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46

黑白无距离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陈坤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wangwei8689

已采纳

似乎很多人对第一集很不满意,本人正相反。 对陈坤这个人不了解,也无感,因为这种首先凭颜值闯入别人大脑的人,让我习惯上警惕,被我认定这类人身上所有的优点也就他的容貌最有价值,所以就失去再去了解他们的兴趣。周迅和陈坤是好朋友也是第一次知道。 陈坤的个人感悟让我有所感,也是我探寻的一些东西。 陈坤说做了20年演员后上台念稿紧张到念错,窦文涛给总结的“熟后生“,就像让80岁的老人重新获得初恋似的心动体验,是奢侈的,人总是活着活着再也心动不起来,再也不会感到害臊。 对一个人的爱从复杂到简单,陈坤举例自己开始因为一个人的审美能力等外在条件或能力喜欢他人,后来简单到“只要想到有这个人存在,心里就觉得欢喜”。这里有一件很神秘的事,为什么这个人的存在就能让你欢喜呢?你不是因为他的容貌,品味,财富,才华甚至一切外物而喜欢他,他甚至一无所有,那你为什么唯独喜欢他,而不是任何一个他人呢,有这样的存在吗,有,就是神,神是否真的完美无缺或法力无边根本不重要,只要神秘主义者们相信就够了,所有有信仰的人同理。其他的人,喜欢任何一个人,究其根本,还是有原因的,即使对像物身上吸引自己的点也许也是自己构想的结果。精神追求越高,越难找到喜欢的那个人,因为他所喜欢的特质越虚无飘渺难以描绘,他喜欢接近神的人,而接近神的人只喜欢神,所以千代野拒绝了所有的贵族和才子,哲学家总是不结婚。说倒底,一切皆是幻,欢喜也是幻,我觉得这是人做为有意识的生物的悲哀。那些在幻中甘之如饴的人是有幸的。 陈坤指自己的生活曾经早起念经,打坐,练瑜伽,非常有规律,现在晚上三、四点才睡,起床后半梦半醒去上工也毫不在意,任意妄为的生活,生活方式从理性、规律到肆意、无序。无序是最大的有序。本人不认为他真做到了,应该只是在做体验。如果一个人真的做到肆意妄为地生活而对自己的肉体还是精神丝毫无损,那这个人就是真的大自在者,真正成道的人吧。有些人一天睡3、4个小时就足够了, 有些人一天睡10小时还是萎靡不振,这与一个人的能量运行有关,就像小孩其实并不需要午睡,他们的睡眠质量是非常高的,而抑郁,焦虑,狂燥,神经衰弱者的睡眠质量非常差,思维、精神、心理上的耗能要比纯肉体的耗能大得多,多思虑者,大脑杂念纷涌之人更是超负荷能耗,它们会直接反应在肉体上来,。 周迅说衰老限制她的能量,这和徐静蕾以前在《锵锵三人行》里说起的,因年龄增大情感神经变弱,不敢再看《忠犬八公》类的电影,一个道理。年轻时可以作天作地,大喜大悲,年纪大了会承受不了,真的会“一夜白头”,窦文涛曾谈到过一个人到中年的朋友之事,即是此例。 马未都说人有纠错能力。纠错能力是种理性能力,人太看得起理性的力量却忽视本能的力量了,窦文涛说自己老掉到同一个坑里,这才是现实,人就是总会重复错误,而且这种重复的程度甚至让人震惊,说什么“历史的教训”,其实人类永远不会受历史教训,历史永远只能是历史,人类的错误也会永远重复下去。周迅说窦是因为痛得还不够,其实不然,所有的痛苦都是真实深刻的,包括孩子们的,对于痛苦孩子们更知道“轻触即放”,记忆的懈怠功能在保护人类,否则我们已经灭绝了,假如人所经历的所有痛苦总是像新鲜出炉一样血淋淋,没有人愿意再繁延下去。 人就是种好了伤疤忘了疼的东西,那些痕迹并非真的彻底消失了,它们会变成某种深不可知的东西秘密地隐藏在人类记忆的深处,等到时机到来被激活的某一天突然跃起,使人类自己都震惊,在集体上的表现形式就是屠杀式战争,个体的表现就是疯癫或其他类精神病症。虽然少年人的痛苦被年长者不屑,因为它充满自我想像与幻想,正因为如此,年少时的伤痛是诗意的,随着年纪的增长,所有的痛苦只会变成鸡毛狗血与大便,或者如尸体般的悲哀。 写到这里已经和这集内容好像没什么关系了。 当然,这集如果让马薇薇和黄执中来也许也合适。马薇薇性格上有大BUG,这种性格BUG和武松血洗鸳鸯楼式的性格有些类似。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陈坤

