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jinjuan
条件如下:咨询师需要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取得本职业三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2、取得相关专业大学本科学历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3、具有相关专业大学本科学历证书,取得本职业三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4、取得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2017年,心理咨询师资格证考试认定取消,已获证者仍有效。国家心理咨询师三级报考条件:1、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大专以上学历。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本科可直接报考心理咨询师三级;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大专学历,经心理咨询师三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2、具有其他专业本科以上学历,经心理咨询师三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3、在校大四学生与应届毕业生可凭学生证申报。

疯疯丫头315
“四川高中男生表白被拒捅死女同学案”二审结束,二审认定,袁某没有精神疾病,作案手段极其残忍,社会影响极其恶劣,但审理期间有认罪悔罪情节,也愿意赔偿家属经济损失,经四川高级人民法院审理,驳回原巴中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的死刑,改判犯罪嫌疑人袁某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袁某家属起诉的理由是袁某自称有精神疾病,有坦白认罪悔罪的表现和态度,并愿意赔偿受害者家属经济损失等多个理由,要求法院从轻处罚。
此前,四川省巴中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时已经以袁某故意杀人罪判处其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之后,袁某随即就以各项理由提起上诉。
2018年8月,袁某因为高考成绩不理想,随即决定到巴中高考复读班复读学习,在校复读期间,袁某喜欢上了自己的同班女同学李某(化名),并在双十一的当天向李某表白,但李某以高考之后再谈论此事为理由拒绝了袁某的深情告白,当时的袁某表白被拒绝之后,还一直站在那里不动不走,还是李某的另一位同学劝他之后他才走的,在此后的几天里袁某还有多次纠缠李某的现象,但均都遭到李某的拒绝。
直到11月18晚上九点左右,袁某从学校对面的文具店买了一把水果刀,并带着一个月前买的断线钳和锯条,来到女同学李某的宿舍外观察,当晚袁某在李某的宿舍等到熄灯后,次日凌晨,也就是11月19日两点,袁某用断线钳和锯条开始破坏李某寝室的护栏,三小时后打开护栏进入寝室,将正在熟睡中的李某当场杀害,之后用同一把凶器选择自杀,但没有成功,被当地的医院抢救生还。
俗话说得好:“强扭的瓜不甜,强求的姻缘不圆”,感情不是一厢情愿的,爱情不是剃头挑子一头热就可以追求到的,面对爱情永远不要太随性,太任性,面对感情永远不要太把自己的情感逻辑强加于别人,因为感情是你情我愿的,因为爱情是互相吸引,强迫,威胁,伤害永远得不到真正的感情和爱情,只会给双方带来无情的伤害和灾难。
花花要减肥
这个死缓是女生家长给的机会,本应该判死刑,因为经济赔偿变成了死缓,如果是我,不要钱,就要他的命,孩子都没了,要钱有啥用?
现在的孩子怎么了?一点儿挫折都受不了,不跟他恋爱就杀人,父母离异就跳楼,上班加班都能抑郁,路那么长,磕磕绊绊那么多,你要咋活呢?
俩人是同学,男孩二十岁,是复读生,女生十七岁,同一个学校,同一个班级上高三,复读的这个男孩喜欢上了班级里的女孩,给她留言,并且邀她见面,表白,女孩的意思是现在说这事儿太早了,你等高考结束以后再说!
男孩把这个当成了拒绝,甚至用美术刀割自己的手腕,老师知道以后对他进行了心理疏导,男孩表示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请假回家平复心情,大家都以为此时就过去了,结果却发生了更让人意想不到的事儿!
男孩回到学校后,观察女生寝室的一举一动,熄灯后,男孩等到凌晨2点,大家都已熟睡,他拿着买的断线钳跟锯条把寝室的护栏弄坏,偷偷的进入女生寝室,用水果刀杀害了当初他表白的那个同学,接着自杀,结果女孩当场死亡,男孩活了过来!
给大家讲个故事吧,我姐家的小男孩,想要飞机,坐飞机,想要大炮,他爹买大炮玩具,三岁学英语,六岁就能跟外国人交流,他的成长是顺利,是没有挫折!
高考以六百多分的成绩考上了一所不错的大学,大学毕业直接在学校被招走,年薪三十万,你就说顺利不,人家的一生好像开了绿灯,他就不知道红灯为何物!
到了社会依旧我行我素我最厉害,单位里没人比他能力强,喜欢一个女孩就必须跟他处对象,结果被单位劝退,被女生拒绝,从此一蹶不振成了精神病。
为啥会这样呢?因为他的一生太顺利了,容不得有任何挫折,有,就受不了!
父母的言行影响着孩子,孩子未来做怎样的人,也跟父母有着绝对的关系,高三的那个男孩,把爱想偏激了,可能从小到大想要的东西就没有得不到的,一次拒绝就无法承受,内心黑暗,哪怕两败俱伤也要同归于尽!
作为男孩的父母,父亲一定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一定不要缺席,你在孩子身边他才能学会如何做丈夫,如何做男人,懂得遵守规则,懂得自尊自信!
