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57

北方小渔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移情出现了性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春天里的流星

已采纳

移情效应——学会投其所好,事半功倍卡耐基是个钓鱼爱好者,每年夏天他都会到缅因州去钓鱼。钓鱼的时候,他最偏爱的鱼饵是乳脂和草葡,但是他知道,小鱼还是更喜欢吃小虫子。于是,每次只要是去钓小鱼,他都会带上一些小虫子,尽管周围的人用的都是乳脂和草葡。 一天傍晚,卡耐基满载而归,路上遇见了同样扛着钓鱼竿的人,对方看看卡耐基满满一篮的小鱼,再看看自己空空如也的鱼篓,不解地问:“你是在哪里钓到这么多小鱼的?” “不是在哪里钓鱼的问题,问题是你要知道小鱼最喜欢什么,你用它不喜欢的东西来引诱它,又怎么会使它上钩呢?”卡耐基看着钓鱼者鱼竿上拴着的草葡,微笑着说。 移情效应 知道小鱼喜欢吃什么,就用什么去引诱它,这样才更容易让其上钩。类似的道理应用在人际关系中,就是一种投其所好的做法,心理学上也叫“移情效应”(不同于精神分析中的“移情”,即求助者将感情转移到心理咨询师的身上)。如果你想获得别人的好感,首先要知道对方喜欢什么,以对方喜欢的人或事作为媒介,让对方将对这些人或事的喜爱之情转移到你的身上,进而建立双方良好的人际关系。 生活中,“移情效应”也有很广泛的应用。细心观察我们会发现,那些擅长交际的人总是喜欢说“朋友的朋友也是朋友嘛”,这就是把对自己朋友的情谊转移到与其相关的人身上了,这样的人一般是很受欢迎的,久而久之,朋友多了,交际圈也就变大了。那么,除此之外,我们要如何更好地使用“移情效应”来扩展自己的人脉呢? 卡耐基说,如果要说成功有什么秘诀的话,那就是了解对方的观点,然后从他的角度和你的角度来看问题。这就是告诉我们,要充分发挥“移情效应”的积极作用,首先要知道对方喜欢什么,这样才可以激起对方的强烈欲望。曾经有人问路依特·乔琪:“为什么退伍后只有你还能身居高位呢?”他回答说:“如果一个人做对了一件事的话,那就是他在钓鱼时放对了鱼饵。”因此,知道对方喜欢什么,那你就给他什么,毫无疑问你很快就会获得他的好感,这就是引诱鱼儿上钩的秘诀。 我们在人际交往中,都想成为他人眼中备受欢迎的天使,而很多时候,你越是急功近利,就越适得其反。可如果你能够很好地应用 “移情效应”,便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心理咨询师移情出现了性

336 评论(14)

lovelymandy

咨询过程很难按照预定方案来实现,甚至出现来访者质疑或挑战咨询师的场面。这时失控感会席卷而来,新手咨询师会产生焦虑以及对自己专业能力的怀疑,咨询工作将面临困境。没有一次咨询是可以预期的,就像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我们学习的所有理论、技术、问句、框架,提出的所有假设,都不是为了使我们囿于某种固定的模式或流程,而是帮助我们去理解咨询是怎么回事,理解那些先辈用无数临床经验总结出来的规律。

来访者要求降低资费,该如何拒绝?

有些来访者就是喜欢讨价还价的,可是心理咨询师付出了心血也不能一味满足来访者的降价要求,这时就会有冲突。如果这位来访者认可咨询师的能力和价值,但是又不断地讨价还价,那么一定要温柔而坚定地告诉对方,这个价格已经是最优惠的,您享受到的是最优惠的价格了。如果对方不认可咨询师的价值时,觉得花钱不值时建议来访者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调换心理咨询老师。

来访者要求拥抱等肢体接触,怎么办?

有些来访者攻击咨询师,有些来访者喜欢咨询师,甚至爱上心理咨询师,想要拥抱时新手咨询师就会不知所措。资深心理咨询师就会懂得引导,拥抱等肢体接触意味着什么,这个部分可以重点探讨。爱上心理咨询师属于正移情,面对这样的来访者咨询师要评估一下是否有能力坚持自己不被诱惑。

来访者言语富有攻击性,总是批判咨询师,该怎么办?

