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19

恰恰小资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我在哈佛做心理咨询师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别吃哥的菜

已采纳

这个人现在生活非常不错,被一家很不错的公司录取,收入非常的高。

我在哈佛做心理咨询师

145 评论(9)

浦江海鸥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每一个人都应该有李白这种磅礴气势,不甘落后,为自己的人生而奋斗!

无论你贫穷,还是富有,人生的主题就是奋斗!

一时的失意不可怕,就怕你连奋斗的勇气都没有。路遥在《平凡的世界》里写有一句话,米酱觉得很好,他说:“黄河水总有清的一天,人不能穷一辈子!”其实就是告诉我们,人生要奋斗。

米酱下面分享的故事,也是有关于奋斗的故事。

8年前,在浙江长大的鲁林希,曾放弃清华北大,却在20岁时,带娃读哈佛。从考上到放弃清华北大,又到哈佛读书,她仅用了3年时间,堪称奇迹的奋斗史!

鲁林希是怎么做到的?如今,8年过去了,她的现状如何?

一、学霸也曾经倒数第一

鲁林希出身比较好,父亲是浙大的教授,母亲也在浙大做财务工作。而她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从小就被父母宠着。但是在孩子教育上,她的父母花了很多精力。2岁时,母亲就开始教她认字读书。

由于受到父母的熏陶,鲁林希从小就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经常溜父亲的书房里拿起一本书就看。除此之外,她还喜欢唱歌跳舞,在家里,常常会听到音乐就能起来,而且她还特别喜欢和别人说话,还会和那些外国留学生交流。

童年的鲁林希大概就是如此,想来也是父母眼中的好孩子。

然而到上小学的时候,因为活泼好动的性格,反而让不少同学不喜欢。她在学校里就跟一个调皮的男孩似的,常常与其他同学捣蛋,弄得老师不得安宁。为此,她的整个小学期间,学习成绩都不太理想,在一次期末考试时,还考了个全班倒数第一。

不过父母对她的表现并没有过多指责,而是给予更多的鼓励。因为他们懂得,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

果然,到了初中,鲁林希不再像以前那样调皮,而且知道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上。她的成绩也因此提升很快,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重点高中。

在高中里,她除了把学习学好,还会参加许多活动,打羽毛球,打篮球等。

有志者事竟成!在高二的时候,由于优秀的表现,鲁林希就获得了清华北大的保送机会,但是被她放弃了。她选择通过考试,申请美国的华盛顿大学的全额奖学金。幸运的是,她竟然被录取了,那一年,她才17岁,而别人家的孩子还在上高一。

二、20岁带娃读哈佛

在华盛顿大学学习期间,鲁林希依然像在高中一样,努力读书。因为她深知大学是拉开人生距离的一个前端,谁在大学中可以沉下来学习,将来会拥有更多的主动权。

不过,她也会利用一些空闲时间去做一些公益,帮助那些贫苦的孩子,给他们免费教学。

正是因为这样,她认识了一位和她同样有爱心的韩国学生灿亨,第一眼看见灿享就有点心动的感觉,而且脸上还泛红晕。灿亨对她也同样有好感。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很快他们就走在了一起。

在大二的时候,鲁林希怀孕了。本来父母想叫她不急着要孩子,但是她觉得小孩是无辜的,既然怀了,就把她生下来。

可是,十月怀胎谈何容易,一个怀孕的女子,除了馋酸,还比较烦躁和情绪不稳定。

不过,鲁林希非一般的女孩,面对种种困难,她都克服下来了,并每天坚持完成大量课题。功夫不负有心人,20岁的她生下孩子,也完成了本科学业,并且还得到了哈佛大学硕士的入学邀请。

22岁硕士毕业时,她在毕业典礼上是最耀眼的学生,她抱着孩子一起参加了毕业典礼。正因为这样,她读书奋斗的故事被传为佳话。

三、现状如何

哈佛毕业后,鲁林希与男朋友结了婚,如今一家三口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2019年,鲁林希回国参加了北京卫视第五季《我是演说家》,经过一番角逐,她获得了年度亚军。如今,她在国内继续奋斗着,利用自己的所学知识做了一名心理咨询师,帮助人们走出困惑人生。

四、结语

看了鲁林希的故事,也许有人会说,这又是一个赢在起跑线上的孩子。

米酱认为,她虽然有很好的身世,但是她不是赢在起跑线上,而是赢在努力奋斗上。

一个孩子即便是含着“金钥匙”出生,如果他后天不努力奋斗,他的人生只会越来越贬值。而奋斗的人生,是越来越值钱!无关出身!

