师首先做的是与孩子们一起商议,找出存在于班级中或各个孩子身上的各项问题,并且是反复出现的问题,然后根据这些问题制定惩戒方案,并且这个方案还要取得每个孩子的认可,直到每个孩子都没有异议才实施。钟老师让说脏话的孩子写出不少于50个文明、优美且文雅的人际交往词语;让体育课上吹口哨的孩子在6月份的“创意生日会”上用口哨把班歌吹出来;让上课看课外书的孩子下课后写出不少于500字的心得体会,两周之内不可借阅班级图书馆的杂志;她秉持“事不过三”的原则,贴心谈话后,让学生填写“违纪学生反思说明书”(你做了什么?你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的不良后果或危害是什么?今后该如何做才能造成此类不良后果?)钟老师制定班规民主,实施的时候倾注了满腔的真诚与爱心,学生心服口服,与学生一起成长,就会拥有更多的智慧和担当。 钟杰老师善于背后夸赞学生、善于把自己变成学生的同学、善于把每个孩子都变成榜样、宽容而不纵容学生。钟老师现身说法,根据自己经常被表扬的感受和对班级所起到的现实作用,剖析利害,采用不同形式的激励和表扬,她利用微信、QQ与学生交流、背后夸学生,让学生直呼她的另一个名字“艾岚”,参与到班级小组的值日中,欢喜接受并认真执行小组长分配的卫生任务,尊重每一个孩子的禀赋,承认孩子的差异性,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榜样,她重视教育中的每一个细节,不给教育疏忽找“宽容”的理由......她主动把自己当作学生的重要他人,努力去开发学生的禀赋,从而把学生变成彼此的“互动性重要他人”,让孩子们在日常交往过程中互相学习,彼此熏陶濡染,达到互相进步、互相成长的目的。钟老师是站在生命的高度看教育,站在人性的角度看成长,教育是如此美丽。钟杰老师教给孩子爱的秘诀、教给老师遇事多问“为什么”。钟老师认为:爱是需要学习的,更是需要传授的,她作为班主任,先弄清楚学生需要什么样的爱,并智慧地表达爱和传授爱。她教给孩子自己生日时、自己外出时、放假在家时、周末回家时、在学校时等等,怎样是爱父母以及怎样具体向父母表达爱。钟老师教会学生用语言表达爱、用文字书写爱、用行动诠释爱。老师就是爱的使者,她营造了孩子们成长幸福的场,班级就会成为幸福城堡。她根据老师在问题出现后习惯问“我该怎么办呢”这一现象指出:哪里有什么现成的、立竿见影的绝招可以信手拈来用呢?就算真有那样的绝招,面对不同的孩子,不同的老师使用效果也是不同的。所以,遇事多问“问什么”胜过多问“怎么办”,平时尽可能地事先预设,提前预防,出了问题,找到问题的根源,对症下药,挖根绝苗,事情的本源搞清了,该原谅则原谅,该支持就支持。教师不仅需要为师者具备他人看得见的善良品质,更需要为师者具有他人看不见的善良和智慧品质。 钟杰老师说把自己变成一个有趣的人。钱梦龙老师、于漪老师、魏书生老师、于永正老师等等,我们要永远以名师们为榜样,有读书学习的雅趣、反思写作的兴趣、乐于工作的志趣、热爱生活的情趣。当自己变成一个有趣的人,生活也会五彩斑斓。 梁实秋说:“读书永远不恨其晚,即使晚了,也比不读强。”读书吧,你所收获的绝不仅仅是打开了一扇窗。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