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09

晴空,朗照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高级育婴师心理咨询师原创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不想不想澪

已采纳

文好孕姐

“家里都那么穷了,还生生生,越生越穷知不知道?”

每当我听到类似的话时,总忍不住摇头叹气,只因该理论既不符合 社会 发展规律,也经不起市场经济的检验,也不知道是怎么传成真理的。生而不养固然可恶,可把大人的能力问题归咎到生孩子身上,也属于贫困家庭的自欺欺人。

别的不光,单纯讨论家庭贫穷和生育一事,越穷越生反而是正确的投资方式。

前不久,我去隔壁大学参加了一场论坛讲座,主讲师是一名经济学教授,毕业于国内知名学府,这里暂且不说他的名字。他本身是在讨论国家经济发展,直到中间有人提起生育率和市场活跃性的时候,他才给出了与众不同的理念,那就是:

“越是贫穷的家庭,越应该多生孩子。”

专家语出惊人,引发了在场人的热议,作为 育儿 专业的工作者,我好奇他理论的来源,而专家给出的解释也发人深省,一起来看下吧,与大人财商有关。

为什么穷人应该多生孩子?

①穷人在 育儿 上的开支极低

专家表示,从古至今,我国都主张越穷越生,只因为对于贫穷家庭来说,养育孩子的成本非常低,而孩子于家庭而言,更像是秋收的果子,带来的劳动力更多。

对于生活水准超过平均线以上的家庭来说,多生一个孩子意味着全家生活质量的下降,幸福指数降低,毕竟这些家庭的 育儿 成本动辄几十万。但对穷人来说就不是这样了。

以我认识的一家五口举例,他们生活在乡下,夫妻俩每月的收入不足两千,用来投入到孩子教育上的资金少之又少,什么零花钱兴趣班?生一个也不可能报的上。于是,这家的 育儿 成本大大降低,除了基本的吃穿用度,几乎没有其他额外花销。

当 育儿 成本降低到基本的衣食住行时,那大人的选择空间就多了起来。小康以上的家庭之所以不敢多生孩子,是因为 育儿 成本较高,多生意味着财政支出成倍增加。对穷人家并非如此,多生个孩子,真的只是多添一双筷子罢了。

②生孩子是一项收入大于成本的开支

有钱人忙着给孩子自由,张口就是“我是爱你的,而你是自由的”,养老问题不用孩子管,生孩子单纯就是因为爱孩子,所以才带他到这个世界上来。

这是有钱人的思想进步结果,也是 社会 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却不是贫困家庭的生育理念。

专家表示,生育的本质会随着阶层的不同而发生变更。对于有钱人来说,生孩子属于公益行为,带孩子来到这个世上,不求回报,只为付出。但穷人不这样想,对于挣扎在 社会 最底层的他们来说,生孩子就是一项投资行为,本质为了晚年得到回报。

举例来说,有钱人养育一个孩子需要两百万,从小金尊玉贵长大,这时候若多生孩子,成本就变成了四百万,还不能算上婚嫁,回报为零,顶多在晚年照顾几天。所以,有钱人肯定不愿意多生孩子,不想降低自己的生活品质。

但对穷人来说,生活本身就是痛苦的,他们能力低下,没有能力积攒财富,只能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到后代身上。对他们来说,孩子就是未来的希望,能够把他们从这种糟糕的生活中解救出来,生育对他们来说就是投资行为。

众所周知,鸡蛋不要装在同一个篮子里,养一个孩子容易失败,多生反而会提高升功率。加上穷人家族往往更团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只要一个孩子成功,那对整个家庭来说都是胜利。最重要的是,哪怕孩子们都不成功,那就劳动力来说,收获也大于回报。

什么样的家庭适合多生孩子?

