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糖糖K
本书简介: 这是一本由严重脑溢血并完全康复的神经解剖学家,吉尔•泰勒所写的书。1996年,年仅37岁吉尔•泰勒左脑血管突然爆裂,严重中风。通过中风,她认为“开悟”并不是一种虚幻的感觉,而是一种平和的生活态度。她的体会是,内心深处的平静只在一念间。 作者简介 :吉尔•泰勒(杨玉龄译),哈佛大学脑神经科学家,印地安纳大学医学院神经解剖学家,2008年获选为《时代》杂志百大人物。 本书共20章,下面分三部分进行分享。 一、大脑 知识 科普 1. 大脑简介 人类的大脑与哺乳动物脑袋的区别,主要在于外围那些高高低低,千回百转的大脑皮质,数量是哺乳动物的两倍,功能也是它们的两倍。 当你看到一朵花,左脑(逻辑思维)会立刻说出花的名称,而右脑(形象思维)显示的是花的图像。 两半球之间的信息传递通过胼胝体来实现高速传送:如下图所示。 大脑表层的皮质充满了神经元,是这人类所独有的,它使人类具有线性思维能力-用语言、数学来思考。大脑皮质的深层则是由边缘系统细胞所组成,这些皮质细胞与其他哺乳动物相同,如下图所示: 边缘系统 的功能在于,帮助感官收集信息,安排一种情绪反应。由于这些结构与其他动物相同,所以边缘系统又叫“爬虫脑”或“情绪脑”。 杏仁 体 的主要任务,根据外界的刺激判断环境的安全程度。当外来刺激是熟悉的,杏仁体就会保持平静。否则,如果外来刺激是威胁性的,它会提升大脑的焦虑程度,从而集中到当前的局势上。 扣带回 的功能是让大脑注意力集中,进入心流状态。 人体是一个 信息处理器 ,我们处理外界数据的能力,始于感官认知的层面。 我们的 视(觉) 线范围,是数十亿个像素-振动中的原子与分子。视网膜会侦测到这些原子的运动。振动频率对应不同的波长,然后被大脑的视觉皮层编译成不同的颜色。 我们所听到的 声音 ,来自于空间原子相互碰撞而发出的特定频率、不同波长的能量,它们会打击我们的耳骨,经大脑听觉皮层接收后形成声音。 由于每个人个体的差异,对世界的“感觉”也就各不相同。 2. 什么是 “ 中风 ” “中风”指血管携带氧气运输到脑细胞的过程中出现问题,造成大脑缺血或出血的疾病。分为缺血型和出血型两种。 缺血型通常由动脉里的血块阻碍血液通过所引起,占中风比例为83%。如下图所示。 出血性中风是因为血液脱逃出动脉,流入脑部所造成的,约有17%的中风属于出血性中风,如下图所示。 二、吉尔的 “ 幸运 ” 中风 1996年12月10日,本书作者,吉尔•泰勒出现左脑出血性中风,如下图所示,是一个没有检查出来的动静脉畸形,严重的脑出血让她完全失能。中风后两周半,通过手术切除了一个高尔夫球大小的血块。 当左脑出血后,人会愈来愈沉默,吉尔对自己生平的记忆也愈来愈疏离,但一股扩散开来的优雅感,令她很是欣慰。此时,意识开始展翅高飞,进入全知状态, 只要吉尔愿意,她就可以与天地 “ 合而为一 ”—涅槃境界 。 此时,她自己不再能分辨出自己身体的边界,分辨不出自己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感觉自己是由液体组成,而非固体,完全与周围的空间混合在一起了。 吉尔感到幸运的是,自己作为一个神经解剖学家,有机会“亲自”体验中风。 下图的红色区域为其 出血 的范围: 注意,此时,她的 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完全丧失 。 直接表现为,无法感知三维空间,也就是无法分辨物体之间的疆界——无“我”的状态。虽然肉体疼痛,便内心却很平静——宁静、安全、神圣、幸福。 平静只在一念间,我们只需让霸道的左脑声音静下来,就能获得平静 。 回归成为彻底的婴儿状态——原来的吉尔•泰勒已经死去,相应的,所有的记忆同时失去。 