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雪海Jackie
童年期被父母打骂,绝对会留下心理阴影的。
先说说我自己吧!
我妈妈的教育观念,就是只能夸别人,不能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所以不能夸自己的孩子。也因此小时候,听到的都是妈妈的批评。
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妈妈总说我是丑妮子,所以从小到大,包括到现在自己都当妈妈了,我都讨厌照镜子。因为在小时候的我看来,妈妈所说的一句话都是对的,妈妈就是我心里的神。
但实际上,我并没有妈妈说得那么丑,也经常被人夸漂亮端庄,即便现在回老家,妈妈的朋友也经常对她说,看你家闺女长得多好!真羡慕你!但即使如此,我还是不喜欢照镜子。
我被父母打骂的时候倒不多,但有一次我印象非常深刻,我有两个玩具小喇叭,我邻居家孩子相中了,妈妈就让我送给他一个,我不肯,然后就被妈妈按到一个小坑中狠狠揍了一顿。我永远也不会忘记!也因此形成了事事都牺牲自己利益,处处都为别人考虑的性格,当自己的付出得不到应有的回报的时候,自己心里又感觉非常地委屈,活得非常没有自我。
再说说我的朋友吧!
我朋友小时候经常被父母打骂,动不动就被骂半脑。所以她一直认为自己缺心眼,一直认为自己就是半脑。即使现在都已经为人妻为人母了,一提到小时候被父母打骂,她都委屈得掉泪,也因此形成了非常自卑胆小的性格。
所以说,童年时期父母的教养方式,对一个孩子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是会影响终生的。
我是香草珠儿,
心理成长,心灵提升,我们一路同行!
请关注公众号:香草珠儿
孩子的笑
孩子最害怕什么?玩具丢失了?还是好吃的没有了?都不是,孩子最担心最害怕的都与父母有关,你们才是孩子心中最重要的。多看看孩子担心的事,然后以后注意不要再犯,别再伤害了孩子的心。
爸爸妈妈吵架了
曾有一家儿童心理研究机构对3000余名学龄儿童进行了一次心理状况调查,其中有一条是“你最怕爸爸妈妈的是什么”,回答得最多的是:“我最怕爸爸妈妈生气,怕他们吵架”。
有一个答卷写得很生动:“我最怕爸爸生气,他生气的样子可凶啦!把妈妈都气哭了,我吓得像一只小老鼠,心里直扑腾,饭也吃不下去……”
爸爸妈妈又发脾气了
孩子简直像极了蜡笔小新,又在恶作剧了,当你都催了十遍他还是不动窝的时候,劳累了一天的父母往往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对孩子吼了起来。
对孩子发脾气,确实会让孩子害怕。在恐惧中,孩子那些让父母心烦的行为暂时看不见了。但他会怎么样呢?有这样几种可能:
乖乖地听你指挥,你让干什么,就干什么;
他被吓呆了,愣在那儿不动;
大哭起来,不会再干你不希望他干的事,也不去干你想让他干的事;
学着你的样子,也发起火来,把你心爱的花瓶扔到了地上。
孩子对人的情绪是十分敏感的。因此,父母发脾气,也一定会影响到孩子的行为和情绪。
但是,孩子还弄不清,父母为什么发脾气。也就是说,在很多父母发脾气的时候,孩子虽然停止了父母所不期望的行为,但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
在生活中,最好不要向孩子发脾气,但如果真的一不小心向孩子发了火,发完脾气后,最好向孩子解释清楚,孩子的问题到底是什么,该怎么做,同时还要通过行动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关心和爱护。
可能的话,发脾气前最好提出预警,如:“我都快忍不住要发火了,你能赶快……”,“今天我心情不好,你最好别……”。但是决不能因为发脾气后的内疚,就放松对孩子的要求,该坚持的必须坚持。
偏心,对孩子不能给予同样的爱
前几年热播的电影《唐山大地震》的剧情大家应该都还记忆犹新:
在唐山大地震中,一对儿女被压在了同一块水泥板下,面对只能救一个的艰难抉择母亲忍痛选择了儿子方达,很幸运女儿方灯后来也在这次灾难中活了下来,被一对解放军夫妇收为养女。
但女儿却因为怨恨母亲偏心,怨恨说出的那句“救弟弟”,在外面经历了很多事,吃了很多苦头都不愿回家认亲,和家人足足分离了三十二年。
父母偏心,让某些孩子从小就成长在父母的余光里,同是一对父母的孩子,零用钱、衣服、出游……待遇却不一样,这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阴影。
大量研究发现,父母偏心会对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引发儿童、青少年乃至成年期出现行为问题,即使他们长大后离家生活多年,建立了自己的家庭,影响依然存在。
而且,无论是受到偏爱的孩子,还是被冷落的孩子,还是旁观的孩子,只要觉察到妈妈的偏心,都会受到损害。被冷落的孩子会对妈妈或者受宠的孩子怨恨,受宠的孩子则招致兄弟姐妹的憎恶。
父母失信、撒谎
家长说话不算数,多是因为学习而起,一些父母围绕学习口头承诺某些条件,但当孩子完成了父母的要求,父母却在兑现时推三阻四。
比如有的父母说:赶紧写作业,写完作业看电视,可是孩子写完作业,家长又会留一些学习任务,让孩子继续学习;有的家长答应孩子只要考试成绩达到前几名,就有什么奖励,孩子真的考好了,却得不到应有的奖励。