综上可知,多生孩子并非错误想法,只不过它适合的群体有限,并非你我这样的小康家庭或者中产家庭,而是富豪阶层和穷苦大众。

富豪阶层家大业大,继承人只嫌少不嫌多,古有九子夺嫡,放到今日,孩子越多,富豪阶层才拥有更多的选择,只生一个很容易失败,比如王健林的独子王思聪;穷苦大众自不必多说,前面讲的很清楚。

对比之下,倒霉的反而是我们这样的中产阶层,不上不下,既没有穷人破罐破摔的勇气,也没有富豪阶层一掷千金的实力,只能守着家里一个孩子,战战兢兢,很是心酸了。

【话题讨论:你家几个孩子呢?】

高级育婴师,心理咨询师,原创 育儿 漫画文章作者,欢迎关注【好孕】,你想了解的科学备孕、孕产护理、宝宝 健康 、成长发育,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答案!

高级育婴师心理咨询师原创

212 评论(9)

粉红猪大大

心理咨询师的收入情况 在美国,心理咨询师每小时的收入可以达到150美元左右。在国内,心理咨询收费从每小时100元至1000元不等,平均收费200元/小时。在南京,平均收费100―200元/小时,在北京的一些CBD商务区内,咨询收费往往会达每小时100美元。 心理咨询师收入属于中上阶层。目前,在美国,心理咨询师每个小时的收入可以达到150美元左右。在国内,心理咨询收费从每小时100元至1000元不等,平均收费200元/小时。在南京,平均收费100―200元/小时,在北京的一些CBD商务区内,咨询收费往往会达每小时100美元 公共营养师,政策法规 1.《中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规定,今后保健食品推销员必须拥有具国家认可的职业营养师资格; 2. 2006年《国民营养条例》出台,所有幼儿园和学校,社区和超过百人以上的餐厅都必须配备营养师: 3. 2005年10月25日,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第四批新职业,正式确认“公共营养师”成为新职业; 职业地位与前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全面提高生活和生命质量的期望值普遍提高,对由于膳食不合理,营养失衡引发慢性病的健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全面提高生活和生命质量的期望值普遍提高;对由于膳食不合理,营养失衡引发慢性病的健康问题引起高度重视,调整消费结构,投资营养、获得高标准的生活和生命质量已经成为消费潮流。聘请营养顾问已成为现代人的消费时尚;公共营养师成为国家新职业,为从业者提高了职业身份和社会认知度。 2006—2021年将出现公共营养师全球需求高峰,目前,家庭营养顾问年费8千元左右,企业营养顾问年费4万元左右,营养顾问是一个高职自由职业群体,一个中等水平的公共营养师年收入在10万元左右。 证书 公共营养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营养师的重要性 眼下,有些上海市民开始热衷聘请营养师做“高参”。由于以往片面强调“口福”和不良饮食习惯的影响,我国居民出现了个别营养素缺乏和总体营养过剩并存的怪现象,营养师的重要性得以凸现。 据新闻晨报报道,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营养师的现状不容乐观。上海营养学会副秘书长宣佩莹说,目前我国营养师不足4000人,如果按照日本营养师占全国人口的比例,即每300人配备1名营养师来推算,我国缺少400万名营养师。而且,在这有限的4000人当中,也是半路出家的居多,专业人士十分少。 