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29

青蛙公主999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柏林心理咨询师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嘉定美食客

已采纳

弗洛姆(Erich Fromm,1900-1980)是新弗洛伊德主义的最重要的理论家,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成员。他1922年在海德堡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主要著作有《逃避自由》、《寻找自我》、《西格蒙德• 弗洛伊德的使命》、《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对人的破坏性之研究》等。 弗洛姆认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片面性在于把人性片面地归结为饿、渴、性等生物需求,而实际上人性中还包含着属于社会过程的产物的需求。社会过程创造了人,也创造了人的需求。这里的社会需求是指人的逃避孤独,寻求与他人建立关联的需求。 弗洛姆的心理革命理论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治疗与拯救原理;二是培育创发性的爱的原理。 他认为,意识是指已被觉察到的人的情感、欲望和经验;而无意识是指尚未被觉察到的人的情感、欲望和经验。某种“社会过虑器”(一是指语言,二是指思维的逻辑方法)阻止了某些情感经验通过它,变成人的意识。因此,改变文化背景和社会制度,创造新的语言和思维的逻辑方法,就成了心理革命的关键。在他看来,一切时代文化中的人,永远面临着一个如何消除孤独、达到与他人结合的问题。“自恋”的方式不可取,惟一可行的办法在于同他人建立起一种融洽的爱的关系,培育自己“爱的能力”。这种爱是“创发性的爱”,是一个人的潜力充分得到发展的结果,是活生生的生命的流露,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艺术。他强调必须把培育创发性的爱同培育创发性的人格结合起来。这只有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才能形成,所以,要把培育爱的工作纳入到改变现行社会制度的斗争中去。

柏林心理咨询师

112 评论(8)

蜜儿桃子1

弗洛姆1900年3月23日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一个正统的犹太东正教的家庭。1918年,弗洛姆就学于法兰克福大学,后来,转入海德尔堡大学,1926年,弗洛姆与弗里达结婚,1930年,他们分居并在1942年离婚。 1922年,弗洛姆在海德尔堡大学获博士学位,后来,他在柏林学习心理分析,当纳粹运动在德国兴起后,弗洛姆移民到美国,先后就教于哥伦比亚大学(1934-1941),贝林顿学院(1941),密歇根州立大学(1957-1961),纽约大学(1962)。 弗洛姆在1944年与戈兰结婚,戈兰在1952年离世,随后,弗洛姆又在1953年与安妮结婚。 1941年,弗洛姆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逃避自由》,在这本书里,他调查了中产阶级的心灵成长史。随着他研究的深入,他发现人具有五种基本需要:友谊的需要;超越的需要;安全的需要;认同的需要;定向的需要。他又强调,人格是由生理和文化共同作用的产物。 弗洛姆在1980年逝世于瑞士。 在哲学思想领域,埃里希·弗洛姆(Erich·Fromm,1900——1980)这个名字代表的不是庞大的理论体系,不是从概念到概念的抽象演绎,不是取消了价值判断的纯粹逻辑推理;他是从现实的表象出发通过本体论与心理分析让隐身于现实幕后的秘密暴露无遗的象征。作为马克思的信徒,“异化”是他批判卑劣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时频频使用的术语;而作为弗洛伊德的学生,他则天才地洞悉了“病态社会”运作的秘密,撕下了伪善文明的面具。

173 评论(15)

beetleleon

美国心理学家G.斯珀林1960年首先提供了感觉记忆存在的证据。

356 评论(13)

萌萌尛宝贝

1900年3月23日,弗洛姆生于德国法兰克福市一个犹太人家庭,为家中独子。1918年 弗洛姆进入法兰克福歌德大学学习两学期法学。1919年暑假后,弗洛姆进入海德堡大学学习,改学社会学,老师有Alfred 韦伯 (马克斯·韦伯的兄弟)、Karl Jaspers和Heinrich Rickert。1922年从海德堡获哲学博士学位,次年至慕尼黑大学专攻精神分析学,1925年-1930年,他在柏林精神分析学会接受精神分析训练完毕。1930年,他开始临床实践,加入法兰克福社会观察学会。纳粹在德国执政后,弗洛姆搬到日内瓦,1934年进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1943年离开哥伦比亚后,他帮助组建华盛顿精神病学学校 纽约分校,1945年 William Alanson White 精神病学,精神分析和心理学协会。 1950,弗洛姆搬到墨西哥城,成为UNAM (Universidad Nacional Autónoma de 墨西哥) 教授,直到1965年退休。这里的医学院建立精神分析部。他担任密歇根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从1957到1961年,1962年以后担任纽约大学 文理学院心理学客座教授。1974年他搬到瑞士Muralto,1980年,八十岁生日前五天死在家中。弗洛姆坚持临床实践,出版著作。

242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