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76

monmonfxwen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简报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喝酒当喝汤

已采纳

一、真正的高情商,简而言之,应该具备以下四项基本条件:1. 具有正确解读他人情绪和意图的能力,2. 具有有效掌控自身情绪的能力(能够表达积极情绪,不容易产生消极情绪,能够掌控已产生的消极情绪,选择合适的方式和场合来表达),3. 具有对他人情绪产生积极影响的能力,4. 具有关注他人情绪的长期意愿和稳定的习惯。二、提高情商方法:首先,学会自信。很多人之所以不打算提高自己的情商,是因为觉得自己即使努力了也不一定能成功,还枉费精力,你只有相信你自己真的能够成为一个高情商的人,你才能跨出这一步,然后让自己坚持下去。然后,步步为营地训练自己,使自己具备上文的四个条件。你会发现,前三个条件的基础都和情绪有关,而构成“识别他人情绪-控制自身情绪-影响他人情绪”这根链条的基础,就是识别情绪。1. 自我训练,从识别情绪开始:有些人会很意外地发现,自己一向得意的人际关系,居然出了问题。不知怎么地,他们丝毫不知道自己的一些言语或行为,曾令其他人感觉很不舒服。例如:许多人在请别人帮忙时,总是大声地说:“喂,你去把那件东西给我拿来。”也许是自觉和对方很熟,所以说话的口气比较随便些,其实并没有恶意,但听在他人耳中,就会相当不舒服。若是换个口气,和颜悦色地说:“麻烦你帮我拿那个东西好吗?”如何?感觉是不是好多了?可是有些人却丝毫不知道自己的无心之言,往往对别人造成莫大困扰。例如:当男性看到身材丰满的女性,原本想称赞她的身材,但不料说出口的却是:“你大概要穿D Size的内衣吧!”说完还轻佻地挑了一下眉毛。这话听在女方耳中,令她觉得非常不愉快,觉得自己被当众轻薄,极容易构成了所谓的“性骚扰”,于是好意就变成了恶意。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却在于说话者对于别人的情绪无法及时察觉,不了解自己的言行对接受者会造成的可能影响,以至于在无意间伤害了别人。识别情绪的能力,可以训练吗?答案是“绝对可以”。但训练方法不是先观察别人,而是先了解自己:不少自诩“没心没肺”的人,之所以很难理解别人为何有某种情绪,其实是因为自己没有这种情绪(或者自己的心灵深处不愿体会这种情绪),所以才难以理解别人的情绪。所以,提高情商的第一步,是先了解自己,也就是自我认知。自我认知,即知道你是谁,有何种情绪。这也是很重要的一步。虽然通过广泛接触人来提高情商的训练方法也没什么不行,但做扎实了这一步,是磨刀不误砍柴工:知道了自己有何种情绪,才能更好地换位思考,更准确地推测别人有何种情绪,少走弯路;知道自己有何种情绪,才能去控制它,而不是被情绪控制。这是自我控制。当你有了丰富的情绪,你也能敏锐感知和识别他人情绪。这叫社会认知。当你有了足够正确的社会认知,那么人际关系管理就自然更容易。你会更容易地知道:以怎样的方式来对待具体的情境中的人,会带来更积极的效果;以怎样的方式能够预防冲突的发生;以多高的频率维持和朋友的联系是合适的;等等。那么,如何识别自身的情绪?一个很简单的方式:在察觉自己有情绪时,问问自己,这种感觉包含了哪些情绪,是不是某种情绪,就像是小学生写作文描写心理活动一样,好比“收到一份贵重但并不喜欢的礼物,我有点高兴,又有点遗憾,还有点不知如何是好”,像这样,采用适当的词语描述出来。语词匮乏了?别担心,这篇文章或许能帮到你:500个描述情绪的词汇:提升自己对感受的敏锐度。传说中的“换位思考”其实就是自我解剖的进阶练习:想象自己是对方,然后想象,对方会有什么情绪反应。还拿送礼举例,你想送一份贵重的礼物给闺蜜,你假设你是她,从她的角度看你,从她的角度感受收到之后的情绪。如果吃不准怎么办?如果对方在场,直接问也是个办法。如果你发现有人在听到你的一句话,或者看到你的一个动作后,表现出奇怪的反应,如忽然不说话、不自禁地皱眉,或是情绪一下子由热变冷时,可以先自我检讨是否说错了什么,甚至不妨直接诚恳地向对方求证:“怎么了,你好像突然间不开心起来,我有哪里冒犯你了吗?”想要不冒犯到别人,除了解读情绪的能力之外,还需要对他人信息的足够了解。例如:你今天股市赚了钱,不断地跟好友吹嘘成果:“哇,一天赚了三十万,真是爽死了,这么容易,白痴也做。”却浑然无视于一旁的朋友脸色早已大变,原来他的股市投资赔得惨不忍睹。这个人是不知道朋友炒了股,但如果知道的话,脑袋里就会多根筋了。