中国营养学会日前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受访的403所医院中,只有47%设有营养科,一半以上的医院根本没有营养科,营养师的配备更无从谈起。医院里营养方面的工作人员共1722人,而真正具备营养师资格的只有392人,仅占22%。 当前,我国大众百姓对营养知识了解还不多,营养师这个职业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某些营养专业学生求职遭遇尴尬,最后不得不转行做其他工作,而有些营养师的薪水还不如公司里的小职员。许多医院的营养科形同虚设,众多的大专院校、中小学、幼儿园的保健医师和营养配餐人员也不真正懂营养。 国外却不是如此。在美国,凡是住院病人的治疗都必须要有营养师的参与;日本每300人就有1名营养师,营养师的数量相当于临床医师的2.4倍。而我国每50万人才有一个营养师,可见从事营养工作的人才奇缺。 虽然极其紧缺,但目前在上海,营养师的收入还算不上高薪,一般来看,在医院,营养师的月薪大概在2000至3000元左右,即便在外企,营养师的月薪也就在5000至6000元左右。所以有不少营养师因为不满于薪水而跳槽或是改行。 不过,有关部门已逐步意识到营养师的重要性。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我国正在加紧制订相关法律,以提高营养师的社会地位,逐步在医院、幼儿园、学校、企事业单位的公共食堂及餐饮服务业推行营养师制度。 营养师的主要工作是研究食物中的营养素和人体机能需要的关系,也就是指导人们“吃什么、怎么吃、吃多少”。按照研究领域和内容的不同,营养师又可细分为研究儿童营养、青少年营养、老年营养的营养师,一个合格的营养师应该是医师、营养师、厨师的“三位一体”,而不仅仅是“熬粥的”。 在美国人眼中,私人诊所是否配备营养师是衡量这个诊所是否完善、专业的重要指标,人们非常在意营养师的意见,而且已形成了随时向营养师咨询的习惯。 一位林姓营养师向笔者表示,很多时候营养师的工作更像是一件“科普”工作,以往不少市民小病小痛首先选择就医,实际上一些常见性身体不适通过食疗也能完成。 营养师资格考试由国家卫生部组织,由中国营养学会统一出题。 国际注册营养师的必备条件 1、学完规定课程参加统一鉴定考试合格者,由国际认证与注册协会(IARI)颁发《国际注册营养师》资格证书,国际通用; 2、对符合条件者可代理申请全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库入库资格证书(经营管理类或学历专业类别),并可在"中国国家人才网"上查询; 3、凡是取得中高级注册营养师资格的人才可以直接申报国际营养师联合会(IDUA)下属各专业委员会营养师专业资格证书(目前包括:临床营养师、公共营养师、保健营养师、食品营养师、配餐营养师、运动营养师、药膳<中医>营养师、美容营养师八个专业类别),并授予各专业委员会首年度委员身份,享受协会委员可以享有的一切待遇,可以参加由IDUA或对应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各种会议、论坛及出国交流访问等活动。 4、凡是取得注册营养师资格的营养师人才都将被收录到:国际认证与注册协会(IARI)人才库、国际营养师行业门户网站人才中心,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网上查询 育婴师这个职业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广州市拥有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认可的资格证的育婴师大约只有数百人。一位“住家”育婴师的价格约为每月2500元至3000元左右,也有一些较年轻的育婴师倾向于选择“不住家”的方式

