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oothyear
我个人非常同意汪涵的观点,婚姻真的不是说人人都需要,有些人是真的不需要婚姻,他们一个人照样活得丰富多彩,幸福开心,婚姻对于他们并不是必需品,婚姻只不过是我们千万生活方式中的其中一种罢了,最关键的是看个人选择。
汪涵在《野生厨房》里给柳岩解疑答惑,柳岩个人认为婚姻是每个人都需要的,但是他自己找不到结婚的理由。而汪涵说“也不一定每个人都需要婚姻,有的人就需要,有的人就不需要”。
我个人非常赞成汪涵的这句话,婚姻真的不是每个人的必需品,有的人就是不需要婚姻。在大部分人的心里认为男欢女爱情意浓白头到老是最美好的,而在一部分人的眼里这样的美好并不是自己想要追逐的,他们不想为了结婚而结婚,他们只想随心而活,什么样生活状态最舒服他们选择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不老女神俞飞鸿一直没有结婚,很多人都替俞飞鸿着急,觉着她可以找一个很好的另一半共度余生,而俞飞鸿个人认为婚姻或单身不是一个困难选择题,哪种状态让她更舒服她就处在哪种状态;她不不婚主义,她只是不想到了年纪就必须结婚,她选择遵从自己内心的真正意愿,想结婚就结,不想结婚就不结。
婚姻是一种生活状态,不是说每一个人都得结婚,都得生子,你可以选择结婚生子,你也可以选择不结婚生子,是属于个人选择,并非是必需。
这就好比选择一种节俭生活,你骑自行车上班不是因为你买不起车加不起油,而是因为你不喜欢开车,你喜欢骑自行车,你是在选择怎样生活,而不是被生活所逼而选择。同样的道理是你选择不结婚,不是说你被父母逼迫被年龄逼迫而选择结婚,柳岩也说自己的前女经纪人因为被父母逼迫而选择嫁人,其实她本人是不想结婚的。
人一辈子顶多活100多年,在这100多年里想要怎样生活都是个人选择,你可以选择结婚可以选择不结婚,可以选择生孩子也可以选择不生孩子,没有那条法律法规规定你不结婚不生孩子你这一辈子就白活,从古代到现在有多少人没有结婚,也没有生孩子,他们的人生就不完美了吗?
每个人的人生只有一次,只要是选择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有什么不完美的呢?来这世上走一遭,是你在享受人生,不是说你得活成别人嘴里的眼里的生活状态。你的人生你自己控制,他们爱说什么就说什么,与你无关,他们的选择也与你无关,你只需要对你自己的人生负责就好了。
有的人从小就做了和尚,在寺庙里抄写经书打坐就是一辈子,你认为他的人生不完美吗?你觉着他一辈子好孤独,一辈子无儿无女无爱人,可是在他的心里认为自己的人生很完美,他选择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他的内心世界很平静,他的精神世界也很充盈富裕,他本人很满足。
自己的人生是需要自己去选择去把控,而不是被生活带着你走,带着你去做选择。
聪明的达人安
昨天晚上闲来闲去,看了汪涵的一期“野生厨房”节目,大概内容是明星嘉宾到不同的地方,自己找出当地特色的配料,做成一道美食。刚好有飞客柳岩和姜妍。
非常巧合的是,两位飞来的女客人都是未婚,柳岩,1980年出生,今年38岁,姜妍1986年出生,今年32岁。于是大家自然而然地讨论起关于结婚,催婚的问题。
柳岩说自己父母当然催了,但也还没到不结婚不交情的地步。
她说自己身边的一个工作人员的事情,说那个女孩30岁的时候因为没结婚父亲气到生病住院,没办法自己第二年就哭着嫁人了。
姜妍说她爸妈总会时不时的暗示她,前两年催得很厉害,这两年知道没有什么结果,就懒洋洋的下了楼。
柳岩甚至谈到自己的困惑,说自己现在进入了中年迷茫期,对婚姻的目的和伴侣的意义一无所知,还考虑到自己可能面临着年老不能生育孩子的危机,说自己曾经想过收养孩子。
柳岩的困惑在于,她觉得每个人都需要婚姻,但是现在却找不到结婚的理由。
汪涵接过话头说:“不一定,有人要结婚,有人就要结婚,有人不要。”
我同意汪涵的说法,另外,从汪涵口中说出的这句话,让我看到了人民对人民的理解,也看到了这个世界赋予我们的多样性。
以前,我也一样,觉得一个人必须要结婚了。男欢女爱,结成姻缘,这不是世上最自然、也最美好的事吗?
