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68

甜菜阿姨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创伤事件心理咨询师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1ttleJuan

已采纳

找有牌照的催眠治疗师,必须回到“原点”,就是在安全的情况下记忆回到当时的事发现场,然后引导你摆脱这种恐惧,给当时的你鼓励和勇气,改变你对这件事的看法。回到现实之后的你就不再恐慌和紧张了。不然一辈子都会有心理阴影。只有回到原点,才能彻底解决问题。你找的那个心理咨询师水平低,仅仅在现实中想引导你产生新的看法,没有引导你回到原点。但回到原点是很痛苦的,因为在心理面重新经历那些恶性事件,承受不了的时候还有可能先终止催眠下次再来。但不回到原点就无法根治,只能是一种掩盖伤疤,遇上大事情的时候还会发作。你想成为怎样的人,回到原点之后可以做新的概念的输入,所以催眠之前应该先设计好。例如“原谅他们的无知”,你变豁达了,同时就会勇敢和有高度了。之后看问题就会比同龄人站高了几级,做其他事情也开窍多了。不仅仅是治疗了创伤事件的阴影。

创伤事件心理咨询师

140 评论(13)

暖暖滴嗳

恐惧是源于对末来和真相的无知。因为不了解,没有合适的对策感到无助的自我保护防御心理。 你的问题在于你给同学欺负带来的心理阴影。你找不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和勇气,所以非常紧张恐惧。因为你怕下次遇到同样的事情。 第一自己精神要非常强大,这是强大自信的源泉,也是战胜恐惧的最根本条件。你在哪一方面有特长,占有优势?学习?爱好?某个特长?想必你的身体不够强壮,要加强体育锻炼。身体体格强壮了,人的勇气和自信也就来了,自保有余。 第二,口头表达能力要强。口才好,用语言解决你遇到的相处问题。而不是用暴力,逃避等手段。一个良好的沟通能力,善于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就是所谓高情商能帮你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人的,学习上的。你要弄清楚所谓欺负你的人需要的是什么,适当的让步?一句好话,软话?做出最正确最适当最和谐的决策。语言能力能解决很多问题。 第三。遇到欺负时向老师求助?及时跑向有教师的地方,以免受到伤害。第四,遇到欺负时争取其他同学的支援和朋友,与班上力量大,爱助人的同学为友,为自己找到一个保护神一类的角色,可能比较明智。学校生活朋友越多越容易得到帮助。第四,想清楚了,所谓欺负也没什么,就是身体上挨两下。我们保护好头部等要害部位,不作过多的反抗,也不会怎么样。挨打时及时求饶,叫哥,说对不起,对不起。估计有分寸的同学就适而可止了。没分寸的同学坚决斗争,向老师求助。

183 评论(12)

Rachelkeikei

惊蛰前后,万物复苏,目标确立、工作规划的好时节; 年假尾巴,风和日丽,亲子出游、学前收心的好日子。

为了收取欠款,同时,安排个亲子出游。林先生带着团队四人还有孩子,向某5A级 旅游 景区出发了。到达景区管委会时已近中午,但左等右等都不见负责人出现,有躲债的嫌疑。为了收取早在2014年就应该付清的工程款,集齐起动资金安排今年的工作计划,林先生与管委会其他相关工作人员积极沟通,却都收效甚微。不得已,只能在管委会负责人的办公室继续等待。

结果,管委会执法大队30多人,黑压压一大片围住了林先生几人,并企图暴力将人抬出办公室。几个孩子看到这个情形都很震惊,小女孩直接就哇哇大哭起来,上高三的大儿子看到这个架势,本能觉得应该拿起手机拍下当时的情景。结果几名大汉上前,一个人用右手抠住孩子的脖子,一个把孩子按压在地上,强行来抢孩子手中的手机......

事后,事情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转机,管委会负责人也拿出了付清欠款的时间节点,但,好好的旅行全泡汤了

通过对孩子的细心观察,虽然不至于到请心理咨询师的地步,但孩子的确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惊吓,感受到了不安全。

女儿当时哭着对妈妈说:我要回家,咱不要帐了。我们回家好好赚钱行不行?

这种时候,作为家长的林先生,应该怎么办?

作为人类,安全感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最基本需求之一。安全的需要属于人类的底层需求,和生理上的需要一样,如果得不到满足,人们就会把这类型的需要看作是他唯一关心的事情,因此,也就无法实现更高层次的自我发展。

安全感如此重要,作为家长,我们如何才能给予孩子充足的安全感的需要呢? 方法与很多种,今天和大家分享一本书——《聚焦依恋的家庭治疗——从创伤疗愈到日常养育》:

安全感是依恋理论的核心,当家长帮助孩子建立起依恋安全,将有利于孩子以下表现:

1. 情感 调节能力 :具备安全依恋关系的孩子,可以更好的调节他们的情绪状态,在面对压力时,他们有更好的表现;同时,也会更加懂得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2.反思能力 :相对于没有体验过安全依恋的孩子,那些建立起了安全依恋的孩子,能够展现出更加出色的反思功能与技巧。能够对自己的内心世界进行感知,同时也懂得觉察他人的内心世界。这些孩子能够理解自己以及他人的行为,也能够注意并且理解他人的非语言表达(情绪/肢体行为)。

依恋模式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您可以对照看看自己与孩子之间建立的是哪一种模式:

安全型依恋 :孩子能够在依靠自己与依靠依恋对象之间取得适当的平衡,不同情境中,有时候需要依赖别人,有时候靠自己就能很好的解决问题。具备安全型依恋的孩子,能够根据具体情境的不同,灵活去选择是主要依赖他人还是靠自己。

