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婷0302
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咨询员是以前的分类,现在已经不这么分类了。以前的心理咨询师就是现在的心理咨询师(二级),心理咨询员就是现在的心理咨询师(三级)。这二者的区别就是低级和高级的区别。另外,报考条件也是不同的(详细情况如下):心理咨询师三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一、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二、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大专学历,经心理咨询师三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三、具有其他专业本科以上学历,经心理咨询师三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心理咨询师二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一、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博士学位。二、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硕士学位,经心理咨询师二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三、取得心理咨询师三级职业资格证书,连续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满3年,经心理咨询师二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者。四、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业任职资格,经心理咨询师二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连续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满3年。
Cathyshenzhen
情绪是怎么来的呢?
情绪并不是由某个人、某件事直接导致的,而是由我们对这件事/这个人的看法、解释、认知、信念造成的。即:我们如何解释和认知事物,决定了我们的情绪和行为。
举个例子,有一天,你上班路上扭了脚,打老公手机对方没有接。
如果你心想,他居然不接我电话,以前我们谈恋爱时他不是这样的,现在我还好是扭到了脚,万一我出了车祸呢,他不接电话,那不是我死了他也不知道啊!越想越来气,认为老公不接电话代表他不如以前爱自己了,又生气又失望,一上午心情都不好。
你的生气失望的情绪并不是由“老公不接电话”这件事直接导致的,而是由于你对这件事的看法和认知,即“他没有以前爱我了”、“他就应该第一时间接我的电话”导致的。
同样一个事件,假如你心想,老公没有接电话,应该是在工作,等一会儿他闲下来了会打过来的。那么你就不会产生情绪波动。
因此我们要改变情绪,首先就要改变我们对事件的看法和认知,从日常事件中训练自己的思维,从正面、积极、有助于事物的推进的角度,去认知事情,久而久之就会形成积极的认知风格。
如何改变认知,从而改写情绪?“和自己对话”三步法:
第一步,觉察自己的情绪。
当处在一个消极情绪中,自己首先得知道,想办法让自己冷静下来,例如深呼吸,或者离开现场冷处理。
第二步,认真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提炼不合理的认知。
第三步,调整心态,试着改变这些不合理的认知,重新获得积极的情绪。
(爱思考、有力量的思思。公众号:思思说育儿)
papapaopao
这个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提出的,业界称为“情绪的ABC理论”,具体指的是一件事情本身不会带来情绪,而是我们对这件事情的认知和评价带来情绪。详细解释就是A(activating event ,事件)引发B(belief,信念),带来C(consequence,推论与结果)。
