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笑折腰
一、读书的感受 小心的打开《共情式沟通》,看见的是温暖的黄色护封,里面是绿色的封面,包装精美,纸张高级洁白,拿在手里有赏心悦目的感觉,让读者在代表着希望、旺盛的生命、宁静致远的世界里,陶醉在美好的青春气息中、陶醉在知识的大自然里。 古宫升说:快乐时与好友一起度过,于是喜悦加倍;难受时有人支援,于是苦涩减半。你周围的人也因为有你的存在,所以变得更幸福。于是乎,你的人生中,快乐和喜悦进一步增加。 《共情式沟通》全书诠释的是如何与人共情式沟通,如何做一个让人喜欢的人,如何生活的更快乐、让幸福感更强。二、书的主要看点《共情式沟通》是由群言出版社出版、由日本心理学博士古宫升著述,他在书中提出的“共情式沟通”、是一种新的理念,刚刚看到时觉得很深奥,读过之后就会知道,古宫升说的共情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换位思考、为对方着想的能力,因为只有理解对方的感受,才能有同理心,才能更好的与对方打交道。 古宫升是一名心理咨询师,有多年的心理咨询经验,为日本和美国的5000多人提供了心理援助,这本书是古宫升博士多年总结的宝贵经验。 《共情式沟通》分为:基础篇、实践篇一、实践篇二、特别篇4个部分,为我们介绍了共情式沟通的要点。 书的前言写的相当精彩,让人有如获至宝的感觉,想立刻就进入到主题、读到书中精彩的部分,与作者一起探究共情式沟通的魅力。 三、书能带给读者的知识共情式沟通是生活中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共情式沟通》这本书非常适合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想改变现状、想与人更好相处的人去读,书中,古宫升博士介绍了与他人共情沟通的艺术,并且用很多事例展示场景、教会更多的人如何去做一个让人喜欢的人。 共情式沟通,是真诚的沟通方式,是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设身处地的体验他人的心境,感受和理解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在与别人交流时,感受对方的内心世界,体验对方的感受,理解别人的心情和想法,并且做出恰当的回应。 《共情式沟通》这本书里有3个主要观点: 1.懂得共情的人,更受人欢迎 2.沟通的技巧 3.如何成为一个有亲和力的人 我理解的《共情式沟通》包括3个方面: 1.懂得关心别人,会让人喜欢 2.懂得倾听别人的倾诉,会让人感到亲切 3.懂得理解别人的心情,会加深彼此的情意在我们身边,总有这样的人,悄悄的快乐,不声不响的幸福着。平时他们跟大家一样打拼、他们身上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可是,他们的生活却早早的步入正轨,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好日子。 有的人会说:他们的智商高、有远见,早就规划好了自己的人生,知道什么时候做什么样的事儿,所以才会不慌不忙的过上了安稳的生活。 其实,他们并没有先知先觉的能力,根本不知道人生会走到什么地方,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有着超强的共情能力,懂得如何与人沟通,知道如何与人相处,知道怎样处理问题,所以他们才会工作顺利,家庭美满。 懂得共情的人,能够处理好难以处理的人际关系,能够让自己做事游刃有余,能让自己的生活锦上添花,能让自己的人生幸福快乐。 四、结句书由一个个小的观点组成,像一个个小片段,更像人生路上每一个整装待发的中间站,提醒更多的人在工作之余、在婚姻生活中不断的思考自己的得失、寻找与人沟通的最好方式和让人生走向坦途的捷径。 这部书的各个部分短小精悍,时间宽裕可以一气读完,如果没有时间可以每天读一小段儿,然后进行思考、总结、举一反三,这本书看似很普通,但读后就会发现,书中的片段只是抛砖引玉,更多的道理需要读者去思考、在不断的亲身经历中不断完善,用最好的心态、心情、更好的与人沟通、相处。 书中每一个看似简单的小标题都是一个观点,标题下面是对观点的阐述,也就是说,每一个小标题都提醒更多的人如何与人沟通相处,如:人们不喜欢被指责,学会谅解会更受欢迎;人们认为自己是对的,认可他人会更受欢迎等等,中书提出了很多实用的方法,让读者去实践思考和应用,让更多的人知道共情式沟通的重要性,教会大家怎样去做让人喜欢的人,怎样在生活工作中与人融洽的相处。 人的一生要结交3种朋友:良师、益友、枕边书,读这本书就像与一个良师益友在聊天说话,感觉非常亲切,《共情式沟通》就像一个深奥的楼梯,让人们慢慢的走上去,认真的思考:怎样做一个让人喜欢的人?怎样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怎么才能避免出现矛盾?怎样才能与人和睦相处?等等。 如果说与人相处是一部贯穿人一生的作品,那么这本《共情式沟通》的结语就是画龙点睛之笔,提醒大家诚心待人、温柔待己、保持心情舒畅,让读者的人生充盈幸福和喜悦。美国著名人际关系专家戴尔·卡耐基曾说过:一个人的成功约有15%取决于知识和技能,85%取决于沟通。可见沟通的重要性,如果把共情融入到与人的沟通中,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就会如鱼得水、幸福快乐也会永驻。 古人说过:人好刚,我以柔胜之;人用术,我以诚感之;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对待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法,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幸福快乐就会与你的生活如影相随,幸福也会无处不在。 这是我第一次写书评,虽然我已经年过半百、非常热爱读书,但是书评对我来说还是陌生的领域,由于本人水平有限、文笔欠佳,恳请朋友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列那的小屋
1.表达共情应因人而异咨询师的共情,其目的就是为了深入、准确地理解求助者及其存在的问题。但求助者是各种各样的,也会带来不同的表现与问题。因此咨询师对不同的求助者,在不同的咨询阶段表达共情时应有所区别。咨询中那些迫切希望得到理解,迫切需要抒发自己内心感受的求助者更需要共情。一位到咨询室宣泄情感,把诉说作为主要咨询目标的求助者与一位把诉说当作交流形式的求助者相比,前者更需要共情。一般地说,情绪反应强烈的比情绪稳定的,表达混乱的比表达清楚的,需要理解愿望强的比理解愿望一般的,应给予前者更多的共情。2.表达共情应把握时机共情应适度共情不是不分时机地一味强调理解求助者的内心,当求助者表达出其内心世界时,咨询师不必急于表达共情,不能在求助者表达中随意插入,这样反而可能使求助者对咨询师急于表达产生误解,也容易破坏求助者的情绪。一般应该在求助者对某一问题及其对应的情绪完整表达后再进行共情为宜。此外,表达共情应该适度,共情反应的程度应该与求助者的问题的严重程 度、感受程度等相匹配。过度表达共情,容易使求助者感到咨询师小题大做,从而对咨询师产生误解。但共情表达不足,也容易使求助 者感觉咨询师不理解自己,或理解得不深入、不准确,从而影响求助者继续咨询的愿望。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