169 评论(13)

无形风9596

引言:这是三年前的读后感,重新修改后发出,一是因为感冒全身无力,二是《登天的感觉》作为心理咨询普及的经典之作,确实有独到之处。如果你是爱好者,想了解心理咨询是什么,不妨一读;如果你是咨询师,想变得更专业,不妨一读;如果你只是纯粹地想看看别人的成长故事,你更不妨一读。 1、一见钟情 第 一次见它,是2013年6月21日的午后,骄阳似火,旌德县新华书店靠窗的书架第二层,它一袭白衣,静静的立着,惊鸿一瞥,书脊上《登天的感觉》五个黑体字,吸引住我的目光:它是岳晓东先生最重要的作品,也是我同学极力推荐的书籍。今天有缘相见,那肯定是要一探究竟的了。 读了几页纸,我就被它深深吸引了。整本书语言平实、自然,专业严谨而没有丝毫造作,让我的阅读如行云流水、轻松自然。之前也读过不少心理学书籍:有异域美人一般、艳光四射却难以理解的外国译著;有欢场名媛一般、浓妆艳抹却是东施效颦的国内大作;有蓬门荆钗一般质朴直白却少了回味的普及读物。《登天的感觉》比之它们,恰如大家闺秀、落落大方而又内蕴丰厚。这样的佳人,我自是一见钟情。“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再难得”,仅仅二十八元聘礼就能抱得佳人归,比之汉武帝,我是何其幸运! 2、再见倾心 使 我一见钟情的,是文笔的刹那惊艳;让我再见倾心的,是内容的厚实饱满。 正是厚实的内容让《登天的感觉》自1997年面世即成为心理学书林的一朵奇葩,并多次重印。这次我读的是2011年最新修订版。 此书是岳晓东博士在哈佛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实习手记,书名《登天的感觉》,来自岳先生在赴美航班上的偶然对话,来自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顶峰体验”,喻意心理咨询的目标是:助人自助,帮人成长。 此书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记述了岳先生经手的十个心理个案,涉及爱情、婚姻、职业选择、新生适应不良等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也涉及人格缺陷的矫正及潜意识作用的解析等特殊心理障碍的治疗。一个个生动详实的案例记录,让我仿佛参与到岳先生的咨询中,晦涩的心理咨询专业术语变得通俗易懂,面目模糊的心理学家们变得亲切熟悉,心理咨询中常见的问题让我感同身受。 第二部分记述了岳先生接受上级督导和同辈督导的经历,从中,可以了解一个优秀心理咨询师的成长过程。虽然我暂时没有条件接受督导,但也从中学会了自我督导的方法:对案例的逐字记录和反思。 书中还穿插了岳先生求学的经历,和他对心理咨询的一些看法。轻松自然的文风、严谨详实的记录,不仅让书中的人物感受到了“登天的感觉”,也让我感受到了。《登天的感觉》一书,让我第一次具体感受到心理咨询的巨大的魅力,感受到从事心理咨询行业的所能拥有的巨大幸福。 3、三见“误终身” 08年7月开始心理学专业学习,12年5月年获得心理咨询师资格,13年4月正式开展咨询。一路走来,设定的目标一一实现,可直到真正进入咨询工作,才发现心理咨询对于而言只是“看上去很美”。 就象有了教师资格证不一定会教书一样,有了咨询师咨格证,也不一会咨询。没有督导的指点,没有同辈的扶助,从第一次咨询的兴奋和慌乱,到慢慢熟练咨询的基本步骤——我摸索着、实践着,也困惑着。咨询师考试的内容只是基础,要想做好咨询,那些远远不够。我想我需要继续学习。 于是,我买了很多书阅读,精神分析理论经典、团体咨询著作、绘画疗法指导、家庭治疗技术——大量的阅读并没有解决我的疑问,反而让我更加困惑:咨询理论和技术流派众多,仅美国登记在册的咨询理论和方法就有三十多种,引入我国后更是名目繁多,从最传统的精神分析,到后现代主义的叙事疗法;从极具思辨的理性情绪,到看重投射的箱庭疗法;从只关注事件本身的焦点治疗,到关注家庭关系的家庭排列治疗——每种理论和方法有着不同的核心理念,却在操作方法却又有不约而同。哪一种理论才是真谛?“乱花渐欲迷人眼”,咨询之路,我该何去何从? 幸运的是,我遇到了它——《登天的感觉》。心理咨询是门首先是门技术,基本功打好了,才能谈得上风格的整合,才能谈得上咨询的艺术——它这样告诉我。 