孩子最讨厌父母轻易承诺又不能兑现,言而无信,“捉弄”自己。
失信同时失威信,家长说话不算数,不仅失去了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同样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甚至还影响孩子的自身形象。
让未形成守信观念的孩子觉得,一个人说话可以不负责任,答应别人的事情也可以不办,这样,孩子就很容易养成“轻率”“无信用”的坏习惯,成人后,这种"失信"的习惯会让自己损失很多朋友和机会。
做个说话算数的家长就要不轻易许诺,不随便许愿;不要为了达到自己眼前的目的,而随便地答应孩子的要求;当孩子提出要求时,要认真想一想,这种要求是否合理、能否兑现,如果是合理的、可兑现的,就要认真地承诺、必须兑现。
不欢迎孩子的朋友
孩子长大了,也希望拥有几个真心的朋友,和自己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相信妈妈们应该也都希望自己孩子的人际关系好。
但是有些父母可能会因为孩子的小伙伴不太懂礼貌,或太精于算计,或会欺负人,爱撒谎等缺点而不喜欢。
然而对孩子来说,随着身心的逐渐发展,希望家长以“大人”身份对待他们,尊重孩子在选择朋友时所拥有的独自意见。
如果父母们老是管教与间断或不间断表达对孩子的好朋友不喜欢,势必会引起孩子们的反感,从而使双方的隔阂逐渐增大。
父母应当尊重孩子对好朋友的选择。父母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的好朋友,善于进行角色换位思考,尊重维护孩子的选择。
父母要承认与孩子之间选择朋友时的差异,并尊重这种差异。有时候给孩子足够的面子,孩子也将会给父母足够的面子。
孩子能与他人建立好朋友是人际关系中一种最基本的关系,要尊重孩子根据双方意愿和喜好进行自由选择。
忽视孩子的优点
在现实生活中,父母经常会把自己孩子的短处和别人孩子的长处相比,甚至把别人的孩子过度地美化和夸张,本想给自己的孩子树立榜样,其实却给孩子带来巨大的伤害,甚至会因此影响孩子的一生。
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的长处和优点,虽然孩子的天资有别,学习事物有快有慢,学习成绩也有高有低,但判断一个孩子的好坏,不能只取决于一个方面。
作为家长,不能只凭长相、成绩等某个方面就认定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没有出息,而是应该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发现他们与众不同的地方,要始终相信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要把赞美留给自己的孩子,让他们在你的赞美声中继续发扬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在客人面前指责孩子
人来客往,亲朋好友相聚,谈论各自的孩子,常常成为重要话题之一。
很多父母喜欢在众人面前揭自己孩子的短,似乎是在向别人诉苦,说自己教育这样一个孩子多不容易。
但孰不知,自己只顾着吹毛求疵地指责他的短处,这无形中,让孩子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没人赏识他,例如学习不行,长相不行,交际不行,干家务不行,让家人为他受累,也觉得父母对自己不满意,和父母逐步疏远。
从以上七件孩子害怕父母做的事中不难看出,孩子心目中的好父母、好家庭,应该有友爱、轻松、宽容、民主和活泼的气氛。相反,他们最头痛的是气氛冷淡、紧张、沉闷、专横、毫无生气的家庭。
吃兔吃土
心理咨询专业的就业前景还是非常广阔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的关注生活品味的提升,所以该行业还有很高的上升期。
就业前景:
就业的前景实际上是有一定的预估性的,因为当今社会发展是越来越快的,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考虑前景不是考虑现状,而现状好不一定是真的好,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在找工作的时候更加在意锻炼的机会。
而心理咨询师的就业前景,可以预想得到,它是目前效果最好的方式了。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市场前景非常的广阔。
因为现代生活的节奏越来愈快,人们的心理压力也是越来越大的,而它不是治疗而是话疗。不是非要到非常严重的地步在进行采取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而且生活水平提高,人们更加的关注生活品味的提升。
所以现在的时候就业环境,不是很明朗的主要原因是在于就业的整体形势,但是要是进行分析的时候还是可以了解的得到,有些行业是非常热门的。而心理学很多朋友不理解,是因为还有很高的上升期,那也是实力和发展空间上升的重要的体现。
