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57

土著零食家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孙敏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virgoleegoon

已采纳

选择国际学校的原因

国际学校教育体系的迷人之处在于,它既给每个孩子留出了自我空间,又让他感受到了被关注的存在感。下面yjbybs我盘点了一些选择国际学校的原因,欢迎大家参观!

昂贵的选择

第一次见Funny,是在北京星光天地的一间咖啡厅。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她,看起来和同年龄的人很不一样,穿一件牛角扣大衣,呢子及膝裤,宽大的红色鸡心领毛衣里面,是红色的法兰绒格子衬衣,言谈举止充满同龄人少见的活力和自信。

她大学读的专业是西方音乐,曾经专门去法兰克福学习古典音乐,还是北京市吉他协会的会员。如今则是一名身兼数职的自由职业者,既教授钢琴、西班牙古典吉他,也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有时候还帮人做形象设计。

她说自己求学和工作都是在「非常西化」的环境里,这让她在自己所属的年代里,做出了很多与环境有着极大反差的决定,其中看起来最背离常规的是她选择的育儿道路。

「儿子很小的时候,我就去燕莎的外国玩具专柜给他挑玩具。」 Funny对记者说。她买得最多的是在「玩具舶来品」中享有盛誉的乐高。

上世纪90年代初,Funny的孩子才三个月时,Funny就推着到他到燕莎的进口玩具专柜选购乐高。

当时燕莎还是北京少有的高档西方商品消费场所,玩具专柜前挤满了前来观看,却又很难下决心购买的中国父母。一套进口玩具动辄好几百元,对当年一个普通的中国家庭来说,很少会给孩子玩具预算如此高的金额——这不仅是消费能力问题,更是「孩子成长更需要什么」的观念问题。

在「买一套昂贵但让孩子得到快乐」的玩具与「买一套昂贵但让孩子学到知识的课程」之间,大部分中国家长只会对后者掏出钱包。

但Funny不这样选择。她有一个在当时看来颇为离经叛道的理念:对孩子来说,学习知识不重要,快乐才最重要。

「人生会有很多挫折,很多意想不到的磨难,我希望孩子长大后是一个幸福感指数很高的人,即便未来只挣很少的钱,或者遇到很大的打击和困难,但他的嘴角还能有一丝微笑。」

Funny用一个艺术工作者的浪漫来描述她认为孩子成长最需要的能力——抗打击能力。

她认为成年后关键时刻的处变不惊,来自于一个人小时候感受快乐的多少。

「我研究过心理学,在16岁之前,孩子的心灵需要得到绝对的保护。在这之前所有的挫折和伤害,都会给孩子的内心留下伤痕,这种伤害是不可逆的。」玩具是Funny用来给予孩子快乐的一种方式。

他们家并不算非常宽裕,丈夫是工程师,Funny的自由职业能让她获得很大程度的身心自由,却不能提供非常丰厚的收入。但这个家庭在乐高玩具上的累积支出达到39万元,家里的配件多得足够开一间乐高游戏室。因为是上世纪90年代乐高在中国少有的忠实用户,Funny和儿子还上过《中国日报》的英文版。

玩具并不是Funny为孩子做的最昂贵的支出,只是她漫长育儿道路的一个隐喻:这位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中国妈妈,笃信西式的育儿方式和产品,并不计代价地实践并坚持她所认定的方式。

她不仅为孩子选择了昂贵的乐高玩具,还选择了台湾人办的幼儿园,英国人办的国际学校。随着孩子成长,这条西式教育之路的代价也越来越昂贵。

近20年前,国际学校在北京还是个新鲜名词,仅有少量为外籍在华工作人员开设的学校,并不是中国家庭可选择的教育产品。

Funny孩子入读的国际学校完全按英国的学制、教学方式和收费标准,一学年分为三个学期,每学期学费5万多元,一年的学费接近18万元。

在上世纪90年代初,鲜有中国家庭愿意负担这么昂贵的费用,去购买一种与国内公立学校迥然不同的教学方式,入学时Funny的孩子是学校里唯一的中国学生。选择什么样的教育,不仅事关个人喜好,更是一种与代际相连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Funny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想要为孩子提供一种与传统完全不同的教育方式,她因此跳入了一个巨大的阻力漩涡。最初的阻力来自家庭内部。