所以,对于身边的人,要保持长期的关注,从信息到情绪的变化,都要尽可能地关注。2. 通过赞美他人传播正能量:① 如何发现可夸赞之处?你需要一份敏锐的观察力,要能随时随地的注意周遭的人和物,发现对方真正令你欣赏的地方,而这份功力,也是我们重要的社交技巧之一。也许有的人会说,我天生就是粗心大意,想要改变这点恐怕难了。嗯,请先别自暴自弃,敏锐的观察力绝对是可以培养的。只要你好奇好学,只要你在意关心,你的侦察系统必然会全副武装,不输福尔摩斯。为何不能随口夸夸?因为赞美如果不是出自真心,未必能取得赞美的效果。你若要说“你好漂亮”,必须是你衷心觉得她美丽,才能称赞成功。如果你压根儿不这么想,就别自欺欺人,因为对方不是傻子,想想,你连自己都感动不了,又如何能让别人相信呢?更何况,虚伪的赞美有时比骂人更糟呢!所以,这时你就该舍弃外表,再仔细找出对方的其他优点,对了,她不是挺细心的吗?这下可知道该怎么开口称赞了吧!当你能敏锐察觉身旁人事物的状况时,生活中就充满了新的资讯:同事王小姐换了个好看的新发型;上司李经理这次做的简报比以前精彩多了;在另一个部门的同事洪先生,立即处理了委托他帮忙的案子。于是此时你心中有着欣赏或感激之意,该怎么办呢?② 抓住“心动”时机:在你注意到他人可圈可点的行为时,应该掌握住那令你心动的时机,立刻的告诉他(她)你的欣赏之意。这么做能让被称赞的人得到立即的回馈,而心理学家们老早就证实了这项做法的无尽魔力。因为当一个人在行为完成后,立刻受到旁人的赞美,心中的高兴是多重的,除了高兴与别人赞许欣赏自己的所言所行之外,更为他人随时随地的注意到自己,感到一股受到重视的兴奋。同时,在感觉产生之际去表达情意,往往最能适切的传达心中看法,态度是最诚恳的了。③ 称赞要具体:我在美国工作时有位同事黛比,她的“称赞术”实在高人一等,令我钦佩不已。记得有次我做个重要的简报,事前做准备时忙得人仰马翻,非常辛苦。结果还算差强人意。结束后许多人向我致意,说的不外是“很精彩!”、“做得好!”。唯独黛比说:“我觉得你在结尾时的分析非常有创意,显出你在这方面独树一格的眼光。另外,你的台风真迷人,每个人都从头到尾目不转睛的听着,真是一次成功的简报。”在那一瞬间,我乍然了解黛比之所以魅力十足的原因,在于她不但用心在朋友身上,更懂得如何把这份独特的心意表达出来,所以在事情过了许久以后的今天,我已经不大记得当时谁过:“做得好!”,但黛比的赞美,我却记得一字不漏,而且每次回想起来,那份碰到知音,受到肯定的喜悦,仍令我亢奋不已,黛比真是将称赞技巧发挥地淋漓精致了。所以,如果你想称赞别人,与其只是泛泛的说:“你的新发型很好看。”不如多用点心思,更具体的赞美她:“你的新发型突显了你的眼睛,看起来好有神!”与其说:“你对人很好”,不如换成,“你总是体贴入微的注意到朋友的需要,这份用心让你成为一个很特别的朋友。”如果一时不知道怎样才能把称赞具体化,可以酌情借用FFC法则。它们是:Feeling:感受Fact:事实Compare:对比让我们看一个简单的例子:你的服务很赞!这个只有一个F:感受。如果我们这样说:“你的服务很赞啊。每次杯里的水剩的不多时,你就补上了。其他人通常是等我要求加水,才过来。”在这句话里,包含了:感受:你的服务很赞。事实:每次杯里的水剩的不多时,你就补上了。比较:换一个人,通常是等我要求加水,才过来。怎么样?是不是感觉真实具体了?忽略了这3个元素中的任何一个,往往你的夸奖效果,会大打折扣。再分享一个案例。是一封邮件。Hi Lucy看到这封邮件很感动。过去的两年里,我每次做完什么事情,都是很开心的告别。因为我总觉得未来很精彩,很多事情可以尝试,总是急不可待的想向前冲。可是这次我有些沮丧。这次JA是我两年里,第一次想让时间停下来。其实感动不是从收到这封邮件开始的。在国庆节与你第一次讨论CG的时候,我就觉得你很不一样,因为你总是在谈“如何提高课程的质量”,“怎样才能让 同学们有更多的收获”,总是在想着怎么去帮助别人。即便如此,在整个课程中你还是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期,无论是对工作的热情与承诺,还是才华与创意。谢谢你。能够与你一起共事,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John让我们来看看,这3个元素:F:感受看到这封邮件很感动。我有些沮丧。能够与你一起共事,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F:事实你总是在谈“如何提高课程的质量”,“怎样才能让同学们有更多的收获”,总是在想着怎么去帮助别人。C:对比过去的两年里,每次做完什么事情,都是很开心的告别=