来访者的诉求千差万别,总会遇到攻击和教训心理咨询师的来访者,这时该怎么办呢?这种攻击在专业角度叫负移情,心理咨询师要理解对方的负移情时就可以更多角度了解来访者,不然这个咨询是很难走下去的。所以对心理咨询师而言个人的心理成长也非常重要,如果心理成长不够时,容易被批评和责骂失去中立客观的立场,对咨询效果是不利的。

很多新手咨询师遇到的问题都不一样,并不能像游戏一样,有一套所有的人都适用攻略。

279 评论(8)

玛雅家具

严格意义上讲,心理咨询产业在国内还比较落后,相关法规可想而知了。而且,感情这个事情本来就很难说清。所以你问会受到什么处罚,政策层面:没有,道德上:那就依据社会责任评判了。

212 评论(10)

a416066323

性骚扰可能是很多人不愿涉及的话题 也许觉得羞于启齿,也许觉得选择忘记最好,不想再恶心一遍 但 网络上性骚扰的人比想象中的要多 在平台上昨天遇到2个,今天遇到1个 询问咨询中可以自慰吗?先听一下声音?还有说喜欢找漂亮姐姐,找漂亮姐姐下面就硬,还有的说想用力干自己舅妈(都是原话) 每次遇到性骚扰,都会让我很烦躁,需要花很长时间跟平台报备 遇到善解人意的助理让人觉得可以被理解 遇到不解人情的助理,还会质问咨询师,造成二次伤害,让心里的愤怒变得火上浇油的感觉 面对这样的来访者我感到非常愤怒,但同时也不知道该如何,除了告知超出服务范围,报备拉黑又能怎样呢 就算被清理出平台,这样的人总是后继有人像大多数不符合设置的咨询一样,被拒之门外的背后也许有人说,厉害的老师可以转化成性心理咨询 但这种当来访者告知自己要自慰,还抱着侥幸心理的咨询师,专业素养又何在呢? 性骚扰的本质,是素质问题,不是心理问题,我喜欢孟非的一句话:素质很重要一条,不要影响别人! 今日感想:当有人丢了一堆垃圾给我,我也要告诉自己,这不是我的问题,我也不接这样的垃圾!筛选掉这批人,捍卫自己的池塘,专注于服务需要被服务的人群!

169 评论(11)

罗曼蒂克123

2018-12-22 最近在慢慢接触精神分析的基础理论,对移情(transference)和反移情(counter transference)的有关概念,在这儿再理一理。 最初知道“移情”这个名词,是在《心理咨询师》(三级)的课本上。移情在课本中是在第二章第七单元—克服阻碍咨询的因素中讲的。第158页,克服和处理移情现象。 (1)移情 移情是指求助者把对父母或对过去生活中某个重要人物的情感、态度和属性转移到了咨询师身上,并相应地对咨询师做出反应的过程。发生移情时,咨询师成了求助者某种情绪体验的替代对象。移情通常分为正移情和负移情两种类型。 (2)正移情:求助者把咨询师当作以往生活中某个重要的人物,他们逐渐对咨询师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情感,表现出十分友好、敬仰、爱慕甚至对异性咨询师表现出情爱的成分,对咨询师十分依恋、顺从。 (3)负移情:求助者把咨询师视为过去经历中某个给他带来挫折、不快、痛苦或压抑情绪的对象,在咨询情境中,原有的负性情绪转移到了咨询师身上,从而在行动上表现出不满、拒绝、敌对、被动、抵抗、不配合等。 精神分析对移情的定义更广泛一些,有一句话是说:移情是人类唯一的情感,人类的一切情感均可以归结为移情。每个人都倾向于活在过去,而精神分析是要人们活在当下。 (4)反移情 首先,反移情绝对不是反对移情。 咨询师对来访者的全部感情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被来访者诱导出来的感情,即反移情;还有一部分是咨询师自身未解决的内心冲突,是咨询师本身就固有的部分引起的,是治疗师对来访者的移情。 精神分析认为第一个部分即反移情是治疗的关键。 但是第二部分,需要咨询师自己通过个人体验来解决。 百度百科说:反移情是咨询师把对生活中某个重要人物的情感、态度和属性转移到了来访者身上。 这一解释,让我对反移情的概念困惑了挺长时间,现在终于明白百度百科将反移情和咨询师对来访者的移情混淆在了一起。 反移情在精神分析治疗中有重要意义。咨询师能够非常充分地利用自己跟来访者在一起的感受,这个感受本身就是反移情。 解决了自己内心冲突的咨询师就像一面镜子,在咨询室里面可以照见来访者的问题。来访者人格所散发出来的源信息,都会对咨询师制造影响,咨询师感受到以后,把自己感受到的东西返还给来访者,已达到治疗的目的。

212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