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zimiYoYo
思维无处不在,只要我们还有意识,我们的思维就从未停止过,但我们却很少去关注我们的思维。有的人会发现思维的存在,而有的人终其一生也不会思考这个问题,我觉得发现不了思维存在的人绝不仅仅只有寥寥数人。我们出门是开车还是坐车,我们出门是往左走还是往右走,我们是否会停下脚步品尝一些特色的早餐,我们是否会驻足街边的商店,这些行为的背后都有思维的存在,我们的身体和行为在思维的支配下完成了一天的旅程。可以说,我们的任何行为都是思维的外在表现形式,它的后面都有一长串的思维过程。但如果任由思维条件发射式的解决和处理为,很明显是不明智的。如果这样的话,我们的行为将会不可控,我们可能会被潜意识和情绪化所掌控,甚至会作出很多令我们追悔莫及的事情。因此了解我们的思维,提高我们的思维很有必要。思维转化为行为,说明思维已经得出了结论,所以有所行动的行为背后一定是个完整的思维过程,我们不妨通过自己行为来倒退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而了解到自己的思维过程,这也为我们能够更好的了解,更好的提升我们的思维素质找到了可操作性。内在的思维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结论,一个是推理过程,还有一个是触媒,也就是各种各样的背景,套用论说文中的一个词就是论据。看着窗外,我随口说了一句话,“嗯,今天的天气不错。”我的话语就是结论,我的推理过程很可能是这样子的,我看到外面阳关明媚,于是我推断出今天大概率是晴天,虽然我并没有看到太阳,但我还是从阳光推断出今天天气不错,这就是我的推理过程。当然这是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截止到现在,今天我做了很多事情,我相信每件事情背后都有着或者复杂,或者简单的思维过程,我的每一个行为肯定都是思维权衡的结果。又比如,当我敲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的推理过程是这样的:前几天我突然认识到自己的思维能力不足,想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但是在认识思维能力的时候我发现我对它竟然所知甚少,于是我翻阅书籍和材料,但是我又发现提高思维能力不仅仅是掌握一些书本知识,而更多地依靠自己的实践时,我毅然决然的开始了执行,于时就有了现在的琢磨和记录。我相信任何能力的提升不可能有捷径,想要有所提高,必然会付出代价。我也相信思维能力的训练和思维素质的提高肯定是个不断强化的过程,也是个不断熟悉的过程,而且思维的锻炼还有个便利之处,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做,只是以前我们并不知道,他都是在默默的前行,我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和它一路前行。
我与食俱进
第一段:热心助人者到初学者咨询师
时间成本:从热心助人到初学者咨询师,至少需要接受1到2年的系统培训。
经济成本:选择某个固定的心理机构,持续1至2年的系统培训,价格多在万元级别。
心理成本:这个阶段的同学,刚刚进入心理不久,接受了大量的信息,非常容易出现自我怀疑。同时,有一些同学开始通过周围的人,尝试进行不正规的咨询,容易过度卷入而产生疲劳感。
第二段:初学者末期到实习期
时间成本:实习期1到2年,在这个阶段,基础训练已经完成,咨询师更多的是通过个案的实习+督导来进行训练。
经济成本:继续不断学习各类课程,每年一两种培训是非常常见的情况。
心理成本:这个阶段,刚刚接受来访者的咨询师是非常脆弱的,挫败感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一些人淹没在自我怀疑和焦虑中,而大量的投入和不知未来如何的茫然,让相当一部分人望而却步,乃至中途放弃。
第三段:实习期末期到初级咨询师初期
时间成本:这个阶段从1年到n年不等,咨询师的收费逐渐提升,收支逐渐平衡。
经济成本:咨询是需要常学常新的,甚至是终其一生的学习过程。培训费用相比于前两阶段降低,同时接受固定的督导,比实习期的花费也有所减少。
心理成本:不断的自我整合,划分自己和来访者的边界。前期没有接受系统的训练,对咨询的理解有误的人,会感受到越来越多的职业倦怠并最终放弃。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