仔细阅读每个个案,我惊奇地发现:无论是来访者需要解决哪类问题,婚姻也好、求学也罢;无论咨询者信奉的是哪种理论,精神分析也好,来访者中心也罢;无论咨询者采取的是哪种技术,系统脱敏也好,理性情绪也罢;岳先生的基本步骤都差不多,用到的基本能力就四种——同感力、洞察力、觉察力和沟通力。 书中让我记忆最深的是个案是《我想从哈佛转学》。咨询伊始,岳先生并没有深入洞察莫尼卡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而是从自身的经验出发,认为莫尼卡是因为不适应哈佛的学习压力才想转学,从而对莫尼卡进行大量的说教和鼓励。导致莫尼卡的阻抗,不愿意再来咨询。经过和督导的争执,岳先生发现自己可能行事过于简单、并没有发掘事件背后真正的原因。在后续的咨询中,岳先生改变了自己的态度,通过真诚的倾听,莫尼卡终于讲出了转学的真正原因,不是因为学习的压力,而是源于对姐姐的愧疚。至此,咨询才真正开始。个案结束,岳先生接受督导时反思自己,因为自身的经验所限,在咨询中没有很好的觉察自己的未完成情结,咨询中出现反移情,也就是把自己以往的生活经验投射到来访者身上,没有做到同感,也就无法获得来访者的信任,使咨询走向误区。 类似的问题我也曾出现过。L同学是名初二学生,在班主任的要求来进行咨询,咨询原因是上课发呆、听不进去。L同学在咨询中非常被动,很少说话,基本是问了才答。我简单的以自己求学的经验来判断她的问题,认为她可能是因为不喜欢任课教师才会这样。于是从这方面进行切入,也得到了她表面上的认同。但是第二次,她没有再到咨询室来。当时,我简单的以为是她情况好转或者感觉不好意思,所以没来。可没多久,她母亲的到访让我了解她上课发呆其实另有原因。和岳先生一样,反移情让我的咨询沦为说教。如果她的母亲不来找我,我还沾沾自喜于自己的成功呢。真是惭愧! 当时只觉得自己倾听不够,读了这个案例才明白这是我自我觉察力缺乏的表现。  心理咨询是门艺术,它需要专业知识储备,但好的咨询师并不一定是专业知识最丰富的——《登天的感觉》还告诉我。 我不是心理学专业科班出身,半路出家,学习心理咨询,心中总是惴惴,担心自己的知识素养欠缺太多。从书中,我了解到岳先生本科学的是英语,在飞往美国的飞机上,第一次接触到心理咨询这一职业,从此改变职业方向,为自己、也为中国的心理咨询开启了一个新领域。岳先生用他的经历告诉我,心理咨询是对人的艺术、是情感的艺术、是领悟的艺术,心理学的教育背景固然重要,但对于心理咨询师的成长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 他的学习经历,让我对自己的职业之路有了信心。   “登天的感觉”就是成长的感觉,心理咨询是帮助别人成长,更需要咨询师自己成长,《登天的感觉》让我体验到登天的感觉:此中滋味不寻常!      后记:“这条路上,我不是走得最早的,也不是走得最远的,更不是走得最快的,但我会努力成为走得最久的”,从08年学心理学开始,我就这样告诉自己,不要被同学们的优秀吓倒。8年里,我也这样做了。现在回过头了,看看这8年,感慨自己的变化之大,用脱胎换骨来形容也无不可。      学习心理学,受益最大的是自己。在自我觉察和调整中,人格在不断成长和成熟。每次和来访者对话,也是和自己心灵的某一面在对话,来访者在改变、领悟,自己何尝是不是。心理咨询是人与人的关系艺术,咨询者的人格才是咨询成功的最大保障。这句话,我现在深以为然。      学习心理学,受益的还有自己的家人。了解了人性的复杂和脆弱,学会换位思考和沟通的技巧,自己在变,家庭系统也在变。      学习心理学,受益的还有我的来访者们。看到他们学会学习、学会相处、学会管理情绪,带着积极的心态走向新的生活,那种成就感就是“登天的感觉”。 突然发现,做心理咨询师真是很幸福的工作,帮助别人的同时帮助自己,收获成就感的同时还能收获挣钱养家。还能和许多有趣的小伙伴一起,学好多有趣新技能,做好多有趣的新工作……      三年前,我会告诉自己“我是心理咨询师,我特别。”现在,我会告诉自己“我是心理咨询师,我骄傲!”哈哈,骄傲的我要休息了。如果喜欢这篇文章,就请转发给你的朋友吧。     最后啰嗦一句,七夕快乐!晚安。明天见喽。

286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