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徐工
从个人角度来讲,高共情者是极度敏感、很容易变成讨好型人格、容易过度付出,错误牺牲、太在乎别人看法,容易丢失自己,是更容易为人际关系和自己无能为力的事情折磨的焦虑抑郁的一批人。
而从社会角度来讲,过于强烈且泛滥的共情能力也并不是百利而无一害。适当的共情可以帮助到很多人和事,网上求助的弱势人群、汶川地震与这次疫情各方势力的援助,举国之力为武汉捐赠的医用生活物资。
情感分析:
过于强烈且泛滥的共情能力也会造成错误的网络暴力,跟风跑偏,因为不理性的捐赠造成浪费,无法做出数据化且有效的行为。因为聚焦个体,而忽略影响伤害大部分人,聚焦眼前,忽略长远。
共情过度共情的人也很容易陷入讨好他人中无法自拔,无法拒绝,无法说不,甚至一旦别人拒绝了他们的帮助,或者不采纳他们的意见时,过度共情者就会以为对方有意见,不喜欢自己,由此引发新的人际矛盾。
但最难的一点是,高度共情者对他人的关怀有的时候并不是出于对他们的喜爱和尊重,哪怕不是自己最亲密的人,只是陌生人,也都能共情泛滥。
慧慧在济南
共情的五层次水平(卡科夫)一:毫无共情反应,即完全忽视当事人的感受和行为;二:片面而不准确的共情反应,即理解当事人的经验及行为而完全忽略其感受;三:基本的共情反应,理解当事人的经验、行为及感受,但忽略其感受程度;四:较高的共情反应,理解当事人的经验、行为及感受,并把握其隐藏于内心的感受和意义;五:最准确的共情,即准确把握当事人言语传达的表层含义,亦把握其隐藏的深层含义及其程度。
夏天天夏天
心和共情能力很强的人当然会更快乐。
首先,从理论上来说,同理心和共情能力就是一种能力而已。能力是天然存在的,其本身是没有好坏之分的,既不能产生痛苦,也不能产生快乐。比如说一些人有做饭的能力,会有人去问:做饭做得很好的人会很痛苦吗?不会呀,因为大家默认做饭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无好无坏,就看自己怎么用了。会用的人,可以让自己的好厨艺给自己的个人魅力带来锦上添花的效果,留住别人的胃,留住别人的心;不会用的人,可能就会沦为公用厨师,被厨房绑架,给自己造成很多生活上的麻烦了。同样的,同理心和共情能力用好了,可以让大家觉得这个人是有人情味儿、善解人意的,用不好就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其次,从实际操作层面来说,同理心和共情能力是心理咨询师和治疗师的看家本领,咨询治疗必备技术。那我们在生活当中看到那些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比一般人痛苦了吗?没有呀。所以说,同理心和共情能力并不会一定带来痛苦。那心理学工作者们一般都是怎么做的呢?他们共情到了别人的痛苦,但也会共情到别人的欢乐;他们共情到人性的险恶,但也会共情到人性的美好。后者一直作为能源,补给着前者带来的损失。并且,人常说“痛苦被分担之后就会一人一半,欢乐被分享之后就会一人一份”而事实上,真相也确实如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共情能力强的人还赚到了呢。
wisteria爱发呆
第一,我觉得共情能力强的人,可以当心理咨询师,我觉得这个工作就非常需要共情能力强的人去做,因为大多数来访者的心里往往是非常敏感的,如果咨询师没有共情能力或者共情能力很低的话,他就感受不到来访者的心里需求,那么更别谈打开来访者的心结了。
第二,我觉得共情能力强的人还可以当幼师,每天和小朋友打交道,这个也需要很强的共情能力,因为很多小朋友不会表达自己的需求,所以更多的需要身边的老师去感受他们,体会他们的感受,然后帮他们完成一些他们完成不了的事情,就像我的一个姐姐,我感觉他的共情能力就特别的强,所以他现在成为了一名幼师。
第三,我觉得共情能力强的人还可以成为推销员、业务员、导游等等这一系列需要平凡与人发生交流的群体,因为在交流的过程中,他们可以更充分的发挥共情能力,感受他人的想法,从而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