少了左脑的评判,她感觉自己天生就是完美的 。 术后,又花了8年的时间,在母亲的陪伴下,奇迹般的完全复原。因为泰勒作为一个脑科神经解剖学家,她相信头脑的可塑性——头脑修复的能力。 上图为吉尔在做了“立体定位颅骨切开术”后与母亲的合影。 之所以康复成功的关键是,千万不要用负面情绪阻挡自己的路。每天庆祝自己当天恢复达到的成就,始终把注意力放在自己好的表现上。 三、中风的体悟 1 . 左脑与右脑 左脑是“存在”的脆弱“自我”。它所展现的过去、现在、未来有次序的时间概念。比如,当你看到鞋和袜子时,左脑的反应就是,先穿袜子再穿鞋。 左脑通过批判与分析行为,不断地将我们与他人比较,让我们在财务、学术、荣誉等领域,维持我们的地位、我们的自我,陶醉在自己的个性中,重视自己的独一无二性。 右脑感受到的是生命的精华永生。对右脑而言,时间就只有当下才算数,每一刻都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情绪:痛苦、快乐等。要享受就趁现在,现在就是永恒。 左脑与右脑的配合,创造出一个天衣无缝的知觉的世界 。 人,应该从右脑的和平意识出发,利用左脑的技巧来与外界互动。 对于那些和我们不一样的人,不应该厌恶他(她),而愿意与他(她)们建立联结。 吉尔,通过左脑与右脑的分工,体验到了世界的多样性。 科学家通过对西藏的冥想者及西方的修女进行试验,发现,当他(她)们在冥想及祈祷时,左脑语言中心的活动会减弱,其定向力联络区不再能收到正常的感官输入,意识会从感觉自己从固体转变为流体——与宇宙合而为一。 2 . 中风体悟 吉尔认为,中风打开了她的眼界,见识到了人脑的美丽与弹性,也见识到了人心的慷慨与大方。 爱因斯坦说,“ 我一定得先愿意放弃现在的我,才能变成我想要的我 。” 当然,每一个人仍会不由自主去思考让人痛苦的事,但只要你意识到自己处在这个回路时,随时觉察,叫停即可,也是一种释放。 思考痛苦的时限,吉尔给出的时间限制是90秒,你能做到吗? 正如苏格拉底所说,“没有反省的生活,不值得过。” 你一旦明白不必去思考会让你痛苦的想法,世上就再也没有其他思想更能让你觉得大权在握 。 那具体的办法是什么? (1)默想当下 暂时放下所有的事,心无旁骛的去观察自己的生命——感受当下。 (2)感受食物的美味 (3)善用嗅觉 (4)运用双眼 (5)倾听万簌 :感受美妙的音乐和寂静的无声。 (6)体会触感 (7)信任右脑的感知 (8)放松肌肉 (9)觉察烦恼: 比如,听一段《圣经》经文的祷读,或进行真言梵唱。 我们没有办法完全掌控生命里发生的事,但是绝对有办法选择如何去感知自己的经验 。 掌握自己的主权:感受内心深处的和平,以及彼此和善对待,永远是你我的一个选项。 原谅别人,原谅自己,永远是一个选项。 把当下这一刻看成是完美的一刻,也永远是一个选项。 你的内心既可以与宇宙合二为一,也可以是独立的一粒微尘。 任何人在任何时间,都可以触及内心的平静,这种涅槃就存在于我们的每时每刻。这种平静位于右脑的神经回路,这个回路随时迎接我们进入。 死亡是我们所有人都必须经历的自然过程,我们只需要明白,在右脑深处(心理的意识深处),一直蕴藏着永恒的平静。 想把自己带回宁静优美的状态,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感恩 。当你的心里只有感恩时,你的生命就只有美好。 所以说, 开悟,不是一段学习的过程,而是一段不学习的过程。 总结,本书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大脑知识科普,包括大脑和中风介绍;第二部分是吉尔•泰勒的“幸运”中风;第三部分是中风后的真实体悟。 吉尔•泰勒在TED演讲的网址: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