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缭乱1990
最近播出的《女心理师》从一开播便热度不断,剧集讲述了心理咨询师贺顿(演员杨紫)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帮助各种各样的人走出困境、解开心结的故事。因为故事主要围绕着心理咨询来展开,一些网友对于剧中心理咨询的专业性也是议论纷纷。
《女心理师》的原作毕淑敏不仅是一名作家,她还是心理学博士以及注册心理咨询师。此外,剧组在拍摄过程中的学习和筹备也十分认真,并且邀请了专业人员为剧集进行指导。
心理《女心理师》故事的开端是一件危机干预事件。心理咨询师贺顿(杨紫出演)利用语言和音乐,去安抚一名有心理理问题的高中生。剧中这一系列操作的吸引了许多心理咨询从业者的注意。一位心理学家认为,从目前的看到的情况来说,剧集中的女主表现都是遵照危机干预的步骤来处理的,“没什么大问题和硬伤”。
但也有人认为,剧中女主的光环太盛,心理咨询师不是神探,没办法做到那么万能。
对于这样的争议,总制片人郭峰其实早有预料,“心理咨询行业里面的人可能会有一些争议,我们有不同的来访者,也有不同的心理咨询师,可能同一个来访者选择不同的心理咨询师,给到的答案也不一样。具体到剧里,这样高关注度高流量高演技派的戏出来,剧中呈现的东西可能会有人觉得这样不对或者我不会这样做。专业上的争论我觉得会有。”
专业是有门槛的,在这个全民科普的环境中,如果剧集过于注重专业性,反而是非常不专业的表现。如果你想让更多的人接触并掌握这些知识,首先需要降低门槛,以简单易懂的方式呈现所谓的专业知识。只要公众有觉悟,愿意观察周围的人,愿意面对自己,愿意发现问题,寻求帮助,那么科普就真的成功了,千万不要想通过一部电视剧把人们都变成心理专家。
况且,心理问题本就和其他科学问题不一样,虽然也有各种专业名词,但就像农民很容易能发现小鸡会把出生后第一眼看到的生命体当成妈妈一样,人类本身就心理问题就有天然的感受能力。他们也许不知道这些现象叫什么,但他们能自然而然意识到那些问题的存在。就像剧中李梦饰演的暴食者,不用医生说,她自己也能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和母亲的教育有关,毕竟心理问题本就是人心问题,只要你还有温度,要举一反三并不难,足够用于生活。
所以,呼吁并传递“发生问题,愿意求助”的信息,才是《女心理师》这类关注心理问题的影视片最大的价值。
馒头的馒头
《女心理师》是由杨紫,井柏然主演的一部有关于心理问题的一部电视剧,然而从心理咨询师的角度来看待这部剧的话,确实是会觉得这部剧不够严谨的,因为它所展现出来的心理师的工作有点太随意和简单了,然而现在社会很多人的心理问题,远远不是这么容易能够解决的。其实这部剧的节奏是非常快的,基本上一两级就可以讲述完一个故事,而杨紫所饰演的心理师就是在这些故事里面充当一个倾听者和心理师的作用,所以它一两集就能够把一个拥有着心理疾病的病人治愈好,我觉得实在是有一点点过于的草率。尤其是站在很多心理咨询师的角度,觉得根本就是天方夜谭,一个具有心理疾病的人,不可能这么快就可以完全痊愈,而且也不是能够你下次就会找准病人的心魔,这完全就是太过于影视化了,不能够真正的贴近心理咨询师的现实情况。而且看了这部电视剧的人也会发现,杨紫饰演的心理师每次想要治疗病人的情况,基本上都是用嘴巴随便说几句,看似很感人的话语,就可以突然让病人幡然醒悟,我觉得站在心理咨询书的角度来看,这绝对是不科学的,因为大部分的心理疾病患者,他们自己其实都要比任何人能够。想得通,但是他们却不能够说服自己,所以像如此单薄的一个台词,就想要说服拥有心理疾病的人,是不太可能的。大部分有心理疾病的人,他们不仅是需要通过语言上的感化,同时还要有药物的治疗。所以这一部《女心理师》,基本上只能把它当做一个茶余饭后的娱乐电视剧来看,其实它还是没有充分地做足功课的。所以心理咨询师基本上也是把这部剧当成一个剧,而不是当成真正反映自己工作的剧集。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