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尼yuan
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心理咨询师证书”≠“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两者不一样。
2017年9月22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了《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其中提到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被正式取消,即国家取消了二、三级心理咨询师考试。至此之后,国家再也没有权威部门组织资格认定的考试。
心理咨询师资格证
目前,市面上存在的是由国家授权的第三方机构和授权的培训机构颁发的“心理咨询师证书”,由重点专业机构进行专业培训。比较权威的“心理咨询证书”有下面3个:
再说几个小感想:

“『承诺』”
是的,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为近年报考较热的职业资格认证,省内该证每年报考人数在5000人左右,但最新的140项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不包括心理咨询师资格证。
业内人士表示,这意味着,从事心理咨询师职业无需再考资格证。而已考得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的,仍可视为水平能力的证明。
扩展资料
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对发布公告,最新《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公布后,我省将严格落实国家相关政策。
对《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之外的职业,该中心将按省人社厅有关文件“已发布鉴定考试公告或已受理鉴定考试报名的,根据考生意愿,或继续做好鉴定考试工作,或退费”的要求,对自愿继续参加鉴定的考生,安排其在参加鉴定时签订“考生自愿参加鉴定承诺书”。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心理咨询师资格证认定取消 江西考生今年可赶“末班车”
天权STAR
有必要学习,心理咨询需要相关专业知识,单凭教师自己本身专业的知识不足以支撑心理疏导,可以通过这样的专业培训来提升自己得能力。可以采用集体培训的形式予以解决,每年教师都要进行校本培训,可以将这项内容纳入培训课程,分批次解决就可以,这样既可以解决知识技能问题,又可以解决老师自掏腰包问题。 很有必要哦!首先第一点就是又给你的人生多了一个选择的机会。其次人跟人交流,交往等都其实跟心理学有很大联系哦!比如,你学了心理学,那么有可能有的人米一眼就判断出来这个人大概得什么样的人,在经过后期的了解,你就能确认这个人值不值得深交,这也是对你以后 社会 生活中有帮助的哦! 要看你自己是不是对心理咨询非常感兴趣,如果你对心理咨询感兴趣,本身又有心理咨询的潜质,即使自费学习也值得。 心理咨询使人受益,学习心理咨询后,可以使你看到很多你以前意识不到的问题,并且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尤其是作为一名老师,如果懂心理咨询对展开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现在,因为种种原因,学生出现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轻则影响他们的情绪和人际关系,重则无法正常生活和学习,如果老师能够及时发现和正确引导,孩子会受益终身,并能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关键时期。 我就是利用业余时间自己报班学习心理咨询,通过努力学习,赶上最后一辆末班车,在取消国考之前,拿下了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 因为现在心理咨询市场鱼目混杂,有一些从业者为了谋求利益,丧失职业道德,引来访者“入坑”,让来访者不断掏钱,而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我感觉我适合作心理咨询师,是因为我有同理心,能够现在来访者的角度看问题,再者,我做心理咨询不是单纯地为了追逐利益,而是想实实在在解决来访者和家人的痛苦,不希望他们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再受二次伤害。 我希望有我加入心理咨询师行列,能够多一份来访者的希望,能够使心理咨询市场多一份正规多一份专业的坚守,能够解决更多的来访者的心理问题。 我前面说过,如果你具有心理咨询师的潜质,并且非常感兴趣,你可以参加报班考试,学校组织的应该比较正规,只是现在心理咨询师考试国考已经取消了,不知道你们学校组织的是哪种考试。 心理咨询师直面人心,是良心职业,利人利己。一定要经过正规的培训与考试。从业以后或者用到心理咨询时一定要以解决来访者心理问题为首要任务,不要给来访者造成二次伤害。 要看学校给没给与职业远景规划,在心理学方面以后得发展如何,好就去考一个增加以后就业砝码,没用就算了!