很多家长在说,我的孩子太顽劣了,我管不了,他一点儿都不像我,其实你知道培养孩子需要从什么时候开始吗?从他出生开始,你就要培养他的生活习惯,培养他的性格,培养情商,培养智商,更要培养他的处事能力,在他成长的路上你缺席了,未曾教育过他,他怎会成为你想要的那个孩子呢?
就跟你养花一样,不给他晒太阳,不给他浇水施肥,却嫌弃他长的不好,你说可能吗?
你怎么都注册了
作者一直关注着这个案件的进展,看到袁某由死刑改为死缓后,心情五味杂陈。庆幸的是,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给了这位年轻人一次重生的机会。担忧的是,袁某因表白不成预谋杀人,明显的存在性格缺陷,监狱生活能让他学会遵纪守法,是否能够治愈他的心理疾病?他刑满释放后是对这个社会心存感激,还是满腹怨恨?作者更多地去思考了,在青年男女恋爱过程中,如何摆脱偏激之人的纠缠,而不至于伤及自己?作者考虑的还不成熟,现分享给大家共同讨论。
这个案件发生在四川巴中市的一所中学。高三复课生袁某,喜欢上了同班女生小李。当他鼓起勇气向小李表白后,小李以高考后再谈此事为由,婉言拒绝了。此后袁某又多次纠缠小李均被拒绝,袁某甚至当着小要的面用美工刀将自己左手割伤。班主任得知这一情况后,也及时对袁某进行了开导。袁某表示自己已二十岁,会正确处理。袁某请假调整自己心情时,袁某的父亲也从外地赶回老家,对袁某进行疏导。当大家认为事情就样平静下来时,惨案却发生了。
想也没有想到,在袁某向小李同学表白之后的第八天,他做出更为偏激之事。深夜二点多钟,袁某使用购买来了断线钳和锯条,破坏了女生寝室阳台上的护栏,将熟睡中的小李当场杀害,随后用同一把刀自杀,经当地医院抢救生还。
巴中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袁某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随后,袁某提起上诉。袁某称自己有精神疾病、该案为感情纠纷引起、有坦白认罪悔罪情节、愿意赔偿被害人家属经济损失等数项理由,要求法院从轻处罚。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袁某无精神疾病,作案手段极其残忍、社会影响极其恶劣,袁某与小李二人为同学关系,将多项上诉理由驳回,认定在审理期间,袁某有认罪悔罪表现,并愿意赔偿家属经济损失,宣判撤销原一审判决,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袁某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我国死刑政策是:严格控制死刑、慎重适用死刑,对于因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民间矛盾激化引发的案件适用死刑要慎重。袁某表白不成,持凶器进入女生寝室预谋作案,残忍将一名未成年人女生当场杀害,罪当处死并不冤枉。二审之所以改判死缓,主要还是袁某的家人对被害女生家人进行了赔偿,取得被害女生家人的谅解,这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也就是说,是被害女生父母给袁某留下了一条命。如果被害女生父母坚持要处死袁某,他的命是难保的。
此案发生,涉及到在校生、未成年人、年轻男女恋爱等问题,不得不让我们反思,找出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尽量避免此类惨案的发生。
1、心理健康问题不能忽视。
现在政府、社会、学校都已重视了心理健康问题,但相应的设施建设仍存在差距。例如学校没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师。此案发生之前,他们的班主任还是很负责任的,专门对袁某进行了开导,联系了双方家长,并在缺课时带领同学到网吧寻找。所有的努力,都没有阻止惨案的发生。我们不能说学校有心理咨询师就能避免惨案发生,起码是又加设了一层安全网。案发之后,同学们都反映袁某沉默寡言,不善于交往,有一次还在教室内吼叫,这种明显带有偏激性格的学生,学校是否应提前加以防范?
2、监狱能否改造好袁某?
在监狱改造,本身是一种人身自由罚。能否减刑,是看他在监狱里的劳动、表现。能否释放,是看他的刑期是否执行完毕,而无法判断他是否已改造成“好人”,即便监狱发现他仍存在心理上的问题,只要刑期一到,监狱也权再关押他,只能释放到社会上来。如果袁某能对被害女生父母“刀下留人”心存感谢,可能矫正他的心理。如果他怨恨社会呢?
3、如何摆脱“偏激狂”的纠缠?
在此案件中,被害人小李同学还是比较成熟的。在袁某第一次表白时,并没有直接拒绝,而是婉转地推说高考完之后再说。袁某纠缠后,小李和其它同学也报告给了教师。小李同学也及时给自己家长说明了情况。从这些情况来看,小李同学处理还是比较得当的。让魔鬼爱上自己,是自己的错吗?如果说小李接受了袁某的表白再分手,可能存在处理不当。小李同学婉转拒绝总不是她的错吧!
安徽一名大学男老师当街杀害大学生、慈溪前男友闹市杀害网红女教师等等,因为“偏激狂”引发的惨案太多了!如何摆脱“偏激狂”的纠缠?这个问题没有统一可行的答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名心理分析师的比喻说法大概能让大家明白一二:
如何摆脱“偏激狂”的纠缠?请有经验的朋友在评论说说,给年轻朋友支支招,以免她们受到不必要的伤害,谢谢大家了!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