「为了减轻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时的不适应,学校规定一年级可以陪读一段时间。我妈妈退休前是老师,还曾经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因此觉得自己很懂教育。她去陪读了一个星期,回来后极力反对孩子继续在那里上学。她说国际学校什么都不教,就是让孩子玩。」

昂贵的学费则是另一层压力——Funny的家庭生活一度非常拮据,甚至曾因为学费问题将孩子转学到英国一年,再从英国回到中国公立学校的国际部就读。

求学之路颇多动荡,但Funny从没动摇让孩子远离传统教育的决心。

传统教育之弊

Funny对传统教育的`排斥一部分来自个体感受。她回忆自己的上学经历,将传统学校的教育评价为「老师不懂得爱,除了发号施令就是指责」,孩子在教师威权的压抑下,得不到尊重,也因此丧失自信和快乐。

直到2014年,就读于国内公立学校的孩子依然有着和Funny相似的感受。

12岁的女孩陈钦怡今年刚从国内一家公立名校转到了一所国际学校。当对本刊记者比较在两种不同体制学校的感受时,陈钦怡讲了一个让她印象深刻的事情:

「在公立学校的时候,有一次我负责做板报,原来的做法都是把板报内容打印后贴出来,因为我学过画画,觉得打印的字没有艺术字好看,而且在电脑上做很费时间,于是就准备了一个手写的艺术字版本,但老师坚决不同意我的想法,说一定要按原来的做法打印,这样显得更整齐。」

用美术字还是用打印版,看起来是件鸡毛蒜皮的小事情,但对一个孩子来说却包含着若干个具有突破性的选择:

是不是要打破办板报的常规?

怎么样实现自己的新想法?

敢不敢说服老师接受自己的想法?

成长就是由无数个这样微小的选择累积而成的。在自主选择并获得认可的过程中,孩子慢慢建立起自尊和自信。但以老师威权为核心的传统教育在大部分时候剥夺了孩子自我选择的权利。

虽然陈钦怡已经画好了艺术字,但老师还是坚持按原来的方式,将板报做成打印版。陈钦怡没有做什么争辩就顺从了老师的决定。

「我想还是不要跟老师争吵,不然他会生气,会说‘你别浪费我们的时间’。」

这个12岁的小女孩腼腆、礼貌,即便在谈话中模仿老师发怒提高音量的语气,也是缓慢安静的神态,但能感觉到被迫放弃自己想法后隐忍的挫败感。

她的平静中包含着一种小孩子的无奈:「我也没有办法,老师总是对的嘛。」陈钦怡曾入读的公立学校是一所北京市名校,不少名人之后也在此就读。

对很多选择传统道路的家长来说,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衡量,这所学校都是让人羡慕的教育起点。但孩子的评价标准却迥异于成人,他们看到的学校和成人社会中口口相传的学校颇有不同。

「学校的硬件设施是很好,甚至比我现在就读的国际学校的设施还多,但大多数时候都不开放。」陈钦怡对本刊记者说。

她很喜欢学校走廊里陈设的一些科学感应装置,比如伸手过去就会亮的灯,或者一有外界力量进入就会徐徐展开的荷花……但如果不是有领导或者来宾参观,这些勾起她好奇心的有趣装置,只是走廊里死气沉沉的摆设,既不发光也不会动。

