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efreeyu
从2019年10月7日听老师的课到现在,半年多了,老师讲的最多的一句话是‘要有心理学的意识’——我想老师为什么如此强调这句话,因为这也是最难做到的。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相似的经历,就是平时好像也是想搞好服务的,可是一到关键时刻就掉链子——深层的原因还是来自于内在的抗拒。我是从来没有主动为领导服务过的,恰恰相反反而总是容易获得别人的服务,甚至包括领导。想起老师讲过的示弱才能控制强,因为一旦示强便是发出能量好为人师,而弱的一方躲在暗处随时根据强者发射的能量调整自己,便通过示弱控制强。 今天我从卫生间出来,恰好也碰到领导从卫生间出来,我有意识的打开过道的门,让领导先行,我看的出来领导非常高兴,而我自己呢什么都没有失去,反而获得了尊重。我想这也算是‘意识’的小突破吧。 说到这个‘意识’,其实就是主动地意思。我在2014年就考了心理咨询师,而且生活中确实也遇到心理问题——就是内心冲突,两种对立的情感同时存在引起的痛苦的情绪体验。我当时也想去做心理咨询,但是没有遇到让我信任的心理咨询师,结果这不主动,就过去了六年之多,直到最近几年冲突爆发,引发了整个人生的颠覆,才又开始重新认真的学习心理学。由此我知道,2014年的我不属于求助者。那么作为求助者要满足什么条件呢? 第一、求助者要意识到自己有心理问题。 第二、愿意做出改变。 第三、愿意付费。 我想我现在应该算是一个真正的求助者了,意识到自己有心理问题;也愿意做出改变,每天坚持写觉察就是行动的例证;愿意付费,这是第二次跟着老师上课了。甚至因为自己的成长,我也愿意更进一步也走上咨询师的发展道路。 什么是心理咨询呢?心理咨询师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 协助不是主动帮助,因为主动帮助无效。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就是这个道理。就算意识到,如果不主动寻求帮助,有改变的意愿,帮助是无效的。就像当年的我一样,一大堆问题,可是自己熟视无睹;要是能早觉察,可能成熟的就会更早一些也更快一些。 协助不是直接回答求助者的问题,要滤过求助者的question而回答求助者的problem,通过启发、引导、支持、鼓励让求助者自助,从内在生出力量来,获得新生。这个以问代答也是我们这些心理服务工作者终生需要学习的能力。 社会心理服务师和心理咨询师有什么不同呢? 心理咨询师的内涵是协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 而社会心理服务师的内涵比心理咨询师的内涵小,所以外延就大了,服务对象可以是来访者,也可以是社会大众,这时候服务理念就不是被动协助,而是主动提供帮助。这时候就要看服务对象遇到的问题是心理问题还是一般具体问题?遇到心理问题提供心理帮助,遇到一般具体问题要提供具体帮助。一般来说,看不见摸不着的问题就是心理问题,能够看到观察到的是具体问题。然而心理服务不能孤零零的从服务对象的关系问题里单独抽离出来,为来访者主动倒水,只是提供起码的尊重,这和直接回答求助者的question是有本质区别的。好比我给领导开下过道门,是一种尊重而不是溜须拍马一样的道理。 心理的内涵是什么呢?心理是大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应。 心理的外延是什么?包括过程、状态个性心理。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是有起有伏、有始有终的过程。而心理状态包括意识和注意,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个性心理又包括能力和人格,能力是顺利、有效的完成某种活动所需要的心理条件。人格是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气质和性格。 问题解决是个专业术语,影响问题解决的要素有三个:迁移作用、原型启发、定势作用。 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举个例子会骑自行车,再学习骑摩托车,就会容易一些,有负迁移的作用影响;然而如果再去学习骑三轮车就会遇到一些障碍,因为三轮车不需要保持平衡,就是负迁移作用的影响。 原型启发,举个例子鲁班看到茅草的齿就发明了锯,瓦特看到水壶烧开了盖子被顶起来,发明了蒸汽机,这是原型启发作用。可是我们为什么没有被原型启发呢?这是值得大家思考,需要好好思考。也许是我们太忙了,心不静,内心被短期目标充满了,对周围的一切熟视无睹。因为身体太忙了,导致心也跟着‘盲’,成了睁眼瞎,什么也看不见?很难原型启发,只能去复制别人的东西,咀嚼别人剩下的残羹冷炙。 定势作用,鲁迅笔下悲剧人物祥林嫂‘只知道冬天有狼不知道春天也有狼’也是定势的典范。还有谍战剧中那报纸除了读新闻,还可以传递情报,将密码设置在报纸新闻里面。 任何物体的功能都不是由物体本身决定的,而是忧使用者的开发决定的,这就是对突破思维定势。 一个女人嫁给一个男人,如果她不懂得经营,很大的可能是夫妻关系不好,在吵吵闹闹中变成了黄脸婆;而懂得经营的女人,会她的男人开发成一个懂得欣赏她有有品位的男人,也是突破思维定势结果,使得很多问题迎刃而解。 总结一下,心理咨询是求在先,帮在后,咨询师是被动的;而社会心理服务师是主动帮助过程,是帮在先,甚至是不求的,但是可以创造需求。 服务之门既已打开,理念之变且在眼前,意识之念如影随形,我们一定能够仅仅追随老师,收获满满。
银色手链
