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仙草AO
北京戒网瘾学校口碑较为良好有:北京三江戒网瘾学校、北京阳光新希望学校、利丰教育学校、慧诺特戒网瘾学校、慧腾学校。具体介绍如下:
1、北京三江戒网瘾学校:
北京三江戒网瘾学校采取心理诊疗、行为矫正、思想教育、文化学习、军事训练、社会实践等多方位一体的科学化教育模式,在家长的密切配合下,帮助这些青少年逐步走出困惑。充分发掘学员的内在潜能,改变学员的不良思想行为习惯,培养学员的学习兴趣.我校坚持以孩子为本,以走进孩子心灵、塑造健全人格为理念。
2、北京阳光新希望学校:
北京阳光新希望学校是由政府同意教育局批准开设的一间全封闭军事化的问题青少年矫正学校,成立于2007年。学校采用科学的非暴力的教育方法,用专业的心理老师团队为每一个学生制订了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方案,解决学生心理问题,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让学生更积极。
3、利丰教育学校:
利丰教育学校每个学生配备行为习惯教练、生活老师、文化老师、心理咨询师各一名。学习方式:封闭式学习,一对一心理辅导加行为矫正加文化补习。课程设置有中学文化课程加传统文化教育加心理健康教育加心灵成长系列课程。学习时长一般成长问题/其他问题,12个月或老师沟通后确定(三年内孩子全程免费跟踪辅导)。
4、慧诺特戒网瘾学校:
慧诺特戒网瘾学校机构设置较为全面,包括心理咨询中心、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心理咨询师培训中心和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中心。 是一家专业从事问题青少年心理教育、行为教育及文化教育的专门机构。
5、慧腾学校:
慧腾戒网瘾学校成立于2007年,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指导,结合认知行为训练,旨在帮助有心理问题、网络成瘾、叛逆hunyin、厌学早恋等问题叛逆青少年走出心理困境,找回心灵家园。
慧腾学校帮助戒掉网瘾的常见的做法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比赛,如棋牌类比赛、演讲比赛等,以调动孩子生活的热情,让孩子学会享受生活中的各种乐趣,恢复大脑各方面的功能。音乐疗法、情境疗法等。
扩展资料:
戒网瘾的相关方法:
1、认知疗法:家长和网瘾的孩子要像朋友一样协商,不要说教,双方互相尊重,首先明确网瘾的不良影响,比如荒废学业,损伤身心健康等,使网瘾患者内心对于成瘾行为有较为本质的认识,慢慢戒除。
2、系统脱敏疗法:家庭成员与网瘾患者协商制定计划,在一定时期内逐步减少上网时间,最终达到偶尔上网或不上网。
3、代替疗法:网瘾患者在现实生活中需要充实的精神生活和娱乐,可以一起寻找其他的爱好替代网络,比如游泳、打球、登山、旅游等户外运动。
有一部分人行为难以控制,带有冲动控制或者强迫色彩,需要考虑要配合药物 ,在专业医师的系统的指导下 来控制他的那种强迫和冲突 ,就像治疗强迫症一样,情况比较复杂 ,需要药物加上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
爱吃爱玩007
家长给孩子选择学校时,一定要到校实地考察,一定要查看学校是不是正规学校。除了选择正规的学校,孩子有叛逆心理家长不要老是盯着孩子的弱点,不要拿孩子的短处同别的孩子的优点比较。在与孩子接触时,家长应尽可能多找孩子的优点,并多鼓励,减少孩子对家长的抗拒心理
