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1

  • 浏览数

    259

janelin1002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帮教

1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噗噗小维尼winnie

已采纳

三位一体”帮教 预防青少年犯罪来源:江南区委宣传部 2007-01-08江南区通过整合社区资源,夯实社区基础,充分发挥政法机关、社会机构和家庭等方面的积极因素,积极开展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预防为主、帮教结合的良好局面。完善机制 探索新路江南区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万人,占总人口的19%。该城区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中,从完善机制入手,结合自己的特点,把工作做出特色,做出成效。据介绍,该城区完善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工作机制共有四套:建立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度;建立社区青少年跟踪帮教制度,动员社会力量关心生活上处于弱势、思想上有错误倾向和出现了不良行为与严重不良行为的青少年,帮助他们在生活上解困、思想上解惑、行为上纠偏;建立青少年信息调查制度,通过定期家访和开展经常性的青少年热点问题调研,掌握社区青少年的基本情况,特别是对履行教育义务或监护职责有问题的家庭和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要建档立卡;建立青少年事务协调处理管理制度,在合理分工、明确责任的基础上,通过定期的联席会议,交流社区青少年的情况,研究存在的问题。同时,对已违法的青少年,从有利于“转化、矫治”未成年被告人的角度出发,江南区有关部门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做好家庭走访工作,熟悉未成年犯的性格特点、家庭情况、社会交往和成长过程,掌握未成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充分考虑未成年人犯罪的动因和改造条件,最大限度地落实好帮教措施,定期进行家庭走访,加强监督和教育,预防他们重新犯罪。针对非监禁刑失足未成年人监督管教不力的状况,城区有关部门制定了《关于实施接受监督令、监管令的试行办法》,要求未成年犯在一定期限内到指定的社区进行无偿劳动,同时法院会向对其负有监管义务的法定代理人下发监管令,社区则根据其表现填写意见反馈表。这种通过政法机关、社会机构、家庭“三位一体”的帮教合力,是对未成年犯社会矫正的一项有益探索。重点帮扶 真心关爱江南区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中,还实施了社区重点青少年结对帮扶计划,关爱进城务工青年的子女。在实施社区重点青少年结对帮扶计划中,江南区着力做好重点青少年调查摸底、立档建卡工作,掌握他们的基本状况,动员各级青少年维权岗、社区青年志愿者、“五老”志愿者、社区工作者等与之结成对子,开展经常性的联系交流、走访慰问活动,疏解青少年的心理情绪,为他们提供生活帮助。各社区成立关心下一代委员会和帮教队伍,加强对犯过错误,或者长期缺少父母关爱与呵护,身心得不到健康成长的未成年人的帮助,使他们痛改前非,树立健全的人格。同时,每个社区都与政法单位结成共建对子,切实帮助失足未成年人。该城区菠萝岭社区针对吸毒青年,专门成立了帮教小组,与城区、街道签订了吸毒人员帮教责任书,把帮教任务分工负责,定人包干。帮教小组成员尽心尽责,充分调动管段民警、居民小组长、吸毒人员家长的作用,采取“三定”措施,即定期走访吸毒人员的家庭成员、周边邻居、居民小组长了解吸毒人员情况,动员大家一起做吸毒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定期与吸毒人员谈话,了解本人的思想情况、活动情况,发现复吸苗头立即制止,防止复吸;定期送吸毒人员进行尿检,真正从思想上了解他们,从政治上不歧视他们,从生活上关心照顾他们,从工作上支持帮助他们,用耐心和真诚去唤醒他们、挽救他们。片警与受帮扶对象结对子,开展一对一的帮助活动。此外,该城区还在进城务工青年子女和城市青少年中开展“手拉手”结对互助活动,针对进城务工青年的子女存在自卑、压抑、偏激等不健康心理,邀请心理咨询师为他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促使他们正确面对自身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提高心理素质,培养健全人格。

心理咨询师帮教

298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