在孩子的眼里,老师的素质也不太够得上「为人师表」,「他们在办公室里穿着拖鞋,有的老师还把脚跷在桌子上,好像办公室就是他们自己撒野的一个地方」。

在公立学校里,陈钦怡最喜欢一位教授实验课的老师,但喜欢的原因并不是从这位老师那里获得了多少知识,而是因为得到过一次情感上的支持。

「有一次学校举办种植比赛,我们小组按照老师教的方法操作了,但种子发芽后又死了。我们觉得实验失败了,都很沮丧。但后来老师调查发现种子是坏的,他给我们道歉,最后还奖励了我们。」

对孩子来说,有太多看起来微不足道的挫折需要成人世界的理解和鼓励。

陈钦怡对这位实验课老师的评价是「善解人意,能听进去我们的感受」,但「这样的老师很少」。

这些看起来与学习不相关的事例,会对一个孩子的心理形成什么影响,或许难以详述,但一个12岁的孩子已经能很敏感地分辨出周遭环境中有多少是尊重和善意,还有多少是轻视和压抑。

陈钦怡说自己在公立名校上学的日子并不快乐,这种不快乐的感觉不是绝对的,也并不强烈,「因为学校里还有很多朋友」,但从机构层面,她感受到的温暖和尊重很少。

她的不快乐是孩子天性和自我意识被压迫却又无力反抗的不甘和无奈,这种并不明显,但却持续存在的低落情绪,只有接受了与传统教育不同观念的成年人才能觉察。

妈妈孙敏或多或少感受到了女儿这种情绪。当传统学校还囿于体制进步缓慢时,很多家长已经在学着去体会孩子的感受,寻找更有效的和孩子沟通的方式。

做母亲后,孙敏也阅读了很多有关教育孩子的书,并建立起自己对教育的取舍标准:「教育的根本是要立精神,人在天地之间,怎么能既适应社会,又找到自我。」

她将自己思考的「好教育」评判标准归结为几条:

一是有利于孩子身体健康;

二是帮助孩子建立自尊自信,以后到一个陌生环境中也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

三是情绪管理,能为负面情绪找到正确的出口;

最重要的是抗错力,以后的世界瞬息多变,新问题层出不穷,孩子要有面对挫折的能力。

这是新一代家长的价值观,大大超越以分数和知识为标准的传统教育评判体系,需要一个不同以往的教育场所才能与之匹配。

尊重

在西方现代国家的教育史上,工业化和城市化是现代教育发生变革的一个契机,促成儿童在教育中地位的重新思考和认识。

儿童是什么?他应该以什么方式接受教育?这是贯穿西方近现代教育史的两大问题。对西方现代教育影响最深刻的是由杜威、蒙台梭利等教育思想家在上世纪中期做出的探索和回答。

虽然他们提出改革基础教育的方式各有不同,但核心观念都是一个——教育应该在尊重儿童的人格和天赋的基础上进行。

在此基础上,一系列以儿童为教学中心的新式学校诞生,并逐渐星火燎原,成为西方学校教育中的普遍价值观。

选择国际学校的家长关注的重点各不相同,但他们讲述的故事中都包含着一个关键感受:尊重。

Funny回忆自己孩子上国际学校的经历,有一个细节让她至今还颇为感叹。

“有一次圣诞节,他们班要演一个舞台剧,剧中的角色是各种动物,猴子、小猪、大象等等。我的孩子非常胖,所以我想他一定是演小猪。但结果并不是这样,没有让他演小猪,也没有让班上非常瘦小的孩子演小猴。老师解释这是对孩子的尊重,不能去强调丑化孩子的身材特点。他们为了尊重孩子,可以考虑到这么细致,这就是价值观的不同。”

心理咨询师孙敏

359 评论(12)