123 评论(12)

:小小的菇凉

非常认可,人生在世最重要的就是对得起自己,只要自己问心无愧,做好自己该做的一切就好,没必要总是在乎别人怎么样,毕竟这个世上真正为你好的只有你的家人,尤其是你的父母,其他人根本就不会管你好与不好,你成功了他也不可能发自内心祝福你,你失败了他也不会做的无微不至地关心你,所以对得起自己是最重要的

311 评论(12)

343004227qq

2003年,董洁和陈坤因主演《金粉世家》双双爆红,也结下了一生的友谊。

这些年,董洁因离婚出轨事件,被黑到体无完肤。

陈坤都一如既往地支持她,他说: “只要她需要,我就会一直都在。”

他们长达18年的友谊,令人动容。

而剧中冷清秋和金燕西的结局,则让人无限唏嘘……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乖乖女会爱上痞痞的坏男生,腹黑的男人很容易被单纯的女孩吸引?

人似乎容易被那些跟自己性格相反的人所吸引。

电视剧《金粉世家》金燕西也是这样。

他身边莺莺燕燕一堆,却唯独爱上了清新脱俗的冷清秋。

明明白秀珠看着更门当户对,偏偏金燕西对她没感觉?

他费尽心机追求冷清秋,结婚后两人反而越来越疏远?

如今再重温,发现这段看似郎才女貌的婚姻,从一开始就注定是悲剧。

你喜欢的人,藏着你渴望活成的样子

有人说,爱情的发生是毫无道理的, 但你会被什么样的人吸引,却早已有迹可循。

对于金燕西来说,冷清秋就是他生命里的一场意外。

某一天晚上,金燕西坐车邂逅了冷清秋。

一阵风吹来,冷清秋手中的宣纸飘散在空中,她奋力去抓。

梳着马尾辫穿着民国服的背影,清新脱俗的脸庞带着几分孤傲和倔强,这一幕让金燕西铭记在心、难以忘怀。

为了找到心中女神,他翻遍了整个北京城。

在花店意外碰见,他一路冒雨拼命追赶;

为了让冷清秋爱上自己,买房子搬过去和她做邻居,去她的学校应聘当老师;

知道冷清秋喜欢诗歌,就抄别人的诗歌取悦她;

冷清秋拒绝说葡萄藤上开不出百合花,他就在葡萄藤上扎满了百合花……

很多人都想不明白,为什么金燕西会对冷清秋一见钟情?

从心理学上说,人会被拥有自己没有活出来的特质的人所吸引。

对方身上有他心向往之,却一直不曾做到或得到的东西。

金燕西一出生就含着金汤匙,所有人都围绕着他转,包括白秀珠,电影明星邱惜珍。

他生性浪荡、喜欢自由,但白秀珠却经常管束着他。

而冷清秋不一样。

她出身贫寒,就像一株遗世独立的百合,不争不抢,安安静静地开放在角落里。

心理学家荣格曾讲过,每个人都具有“显性”与“隐性”(影子)两种不同的人格。

热闹的人也会向往安静,而一个安静的人内心也会潜藏着躁动。

每个人都是雌雄同体,有安静的一面,也有热闹的一面。

金燕西周围环境很热闹,父亲是总理,家里排序又最小,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而冷清秋的淡然安静、清高孤傲,深深地吸引着他,让他感到新鲜与好奇。

两个人性格看起来截然相反,却刚好形成互补。

被互补的人所吸引,这是对“完整人格”的一种追寻和补偿。

所以,极端不同的金燕西和冷清秋走到了一起,热烈与清冷渴望融合。

这份“致命吸引力”,又会将他们带向何处?

