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来,任性
怎么应对“考试焦虑”呢?焦虑是一种情绪,我们可以用管理情绪的方法来帮助自己控制“考试焦虑”的水平和影响。具体的方法如下:01增加觉察观察和描述是调整我们“焦虑”情绪的第一步。我们需要知道在什么时候、什么环境下,我们会出现“考试焦虑”,以及知道因为“考试焦虑”带来的身体反应和内心的想法。(“触发事件”可以是一道没法解出来的题目,可以是父母的一句话,可以是任何触发我们的环境刺激;由“触发事件”会引起我身体、想法、行为、情绪的改变,而之后的结果也可能称为新的“触发事件”,比如你的拖延会造成你更多的后悔和自责)02核对事实很多情况下,考试焦虑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一种担心和恐惧,我们想要改变这种担心和恐惧的程度,可以通过分析上图“内心想法”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当我们审视了想法和事实后,也许我们的“焦虑”就发生改变了。(焦虑的“灾难化假设”:很多情况下,一个担心或想法会引起下一个担心和想法,我们会自动地联想到最坏的结果)(核对事实的方法就是问自己三个问题:1、我的想法符合事实吗?2、发生的概率有多少?3、有没有例外?)03聚焦当下如果说,我们的注意力像一个手电筒,在焦虑的时候,它通常指向未知的将来,就好像手电筒的光打在一个巨大的黑漆漆的深渊里,没有一丝的反射,让我们更加手足无措。既然如此,为何不把手电筒的光聚焦在脚下呢,至少我们可以安全地往前走。(情绪相关的脑科学研究发现,简单地关注呼吸就能让我们得到放松,或者你可以采用“鼻吸口呼、吸短呼长”的方式,让自己重新冷静下来)(五感练习:从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的观察和体验中回到此时此刻来)“聚焦当下”就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式,当我们觉察到自己又在担心未来的种种“可能”时,可以轻轻地提醒自己,回到当下来,看一看我们身边有什么?听一听,周围有什么声音?闻一闻,有什么味道?感受一下自己身体的所有感觉。再看看自己现在要做什么,那就全身心地投入到要做的事情中去吧。04积累正性情绪通过运动、喝茶、音乐等休闲活动,可以让我们积累很多正性的情绪,或者我们也可以从较容易的题目和任务开始,建立“掌控感”和自信心,这些正性情绪会像我们人生的清泉一样,滋养我们成长。(引自Fredrickson, B. L. The role of positive emotions in positive psychology: the broaden-and-build theory of positive emotions: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1, 56(3), 218-226.)05给父母的建议在这个紧凑的学期,考试焦虑也许会更多地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父母们不能通过压抑孩子的情绪来减少他们的反应,因为焦虑情绪是一种自然的反应,压抑会使“焦虑”雪上加霜。父母们可以通过让孩子练习以上四种方法,让他们逐步掌握控制焦虑和聚焦当下的技巧,这种情绪调节技术也可以应用到其他的情绪中,如愤怒、嫉妒等。当然,父母们首先要自己学会这个技术,通过言传身教,更好地帮助孩子。
Jamietee1997
焦虑是人类心里广泛存在的一种很普遍的现象,人在面临对自己有重大影响的事件时都会产生焦虑的情绪。然而,学生的考试对学生而言既是重要的,又是有一定困难的,也是进行评价学生学习好坏的基础,因此考试焦虑现象在学生中相当普遍的存在。 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适度的焦虑可以使人注意力集中,反应更加迅速,思维更加敏捷,有助于学生发挥出最佳水平;但如果焦虑过度,就会起到反作用,过度的考试焦虑会干扰回忆知识的过程,同时对思维的过程也起到瓦解的作用,最终使学生考试发挥失常。长期处于较高的焦虑状态中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是非常有害的。因此了解学生考试焦虑的成因并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缓解过高焦虑既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也有助于学生在考试中发挥自己的最好水平,取得好的成绩。由于导致考试焦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要真正解决考试焦虑的问题则需要各方面的配合。一般来说,家长能给孩子最大的支持,为解决考试焦虑的问题,家长可以从以下方面思考和改善: 确定适当的期望值 家长对于孩子的期望值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学习,目前家长的期望值普遍过高,需要适当降低。一方面要对孩子的实力有客观的了解和评价;另一方面,要有正确的人才观,纠正“考上大学才能成才,考不上就没有出路”的错误观点,树立成才道路多渠道的意识。
穿跑鞋的公主