明天星期天

2006年:1、2006年2月,胡春虹老师参加中央教科所“十五”重点课题“中小学生作文个性化发展研究”实验,被评为2004~2005年度子课题实验研究先进个人。2、2006年1月,栗恰奇老师的论文《春风化雨润心田》发表在《语文研究与教学》第2006年1、2期上。3、2006年3月,郭建勋老师的论文《尊重个性,促进发展》荣获“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大赛二等奖。4、2006年4月,马国顺、刘小娜、李明霞、陈国强、杜园园、贾世强7位老师被评为“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优秀教练员。5、2006年5月,刘小娜、李新、贾世强、陈国强、杜园园、孙敏6位老师被评为“尝试教学理论研究会”先进个人。6、2006年6月,宋晓燕老师在第十五届全国小百花杯儿童少年书法绘画摄影大赛中获一等园丁奖。7、2006年6月,孔佩君老师在第十五届全国小百花杯儿童少年书法绘画摄影大赛中获一等园丁奖。8、2006年6月,姜岚老师在第十五届全国小百花杯儿童少年书法绘画摄影大赛中获一等园丁奖。9、2006年6月,孔佩君老师在第十五届全国小百花杯儿童少年书法绘画摄影大赛中获伯乐奖。10、2006年6月,董恒老师的语文公开课《从事实看思想品质》荣获中央教科研“开拓·创新贡献奖”。11、2006年7月,陈梅老师论文发表在《语文教学与研究》7、8期上。12、2006年7月,董恒老师在全国青少年主题教育“弘扬中华美德,构建和谐学校”读书征文活动中荣获辅导奖。2007年:1、2007年4月 马国顺、杜园园、马淑敏、李明霞、刘小娜、刘瑜荣获第十二届“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优秀教练奖。2、2007年5月 张惠聪老师荣获中华教育教学优秀论文一等奖。3、2007年6月 宋晓燕、孔佩君、姜岚荣获全国小百花杯少年儿童书法绘画摄影大赛一等园丁奖。4、2007年6月 杜园园老师获《综合实践与师生关系发展》“十一五”课题研讨观摩课一等奖。5、2007年7月 该校获全国青少年“知荣明耻树新风”主题教育征文活动集体奖。6、2007年9月 孙敏老师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7、2007年12月 宋晓燕老师获第十一届“和平杯”国际青少年美术书法大赛优秀园丁奖。8、2007年12月 胡春虹老师获“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教研论文三等奖。2008年:1、2008年4月 孔佩君、姜岚、宋晓燕获全国小百花书画大赛园丁奖。2、2008年4月 马国顺、刘瑜、杜园园、陈国强、刘小娜、马淑敏、郭晓霞获全国“华罗庚金杯”青少年数学邀请赛优秀教练员称号。3、2008年7月 董恒、徐艳丽获全国主题教育“激情奥运、阳光校园”辅导奖。4、2008年8月 我校荣获第十八届“星星河”全国少儿美术书法摄影大赛集体一等奖,孔佩君、宋晓燕、姜岚获辅导奖。5、2008年9月 马菲菲老师获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十一五”课题论文三等奖。6、2008年9月 马菲菲老师获第十三届全国教育技术装备论坛论文三等奖。7、2008年9月 曹志东、杜园园、马菲菲老师获全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第六届研讨会论文一等奖。8、2008年10月 闫雪老师获全国综合实践活动学段目标研讨会及教学观摩课一等奖。9、2008年10月 石海丽、张玲玲、刘小娜获第十四届尝试教学研讨会论文二等奖。10、2008年11月 宋晓燕、孔佩君老师获中华海内外少年儿童书画大赛优秀园丁奖。11、2008年12月 胡春虹老师获全国“小语”会论文一等奖。2009年:1、2009年3月 “艺术之星”全国儿童美术大宗集体三等奖。2、2009年3月 董一君获“艺术之星”全国少年儿童美术书法大赛辅导二等奖。 2006年:1、2006年3月,郭建勋老师的《学会助人》获河南省健康优质课二等奖。2、2006年3月,石海丽老师在河南省健康优质课比赛中获辅导教师奖。3、2006年3月,马国顺同志获河南省教育系统优质课二等辅导奖。