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35

Loli心的怪蜀黎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如何做家访问题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ZJ张某某

已采纳

老实说,家访不是老师喜欢的一个项目,既费时间,又费精力,还不一定讨好。家长一定要明白这一点才能已很好的态度对待家访。首先,老师家访一般情况下是为了对孩子有针对性的教育解决方案而做准备。家长看到老师家访,第一反应是孩子是不是在学校犯错了。当然这种担心可以理解,但也要从老师关心孩子、培养孩子健康成长的角度,去理解老师。老师家访不一定就是去告状,有时也是为了了解孩子成长环境,为今后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做好准备。所以,家长从这个角度出发,应该配合老师,多与老师沟通,既从老师方面了解孩子在校情况,也配合老师,多介绍孩子在家的基本情况。其次,家长要善于从家访的老师那里学习教育孩子的方法。家访虽然多为孩子在校表现不尽如意,但老师家访也有很多情况是希望了解家长在家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因为很多家长忙于工作、家庭事务,又不具备较完善的教育知识,所以在教育孩子方面总是存在一些问题。所以,老师发现孩子在校表现异常,一般会判断孩子的家庭教育更不有问题,通过家访进行了解。通过家访,了解孩子在家情况,了解家庭教育方面是否有可以给予帮助。这时家长就要虚心向家访老师请教,提升自己的教育孩子的水平。不要抱着紧张、提防的心理,而缺失了这样好的能与老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再次,虽然有时家访是孩子在校犯了事,但家长千万不要担心老师家访就是告状。孩子表现不好,老师家访的机会就会多一些,和家长沟通的机会就会多一些。孩子嘛,处于成长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是可以理解的。如何和老师配合,解决孩子成长中的一些问题是家访的重点,从这个方面理解,家长的紧张心理自然可以放开。最后,有时老师家访也是为了尽心尽责完成教育任务。要多理解老师的家访,不尽心的老师才不会去家访呢,一个电话就把家长叫到学校了。尽心尽责的老师才会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去进行家访。要知道访问一个陌生的家庭,与家长进行沟通,对老师来说也是一种压力和考验。家长认真配合,也是帮助老师。希望以上的回答能够对家长有帮助。老孔在家语文高级教师1374粉丝 · 1351赞搜索老师家访该不该拒绝家庭教育家教的方法小学家访十大必问问题老师家访主要谈些什么幼儿家长家访感言60字小学一年级家教好方法

心理咨询师如何做家访问题

128 评论(8)

石小鱼苗

家访是班主任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的工作方法之一,是了解学生、促进后进生转化的重要手段。从多年的家访中我深深体会到,真正做好家访工作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具体如下:

一、家访工作要有目的性和规划性

家访工作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每个学期都要对全班学生拟定家访工作计划,什么时间对哪些学生做家访一一排列清楚,对优、中、差几类学生也要做到心中有数。

同时,是摸底性家访,还是重点式家访,是解决共同的思想教育问题,还是解决个别的教育问题,都要做到目的明确、针对性强。

二、家访要有全面性

班主任工作的内容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了解学生,要通过多种渠道诸如查阅学生档案,批阅学生的日记、周记,个别谈话、与其他教师交流,尽量做到对学生的操行表现、学业成绩、个性特长、兴趣爱好、身体素质诸方面作为家访的内容。

三、家访谈话艺术性

与学生家长谈话要实话实说,这是教师教育艺术的体现。后进生身上有闪光点,优秀生也存在着不足。到后进生家访时,不能一见家长就说你的孩子怎么怎么样,净说缺点,应该避开这些令家长和学生头痛的话题,以学生的优点和亮点作为切入点,待气氛融洽、时机成熟时再客观地指出缺点。

家访采取入户走访形式,可采取了解性、目的性、沟通性、征求意见性家访,家访做到八要:

一、要找学生的闪光点,表扬鼓励为主。

二、要注意语言风格,用人民教师的语言风范谈话,不能用不符合教师身份、不恰当言词说话,不说家长反感、尴尬的话,不问家庭隐私,出门时主动与家长道别,不能解答的问题记下来回校后弄清再回复。

三、要尽量少谈学生的问题,涉及到的问题要掌握时机,让家长觉得你是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不能出现教师刚出门家长就训斥学生、惩罚学生,或家长对家访教师谈话不满等现象。

四、要注意倾听家长的心声,做到以听为主,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

五、要带去指导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交给家长怎样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怎样关爱孩子,怎样教育孩子。引导家长全面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与家长共商促进学生发展的措施和方法,还要督促家长让孩子加强安全意识,通过家访让家长学会知识,让学生有所提高。

六、要先自我介绍和介绍同事,带去学校领导对家长的问候和对家长的关心,及学校的谢意。

七、要在谈话中沟通感情,搭建家校共融的平台,和谐平等相待。

八、要通过家访宣传学校、宣传教育方针、教育法律、学校制度、学校面貌、学校特色及学校招生。

251 评论(12)

蔡一诺1989

家访是班主任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的工作方法之一,是了解学生、促进后进生转化的重要手段。从多年的家访中我深深体会到,真正做好家访工作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我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一、家访工作要有目的性和规划性家访工作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每个学期都要对全班学生拟定家访工作计划,什么时间对哪些学生做家访一一排列清楚,对优、中、差几类学生也要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是摸底性家访,还是重点式家访,是解决共同的思想教育问题,还是解决个别的教育问题,都要做到目的明确、针对性强。例如随机家访效果就不理想,有的教师平时就没有准备,一旦遇到学生出现了违纪情况,突然地采取告状式家访,由于事前准备不足,言辞不一定得当,再遇上教育方法过于简单的家长,对孩子不是训斥便是打骂,伤了学生的自尊心,产生了家访的负面效应,不少学生怕老师去家访的原因恐怕就在于此。这些都是家访工作缺乏目的性、计划性产生的后果。二、家访要有全面性班主任工作的内容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了解学生,要通过多种渠道诸如查阅学生档案,批阅学生的日记、周记,个别谈话、与其他教师交流,尽量做到对学生的操行表现、学业成绩、个性特长、兴趣爱好、身体素质诸方面作为家访的内容。同时还要尽可能地去了解学生家长和社会地位、经济状况、知识修养、兴趣爱好、教育态度等方面的内容,这样才能增强家访工作的针对性,做到因人而异,因势利导。此外,家访前还需要给学生及其家长打个招呼,预约时间,甚至把要谈的主要内容也做个交待,使教师与学生及其家长心理上产生沟通,为成功的家访铺平道路。三、家访谈话艺术性与学生家长谈话要实话实说,这是教师教育艺术的体现。后进生身上有闪光点,优秀生也存在着不足。到后进生家访时,不能一见家长就说你的孩子怎么怎么样,净说缺点,应该避开这些令家长和学生头痛的话题,以学生的优点和亮点作为切入点,待气氛融洽、时机成熟时再客观地指出缺点,为家长提供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对优秀生不能只报喜不报忧,这样会使学生产生自满情绪,应该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期望家长进行配合。四、家访工作的反馈家访工作的目的是教师与学生家长沟通学生情况,共同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家访之后要细心观察学生的表现,了解家长对学生的态度,如发现学生家长漠然置之或教育失当,要及时安慰学生,做好重复家访的准备,同时反思自己家访的过程,及时总结调整。即使效果良好,也要把学生的进步情况告知学生家长,以达到真正强化的效果

211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