回避型依恋: 因为依恋对象无法被依靠,孩子只能人为地尽量弱化依恋对象的重要性。消弱或忽视 情感 的重要性,从而无法参与到互惠互利的活动中。

焦虑型依恋: 依恋对象时而在场时而不在场,无法始终如一地地起作用、对孩子予以回应。令孩子无法进入安定状态,害怕失去保护。从而焦虑地黏着依恋对象。在这过程中,孩子会尽量弱化自身能力,从而无法发展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备的自立能力。

混乱型依恋: 这种类型的孩子既没有过度依靠自己,也没有过度依靠父母。他们在面对压力时,容易变得极为混乱与失调,他们无法发展出一致的人际模式,整个人也无法处于安定的平衡状态。这类孩子是心理 健康 问题的高风险人群。 安全型依恋是四种类型里最 健康 的一种,作为一名热爱孩子,期待给到孩子满满安全感的父母,如何才能和孩子建立起安全型的依恋关系呢? 以下四个要素,是帮助孩子建立安全型依恋的关键。

四个要素分别是: 有趣(playfulness)、接纳(acceptance)、好奇(curiosity)和共情(empathy)。

第一要素:有趣

有趣代表着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常常在幕后用于调节气氛,这种轻松有趣的态度向全体成员传达了这样一种希望,无论眼前的冲突和问题有多困难,我们都坚持相信一点:问题最终都会被我们解决。

当然,有趣这一要素,也不是随时随地都适合的,它的适用边界有两点需要注意:

1. 探索 冲突的早期不大适用,以免把冲突最小化、掩盖了事情的本质。只是在事情表面上打转,不利于对冲突本质的 探索 。

2.如果成员之间缺乏一定程度的信任,这种情况下,要慎用。以免对方会将你的有趣玩笑当成是讥讽与挖苦。

第二要素:接纳

接纳是一个家庭成员对另一个家庭成员的内心世界所持的无条件的、非批判性的态度,每个家庭成员的想法、 情感 、意愿、意图、观点、信念、价值观和记忆都不会被他人评判正确或错误。

在此,有一个关键点,要将一个人的行为和他的内心世界的体验区分开来,内心的世界的体验总是可以被接纳的,但行为可能会被评价。

第三要素:好奇

好奇是一种积极的、不带评判的开放,是对对方的体验感兴趣,代表了一种想了解对方体验的深切愿望,不仅仅是为了收集信息,还在于集中理解一个人是如何发展和组织他的体验。

第四要素:共情

共情是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提出的,是指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体验对方的痛苦快乐悲伤喜悦等情绪,然后通过语言或非语言的方式积极沟通,表达与对方的 情感 完全同在。当我们对对方的 情感 表达产生共鸣时,共情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从积极的、不评判的角度,利用有趣(playfulness)、接纳(acceptance)、好奇(curiosity)和共情(empathy)四个要素,让亲子双方都感受到互相之间的爱与支持。安全型依恋关系就此展开。

第一步:大人先建立安全感

聚焦依恋的家庭治疗是一种治疗模型,从建立父母与治疗师之间的安全感开始,再由父母与治疗师一起帮助孩子获得安全感,帮助父母更好地意识到孩子的安全需求,在这个过程中,也帮助父母更好地意识到夫妻之间、亲子之间彼此的安全需求,以及他们自己生命的安全需求。

这本“工作手册”,更像一本教科书,里面列举了大量案例,有不同年龄段孩子,生活中的常见纠纷,案例后面有专业点评。

通过对孩子的细心观察,虽然不至于到请心理咨询师与治疗师的地步,但孩子的确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惊吓,感受到了不安全。利用上午90分钟左右的时间,我和林先生以及其创业团队成员一起学习了《聚焦依恋的家庭治疗——从创伤疗愈到日常养育》这本书。

第二步:大人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

下午,大人和孩子一起复盘了这次经历,在这个过程中,大人们活用了上午所学到的四个要素:有趣(playfulness)、接纳(acceptance)、好奇(curiosity)和共情(empathy),我们一起渡过了一个安全、温暖、有爱的90分钟。

如同学习任何其他任何技能一样,都需要重复很多遍,练习很多遍,才会把这些方法融入自己的生命中。通过反复的练习,我相信林先生和他的创业团队,都会成为更好的父母更好的自己。

1. 四种不同类型的依恋模式:只有安全型依恋才是 健康 的依恋模式。

安全感是依恋理论的核心,没有安全感,个体就无法接受新的学习,无法形成新的认知和互动模式。

2.活用有趣(playfulness)、接纳(acceptance)、好奇(curiosity)和共情(empathy)四个要素,帮助孩子建立安全型依恋。

3.大人先建立安全感,才有能力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

83 评论(12)

北京飞猪

你确定找过了心理咨询师诊断过了。其实有些心理问题是正常的,就像心理学里把人的心理和生理过程发展划分为本我和自我以及超我。本我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特质也可以称为本性。比如饿了要吃饭,冷了要热,还有性冲动。都是一种本能意识,他是有自主神经系统控制。不随意的过程。自我是有意识的行为控制。是随意的过程,自我意识是平衡本我和超我两者的矛盾。起着调节解调作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多言行举止都是通过自我意识执行。倘若没有自我意识,那么就会想动物没有秩序和规范。什么性泛滥和杀人放火都会出现。很多心理问题也是因为自我意识失控才会导致心理和精神疾病的发生。超我是一种更高的人生需求或者生命需求。它是在本我和自我满足平衡下超出更高生命意识的需求。比如物质满足了就需要追求精神灵魂上的幸福。往往是在心智比较成熟下来对生活的更高追求,比如实现自我价值观就是超我体现。

264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