4、2006年3月,郭建勋老师获河南省“我心目中的好校长”征文活动教师组二等奖。5、2006年6月,高莉萍老师在2006年河南省推广普通话形象大使比赛中被授予推广普通话志愿者称号。6、2006年7月,董恒老师在青少年主题教育“弘扬中华美德,构建和谐学校”读书征文活动中获辅导奖。7、2006年7月,董恒老师辅导学生在河南省小学生德育小故事评选活动中获二等奖。8、2006年8月,马菲菲老师的论文《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获河南省第二届信息技术教学与其它学科课程整合评比一等奖。9、2006年8月,胡春虹老师的论文《激活写作能力,张扬学生个性》获2006年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论文类二等奖。10、2006年8月,孙敏老师的论文《资助探索发展,转变观念育人》获2006年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论文类二等奖。11、2006年8月,董恒老师的论文《六环节作文教学法》获2006年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论文类二等奖。12、2006年8月,姜岚老师获河南省第三届中小学师生书法大赛“教师钢笔”一等奖。13、2006年8月,孔佩君老师获河南省第三届中小学师生书法大赛“教师毛笔”一等奖。14、2006年9月,孙敏老师的论文《综合实践活动与少先队检验教育整合的思考》在省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论文评比中获三等奖。15、2006年9月,杜园园老师的论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如何发挥教师指导作用之我见》在省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论文评比中获二等奖。16、2006年9月,郭智老师的论文《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快乐成长》在省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论文评比中获三等奖。2007年:1、2007年3月 杜园园、马菲菲获河南省教育系统优质课一等奖。2、2007年7月 张世一老师获2007年度省足球传统学校优秀教练员称号。3、2007年7月 石海丽、李新、陈梅获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成果评比三等奖。4、2007年8月 马菲菲老师获省第三届信息技术教学与其它学科整合课件评比一等奖。5、2007年9月 我校被评为省教育系统先进家长学校。6、2007年9月 马菲菲老师获省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教学论文一等奖。7、2007年9月 马菲菲老师获省小学生电脑制作辅导教师奖。8、2007年9月 郑彦良、王瑞娜老师获全国第十一届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河南赛区二等奖,胡春虹老师获辅导教师奖。9、2007年9月 我校获省优秀教育电视节目三等奖。2008年:1、2008年4月 姜岚、孔佩君、宋晓燕、曹仲蓉、李新、李利娜、齐明珍、钱珂玮、董恒、田帅存、吕梦婷、栗恰奇、高丽萍、徐艳丽获省中小学写字硬笔书法辅导奖。2、2008年4月 马菲菲老师获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优秀课件一等奖,论文二等奖。3、2008年9月 马菲菲获十二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河南赛区一等奖。4、2008年9月 杜园园获省中小学教师优秀教育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曹志东、马菲菲获二等奖。5、2008年9月 郭建勋老师获河南省中小学优秀教案教学成果二等奖。6、2008年11月 郑彦良获省青少年无线电测向冠军赛优秀教练员称号。 2006年:1、2006年4月,高莉萍老师获洛阳市推广普通话志愿者光荣称号。