社会心理服务师应该秉持什么样的理念工作,这是原则性的一个问题。 理念,就是指导思想,是一个原则。 社会心理服务师的全称是“青岛市社会心理服务师”。我们将要培养的社会心理服务师是青岛市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部分,我们这些培训师将服务于青岛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这是一个总的理念。 这个理念的提出,其时代背景是我们应该非常很熟悉的。 宏观方面就是总书记提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 现在全国都在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决策部署,按照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和我们省里面的相关文件安排,我们青岛市出台了“关于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称为20号文。 这是一个时代背景。 在此总理念之下,我们有一个总的目标,这个目标就是我们在这个20号文当中提出来的:我们要深刻认识我们国家当前的这种主要社会矛盾的变化,然后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这样一种社会治理的格局。然后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还有疏导机制、危机干预机制。塑造公民自尊自信,理性平和,亲善友爱的社会心态。 青岛市要求在2021年底,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社会心理服务机制。如此,社会心理服务专业化、市场化、制度化、规范化的体系就会逐渐的完善起来。我们全市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争取走在全国的行列,现在我们已经走在全国的行列了。 只有明确了目标任务,我们的内心就会敞亮。只有我们站的有高度、看的有境界,认真琢磨一下这些宏观的东西,就会有不一样的感受。不能只顾低头拉车,还要抬头看路。走路方向错了,走的越远,错的越厉害。大海上航行,没有目标,往哪走都不会是顺风。只有做的符合政府要求,才能对社会锦上添花,而不是添乱。 我们这次师资的培训,借鉴的是心理咨询师的服务理念,这已经是一个比较成型的,在我们国家已经实行了多年的一个体系。 我们是借鉴不是复制,也不是移植,有一些嫁接。 心理咨询师应该秉持的理念之一:我们帮助的是活生生的人。这句话是相对于医学专业来讲的。 社会心理服务也好,心理咨询也好,我们的服务对象是人,我们的服务是科学,艺术,人文三位一体。那么科学艺术人文使得我们作为一个社会心理服务师,作为一个社会心理服务工作者,求真、求美、求善。并要求每一个社会心理服务师理智,不但理智,还要有激情。,对我们所从事的这份职业虔诚。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要求我们得有感性反应、理性反应、悟性反应三位一体,不能够偏颇,不能够缺席,要把它整合起来理解。人文,要求我们眼中一定要有人的概念。社会心理服务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心理咨询师的服务对象是求助者。 二者的服务模式不一样,对于心理咨询来说,咨询师是被动模式,有求才有帮。服务对象是少数心里不健康甚至心理不正常的人;对社会心理服务师来说,是咨询师主动模式,服务对象是心里正常甚至心理健康的普罗大众。 无论哪一种服务模式,面对的都是活生生的人。活生生的人意味着什么呢? 一,是作为人的求助者呢还是作为求助者的人? 一个人出现在我们年前的时候,是首先看到人还是看到病?医学模式是病的人,社会心理服务及咨询是人得意的病。并与人不是孤立的。 举例一:作为妈妈的老师还是作为老师的妈妈? 例二:医院看病于门诊心理咨询的区别。 病的人和人的病。 例三:咨询门诊露阴癖病人的例子。 孩子的问题——父母的问题——家庭的问题(关系的问题)——成长的问题(社会化的问题)。我们可以这样说,孩子心理问题都是养出来的,而不是生出来的。那谁养出来的呢,当然是孩子爸爸妈妈,就是说孩子问题,是家长的问题,至少和家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说现在大家都知道的,动不动大家提到的所谓的原生家庭。 这样说理论上没有错,但是实践上不好操作。比如说一个孩子有了问题,你和他说是你的原生家庭问题,你和他说是你的爸爸妈妈的问题则往往会激化矛盾,往往会使得这个爸爸妈妈这些个原生家庭的人,处于极度的困境当中,当人在愧疚当中的时候是没有力量的。理论上都懂,他们心里都像明镜一样,什么都明白,他不是不知道他是做不到,他为什么做不到呢?方法有方式他为什么做不到呢?是因为他们没有力量,为什么会没有力量呢?是亲情,亲情使得我们很多的人做事情的时候,投鼠忌器。 二,理念不同,效果就不同,转归就不同。 把一个人当人看的时候,就是看一个人的人性,涉及人性观,价值观,世界观,就是我们常说的三观。 那我们谈到世界观的时候,就不得不说,我们的哲学观,可以说哲学观是世界观的一个组成部分。哲学观包括三个方面:一元论、二元论、结合论。这就是在讲灵魂和肉体的关系,或者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或者再讲精神和躯体的关系。 灵魂和肉体是两回事,是说什么呢? 肉体死了的时候,灵魂就跑了,因为灵魂肉体是可以分开的,这就叫二元论,基督教是非常典型的二元论。 