差异一直存在,只是热恋的时候迷住了眼

金燕西和冷清秋冲破门第的偏见,自由恋爱走在一起,本是一段佳话,为何结局却令人唏嘘?

这是因为最初你让你疯狂迷恋的特质,最后可能会变成你最讨厌的东西。

这就叫“致命吸引力”。

当初金燕西爱上了清秋的安静内敛,而这种性格会让她在关系里很被动,不会为感情做过多的努力。

当看着金燕西和白秀珠约会,她只悲凉地说: “如果你真的有这种打算,我会成全你。”

清秋喜欢燕西的浪漫多情,而多情之人必定界限不清,没有什么分寸感。

他会为了好兄弟刘宝善援手开释,害死父亲;也会跟好朋友白秀珠频繁来往,毁灭婚姻。

燕西曾经问冷清秋,高中毕业后想要做什么。冷清秋昂着头回答,当然是要上大学啊。

燕西很不理解,上大学干什么呀,难道像自己的五姐六姐一样,天天呆在家里,空有一肚子学问,也不做什么。

他认为,人活在世界上简单快乐就好,不一定非要去研究所谓的高深知识。

而冷清秋却觉得,知识要学以致用,人不能当寄生虫。

冷清秋知道燕西是纨绔子弟,整日无所事事,但也抵不过他的风流倜傥和浪漫多情。

但结婚后,失去了神秘感和新鲜感,差异就凸显出来了。

有人说,我们因为不了解而在一起,后来因为了解而分开。

深以为然,隔着面纱看人只觉得新鲜和神秘,只有揭开面纱后,才能看到真实的面目。

当热恋的时候,情侣很容易看到对方的优点,迷恋性格的差异。

相处时间久了,性格和三观的差异就像齿轮互相咬合,无法圆融的地方就被割裂得遍体鳞伤。

熟悉的才是安全的,未知的可能会带来危险

为什么金燕西家庭不和睦后,又想投入白秀珠的怀抱?

此时的白秀珠从日本留学归来,变得更成熟了。

对金燕西来说,白秀珠是最熟悉的朋友。

两个人青梅竹马,一起长大。

跟秀珠相处的时候,燕西又回到从前轻松自在的日子,熟悉的圈子,熟悉的生活模式,金燕西还是从前那个少爷。

此时的秀珠,是他对过往生活的留恋。

对于大脑而言,熟悉意味着安全、可控。在熟悉的生活中,我们知道该如何应对。

而清秋的生活方式呢,跟金燕西截然相反。

安静孤傲的性格曾经有多么吸引金燕西,后来就让他感受到了多么痛苦。

过年的时候,燕西为钱发愁,冷清秋在一旁冷嘲热讽: “你这个平常没什么事可做的人,今天怎么反倒忙得不亦乐乎”。

他想要跟孩子亲近亲近,孩子哭了,又被冷清秋怨怼: “他这是对你这个当爸爸的,从来不回家的一种抗议。”

过去所有人都捧着金燕西,让他生活在云端。

而清秋就像一面真实的镜子,让他看到了自己的无能和脆弱。

以前他不需要处理关系,别人自动讨好他;他也没有现实问题,享乐活在当下就好。

当清秋戳破窗户纸的时候,让他面对现实问题时,他就想要逃离。

逃离没钱的恐惧,逃离孩子的哭闹声,逃离清冷的环境,逃离无能为力的自己。

孤独冷清的生活,为钱发愁的窘迫,失去声色犬马的社交,以及前拥后簇的欢迎,金燕西又如何生存呢?

