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88

*和氣生財***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直播讲解防骗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isalisa喵喵

已采纳

不是吧我是通过朋友介绍报名的,已经在学习了,我也报过很多证书培训,个人觉得正学的直播课还是比较不错的,后面学习当中两位老师也一直在跟我沟通

心理咨询师直播讲解防骗

298 评论(9)

天空海阔999

应该是可信的,因为快手咨询师有一定的资质,可以有效地解决心理问题,深受许多心理患者的好评。

178 评论(9)

官官8809

防骗除了要守好财,更要守好“心”,即控制好自己的贪婪心、虚荣心、 功利心等不良心态,不使其恶性膨胀,酿成恶果。可以说,防范诈骗的最佳办法不是技巧,而是心理。 从已发生的诈骗案件分析,骗子之所以得以成功,是因为被骗者普遍具有以下心理。 一、 贪财心理。相信“天上掉馅饼”。在骗子所设的骗局中,明明摆着有很多蹊跷的事, 只因贪财心切,便顾不上怀疑,反正“不要白不要”。骗子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骗子让干什么,他们就去干什么。 二、 盲目从众心理 盲从别人。当见到“抢购” “赌博赢钱”等场面时,便产生一种唯恐自己买不到、赢不到就会吃亏的心理,不知不觉地在“托儿”的引导下上钩碰运气,结果中计受骗。 三、 要面子或害怕的心理 一是因为顾面子,害怕受批评、被笑话,虽被骗了,也不愿或不敢承认; 二是不懂法律,禁不住骗子简单的甚至是荒唐的威吓,一听到“办案” 、“洗钱” 、“欺诈”等词汇,就六神无主,连忙投降交“钱”。骗子往往抓住具有这些心理的事主,肆无忌惮地行骗。 四、 急于赚大钱的心理 某些骗子常常利用人们急于赚大钱的心理弱点,采用以假乱真、以次充好、低报商品价格、给回扣提成等伎俩,引诱事主上钩。 五、 盲目怜悯他人的心理 一些骗子以心地善良的人为目标进行诈骗活动。须提醒大家的是,不能缺乏防骗意识,遇事要冷静分析,辨别真伪。对骗子要提高警惕,丝毫不能怜悯。 六、 轻信他人的心理 遇上突如其来的不知底细的“能人”“名人”时,缺少戒备之心,盲目相信和崇拜,导致上当受骗。

143 评论(15)

小狼雪子

现在网络心理咨询很多,鱼目混珠、鱼龙混杂,尤其是近年来国内一大批速成的心理咨询师培训班,培训出来的一些心理咨询师只有证书,没有丰厚的心理学理论功底,更没有实操经验。网络心理咨询还是要小心!首先要查看其资质和证书,其次通过朋友圈等查看其言论和文章!

223 评论(11)

格子女77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凡事都是有利也有害,有些人为了骗取钱财来利用这些高科技。虽然人们都不会被一些简单的骗术所欺骗,但是当今社会又有谁能使破他们呢?“一不”:不轻信,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信息,不管诈骗分子使用什么甜言蜜语、花言巧语,都不要轻易相信。要及时挂掉电话,不回复短信,不给诈骗分子进一步布设圈套的机会。“二不”:不透露,就是要筑牢自己的心理防线,不要因贪小利而受不法分子或违法短信的诱惑。无论什么情况,都不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存款、银行卡等信息,如有疑问,可拨打110求助,或向亲戚、朋友、同事等核实情况。“三不”:不转账,要了解银行卡常识,保证自己银行卡内资金安全,决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一些公司财务人员和经常有资金往来的人群等,在汇款、转账前,要再三核实对方的账户,不要让诈骗分子得逞。“一要”:要及时报案。万一上当受骗或听到亲戚朋友被骗,要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可直接拨打110,并提供骗子的账号、联系电话等详细情节,以便公安机关开展侦查破案,挽回损失。

203 评论(13)

工藤新之助

首先要看主播有没有心理咨询师的资格证。同时要看他有没有执业经验,如果有做过几十个案例的,还是有一定的经验,如果没有案例,那就是新手,说的可能大部分都是理论知识。

291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