举个例子,你约了一位朋友吃饭,结果他不仅迟到,还手机一直打不通,你对于他失联这件事非常生气,暗暗在心里决定和他绝交,但是过后你接到电话,原来他遭遇车祸昏迷不醒,没有办法联系你,这时你的情绪就会从愤怒转向关心和同情,事情本身(朋友爽约并失联)没有变化,但是改变的是你的认知和信念,这就是认知对情绪的决定性作用。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会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比如你走在路上,迎面走来一位老师,你和他打招呼但是他完全无视你,直接擦身而过。这时如果你的认知是“他故意装作看不见我,他不喜欢我这种在班上默默无闻的学生”,那么可能你会觉得被忽视,挫败,生气,觉得老师做的太过分了。但是如果你的内心具有灵活性,也就是尝试探索其他的可能,比如“他是高度近视,1米以外的人都看不清谁是谁”,或者“他看上去很疲劳,可能是昨天没休息好,注意力涣散,所以才没看见我”,或者“虽然他在讲台上谈笑风声,但是也许内心是个社交恐怖症患者,对突然和别人打招呼会感觉到害羞”,等等,还会有很多的解释,当然有些解释可能不是真的,有些可能无法验证,但是我们要掌握的是,一件事可能有数种以上的解释,而不是只在我们以为的一种可能性里,遇到事情可以多尝试探索其他的可能,这样就不会只局限在一种可能会偏颇的解释中。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心理咨询师,职业生涯规划师,预约咨询请关注微信公众号:飞游的心理教室(ID:phil-psy)
星不所在
我女儿今年已经8岁了,性格比较内向,胆子也很小。平时女儿很文静,宁愿自己一个人发呆也不愿意出去和小伙伴玩。在学校里,凡是有集体活动,女儿宁愿在旁边看着大家玩也不参加。和同学之间相处时,女儿也总是一个人独来独往,很难和同学讲上一句话。为了让女儿活泼一点,我绞尽脑汁,想了很多办法,但不知道是方法不准确还是女儿“不可教” ,效果并不好。唉,我该怎么办呢?爸妈在线心理咨询中心心理专家解答:女孩也要有男性活力,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事实上,女孩既需要温柔、恬静和善良的良好品质,同时也应具有男孩的坚强、勇气以及果断决策的能力。孩子的可塑性比较强,女孩子小的时候,妈妈要注重培养其男孩的性格特征,比如勇敢、独立、坚毅等,可以让女孩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中生存得更容易一些。当然,我们这里所指的“男性特征”,并非是要将女孩男性化,而是让女孩子在保持女孩特有的温柔、善良、随和的基础上,注入胆识与活力。让女孩打破文静的传统面纱,性格上活泼一点儿,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出优秀的现代女性。每位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善于交际,但是,现实生活中却有很多孩子性格孤僻,无论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都比较文静,不爱动。这种现状在很大程度上与孩子的成长环境以及妈妈的教育方法有很大关系。心理咨询师为妈妈支招:第一, 想让女孩活泼一些,妈妈不妨让 她“疯”一些。家长不知道,有时家长无意识的一个习惯可能就会对孩子的性格造成影响,让孩子远离活泼,变得孤僻。有些家长平日里比较爱干净,因此经常对孩子说“傻丫头,别整天蹦蹦跳跳的,女孩要有个女孩样。”“不要和那些男孩子一起疯玩,邻居会笑话的。”“不要带你的那些同学来家里玩,会把家里搞得乱七八糟的。” 在家长如此家规的教育下,孩子平日里只能文静地待着看电视或者学习,很少会有机会和同学们一起玩。久而久之,孩子就容易形成孤僻的性格。第二, 妈妈要鼓励女孩敢于尝试。我们知道孩子的可塑性比较强,因此妈妈不要担心孩子过于文静,要鼓励女孩敢于尝试。妈妈要给女孩制造尝试的机会,并让女孩子在尝试中体会到快乐,这样她才会把“尝试”进行到底。很早的时候妈妈给思思买了一部滑板车,但是思思一直不愿意学。她说:“我喜欢做个文静女孩,不想学滑板车,像个男孩子一样。”看着新车都快变旧车了,可是思思就是不愿学,妈妈也无可奈何。正巧最近小区里面玩滑板车的小朋友多了起来,妈妈决定鼓励女儿尝试一下。于是妈妈逮住机会带着思思去小区的广场,让她身临其境地体验一番。看到别的小朋友踩着滑板车在她身边滑来滑去,思思仿佛也感受到了其中的快乐。她让妈妈扶着自己,慢慢地开始练习。有些年龄比思思小的小朋友滑得很不错,见到思思初学滑板车,忍不住跑过来做思思的小老师,教给思思滑滑板的技巧。经过几次的练习,思思最终在妈妈的鼓励与小老师们的指导下学会了滑滑板。现在她不会像以前那样只待在家里了,而是时常会约几个小伙伴一起玩滑板车呢。第三, 妈妈要以身作则,多陪女孩做游戏。在影响孩子性格的诸多因素中,亲子关系的影响力最大。妈妈要抓住这一有利条件,建立理想的亲子关系,多陪孩子做游戏。经常和孩子做游戏,也有利于让孩子感受到妈妈的关爱,增强妈妈和孩子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让孩子在游戏中变得开朗起来。在别人眼里红敏是一个很文静的女孩子,她平时很少参加体育运动和集体活动,在家里也不喜欢讲话,总是自己一个人看书。为了让孩子更活泼一些,妈妈专门请教了心理专家。在心理专家的指导下,妈妈开始经常和红敏玩一些运动量较大的游戏。比如“小袋鼠”的游戏:妈妈和红敏每人都拿一床单子从脚往上裹住自己,然后在家里的席梦思床上不停地跳,看谁跳得又快又高。见妈妈跳得那么投入,红敏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了。她拉着妈妈的手跳得十分欢快,跳累了就躺在床上咯咯大笑。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现在红敏已经不需要妈妈的引导,自己就能够主动运动了,也喜欢和同学们交往了呢。