所以无论从现在的状况了解,还是从未来的发展角度分析,心理咨询师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同时也是未来新兴的行业。
扩展资料:
职业前景:
心理咨询专业的毕业生主要从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大中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以及专业咨询机构心理咨询的岗位。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老师
主要负责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宣传以及教育工作。负责学生心理健康课的教学、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与管理、学生异常心理的诊断与处理、团体心理辅导的组织与实施。
2、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
主要负责企业职工职业能力以及职业意向的调查、职工心理素质能力的拓展训练方案的策划与实施;职工异常心理的诊断与处理。
3、专业咨询机构的心理咨询
主要负责来访者的接待、来访者心理问题的初步诊断以及分类,胜任及负责某一方向心理咨询的实践以及研究工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心理咨询师考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心理咨询专业
肚皮吃饱了
首先就是,我个人理解来看,选择心理学专业就读,以后方向也不就仅仅局限在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身边很多心理学专业的,我并没注意到去做心理咨询的,事实是心理学专业可以从事的工作很多~
1.我国的心理咨询行业目前并不成熟
就我个人的了解而言,目前心理咨询师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为大众所接受,还是有很多人,可能很少会在有心理问题的时候去找心理咨询师~
一般来说吧,如果你觉得自己有抑郁倾向,自己也觉得状态很差,你的首选有可能是直接去一个你能找到的排名最好的精神科的医院,然后测试,然后,医生给你开药~
注意,这里是医生,而不是心理咨询师给你开药~
2.未来发展趋势是未知的
随着人们可以支配的钱越来越多以及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作为健康的一部分,心理健康是可能会大力发展的~
心理咨询的特点就是可能需要你长期定时去吧~说来也是辅助治疗很重要的部分~如果真的精神疾病非常严重,可能药物干预非常有必要~
3.建议结合父母的建议,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
但是现在,未来的前景不得知,我个人觉得比较靠谱的就是结合父母的意见(推荐这个专业的原因是前景好还是什么,其他前景好的专业是否可以代替,这样商量),然后选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
选一个你觉得大学不挂科,能顺利读下去的,开开心心过好大学生活的专业,万一,你对当医生很感兴趣呢~但是,读医也真的很虐人~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呀~
是淡淡的忧伤啊
因为涉及到说父母给你的建议,这个问题其实不好说,一方面,父母觉得心理学专业有前景,所以让小孩报考,都是为了你的将来的发展,这个看起来没毛病;
另一方面来讲,父母可能了解到的只是一部分的事实,放在具体的个人身上可能不是都奏效的;还是要结合你自己的意愿和父母为你将来发展考虑的意见,自己来做一个选择~
1.目前来看心理咨询就业状况不是想象中那么乐观
心理咨询师,就我们一般没有去接受过心理咨询的人来说,你在哪里听说过这个职业,你在哪里就真的见到了这个心理咨询师~
一般来讲,学生在学校都有听说心理咨询室吧~
有的因为心理咨询老师可能就一个或几个吧,然后听说还要预约,听到这里就会觉得太麻烦了,算了,心里有一些困惑,不去了,自己消化吧~估计有一部分小伙伴就是这种状况~
侧面就反映出这个职业实际的岗位数并不多的~
2.未来前景应该还不错,但是你能等吗
因为生命是大家都很重视的,所以健康也是人们不容忽视的,心理咨询应该算是健康的一部分,心理健康,但是,目前大多数人都是重视身体健康(呃,甚至有一部分因为各种原因,身体健康也管不过来)~
你看生命在于运动,那按理说体育锻炼应该发展得非常好吧,可是在我国这种个人的运动锻炼还是非常有待发展吧~
所以,这是朝阳产业,但是你不知道它哪天真的能升起来~
3.选择心理学的原因是因为就业还是出于个人兴趣
还有一点就是,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慎重选择吧~一些职业还是很稳定的,比如教师公务员这种,因为未来的形势没法准确预测,所以考虑选择喜欢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