2、2006年5月,马国顺同志被评为河南省第24届洛阳牡丹花会先进个人。3、2006年5月,王校慧老师被评为河南省第24届洛阳牡丹花会先进个人。4、2006年5月,马菲菲老师的信息技术论文在市论文评比活动中获一等奖。5、2006年5月,马国顺同志在洛阳市中小学生第十九届风筝比赛暨制作活动中被评为优秀辅导教师。6、2006年5月,丁建萍老师在洛阳市中小学生第十九届风筝比赛暨制作活动中被评为优秀辅导教师。7、2006年5月,董一君老师的小学科学教学论文获一等奖。8、2006年5月,曲利娜老师在洛阳市小学英语学科优质课评比中获市级二等奖。9、2006年6月,马菲菲、汪士化老师在第十六届全国“六一”国际儿童节计算机表演赛暨技能比赛中被评为优秀辅导教师。10、2006年6月,马国顺同志在洛阳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评暨科技制作现场比赛活动中荣获优秀辅导教师称号。11、2006年7月,李乐乐老师执教的《和时间赛跑》获洛阳市第六届小语优质课评比活动三等奖。12、2006年7月,董恒、李乐乐、李利娜、高莉萍、齐明珍、徐艳丽、左米娜7位老师在2006年全国青少年“弘扬中华美德,构建和谐学校——从我做起”读书征文活动中荣获辅导奖。13、2006年8月,董恒老师被评为洛阳市教育系统师德标兵。14、2006年9月,马菲菲老师被评为2006年洛阳市优秀教师。15、2006年9月,马菲菲老师的自然课件在2006年第十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活动中,获洛阳赛区课件制作一等奖。2007年:1、2007年6月,杜元元老师获全国“十一五“教育部课题研讨课一等奖。2、2007年6月,郭智老师获洛阳市中小学英语技能竞赛优秀辅导奖。3、2007年6月,王校慧老师获洛阳市音乐优质课比赛一等奖。4、2007年6月,吕梦婷老师获洛阳市社会优质课比赛二等奖。5、2007年6月,孙敏、杜元元老师获洛阳市综合实践活动暨科技制作比赛优秀辅导奖。6、2007年7月,马菲菲、郑彦良、王晓燕、尤俊梅老师获洛阳市现代教育科研成果评比一、二、三等奖。7、2007年7月,李利娜老师获全国青少年主题教育征文活动辅导奖。8、2007年7月,张世一老师获河南省足球传统学校优秀教练员称号。9、2007年8月,马菲菲老师获河南省第三届信息技术教学与其它学科整合课件评比一等奖。10、2007年8月,董恒老师论文获洛阳市二等奖。11、2007年8月,吕梦婷老师获洛阳市小学语文教学优秀论文二等奖。12、2007年9月,董恒老师获“洛阳市名师”称号。13、2007年9月,王校慧老师获河南省中小学音乐优质课评比二等奖。14、2007年9月,董恒老师获涧西区优秀教师称号。15、2007年9月,马菲菲老师获洛阳市教育系统业务标兵称号。16、2007年9月,马菲菲老师获河南省学生制作活动辅导奖。17、2007年9月,郑彦良、王瑞那、胡春虹老师获全国第十一届多媒体 教育软件大赛二等奖。18、2007年9月,孙敏、郭建勋、齐明珍、王瑞娜、钱珂玮、曹志东、王娟、李晓娜、徐艳丽、胡春虹、王晓燕、曹仲蓉、马韶红、董恒、李利娜等老师获第三届全国少年儿童书信文化比赛洛阳赛区优秀先进工作者称号。19、2007年11月,洪平平老师获洛阳市科学公开课一等奖,董一君老师获辅导奖。20、2007年12月,宋晓燕老师获第十一届“和平杯”国际青少年美术书法大赛优秀园丁奖。21、2007年12月,鲁晓会、曹志东、王娟老师获洛阳市论文评选优秀辅导奖。22、2007年12月,胡春虹老师获“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教研论文评比三等奖。23、2007年12月,胡春虹老师获洛阳市教师培训“优秀专干“称号。2008年:1、2008年1月,王晓燕老师获河南省教育系统优质课三等奖。2、2008年1月,杜元元、陈国强、张玲玲、张振芳、刘小娜、李新、李明霞、石海丽、师丽娟、陈梅、陈真真、贾世强老师获“数学大王“邀请赛园丁奖。3、2008年3月,孙敏老师获全国主题教育活动优秀辅导奖。4、2008年4月,孔佩君、姜岚、宋晓燕老师获全国“小百花“书画大赛园丁奖、伯乐奖。5、2008年4月,董恒老师获洛阳市优质课比赛一等奖。6、2008年4月 吕梦婷老师获洛阳市小学品德与生活优质课一等奖。7、2008年12月 洛阳市中小学生无线电测向80米波段比赛团体第一名。