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笋丝爱吃榴莲
如果不是为了生活,谁愿意工作呢?职场如战场,你稍有歇息,就会有别人把你踩下去,而你下一次出头的机会,将又会是几年。
所以你既然要生活,你就得在职场上打拼,除非你的原生家庭很有钱,而你正好不想工作,其实有个残酷的现实,就是家里有钱的富二代,反而比普通人更加努力,在职场上都是强人。
中国这么多富豪,谁的孩子不是精英,代表人物王思聪,他爹给了他三个亿,他拿去买飞机,买游艇花天酒地去了吗?没有,他把这三亿变成了三十亿,试问不是因为努力,王思聪会有现在的成就吗?
谁不是从一开始打拼过来的,你不工作怎么提高自己,怎么往上爬,现在的人啊,都太注重结果了,看别人混的好羡慕,你知道多少人就他一个脱颖而出了?你知道人家为了这个岗位付出了多少?
如果你想混日子,很简单,因为中国人最起码有一半是在混日子,现在这个社会,只要你干啥,那你肯定是饿不死的,但如果你想出人头地,过点不一样的人生,那就加油吧,别让懒惰毁了你。
你想过怎样的生活,取决于你的态度。
愿无悲喜2015
用自我介绍MTV三步法,我完成了1分钟自我介,并成功卖出了自己
“大家好,很高兴和大家相聚在这里学习。三个标签介绍下我自己,主业是二宝妈;副业是心理咨询师;爱好是阅读、写作和摄影。”
这是我初入一个学习群时候做的做我介绍。
介绍完后,一位小伙伴@我说,我们的经历很接近,不过能否再冒昧怎么称呼你?我当时愣了一下,心想:我群里不是已经备注好姓名了吗?
小伙伴尴尬地笑着说,你的名字不太好称呼,都是读书人,不想带有“傻”字辈的称呼你,觉得怪怪的,所以……
她的反应让我意识到这次自我介绍是失败的,至少第一印象不够深刻,没有让他记住我。
同样的坑我不但没有跳出来,反而一而再再二三跳进去。昨天,收到玲宝的邀请,去菲琴读书圈做一个10分钟分享,内容是关于“如何用一部手机,四步搞定朋友圈高大上的日签卡”。
想起前两天,先生请我帮他写一份自我介绍,他说,现在到哪个群,哪个群都需要这样的介绍,要是高端点的群,你没有一个高逼格的电子通行证,就一直被埋在人堆里,参加多少次培训都勾搭不了一个大佬,可是,挤破破脑袋也想不出如何去把自己那一堆的标签连贯成句子。于是,我拍拍胸膛说“交给我就好了”。可是,两天过去了,我一个字都没写出来。
玲宝叫我做一下自我介绍,我下意识地回答“我没有什么斜杠呢”,“自我介绍需要包括些什么呢?”玲宝告诉我,最好有三个标签。我就顺手打出了三个标签“二宝妈”、“心理咨询师”、“家庭治疗师”,文字打出去的刹那,我总觉得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但是那时候,不知道哪里有问题。
今天,在阅读弗兰克《爆款写作课》中,发现原来可以用“MTV三步法介绍自己”,这才恍然大悟。书里提到,好的“自我介绍”有三个特点:1.能够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2.让对方有参与感;3.能够与对方高效链接。
我分3点来谈谈我的理解
回顾下之前的自己介绍,我发现我一直停留在自己身上,且没有特别吸引人的地方。来到一个陌生的社群,不单要介绍自己,而且也要对圈里的小伙伴做一思考,他们为什么会来这里,想得到什么。
比如今天我参加了某个训练营,我想可能会有这几种目的吧:
1. 首先想从这个社群学到什么
2. 其次是让我们仰望的或者有独到见解的或者是能提供特殊价值的人,从而产生链接
比如我是在绍兴的,看到同样是绍兴的,就会想说打个招呼,现实生活中的老乡会也是一个意思;比如也有朋友是做心理咨询的,哪怕在老远的地方,也会想说一起交流一下,至少心里会有这个想法;
3. 找到同频的同伴,最好还是个高手
再比如,大部分人都有过这样的感受,每当开学的时候,老师都会让学生做自我介绍,可是一节课下来,四五十个学生中,班主任可以记住的学生可能就是那几个介绍有特色的学生,而同学们能够记住的,也是一些个性特色比较鲜明的同学。
比如王小红说话特别幽默,我想和他在一起一定很开吧,张小丽居然看过这么多书,他说的书单,我居然听都没有听过,学霸我喜欢。所以,尽量突出一下你你厉害的地方,你独特的一些特征,如果能够想办法让老师同学记住你,就更完美了。
有一句话叫一群人才可以走的更远,同行者是优秀的人,才能让自己变得好,自己变得更好,才会遇到更优秀的人。所以,无论是在线上,还是线下,自我介绍很重要。
利益驱动是比较好想得到的,那么思考完别人想听的,自我介绍最关键的还是需要让别人了解你,所以就是要销售自己,产生最大化的影响力,才能让认识更多的人认识你。MTV三步法可以做到。
MTV三步法,是单词Me,Things,Value,翻译成中文就是,你是谁,你做过什么事,你可以提供出什么价值。
通过运用MTV三步法,我们可以让对方“秒懂我信息”,在必要的时候让别人主动链接到自己。这样的自我介绍不但适合线上的社群,对于线下其他活动也同样适用。那么什MTV具体指的是什么呢,我分三个方面来解释一下:
Me(我是谁):定位你在别人心中的位置
杰克·特劳特在《定位》写道:产品 定位 于潜在顾客的心智中,不是去创造某种新的、不同的事物,而是去操纵心智中已经存在的认知,去重组已存在的关联认知。
人人都可以发声的时代,我们需要有独特且颇具个性化的标签,才可以在人群中脱颖而出,从而让对方记住自己,从而在对方的心智里占据一片领域。
很多人身上有很多条斜杠 ,看上去很美,但是在“自我介绍”中却是有缺陷的, 我们经常说“成长做加法,成熟做减法”, 一个人,在定位的时候就给自己做好精简的标签,非常重要,所以,标签最好不要超过3个。
比如一个辣妈,他的标签可能有宝妈、80后、烘培爱好者、美妆达人、视觉笔记高手,插画师;一个男士的标签可能有,保险代理、注册会计、拆书家、旅游达人、情感小能手等等。 但是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综合个人整体特征的,适合自己的,才能是有价值的标签,才可以让别人记住我们。