心理咨询师简报

81 评论(8)

秋日偶语

多与朋友沟通交流,找出自身的不足之处,然后加以提高

208 评论(15)

小猪行天下1212

政府部门为何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因如下: 近年来,大学生显在或潜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成为各大高校密切关注及研讨的问题,也成为许多政府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从今年开始,温州医学院主动与温州市政府、市教育局联手,就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共同研制科学配方,走出了一条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温州模式”。 为了能给更多学生提供良好的专业化服务,进一步将心理健康教育优势资源辐射到全市高校,温州医学院主动与政府有关部门联系,得到了温州市政府和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今年5月,温州市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挂牌温医,依托温医的应用心理专业学科背景、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包括温州市民康医院、温州康宁医院)精神科、心理科强大的人才资源,凭借该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开展工作,中心由市政府和温州市教育局提供经费支持,并在全市范围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高校、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三方联手,为该中心工作的顺利开展建立了良好的机制。中心成立以来,由温州医学院具体负责实施的“温州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建设”项目还被列入温州市政府2008年度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九件实事之一,三方力图将该中心打造成温州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平台,以点带面,实现全市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共享,为温州市学生成长过程中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切实的服务。 依托这个平台,中心将组织心理学专家和一线心理工作者,不断开展各项提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和水平的工作,对学生心理问题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研究、咨询、评价、指导,协助解决各校学生中疑难心理问题,提供心理危机援助。如每学年组织一次专家谋划会,每学年组织2次学生心理问题案例督导会,研究中心建立一刊一网一简报进行宣教,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组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师团,不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温开办各类咨询与治疗培训班,开办国家心理咨询师培训班,组建并培训温州市学校心理危机处理协助组等,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温州的大中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直指育人的本意,也关系着校园的安全稳定。学校、政府联手,是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深”做“透”的一种有益的尝试。

266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