哲学理论认为,不同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焦虑是多种多样的,下面是关于考试焦虑和消解方法。1、考试焦虑的含义考试焦虑是以担忧为基本特征,以防御和逃避为行为方式,通过不同程度的情绪反应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2、消除考试焦虑的方法第一,认真学习,充分准备。第二,增强考试的信心。第三,对考试有个正确的认知评价。第四,掌握必要的应试技巧。首先,对考试要胸中有数,题型、评分标准等其次,在考试中要保持平静。最后,不要过分关心答案的对错。注重学习过程和效果,淡化考试结果。我们可以举一反三,消解其他焦虑。缓解压力,减轻心理负担:有效地降低考试压力是防止考试焦虑的首要措施.考试焦虑与考试压力密切相关,考试结束,焦虑也就消失了.考试压力是学生主观认知在客观条件下作用的结果,家长和教师要对学生的心理承受力有一个恰当的估计,引导学生正确地估计自己的能力,降低过高的学习目标.重视学习过程而不要过于计较考试结果,把考试当成作业,把作业看做是考试,以平和的心态来对待考试. 2.改变认知,端正考试动机:考试焦虑是学生对考试扭曲的认知,导致情绪上的紊乱和行为上的异常.考试作为学校的一种常规的检测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手段,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但有些学生将考试的作用和意义过分地夸大,对自己要求过高且常绝对化,认为考试失败会带来可怕的后果,带着强烈的求胜动机和沉重的心理负担去复习,考试,结果焦虑越来越严重,临场发挥事与愿违,减轻学生焦虑的关键,是改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评价,改变不合理的思维方式. 3.作好充分准备,以良好的心态迎接考试:预防产生过度焦虑最好的办法,就是考前充分的准备.考前准备包括物质准备,知识准备,体能准备和心理准备.物质准备是考试所需物品;知识准备掌握与复习情况;体能准备是身体状况;心理准备是面对考试的心态.一般情况下,对考试结果影响考试成绩.
MindTheGapPlz
要摆脱焦虑的困扰,宣泄负面的情绪,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自我鼓励法
用生活中的积极事件、哲理故事或者令人振奋的名言等鼓励自己,让自己得到心理安慰,从而排出消极情绪,使自己的情绪好转。这种方法更适于应对遭受挫折或是丧失信心后而产生的焦虑,可以转变人们内心的精神状态,让人们告别焦虑不安的情绪状态。如果你觉得自己什么事都做不成,对自己丧失了信心,请你试着鼓励自己,相信自己,这样做的次数多了,你就会发现自己的自信心慢慢回来了。
2.自我交谈法
顾名思义,自我交谈法就是自己与自己交谈,而且这种交谈是出声的。认知取向的心理学流派认为,人们在为焦虑情绪感到无奈时,应该时常出声与自己交谈,当人们听到自己坚定、自信的声音时,内心会更加笃定,焦虑的程度也会减轻。
所以,当你感到焦虑时,不妨试着自言自语吧!当然,你在自言自语时要持有两种观点,要有意地让“积极的你”说服“消极的你”,从而帮助你接受事实。要知道,你说给自己的每一句话,你的神经系统都会深信不疑,而且,你是怎样看的比事实是怎样的对你的神经系统的影响更大。因此,往好的方面去想,说积极乐观的话,会帮助你化解消极的情绪。
3.诉说心事法
很多人都会将心事藏在自己心里,一个人默默承受,久而久之,人们心里就会被这种消极、负面的情绪充斥,被压得喘不过气来。而找一个宣泄情绪的出口,将自己的心事说给别人听,可以解开自己的心结,让自己接受更多美好的事物。所以,请你不要封闭自己,多与家人、朋友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说一说自己内心的感受和委屈,即便对事情的解决没有什么帮助,对构建你的积极情绪也大有助益。
4.情绪转移法
通过恰当的方式将引起自己消极情绪的事件遗忘掉或者转移掉。如果一直将注意力集中在这一件事情上,人们的焦虑情绪是很难纾解的,这件事情也会一直留存在人们的脑海中,很难忘却。而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的事情上,做其他更有意义的事情,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忘记此事带来的困扰。因此,用实际行动代替悲伤忧虑、怨天尤人,是宣泄情绪的好方法。
负面情绪就像是人体内的垃圾,如果你任由它随意滋长,越堆越多,你的消极倾向也就更明显。而如果将这些身体中看不见的垃圾倾倒出去,你就会觉得身心舒畅。因此,采用恰当的方式宣泄负面情绪,是十分有必要的,这也会缓解你的焦虑,带你走出内心的抑郁。
以上就是关于焦虑症及其相关问题,如果您仍然有相关疑问,请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心理咨询是利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帮助来访者发现自己的问题及其根源,挖掘自身潜能,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和行为,保持心理健康。
最后,选择一位合适自己的心理咨询师,是心理咨询效果的重要保障,请谨慎选择。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