另外,起一个容易被记住的名字也非常重要,时间流里,注意力是最为稀缺的担心,什么样的名字能够让大家秒记,或会心一笑或哈哈大笑,在未来翻阅朋友圈或者通讯录的时候,还能不断的想起来。 所以,“姓名+标签”会是比较好的尝试,虽然普通,但是却代表了一种价值。
Things(我做过的事):用成绩让别人发出wow~
看奇葩说到第六季,印象特别深的就是程璐,他是节目开播以来唯一夸自己“太精彩”的辩手,蔡康永都表示录了这么多季节目第一次听到有辩手夸自己“太精彩了”。从某种意义上讲,用独特的方式肯定自己,并发掘出来,会是一笔很可观的财富。
比如一个学生党,可以说自己参加社团的经验,比如成为主席、带队做过什么什么的,要知道不是每个人的学生时代都有这样的经历;一个上班族,可以说说自己工作中厉害的项目,可以说说自己兼职创业的经历和成就,可以说说自己业务生活中每天坚持写代码,最后实现了什么样的产品;如果你喜欢看电影,可以说说自己看过了多少的电影,写了多少影评。
我还有一个心得是, 你习以为常的事情,可能在别人看来已经非常牛了 ,比如日复一日晨练,每日雷打不动的高效亲子时光,365天的烘培日常等等。所以,当昨天有小伙伴让我做“每日一签技巧”分享的时候,就是我的坚持,让我的成绩发光的时刻,虽然自己看来微不足道,但是梳理清楚,量化出来,并且可以分享开去,就是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Value(我能提供的价值):价值是产生连接的第一动力
如果 每个人都有 价格,愿你能活的越来越贵!——奇葩说
古希腊神话中的赫尔墨斯天神宙斯的儿子,主管商业,有一天,他想知道他在百姓中的地位到底有多高,就乔装成顾客到了一家雕像店,他指着父亲宙斯的头像问店主“这个值多少钱?”店主回答“七赫拉。”他又走到自己的雕像前,原以为自己的庇护商业的神灵,地位应该比父亲更高点,于是他说:“这个值多少钱?”店主说:“假若你买那个,这个算添头,白送。”
如果一直靠靠别人的看法和评价来确立你的自我形象和价值,是靠不住的。 因为那只是他人的价值,而不是你的价值,世界上不缺少价值,而是缺少发现价值眼睛。冠状病毒 有价值吗?有,因为它的出现,人们从最初的愤怒和恐慌,到现在不停的反思,看到了更多的东西。人们开始思考人的价值和意义,开始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甚至“安全”不是人类的特权。于此种种,这就是这次疫情带给我们的价值。
奇葩说辩手马薇薇说人类最可悲的是什么?我们每一个人都在用生命想要去论证: 我跟别人不同,可是恰恰是这种想要论证跟别人不同的心态,最TM相同。你想要脱离大众做不一样的烟火,结果发现满地的鞭炮都比你使劲。
所以,当你是麻辣锅的时候,不要企图把自己变甜,当你是西瓜的时候,不要把自己企图变苦,因为“我们不一样”。
下次如果在线下活动中需要自我介绍,我可以运用MTV三步法这样来介绍我自己:
M(me):大家好,我是傻妹,但是很多人说我需要换个名字,我是80后的小鲜肉一枚,大家可以喊我青青,或者青姐。
三个标签:二宝妈;心理咨询师;阅读写作旅游
T(things):1.我有过16年一线语文老师的教育教学经历,有自己的一套行之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2.我喜欢阅读,主持、策划和分享过10多场线上线下读书会;3.我热爱写作,持续写作近10年,写作量近200万字,原创文章超过200篇,有自己的个人自媒体账号和公众号;我践行的理想:与书为友,用文字记录思考,用手机定格美好
V(value):我能为大家提供这些服务: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咨询和家庭治疗;高效阅读和持续写作;3.手机拍摄美食和美景。
比照第一次的自我介绍,我发现,这次的 ID清晰了,标签明确了,在T部分,也凸显了自己的独特的成绩。
综上所述:自我介绍是个人品牌中的第一个小名片,决定了别人对我的第一印象,特别是在完全陌生的环境下,自我介绍决定了在这个社群环境中,自己很可能决定接下来的整个体验。好的自我介绍,可以让别人产生好感,更愿意跟我互动,更容易记住我。
运用MTV三步法自我介绍,一方面可以凸显自己的特点;另一方面可以让对方看到链接的价值,从而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果你觉得实用,可以在留言区自我介绍,让我链接到你哦!
冰冷的火夫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导语:在新环境下,大学生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导致大学生的心理出现各种问题,所以,学校要注重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下面是我分享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的参考文献,欢迎阅读!
[1]邓琼飞。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以琼州学院社会工作专业为例[J]。中外企业家,2014(17):192。
[2]伍佳慧,李松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校社会工作介入研究[J]。青年与社会,2014(02):52—53。
[3]佟丞,高玉峰。学校社会工作视角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5(02):124—126。
[4]甄璟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入学校社会工作的`模式[J]。山海经,2016(02):141—142。