但是现在,我愿意承认,你认为美好、不可缺少的东西,不一定是别人的理想。
近两年来,我发现有些人对婚姻没有什么要求。
将近有30多岁还没结婚的人,也和父母沟通过,让他们做好心理准备,因为这种不结婚的状态可能会持续一辈子。
由于我是喜欢婚姻的那种人,所以我很客观地总结了自己结婚的目的,感觉有如下几点。
第一,我希望我的爱,能够被世俗认可。
没结婚当然也可以天天住在一起,可是我的心理状况支撑不了这样的生活,很怕别人说三道四,也忍受不了指指点点,不结婚只谈恋爱,会让我觉得自己活在巨大的恐惧之中。因此,要享受爱情,我需要结婚。
第二,很现实的一点,我希望通过结婚来改善我的物质生活。
非飞卖品
首先你要明确你自己自律的目的。
我在很多文章里都反复提到,做任何事都讲求一个目的。纵观世上,基本没什么事是没有目的的。你吃东西,是为了不饿死;你喝水,是为了不渴死;你赚钱,是为了不穷死。任何事情都有目的,而要想成为「自律型人」,也就是要养成自律的习惯,那么则需要一个外界的推动力,也就是目的。
你仔细想想你因为是不是因为拖延,在最后deadline时拼死拼活地加班赶工?你仔细回忆下,你是不是因为拖延惰性,而错过了哪些机会?当你意识到你的现状在把你拉向深不见底的深渊的时候,你才会激发出求生本能,想要寻求改变。而这,就是你的目的。
其次不要妄想一口吃成个胖子。
西天取经路途漫漫,要斩妖除魔,闯过那九九八十一关,那培养一个习惯也是如此。我拿运动举个例子,如果你想养成运动的习惯,那你第一天就定下给自己跑30分钟的目标,你会发现你很难达成。但大部分人凭着第一天刚打鸡血的状态,还是把这30分钟坚持下来了。第二天咬着牙去了,只能坚持20分钟。第三天呢,你就会开始找借口了,然后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下回又热血起来,走得路子也是一样的罢了。
我现在每周至少运动3次,而我在这之前是能坐着就不站着,能躺着就不坐着的人。那我是怎么做的呢。我当初是跟着《爱上跑步的13周》来制定我的跑步计划。它的计划是怎样的呢,前几天就都在快走,然后小碎步跑,再到慢跑,到第13周时,你自然而然就可以跑5KM了。就是用这样循序渐进的方式,我在不算太长也不算太短的时间内,养成了定期跑步的习惯。之后呢,我加入了无氧运动。现在,不运动浑身不舒服。
所以,想改变是好事,有目的让你转变是好事。但是,要耐心。
将每日要做的事情列个清单。
其实我也见过一些人给自己制定清单,但是他们依旧和自律画不上等号。因为这份清单对他们而言只是清单,没有任何优先级别、截止期限。我的个人做法是,前一天晚上就把隔天的待办清单写好,一早醒来再看看有没有要补充的,有的话立马写上,这一天里也是如此,有需要做的新的事情,马上写上。然后,我会用不同颜色进行标注,重要级越优先的颜色越醒目,那这些事情呢,我通常会安排在上午。
那很多人遇到的问题是什么呢?写了清单也划分了等级及期限,但是,一天过去了没完成就没完成,自动把它转为下一天的事情了。就这样一天拖一天。那这个时候,你就要审视你写进清单里的事项了。它不能完成的原因是什么?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其他事项干预?还是个人原因?如果这件事不是因为其他更重要级别的事情占用了完成它的时间,或是其他客观因素导致的,那么你需要认真看下一点。
确保你每天要完成的事情都是可完成的。
一份待办清单要想有效,你必须保证写下的内容是带有可完成属性的。我不建议在待办清单里写下具体完成时段。比如说9:00-10:00看英文原著,10:00-11:00写作。这就是很糟糕的计划。一是你把事情安排地太满了,二是你安排了既定区段,如果没有在该区段内完成,或是时间顺延了亦或是压根没赶上,那么你会沮丧、你会慌乱。因为它似乎轻轻一动就搅乱了你一天的计划。那么这份清单就是没有带可完成属性的。
而一份带有可完成属性的清单是像下面这样的。
重要级事项2-3个(❤型符号),一般事项几个(△符号),琐碎事项若干个(不标注)。然后当你有了一个特别紧急的时候,就是你当前最重要的事情了,那么这项临时加进来的紧急事项,就变成了最高等级的待完成事项(☆符号)。这样,你做完一个重要级事项,给自己休息调整的时间,你就能进行琐碎事项。这样你就能保证完成事情的高效及弹性。
专注个人成长 微信公众号:林小白向上管理(ID:living4ever )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