会思想の萝卜
认知是一个人思维和价值观的一个内在表现,而情绪是你认知的一个外在表现。
改变认知可以瞬间改变情绪,这句话我是绝对赞同的,比如今天下雨对于要出去玩的我来说其实是很烦的事,但在地铁站我看到有很多人卖伞的生意很好,很多人避免了淋雨,从别人的角度来看,也是一件好事,瞬间自己的心情也变得好了一点。
改变认知,就是要改变大脑里面的不合理想法观点,更新你的价值观。
情绪是怎么来的?情绪是受你大脑控制的,大脑里面有很多想法,有你一闪而过的念头,有你生活几十年积累下来的一些经验,你的为人处事原则都影响你,影响你的情绪进而影响你的行动。
那我们怎么去改变自己的认知呢,我们要做自己大脑的主人,而不是受控于大脑,被情绪所左右。
很多人说修炼修行,修的是什么?修的其实就是一颗心&一个理智的正常的大脑。现在很多人虽然说作为一个人,但是他和动物并没有什么很大的区别,他的认知完全受控于他的情绪,而不是认知指导情绪。
比如说我在客户现场看到有一些客户智商捉急,教了几遍的东西还是学不会老是问,老是一遍一遍的教,当时真是要吐血,于是我心里就很烦躁,于是我心里就说,要不我一下子全帮你做了吧,这样大家都省心,但是我一转念想,要是我不把你教会后面这么多客户,难道我每一个都需要揽在自己身上那不得把自己累死。于是我改变一下我的想法:你一遍不会我就教你两遍,你听不懂我就讲慢一点,直到你会为止。所以这样想之后,我整个人都变得耐心起来,对他的态度也会好一点,他的接受能力也在加强,这都是相互的。
人之所以为人,就是有别于其他动物所不同的大脑和认知,改变自己的认知,确实可以瞬间改变情绪,因为我们的情绪受控于我们的大脑,所以我们有的时候只需要稍微的转变一下自己看问题的角度,换一种方式去想,且经常性的往好的方面去想,就可以改变你的心性。
flower99sunny
改变认知,可以瞬间改变情绪,这是当然啦!认知是我们对外界事物的理解,是大脑对信息加工的过程,大脑决定我们有着怎样的心理活动,自然与情绪有关。
具体怎么做,说个小故事。
同事小兰早上和领导说下午五点将出差外地,领导当时正在忙,听到小兰说话就应了声然后出门了。
下午一点半是上班时间,小兰收到外出的领导发来信息问她”你在不在公司?”。小兰一看,这不是领导在怀疑她上班时间不在岗吗,领导居然对她查岗,这让小兰很生气,情绪一下子低落了,提不起工作精神。
后来她与领导沟通才得知,领导当时忙只知道她下午要出差,具体是几点没记住。下午发信息给小兰是想让她帮忙查份资料,完全没有多疑的心,更不存在查岗。
小兰一看原来这样,瞬间情绪便缓和,心情就好了。看,改变了认知,自然情绪随之被左右影响。
其实不难看出,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要站在别人的角度多考虑一层,别只是光局限在自己的小世界看外面。
这里的认知,只是换了个说法。
多学会换位思考,多学会多角度思考,你的世界就会宽阔许多。
(西晴个人微信公众号:小书桌xiaoshuzhuo2017,愿与你一起成长)
企业工作号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1、打着心理学的幌子,大肆宣传听课治病,毫无科学依据,讲不出理论就偷换概念。还说现在的人们不应该对什么都保持怀疑。他说用能量激发人的潜力,让大家在受到心理暗示来治疗各种疾病。2、心理暗示确实能有效改善人们的心理状态对疾病的治疗有积极作用,但是纳贡毕力格却把本来应该辅助治疗的方法神化了,说能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好多老乡被蛊惑、听不进去真正医生的诊断、导致病情严重恶化。
Nicole6996
纳贡毕力格为什么判刑、具体如下:1、打着心理学的幌子,大肆宣传听课治病,毫无科学依据,讲不出理论就偷换概念。还说现在的人们不应该对什么都保持怀疑。他说用能量激发人的潜力,让大家在受到心理暗示来治疗各种疾病。2、心理暗示确实能有效改善人们的心理状态对疾病的治疗有积极作用,但是纳贡毕力格却把本来应该辅助治疗的方法神化了,说能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好多老乡被蛊惑、听不进去真正医生的诊断、导致病情严重恶化。3、换句话说、听纳贡毕力格讲课的人有十万个、其中有几百个碰巧症状有所改善、本来是正常手术康复,或者是对症吃药后病好了、结果把这种良性的结果加在了纳贡毕力格头上、但是中间有多少人依旧被病痛折磨谁又给他们上台讲座的机会了呢、一传十十传百、三人成虎,把一个江湖骗子捧上了神坛你今天早上闹肚子、出门前吃了一片药但是没起作用、然后碰巧今天要听他的课、结果听了他的课药效上来了、肚子不痛了、你把这个事情说给了推荐你听课的朋友,你朋友说这绝对是听课治好的然后他又添油加醋说给下一个人、以讹传讹、最后变成了听他讲课可以治腹泻、治胃病、一个腹泻严重的病人听了一节课就治好了、慢慢的你好像也觉得是这样、吃药没用,听课能治。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