[5]余海蔚。浅析社会工作方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J]。文教资料,2015(02):126—127。
[6]卢义,马荣,宗宸。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路径研究[J]。亚太教育,2016(12):209—210
[7]赵景会,李明秀,高鹏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探讨[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26(3):110—111。
[8]岳洁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对高职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J]。东方教育,2015(12)。
[9]何一澜。浅论高职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教育教学论坛,2013(20):136—138
[10]张兵,谢德光,谢玉兰等。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26(1):28—32。
[11]郝健强。积极心理治疗模型在大学生校园生活适应中的应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6)。
[12]陆亚玲,唐开鹏。谈高职院校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帮扶对策[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34(1):59—62。
[13]张小丽。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5,31(7):120—121。
[14]万文倩,刘慧妍。高职院校专科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相关性研究[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2,18(1):58—61。
[15]赵云龙。师范院校贫困生与非贫困生防御方式比较[J]。社会心理科学,2009(4)。
[16]易善武。高校贫困生生活的三维思考[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2(1):63—65。
[17]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8]叶一舵。我国大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二十年。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148—155。
[19]仲稳山,李含侠。扬泰地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卫生职业教育,2007,25(1):153—154。
[20]仲稳山,李露。现代德育概念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9(5):79—82。
[21]李克敏。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中国高等教育,2006(Z3):52—53。
[22]蔡丽娟。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思想教育研究,2006(6):25—27。
[23]仲稳山。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运行与评估。职业教育研究,2010(2):23—24。
[24]黄国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十三年回顾。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7,28(2):146—148。
[25]仲稳山。心理诊断学。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9:12。
[26]“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考察团。略论北美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其借鉴意义。思想教育研究,2006(12):36—38。
[27]樊富珉。香港高校心理辅导及其对内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7):65—69。
[28]宋凤宁,黎玉兰。试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四大误区。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8,8(12):2327—2329。
[292]仲稳山。高职与本科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职业时空,2009,5(8):172—174。
[30]刘茂江。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渗透[J]。学周刊,2014(7):228。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