宇宙梧桐
《金刚经说什么》读书笔记(三)在这本书的第二品 善现启请分,“如来 菩萨”这一节,南老引用了一首诗: 佛在心中莫浪求 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 只向灵山塔下修 我觉得这首诗写得非常好,确实是如此。 我曾经非常的内向自卑,自我价值感很低,到处的求认同,求关爱,经常在拯救者和受害者的这两个角色里边打转转。 我曾经以为自己的过度牺牲、过度付出,会换来别人对我的肯定认可和关爱,有时候也会说一些自己的不开心的经历,来换取别人对我的关注和关爱。偶尔也无意识的充当迫害者,让周围的亲人和朋友感到不舒服,但是那个时候,我的身心灵处在散乱和昏沉中,并不自知。 只是觉得自己有很多烦恼,很多痛苦,活得很压抑,很难受。但是自己不知道该如何解脱,如何能够离苦得乐。 我看到别人似乎都过得很开心幸福,很喜悦自在的样子,就觉得我肯定是有很多的问题,要不然为什么我不能和别人一样的幸福快乐呢? 于是我就去学习了很多的课程,首先我是去考了心理咨询师的证书,接下来又学习了催眠、精神分析、意象对话、沙盘、冥想、萨提亚、家排……后来又去考了中国心理教练的证书,也参加了很多有关身心灵的课程。 我已经不记得,有多少次,我在周末奔波于学习地点和单位的班车上,累得一坐下,合上眼睛就睡着了,有时候睡得不会醒,好几次坐过了站,不得不再转车返回。 那个时候,爸妈并不理解我,反而责怪我,觉得我不懂得节约储蓄,不知道休息,整天瞎跑瞎学习,也没有见到成效在哪里。 但是对于我的人生,相对于以前好像在伸手看不见五指的漆黑夜里、深一脚前一脚地往前走的状况,好像生活在我眼前,逐渐地有一点光亮了。 我慢慢意识到,老师说的对,有很多时候,别人对待我的方式都是我教会的。 这在我没有进行内在成长之前,第一次听老师说这样的话,我真的想去质问老师,为什么?为什么我这么隐忍付出,他们还要这么对待我?为什么我这样牺牲自己,他们还要这样对待我? 后来明白,是自己太自卑,自己的自我价值感太低了,一定要靠着过度牺牲自己,来向别人求关爱求认同,于是就会吸引来别人这样对待我。 也渐渐的学习肯定自己、认可自己、关爱自己,慢慢的把注意力拉回自己的内在,向外索求肯定和关爱的言行越来越少了,对他人的期待也越来越小了,废话也越来越少了。 也更加彻底地践行断舍离,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来一次,无论是书、衣物、多余的脂肪、联系人、情绪、信息……断舍离之后,整个人神清气爽多了,也更加明确,相对于无比短暂的人生,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也终于深刻领会了所谓的“君子不重则不威”,“无欲则刚”,“心外无物”。 可是,我能觉察到,我的内心,有时候还是会有委屈、迷茫、痛苦、恐惧。我还是在寻找,寻找自己活着的意义,寻找如何活得喜悦常乐,跌跌撞撞的走在这人生的道路上,一边在受伤,一边在寻找。 直到在几年前,我无意间读到了南怀瑾老师的书,并且遇到一些书友,一起读南怀瑾老师的书,也许,这就是有人所说的:“当你准备好的时候,老师就出现了。” 每一天,我都要读一段南老的书,也渐渐越来越能够客观清晰地回看自己:我从小记事起,就觉得人活得很没有意思,其实那并不是我生命原本的程序,那是由原生家庭给我写下的程序。 无论成长是多么的不容易,无论整个地区有多么的重男轻女,是生命选择了我,让我成为女子,我只需要每天吃好,睡好,心情好,好好的学习工作,自爱爱人,自度度他,做好我自己,如此就足矣。 生命本来就是一段流光,人类也只是在这个地球上短暂的寄居,如果真要说人生有什么意义,那也只能是每个人自己去定义。 而今,我已经有很长时间,我不再参加各类的课程,只是会在工作之余,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读南老的书,写毛笔字,画画,跳舞,瑜伽,跑步。 在我全神贯注地读书的时候、写字画画的时候,在我注视狗狗的双眼的时候,在我为一盆花浇水的时候,我能够感到自己内心的平静。 是的,灵山只在汝心头,我们不需要外求,只需要在每时每刻内观自省,并觉察自己的起心动念,提醒自己做到“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修好自己。 读书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而我要用一生去践行真理,我已经不需要更多的知识来让我自己悟道,我只需把我已经读到的真理活出来。 从知到道,知行合一,说起容易做起难,偶尔还是会处在散乱和昏沉中,处在无明中,说错话,做错事,原谅自己,只是一个凡间的小女子,然后继续修自己,我相信有一天,我能够把真理活出来,活出那个自在喜悦的自己,实证到“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皆因烦恼妄想而不能证得。”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