这种陌生、不熟悉的生活方式,充满着未知、失控,会让人不知所措。

当白秀珠提出可以带金燕西出国时,他犹豫了。

从某种程度来说,金燕西逃避问题,缺乏责任心是被娇惯出来的。

之前他不管闯了什么祸,都有家人帮忙扛着。

在他的世界里,他就是规则,就算犯错了,也不需要挺身而出承担责任。

只需要吃喝玩乐,反正天塌下来,个高的人顶着。

结婚前,金家鼎盛,金燕西对冷清秋尚有热情,会改变自己适应对方。

那个时候,清秋就像幽谷百合,浑身充满着新奇,等待着 探索 。

而金家也正辉煌,物质优渥。

一般来说,当我们安全感充足的时候,会有强烈的 探索 欲,渴望走出舒适区,寻找新奇的东西。

金燕西可能会图一时的新鲜,对冷清秋动心。

一旦家族倒塌,经济陷入紧张时,金燕西心里的安全感缺失,他又想要跟白秀珠在一起。

重新回到过去熟悉的生活模式,找寻一份踏实和安定感。

每个人都是一面镜子,帮助我们认识自己

戈尔曼曾说: 一段婚姻终结的最糟糕的缘由之一,是夫妻双发没能及时认识到它的价值,而当他们放弃彼此时,才认识到,他们真正放弃了多少东西。

所谓相爱容易相处难,我们该如何破除“致命吸引力”,让婚姻继续甜蜜呢?

首先,每种特质都有两面性,全面地看待一个人。

我曾经碰到一个来访者,谈恋爱的时候,她特别喜欢男人的乐观积极。

因为她出生农村,家里还有弟弟,从小就开始争抢各种资源,丝毫不敢放松,非常渴望像男人那样豁达轻松。

结婚后,她的抱怨越来越多。

老公遇事依然乐观,中年被裁员,也没有危机感。

她看着老公轻松自在的表情,自己却愁眉苦脸,时常担心孩子的教育费,父母的养老问题。

每种特质都有两面性,有利也有弊,不可能说只接受自己喜欢的一面。

当我们能全面地看待一个人时,就不会一叶障目。

其次,不要指责对方的性格特征,多看他的行为动机。

当我们指责对方的性格特质时,很容易让对方感到被攻击。

比如,每次清秋说燕西“纨绔子弟”,燕西都很生气。

如果别人跟我们说,“你怎么这么自私?”我们也会不舒服。

因为性格这种东西无法改变,当我们数落一个人性格特点时,潜台词就是在说: “你这个人性格有问题,我不喜欢你这样的人”。

如果我们多欣赏对方背后的行为动机,就会看到对方的情绪和需求,更容易理解他的行为。

毕竟,事做得不对,没满足自己的期待,不代表这个人有问题。

再次,降低期待,别试图改造对方。

张德芬老师曾经说过,一见钟情的人身上,有着你需要处理的课题。对方越迷人,他带给你的功课就越多。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对方越迷人,我们带的滤镜越多,对他的期待越高。

而亲密关系会暴露我们的不完美,打破这层滤镜。

一旦对方不满足自己的期待,我们就会失望、抱怨。

甚至想要改造对方,企图让对方满足自己的需求,疗愈内心的创伤。

一见钟情,致命吸引的关系,结果也不全是糟糕的。

每个人都是一面镜子,让你照见你自己。

看到自己的不足与匮乏,也看到自己的成长与优点。

就像《亲密关系》里说的那样: 一段关系的目的不是给予与接受彼此的爱,而是帮助你了解,你自己就是一直以来所寻找的爱。

策划 | 江枫 编辑 | 江枫

97 评论(12)

杭州lili

还是挺认同的,因为人家确实比我大很多,人生的经历也比普通人多,所以说的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358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