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玻璃心
首先先搞清楚一件事,损人、打击人、不尊重人这事本身是对是错?其次,若认为是错的,再想想有没有必要去纠结。。。就像有些人把骂人当做技巧,觉得自己“口灿莲花”很是能耐,像这种在流行趋势中素质低下的人,现在并不是少数,你觉得有必要向他们靠近?若觉得他们这种行为是可耻的,那就连回应也不要给!别人在语言上欺负你时,你就一笑了之,何必去回应他们?更没必要去生闷气了,让他们说呗,开口不说祝福只说咒诅的话,最后这些咒诅都会归到他们自己头上,生死的权柄在于舌头,既然开口,就要多说良善的话语,古人云,惜字如金不是没道理的。
vera911213
文 丨 玺雪文子 幸福,并非是你找到了一个完美的他/她,他/她可以包容你的所有缺点,时刻满足你的所有需求,理解你的所有做法,永远不会有负能量和坏情绪,永远不会辜负于你。 朋友曾告诉我:家庭里,对方能无条件的付出,满足你的所有要求,并把你照顾的无微不至的,一定是这个人心虚有鬼。 听这话时,我二十出头,未曾恋爱,只觉得这话渐渐地只武断。 结婚生子,一路走来,才明白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冰冷,而幸福的家庭总有说不完的“废话”,永远也不嫌烦的诉说。 小的时候,我不明白父母每天从一起床就开始聊天,哪有那么多的话可说。 后来发现,他们每天聊得话题不过是昨天晚上做了一个什么样的梦,梦给自己带来的情绪变化,邻居今天来聊天了,聊了什么内容,昨天见到谁了,他又变老了,过节了,要给老人包多少钱红包,请客了,都要请谁…… 一个说得津津有味,一个听得饶有兴趣,我们姐弟就是在这样的唠叨和倾听里长大的。 前段时间,重温《春潮》,崔英子一家交不起城里的房租需要搬家,崔英子的妈妈整理着一家人的衣服,一边和英子愉快地聊着天。 英子随着父母搬过很多次家,但妈妈每次都会带着英子小时候最喜欢的衣服,会笑着陪英子穿这些衣服玩。 英子的爸爸回来了,拉着英子唱起了《阿里郎》,一家人边唱边跳,爸爸还把英子背在背上,感叹地说:英子这么重了呀,英子已经长大了,再过几年爸爸就变老了。 妈妈会附和地说:爸爸不会变老。 一家人在“废话”中体验着快乐和幸福,崔英子也在这些“废话”中被爱滋润着长大。 崔英子的同学郭婉婷则陌生地看着崔英子一家的幸福,但看得出,孩子满眼都是羡慕和温暖。 婉婷和姥姥、妈妈生活在一起,姥姥从来不会说这些没用的废话,即便是在饭桌上,也不例外,不是在教训婉婷的妈妈,就是在教育婉婷,或者在控诉已经去世的姥爷如何得不知廉耻。 姥姥以为控诉和指责,可以让家人更加理解自己,明白自己的辛苦,拉近家人之间的距离。她不明白,正是她每天的控诉和指责,让家人冰冷到漠视她这么多年的辛苦和付出,甚至在她半夜生病呕吐,婉婷的妈妈都假装没听见。 面对姥姥的指责,妈妈除了沉默仍旧是沉默,从小到大,她最渴望的是她的母亲停止指责,能抱抱她,而这个渴望,也渐渐淹没在母亲诸多“有用”的指责里。 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是从恋爱中的话痨,到了生活中的“惜字如金。”对于“废话”,很多人不想说,也不愿听。 而这些不想说和不愿听,让一个本来温暖的家,越来越冰冷,家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最后心生嫌隙,甚至鸡飞狗跳。 家是需要诉说和聆听的地方。 在我看来,一个想说废话,一个愿听废话,一天的压力随着废话而逐渐消散,一家人的心却越靠越近,越来越温暖。 这样的家,哪怕在外遇到多大的痛,心里都是安宁的,因为,有一个人在等着你诉说心里的不安。哪怕碰到再多的薄凉,都不会觉得被全世界抛弃,因为,有一个人会用耳朵容纳你所有的冰凉。 我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玺雪文子,欢迎点赞、转发、评论,愿助你与自己和谐相处。
起舞徘徊风露下
恩,你的问题是害怕与人深入地交往。也不知道怎么深入交往。觉得找话题很累,是因为你不知道别人对什么话题感兴趣。对别人的聊天也不感兴趣。如果你本身觉得这样没什么不好,那大可以接受自己这样子。内向,话少,并没有对错。如果你不喜欢这样的自己,想改变,那么是需要学习与人交往的。也就是提高情商。另外,你说与人聊天,找话题是虚伪。当你有这个想法的时候,自然会在与人交往中产生抗拒。我是社交恐惧心理咨询师。我以前也得过社恐。也许我可以给你提供一些帮助。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