8、2008年12月 洛阳市中小学生无线电测向模拟磁性探雷比赛团体第二名。9、2008年12月 马国顺、郑彦良获洛阳市中小学生无线电测向优秀辅导员。2009年:1、2009年2月 陈梅老师在2009年2月26日《洛阳晚报》发表文章。2、2009年3月 “艺术之星”全国儿童美术大宗集体三等奖。3、2009年3月 孙敏获洛阳市“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优秀辅导奖。4、2009年5月 CCTV2009年度中央电视台“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河南赛区洛阳分赛区最佳组织奖5、2009年5月 2008~2009学年洛阳市先进班集体。6、2009年4月 2008年度涧西区宣传工作先进集体。7、2009年4月 涧西区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三名。8、2009年4月 贾爱丽获涧西区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优秀裁判员。9、2009年4月 张世一获涧西区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优秀教练员。10、2009年4月 田帅存获涧西区健康优质课一等奖。 1、我校共有21人次获全国美术类少儿书画大赛辅导教师奖。2、我校共有3人获省、市级体育类优秀教练员称号。3、我校共有42人获全国省市级学生作文类辅导教师奖。4、我校共有17人获小学数学奥林匹竞赛指导教师奖。5、我校共有25人获“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优秀教练员称号。6、我校共有5人名获得省市各级小学生电脑标兵技术制作比赛辅导奖。 1、洛阳市三好学生4人。2、洛阳市好儿童4人。3、全国国标舞全国锦标赛中共有6人次获二、三名。4、参加历届小学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满分奖3人一等奖41人,二等奖34人,三等奖38人。5、参加“华罗庚”少年数学邀请赛银奖2人,铜奖1人,一等奖29人,二等奖40人,三等奖44人。6参加洛阳市少儿英语大赛36人获奖。7、参加全国及省、市各级绘画大赛595人获奖。8、参加全国及省、市各级围棋比赛6人获奖。9、参加全国及省、市各级作文、读书比赛97人获奖。10、参加省、市综合实践及科技制作4人获奖。11、参加省、市、区级各类体育比赛68人获奖。其中侯闻迪参加河南省十运会获女子乙组单打第一名,双打第三名。12、参加省、市级计算机表演技能赛18人获奖。2009年:1、2009年1月 陈佳钊获河南省第三届青少年才艺电视大赛群舞儿童B组铜奖。2、2009年3月 李晨钊、张博烜、贾林、袁首、刘心悦、王润泽六位同学获“艺术之星”全国少年儿童美术书法大赛摄影一等奖。裴艺涵等六人获二等奖。3、2009年3月 “数学大王”邀请赛韩蕊璟、张瑞泽、郑雨辰、李晨玉、金卓然、党亚明、简力博、王鸿博、张袆麟获金牌奖,邓博奕等23人获一等奖、袁袆天等21人获二等奖,李文哲等40人获三等奖。 1、全国《尝试教学理论与实践》教学实验中共有14人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先进工作者称号,学校先后三次荣获“先进实验学校”称号。2、中央教科年重点课题“小语学法指导实验研究”的教学实验中,马国顺、胡春虹荣获“先进个人”称号。3、全国小学语文“学会学习”学术研讨实验研究中,马国顺获“先进个人”称号。4、央教科所“十五”重点课题中小学生作文个性化发展研究实验中,胡春虹,董恒荣获“先进个人”称号5、全国教育科学《综合实践及其师资建设》课题实验中,马国顺荣获“先进个人”称号,同时也获省级课题的先进个人称号。6、洛阳市《综合实践及其师资建设》课题实验活动中,我校先后4次荣获“先进单位”称号,共七人次荣获“先进个人”称号。7、洛阳市课题实验研究中,我共23名教师参与的《新课程教研动新模式的探讨》、《从为本教育到会与小学生德育研究》、《新课程与学习方式问题的研究》三个子课题通过市级验收。

336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