識食過人
最近读了一本书,叫《妈妈的悔过书》 (文末有赠送本书电子书办法)。
书并不太有名,可是我却一口气读完了。
因为这本书写得太真实了,它就是我看到过的成百上千的厌学、网瘾青少年的个案的再现,好在,这位妈妈最后能通过 “教育自己”,让自己成为“教练型父母”,首先拯救了自己,然后影响孩子回归。
《妈妈的悔过书》作者名叫李柳南,是韩国人,她是“一级教师”、“传奇校长”,是成功的教育专家,家长们争相把孩子送到她的班里。书中说,如果别的班级有3个人拿奖,那她的班级就会有10个人拿奖。当然,她自己的一双儿女也极为优秀。儿子轻松在名校排名前三,还当选了学生会长;女儿也进了江南区知名女校(可以理解为韩国的“海淀名校”)。
这么一个牛人,当然有资格传授自己的教育经验,所以她出版了一本教育书《55个给孩子的学校生活成功策略》,非常受欢迎,被列为家长必读书籍。
但是就在这本书刚出版,她却被打脸了:
还有几个月就要高考的儿子突然告诉她:实在无法去学校了,要休学。
她当时觉得儿子简直不可理喻,就和丈夫一起把儿子骂了一顿,命他乖乖去上学。可是儿子却非常坚持,天天在家里吵架、动辄骂脏话……最后还是休学了。
儿子刚休学,正读高二、一向很听话的女儿也告诉妈妈:“优秀的哥哥都不去上学了,没那么优秀的我也要休学。”虽然作者不停地骂女儿、极力阻止,她仍然和哥哥一样不断旷课,最终也达成了目的。
两个孩子休学后,每天做的事就是吃、睡、打 游戏 、看电视.....直到发展到 游戏 成瘾、影片中毒!他们各自窝在房间里,连饭也不吃,两个孩子完全成了废人!
在巨大的压力下,作者曾三次昏倒被送往急诊室,三次被车撞,三次开车撞人,其中有两次还动了大手术,但两个孩子看到她 “仍旧像看到蟑螂一样嫌恶。”
当然,就像无数休学孩子的妈妈一样,一开始,作者仍然心存幻想,只要见到孩子就会逼问:“什么时候去考学力鉴定?何时要上大学?怎么还在玩?上个网课也好啊!”……
但是很快,她就知道这只是她一厢情愿而已,对于孩子,她已经完全失去了控制,有一次她劝儿子回去上学时,因为生气就随手拿起扫帚打了他两下,结果已经长到一米八的儿子居然一把抓住作者的手,把她逼到墙角,厉声说:“你凭什么打我?凭什么对我这样要求?想考大学你自己去考好了!”
她当时真的被儿子吓到了,害怕儿子真的对自己动手,只好仓皇逃跑。
而个性纤细敏感的女儿,则从另一个面让作者感到了恐惧。有一天她看到失控的女儿把房间里的东西都砸得稀巴烂,自己的头发也剪得精光,双手满是鲜血,正在大哭。
这样下去,女儿该不会自杀吧?她的恐惧瞬间升起。
她不得不开始反思: 我到底从何时开始,做错了什么?
她终于想明白了两个孩子休学的原因。
那就是: 两个孩子在学校里好好学习,从来都不是出于自己的意愿,而是妈妈的要求。她一直在逼着孩子学习、优秀,可是被他人逼迫的学习,是有“极限”的。
她一直在打压他们的自信,使用批评和贬低的方式在跟孩子沟通。
7岁的女儿学生字有点慢,她受不了,逼着她晚上不能睡觉也要把生字背写下来。
女儿得了60分,作者骂她“这样的成绩你敢回家?饭还吃得下去吗?”
第二次女儿拿了80分回来,作者挖苦她:“这次考试比较简单吧?”
当女儿终于拿了100分,兴奋地挥着考卷回家、渴望得到妈妈的夸奖时,作者却说:“你们班个个都拿100分吧?有几个100分?”
……
有一个父母都知道的词,叫 自驱型成长,就是一个人做什么事都是自己积极主动,不需要被动催促,更不用监督控制。一切都自己安排得井井有条,自己想办法做到最好。
现实中自驱型成长的例子,就是冬奥双料冠军谷爱凌。
我曾经问过我们办公室同事:你认为谷爱凌身上最值得学习的一点是什么?
