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89

听雨轩808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具体化技术心理咨询师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舞言李萍

已采纳

是一种心理咨询的技术,是指在心理咨询中,求助者与咨询师共同确定求助者的核心问题,然后在核心问题的基础上确立解决问题的初步目标,并围绕核心问题与次级问题建立相互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咨询目标更具体、明确,并使咨询方案具有可操作性的技术。心理咨询结构化技术有利于咨询目标的实现,有利于提高咨询效率。心理咨询结构化是一种科学、合理的咨询方式,是心理咨询师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结构化的核心问题是:求助者的问题到底是什么?次级问题又是什么?在咨询中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又是为了什么?

具体化技术心理咨询师

307 评论(13)

万达集团乔梦云

参与性技术 :心理咨询师教材 P92页

一、倾听

倾听是心理咨询的第一步,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基本要求。

二、开放式询问与封闭式询问

2.  封闭式询问通常使用“是不是”、“对不对”、“要不要”、“有没有”等词,而回答也是“是”“否”式的简单答案。常用来收集资料并加以条理化,澄清事实,获取重点,缩小讨论范围

三、鼓励和重复技术

1、鼓励,求助者自我探索和改变。选择性关注。直接地重复求助者的话或仅以某些词语如“嗯”、“讲下去”、“还有吗”等,来强化求助者叙述的内容并鼓励其进一步讲下去。

2、重复,澄清事实,直接重复求助者的话,引起重视。不得过多。

四、内容反应

内容反应,也称释义或说明,是指咨询师把求助者的主要言谈、思想加以综合整理,再反馈给求助者。深化内容、帮助清晰地决定。

五、情感反应

情感反应与释义很接近,但有所区别,释义着重于求助者言谈内容的反馈,而情感反应则着重于求助者的情绪反应。用自己的话反馈给求助者。

六、具体化

具体化指咨询师协助求助者清楚、准确地表述他们的观点、所用的概念、所体验到的情感以及所经历的事件。

七、参与性概述

概述指咨询师把求助者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包括情感综合整理后,以提纲的方式再对求助者表达出来。

八、非言语行为的理解与把握

非言语行为能提供许多言语不能直接提供的信息,甚至是求助者想要回避、隐藏、作假的内容,借助于求助者的非言语行为,咨询师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求助者的心理活动,也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对求助者的支持和理解。

226 评论(15)

xiaomi595629661

猫,爱上了鱼。它见鱼每天在水里游来游去,便自己下去试试,发现在水里根本无法呼吸。它如此爱鱼,怎忍心让鱼如此痛苦?于是,它每天将鱼从水里抱出来,让它到水面上来透透气。 没多久,鱼死去了,猫悲痛欲绝,却不知自己错在何处。 你一定说这是一个荒谬的故事,可是,我们却常犯猫犯过的错误,那便是缺乏共情力。 所谓共情,亦可称为神入、同理心、同感、同理心、投情等。是一种能体验到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 要达到共情,需要根据对方的言行,深入Ta的内心,去感受和体验Ta的情感和内心世界,掌握Ta的体验、经历和人格之间的联系,理解问题的实质。并把自己的共情传达给对方,才能影响到对方,得到反馈。 此时,必须转变视角,从对方的角度而非自己的角度,去设身处地地看待并理解Ta及存在的问题。 猫便是犯了只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的错误了。 共情力在心理咨询中被广泛地运用,作为心理咨询师,只有具备良好的同感共情力,才能准确体察、把握来访者的内心感受,与之产生思想上共鸣。按照美国著名心理咨询专家可卡夫的划分方法,他将同感共情划分为两种形式:初级同感共情和高级同感共情。当咨询师与来访者进行有效沟通,并且能从对方的角度去感受其内心世界时,则达到了初级同感共情的要求。 如果咨询师能够有效控制自我的同感共情反应,不仅能站在来访者的角度,去感受他的感受和体验,还能对来访者的表述做出反应,并对来访者隐含的未完成的表达做出准确的判断和表述。做到在自我的感受和来访者的感受之间“来去自由”,则己达到了高级同感共情的要求。 如何有效运用同感共情,达到高级同感共情的能力呢? 1、感同身受,这是核心。 心理咨询师必须从来访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Ta思想和情感去感受、体会、反馈周围的人和事,来感知两人之间的情感对焦和思维并轨。而非从咨询师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不仅需要心理咨询师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丰富的生活经验,更需要心理咨询师的同情同理心和敏锐的洞察能力。 通过同感共情的准确交流,让来访者感受到咨询师的诚意和对他的真切关怀,从而激发来访者进一步探索自身存在的问题,学会自助独立,形成良好的咨询关系。 2、专心专注于技巧 咨询师要用心地关注来访者的态度与技巧,传递心理支持,增强其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只有只有通过专注技巧时,才能听懂来访者话语中的种种情绪暗示。 2、掌握好镜摄技巧 咨询师对来访者说话中反射出的情绪作积极的言语和体语回应,与其达到一致化。如同一个人照镜,其一举一动皆会从镜子里反射出来。称之为镜摄技巧。 3、不对来访者作是非评判,遵循判断抽离技巧 咨询师必须保持价值中立,尊重求助者。在谈话中,跳出自己的参照框架,进入到对方的内心世界,对来访者的非理性思维不去作是非评判。 此技巧是同感共情的具体实施,才能做到将心比心,在尊重理解的基础上,换得来访看的信任和反思,帮助其认知并摆脱非理性思维与习惯。 4、采用具体化技术,引导来访者自我分析 在交谈中,要不断地要求他对某人、某事的看法与感受作具体的描述、谈论。多问“你能说得更具体些吗”或“能否举个例子”等等之类的问题,引导来访者进行自我分析。 切忌不要对来访者的话语作是非的判断和指责,鼓励来访者多作自我分析。 5、表达共情没有固定模式,要因人、因事而异,视情而定,不能一视同仁,并要把握好时机,适度,恰到好处。并在反馈后进行及时修正。 当然同感共情不仅仅是心理咨询师的“法宝”,而是渗透进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我们能够很好的运用,一定会获得好人缘,走入对方内心,知晓对方心里深处的真实需求,避免猫爱上鱼的悲剧。

226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