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36

出走的熊猫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巴中有心理咨询师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吃吃吃货小两口

已采纳

作者一直关注着这个案件的进展,看到袁某由死刑改为死缓后,心情五味杂陈。庆幸的是,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给了这位年轻人一次重生的机会。担忧的是,袁某因表白不成预谋杀人,明显的存在性格缺陷,监狱生活能让他学会遵纪守法,是否能够治愈他的心理疾病?他刑满释放后是对这个社会心存感激,还是满腹怨恨?作者更多地去思考了,在青年男女恋爱过程中,如何摆脱偏激之人的纠缠,而不至于伤及自己?作者考虑的还不成熟,现分享给大家共同讨论。

这个案件发生在四川巴中市的一所中学。高三复课生袁某,喜欢上了同班女生小李。当他鼓起勇气向小李表白后,小李以高考后再谈此事为由,婉言拒绝了。此后袁某又多次纠缠小李均被拒绝,袁某甚至当着小要的面用美工刀将自己左手割伤。班主任得知这一情况后,也及时对袁某进行了开导。袁某表示自己已二十岁,会正确处理。袁某请假调整自己心情时,袁某的父亲也从外地赶回老家,对袁某进行疏导。当大家认为事情就样平静下来时,惨案却发生了。

想也没有想到,在袁某向小李同学表白之后的第八天,他做出更为偏激之事。深夜二点多钟,袁某使用购买来了断线钳和锯条,破坏了女生寝室阳台上的护栏,将熟睡中的小李当场杀害,随后用同一把刀自杀,经当地医院抢救生还。

巴中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袁某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随后,袁某提起上诉。袁某称自己有精神疾病、该案为感情纠纷引起、有坦白认罪悔罪情节、愿意赔偿被害人家属经济损失等数项理由,要求法院从轻处罚。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袁某无精神疾病,作案手段极其残忍、社会影响极其恶劣,袁某与小李二人为同学关系,将多项上诉理由驳回,认定在审理期间,袁某有认罪悔罪表现,并愿意赔偿家属经济损失,宣判撤销原一审判决,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袁某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我国死刑政策是:严格控制死刑、慎重适用死刑,对于因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民间矛盾激化引发的案件适用死刑要慎重。袁某表白不成,持凶器进入女生寝室预谋作案,残忍将一名未成年人女生当场杀害,罪当处死并不冤枉。二审之所以改判死缓,主要还是袁某的家人对被害女生家人进行了赔偿,取得被害女生家人的谅解,这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也就是说,是被害女生父母给袁某留下了一条命。如果被害女生父母坚持要处死袁某,他的命是难保的。

此案发生,涉及到在校生、未成年人、年轻男女恋爱等问题,不得不让我们反思,找出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尽量避免此类惨案的发生。

1、心理健康问题不能忽视。

现在政府、社会、学校都已重视了心理健康问题,但相应的设施建设仍存在差距。例如学校没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师。此案发生之前,他们的班主任还是很负责任的,专门对袁某进行了开导,联系了双方家长,并在缺课时带领同学到网吧寻找。所有的努力,都没有阻止惨案的发生。我们不能说学校有心理咨询师就能避免惨案发生,起码是又加设了一层安全网。案发之后,同学们都反映袁某沉默寡言,不善于交往,有一次还在教室内吼叫,这种明显带有偏激性格的学生,学校是否应提前加以防范?

2、监狱能否改造好袁某?

在监狱改造,本身是一种人身自由罚。能否减刑,是看他在监狱里的劳动、表现。能否释放,是看他的刑期是否执行完毕,而无法判断他是否已改造成“好人”,即便监狱发现他仍存在心理上的问题,只要刑期一到,监狱也权再关押他,只能释放到社会上来。如果袁某能对被害女生父母“刀下留人”心存感谢,可能矫正他的心理。如果他怨恨社会呢?

3、如何摆脱“偏激狂”的纠缠?

在此案件中,被害人小李同学还是比较成熟的。在袁某第一次表白时,并没有直接拒绝,而是婉转地推说高考完之后再说。袁某纠缠后,小李和其它同学也报告给了教师。小李同学也及时给自己家长说明了情况。从这些情况来看,小李同学处理还是比较得当的。让魔鬼爱上自己,是自己的错吗?如果说小李接受了袁某的表白再分手,可能存在处理不当。小李同学婉转拒绝总不是她的错吧!

安徽一名大学男老师当街杀害大学生、慈溪前男友闹市杀害网红女教师等等,因为“偏激狂”引发的惨案太多了!如何摆脱“偏激狂”的纠缠?这个问题没有统一可行的答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名心理分析师的比喻说法大概能让大家明白一二:

如何摆脱“偏激狂”的纠缠?请有经验的朋友在评论说说,给年轻朋友支支招,以免她们受到不必要的伤害,谢谢大家了!

巴中有心理咨询师

286 评论(13)

木糖不纯

巴中报考心理咨询师的条件如下:具备以下条件之一可以报考心理咨询师:(1)具有国家承认的大专以上学历;(2)具有心理学、医学、教育学初级以上职称;(3)大专或本科毕业前一年的在校学生,具有学生证或可出具在校证明。

344 评论(12)

我的dp我做主

“四川高中男生表白被拒捅死女同学案”二审结束,二审认定,袁某没有精神疾病,作案手段极其残忍,社会影响极其恶劣,但审理期间有认罪悔罪情节,也愿意赔偿家属经济损失,经四川高级人民法院审理,驳回原巴中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的死刑,改判犯罪嫌疑人袁某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袁某家属起诉的理由是袁某自称有精神疾病,有坦白认罪悔罪的表现和态度,并愿意赔偿受害者家属经济损失等多个理由,要求法院从轻处罚。

此前,四川省巴中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时已经以袁某故意杀人罪判处其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之后,袁某随即就以各项理由提起上诉。

2018年8月,袁某因为高考成绩不理想,随即决定到巴中高考复读班复读学习,在校复读期间,袁某喜欢上了自己的同班女同学李某(化名),并在双十一的当天向李某表白,但李某以高考之后再谈论此事为理由拒绝了袁某的深情告白,当时的袁某表白被拒绝之后,还一直站在那里不动不走,还是李某的另一位同学劝他之后他才走的,在此后的几天里袁某还有多次纠缠李某的现象,但均都遭到李某的拒绝。

直到11月18晚上九点左右,袁某从学校对面的文具店买了一把水果刀,并带着一个月前买的断线钳和锯条,来到女同学李某的宿舍外观察,当晚袁某在李某的宿舍等到熄灯后,次日凌晨,也就是11月19日两点,袁某用断线钳和锯条开始破坏李某寝室的护栏,三小时后打开护栏进入寝室,将正在熟睡中的李某当场杀害,之后用同一把凶器选择自杀,但没有成功,被当地的医院抢救生还。

俗话说得好:“强扭的瓜不甜,强求的姻缘不圆”,感情不是一厢情愿的,爱情不是剃头挑子一头热就可以追求到的,面对爱情永远不要太随性,太任性,面对感情永远不要太把自己的情感逻辑强加于别人,因为感情是你情我愿的,因为爱情是互相吸引,强迫,威胁,伤害永远得不到真正的感情和爱情,只会给双方带来无情的伤害和灾难。

353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