那么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灵魂与肉体是一回事,没有离开灵魂的肉体,也没有离开肉体的灵魂,这是一元论。 但是它俩谁也离不开谁,可是有一个谁为主的关系,到底是谁来决定谁呢?有一种观点认为是肉体决定灵魂,或者说是物质决定的,称为唯物论、唯物主义。 那反过来说,有人说灵魂和肉体是一回事,但是灵魂决定肉体或者说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唯心论、唯心主义。 那么还有一种观点认为。 说灵魂和肉体是两回事,但是呢,这两个东西能够结合起来,在哪儿结合呢?在我们头大脑当中有一个地方叫松果体,能够在这结合。 结合起来,那我们暂且把它叫做结合论。提出这个说法的是一个哲学家,也是一个数学家,叫迪卡尔:我思故我在。 这就是世界观。这种的对自己的反思是为了引导服务对象做这样的理性思考。 人性观:人之初是善还是恶、既善又恶? 对人性的看法直接决定一个人的认知。 人生观:一个人青春期人生观就基本形成了。你认为人生在世是享福的还是遭罪呢? 当你明天早上醒来的时候,这是多么奢侈的一件事情,为什么这样呢?就在你睡觉的这8个小时的时间之内,有很多的人正在经受的痛苦,也有很多的人已经离开这个世界了。 说你每天睡觉的时候,你可能从来没有想过,用那些鸡汤话是这样说的,这个世界上真的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当你能够那么安全的躺在床上睡觉的时候,我们这个国家在为你做了什么,付出了什么,这些都在反映着我们的人生观。
suki子雅
目前各行各业都会涉及到心理,市场需求越来越大,而专业人员的严重缺失,导致未来心理咨询师的前景相当可观。考下心理咨询师证书可以从事工作如下:自主执业可以通过自己的不断进修,然后自己有足够的知识的时候,可以开设个人心理咨询室。商业领域1.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越来越多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愿意优先选择有心理学背景的工作人员,因为他们和其他人相比有一项天然的优势——更知道如何在HR政策和流程设计中考虑到心理因素因而在实施中更加妥帖和高效。他们会基于学习与发展原理设计有效的人才发展项目,他们清楚怎样的激励机制能发挥作用,甚至在处理问题员工和裁员过程中,他们也能更准确地提升员工心理状态从而顺利地完成工作。2.广告、营销和市场研究广告设计和营销方案都需要大量的应用心理学中对消费者行为的研究结果。对市场的认可程度、消费者的接受度做预先的了解和判断。很多大企业都有市场研究的职能,相关的心理学理论、研究方法、数据分析技能都会用的上,基于专业的分析和判断,对企业的战略方向,新产品研发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3.用户体验和产品设计产品研发和设计过程中对于用户体验的研究是必要的,怎样的功能设计用起来最舒服,如何设计包装、款式能增加产品的吸引力。大家可以想想一些非常火的产品是如何在用户体验方面取胜的,是否都会体验到产品设计方面的人性化。比如说苹果手机,有如此大量的用户群和忠实粉丝,其实很重要的一点,是他们能够根据人的认知特点和使用需求,设计出简洁、好用的产品。教育和培训领域1.学校心理教育教师作为青少年学生的教育者,无论是学生学业还是生活都需要教师的关心,而青少年也正是心理方面问题的高发时期,每一位优秀的教师也可以看做是一位合格的青少年心理咨询师。因此教师对于心理学知识的掌握是必不可少的。而教师资格考试的科目中也有心理学的相关内容,所以考一个心理咨询师证书对于教师来说是大有帮助的。而现在随着青年人群体的心理问题多发,越来越多的高校在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的同时,也开始要求辅导员掌握心理知识或者是持有心理咨询师证,甚至有些高校已经开始集中对辅导员进行心理咨询师培训。因此根据发展趋势,心理咨询师证书在将来可能成为大学辅导员的必须条件。2.心理学相关培训心理学相关培训目前在市场上有日益增长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过心理学的学习来了解自己、完善自己,心理学工作者也需要持续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来持续更新自己。一些管理类培训课程也越来越多的整合进心理学的内容来增加有效性,因此相关的课程设计、培训课程实施都需要具有专业背景的人来完成。成为专职的培训师也是不错的选择。医疗和健康领域1.心理咨询尽管有不少人都在吐槽国内心理咨询行业的乱象,但不得不说,专业的心理咨询实在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与作用。咨询的过程不仅仅是对来访者的帮助过程,也对社会有很多贡献。2.医疗过程中的心理帮助护理人员作为医护工作者日常需要对病人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况时刻了解,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是必不可少。尤其是精神科护士,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在面对病人时能够更加得心应手,在晋升的时候也可以作为重要依据。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