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哈寶萊
1、如何通过规律的作息改善拖延?(1)保持作息规律的小技巧:改善方式:① 每天早上把闹钟调早 20 分钟。② 每天提前 20 分钟上床。③ 半夜醒来不要摸手机,而应该保持舒适的姿势、做深呼吸。④ 对咖啡因敏感的人尽量不要在下午 3 点之后喝咖啡、喝茶。有了规律的作息,保证得到充足的休息,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如果你每天吃不好、睡不好,必然影响大脑的活跃度,则工作效率及质量也必然会相应降低。改善拖延症的第一步:让自己吃好、睡好、喝好、玩儿好!(2)学会制订适合自己的目标。① 不要把当天的任务安排得太满,且至少要留出以下的时间:√ 留出放松休息的时间。√ 预留出突发、临时事件的时间。√ 必须留出健身时间。√ 必须留出信息知识获取的时间。√ 每周至少要留出半天时间,让自己走到外面去,积极参与社交。职场人常见疑惑:任务安排得不满,无法完成,领导会有意见,怎么办?其实,工作任务的完成更重要的是效率和质量,而不是整体基数。工作中要注意避免的误区:√ 工作效率比工作本身的技术含量更重要。哪怕再简单的工作,如果你能立刻马上去执行、高效率完成,都能在领导面前加分。相反,哪怕你每天都做看上去很有技术含量的、很重要的工作,但各种拖延,各种无法按时完成,这时在领导面前肯定是减分的。√ 工作质量比整体的工作完成基数更重要。你每天做完 10 项工作,但至少 8 项都是有各种大小问题、错漏,这时肯定是减分的。相反,每天只做 2~3 项工作,但能保证把它很好的完成,不出错,避免疏忽大意,那么也都是加分项。再次强调:职场中,不出错比做得多更重要!菜鸟会认为,做得越多越好、完成得越多越好。老鸟就不会这么干,他们会量力而为,让自己每一步都走得很踏实,不求做最多,只求不出错——不出错,就是最大的胜利。√ 当天的工作必须及时跟上级汇报进度。及时汇报、沟通、反馈,比你做得多更有用,也更加重要。这件事很关键:很多新人只知道埋头苦干,每天加班加点,结果上级既不知道你在忙什么,也不知道进度的具体情况,更不知道做的质量结果如何? 这就属于白忙活,最后很可能领导还对你不满意。正确打开方式是,每天下班前跟上级反馈:今天重点做了哪项工作,目前一切顺利,后续的工作预计还需要几天就可以完成了。如果领导要求的时限内没办法完成,则应该事先就跟对方进行协商:由于这项工作很重要,为了保证质量,尽量缜密,所以建议把时间留的充裕些,或将其他不太重要的往后放一放,先紧着重要的事情集中突破。 协商后达成一致了,再进行下一步。② 当天的任务难易度尽量穿插进行:比如第 1 天的时候,只安排 1 项有难度的任务,第 2~3 天不安排有难度的工作,第 4~5 天安排 1 项有难度的......以此类推。这么做的目的是:让大脑有放松、缓解、休息的时间,不要一直处于紧绷状态。对于拖延症患者来说,一上来就把每天任务都安排得具有难度,只会更加影响目标达成,对改善拖延没有任何帮助。初期我们尽量少安排有难度的目标,等你能够顺畅完成、坚持 1 个月之后,在逐步在每天的任务里增加有难度工作的数量。③ 每天尽量集中安排同一类工作任务,不要太分散、太零散。比如,这周你需要跟客户协调、跨部门对接、搜集数据信息资料、做会场安排、制订活动策划的方案、与合作伙伴联系赞助.......

兔纸来个兔宝宝
可以通过改变认识戒掉拖延症,具体如下:1、今日事今日毕,莫要拖到明天:从心理上改变自己原有的想法,通过一些方法来改变这些不正确的认知,如运用积极暗示、增加成功体验和放大优点等方法获取自信;改变完美主义,帮助拖延者分析完成任务带来的益处。2、不必追求完美,世事岂能尽如人意:如果一直追求完美,一旦发现事情不完美,就不愿意坚持,故意逃避,这样恶性循环,最终会导致经常感到焦虑,想找逃避的借口。所以,我们不必追求完美,只要问心无愧。3、增强自我效能感:增强自我效能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预防拖延的发生。鼓励个体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对自己进行自我管理,积极监控自己的行为并评估干预期。4、发挥群体的作用:群体氛围可以为成员提供一种特殊的情境,充满理解、关爱、信任,这种环境的变化必将引起个体行为的改变。
半夜磨牙
说了四个毛病,其实只有一个,是衍生出来的。那就是高估自己。都说人贵有自知之明。有人会低估自己,往往会形成自卑的心理。和你是高估自己。那就会目空一切。怎么办?最简单的办法是顺其自然,因为高估自己就会,到处碰壁。随着时间的过去,碰瘪越碰越多,把鼻子都碰扁了。慢慢就会醒了。——当然,条件是,你在碰壁中,学会不在同样的地方碰第二次壁。如果你要快速的改变。那就得从拖延重开始。这是由外及里的一种自我改变方法。从今日事今日毕开始。能做到这一点,自律的问题也就开始纠正了。
娜娜娜娜An
人首先是爱幻想,其次就会拖延重,最后才变得不自律。首先是爱幻想爱幻想这件事本身,我觉得其实挺好的。我也非常爱幻想,总在每晚睡前盯着窗帘,想着十年后我会在哪个城市的郊外骑着自行车拍越野vlog,抑或是会在院子里种哪十种不同样的绿植,在天台放一个画架和一台天文望远镜……(我知道是幻想,别吐槽别吐槽)但你们发现了嘛~我也爱幻想,但我的幻想是非常具象,有画面感和细节的幻想。而且在我的幻想中,很少有“世俗”的东西掺杂进去,比如我从来不会幻想我要赚到一百万,或者在多少岁结婚过上什么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或许你会觉得,柴桑,那这不都是幻想嘛?幻想什么还不都一样耽误现实生活?但后来我发现,并不是这样的,幻想什么其实也很重要。虚伪的「社会蓝本」人们常常以为自己是欲望的主人,以为幻想是从自己本身发出的。但事实上,这个社会中存在一种“传说中的美好生活的蓝本”,我们的欲望早已被它规训。举个栗子哦,社会会给你灌输一些大众的欲望,有时是东西:房子,车子,Gucci Gucci Prada 。有时是生活方式:结婚、生子、消费……所以大家都会幻想,啊我以后会住多大的房子,会买多贵的车子,每年要去几个国家旅行,要暴富!……但发现了吗,你的欲望是被「社会蓝本」规训过的,你正在按照社会给你灌输的“你该有的东西”去幻想,而不是发自内心的去探索,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社会蓝本」有时候是很坑的。比如啊,我有一次和我的读者聊天,她跟我说最近经常和男朋友吵架,感觉彼此三观不合,但还是不愿意离开他,今年也准备结婚了。我说,三观不合的人过一辈子是很难受的啊,你真不再考虑考虑?她说,但是自己已经奔三了,再不结婚就来不及了。再不满也没什么可挑的了。她觉得,结婚就是这个社会对于“好生活”的标准之一。嗯,虽然她不结婚可能会更开心,但她却又渴望留在这段关系里,因为她不愿意失去参与这种“好生活的幻想”的权利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