224 评论(10)

车厘子妈妈

卢姓排第42中国人口最多的前100名姓氏:前十名总人口约为亿人。01李 02王 03张 04刘 05陈 06杨 07赵 08黄 09周10吴11徐 12孙 13胡 14朱 15高 16林 17何 18郭 19马20罗21梁 22宋 23郑 24谢 25韩 26唐 27冯 28于 29董30萧31程 32曹 33袁 34邓 35许 36傅 37沈 38曾 39彭40吕41苏 42卢 43蒋 44蔡 45贾 46丁 47魏 48薛 49叶50阎51余 52潘 53杜 54戴 55夏 56钟 57汪 58田 59任60姜61范 62方 63石 64姚 65谭 66廖 67邹 68熊 69金70陆71郝 72孔 73白 74崔 75康 76毛 77邱 78秦 79江80史81顾 82侯 83邵 84孟 85龙 86万 87段 88漕 89钱90汤91尹 92黎 93易 94常 95武 96乔 97贺 98赖 99龚100文

150 评论(13)

小优雅0811

文|秘籍君就在五月初,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终于姗姗来迟,数据延迟公布一个月,不少人都摩拳擦掌,铆足了劲儿要好好分析子丑寅卯来。终于,数据公开,不仅包含了我国现有人口,还细致分析了各省市的情况,其中东三省和河南的表现非常亮眼。众所周知,河南人因为发展原因,经常被地域黑围攻,尤其在重男轻女方面,被扣上了太多污名,大众印象中常与苛待女儿、想生儿子联系在一起,给人的感觉非常封建落后。也因为此事,河南人被剥夺了网络发言权,独生女家庭想要辩解,却苦于无数据支撑,以至于重男轻女的“污名”长期洗不清。而第七次人口普查的结果就帮助河南洗清了污名,结果清楚显示,河南人口性别比例为:100,这意味着男女人口在数量上基本持平,位居全国第四。要知道,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中,男女性别平均值在113:100左右,对比之下,河南的:100堪称遥遥领先,仅次于东三省。作为常年被污名化的难兄难弟,东三省和河南几乎抱头痛哭,天知道这些地区的独生女家庭有多少,却因为不擅长网络发声而长期被营销矩阵污名化,此次人口普查结果,也算是给了他们一个清白。对比之下,长期以重女轻男为傲的上海和江浙一带,本次人口普查结果却让人相当失望,上海男女性别比例高达:100,位居全国倒数第五,而作为经济发展迅速的浙江省,男女性别比例居然高达:100,让人震惊。在网友印象中,江浙沪都属于文明进步较大的地区,按理说,应该女多男少才是,这样比较符合大自然规律,可没想到只有江苏幸免于难,上海和浙江却成了重男轻女Top5,眼看要与广州海南西藏肩并肩,不得不说是思想的退步了。那么,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与第六次相比有何变化呢?两大问题不容忽视:人口增长速度减缓对比十年前的人口增长速度,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进入了一个缓速增长期,这意味着适龄男女步入婚姻的意愿降低,或是因为工作压力太大,又或者房价过高,导致年轻人为生活所迫,结婚年龄逐年升高。“以前26岁结婚算很晚了,现在26岁结婚,算是早婚早育!”网友现身说法获得大批量点赞,越来越多年轻人更重视学业和工作,比起赚钱,更想积极工作,争取早日实现经济自由。二胎三胎性别比例依然悬殊在大自然规律中,新生儿女性数量要超过男性,这是物竞天择的正常发展。中国之所以能够做到男多女少,并非因为多女胎(存在,但并非主要原因),而是因为二胎的开放。“头胎是女儿,肯定要生二胎,双女户甚至要生三胎。但头胎是儿子,生不生二胎就随缘了,肯定不会生三胎也就是了。”网友一句话道出生育实质,看上去平等的背后,却在二胎选择上有了差别,难怪二孩的男女性别差距逐年扩大,三孩的男女性别比例甚至高达140:100,本质还是传统思想没有改变,中国女性地位未能得到真正的提高。那么,河南的男女比例位居全国第四意味着什么呢?答案很简单,这代表河南人的思想已经发生转变,起码独生女家庭增多,对孩子的性别并不介意。大家身边有独生女家庭吗?高级育婴师,心理咨询师,原创育儿漫画文章作者。欢迎关注【育儿秘籍】,你想了解的育儿护理、成长发育、家庭教育、心理健康,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答案!

113 评论(14)

司马懿砸缸

看你怎么考虑了,如果是为了往妇幼或者儿科之类的地方发展,那么育婴师和你的本职职业更擦边一点。如果在重症病房或者经常有医患冲突的地方工作,那么咨询师的很多沟通技巧真的超级有用,可以避免很多作死。或者想提升自我,或者转职,那么心理咨询师的能力更重要点。心理咨询师就是帮助人完善自我获得幸福的一种工作,如果你自己能够拥有这样的能力显然对自己和身边的人更好。如果你是想做帮助别人的心理咨询师,那么有个证只是一个起点,要不停的实践和学习才行。我朋友也是半路出家当的咨询师,当着当着老师辞职了,这条路一开始挺难走的,因为缺乏经验,现在他定期在语沐心理做督导,说比以前明朗多了。

102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