大家都不约而同的回答: 自信。
如果一个人相信自己可以,他才有达成目标的能力和动力,但如果他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他就会放弃自己。
而作者,就是这样靠“打击教育”, 毁掉了两个孩子的自信,把他们变成了没有任何目标的人。
现实中很多家长也是一样的,逼着孩子完成家长自己心目中高不可及的目标,就在这个过程中,把孩子的自信毁掉了。
成为“教练型父母”,我终于活成了孩子尊敬的父母
好在,作者是有反思能力和行动能力的人,面临孩子可能自杀的危机,她靠着改变自己寻求自救。——她成为了情绪 教练型父母 。
成为教练型父母后,她修复了和孩子的关系,不断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支持孩子走出泥泞,成为最好的自己。她的女儿终于从美国一所心理学相当不错的大学,提早一年以全A成绩毕业,儿子后来也进了大学,又考取了某大学的哲学研究生。
女儿回国度假时,在墙上贴满了“梦想清单”,第一项就是“全A毕业”。作者终于修复了亲子关系。她和孩子们可以一口气聊三小时的天,儿子回答别人的问话是说妈妈“是我在这世界上最尊敬的人。”
对于作者来说,这句话让她自己觉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成功!
美国《华尔街日报》曾经做过一项问卷调查,其中有一题“你觉得怎样才算成功?”结果,获得票数最高的一项是: 成为受孩子尊敬的父母。
有一次聚餐,席间有一位身家过亿的老总,多次挂掉别人打进来的电话,但有一次他迅速地接起了电话,满脸笑容,语气也各外温柔:“儿子,你说,爸爸在听……”。放下电话他不无骄傲地聊起正在清华读书的儿子,说他陪伴儿子过程的苦与甜。他说,如果孩子不成器,我挣来再多的钱也不够他一个月败光。我死的时候都闭不上眼睛,所以, 做父母才是天底下最重要的事业,我在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事就是把孩子培养好。
他最得意的事情也同样是成为孩子尊敬的父母。
在当下,越来越多的父母面临亲子关系的挑战,很多人还在无止境地抱怨孩子,可是智慧的父母却选择了成长自己,成为 “教练型父母”。
来看看 “教练型父母” 是怎么跟孩子沟通的:
0421打卡任务:和孩子或其他人想法不一致时,先概括复述对方观点(你的意思是 ),得到对方确认后再说自己的观点。分享这样做的感受和发现。
一位学员的作业如下:
看到了吗?对于一开始坚决不跟爸爸“对卷子”的儿子, 妈妈一句都没提学习的事,几分钟后,儿子却主动跟爸爸一起学习了。
这就是教练型父母,面对儿子的不配合,妈妈不是劝说儿子要去学习,而是一直在反聩儿子的情绪,她的每一句反聩都会让儿子觉得:妈妈懂我。气顺了,儿子自己就想去学习了。
在我们的焦点解决父母成长营里,学员每天都会进行这样的练习,直到把自己变成 “教练型父母”。
再看看父母改变之后孩子的改变吧!
我相信,你也想成为受孩子尊敬的父母。但是你苦无“良方”,你读了很多很多书,什么都知道,但是却苦于做不到,那是因为:
第一,你知道不等于就能做到,按照学习金字塔规律,看书的吸收率最低,只有5%,而只有把它用在实践中,知识才会变成技能;
第二,惯性的力量太大,改起来太难!一旦发生问题,立刻进入自动化反应模式,很难自觉运用新的模式;
……
而现在,加入焦点解决教练型父母成长营,这一切难题都将迎刃而解!
第一,我们的课堂采用讨论式,高强度的头脑风暴,直接让你的学习效果由5%提升到50%;
第二,由学员提供真实案例,在课堂上进行角色扮演,当场把知识变成技能;
第三,每天12小时导师和小组陪伴,每天打卡完成任务,直接“逼”你实践,让你的学习效果达到75%;
……
更重要的是,你需要一个能量场: 一个人自己读书学习,谈不上成长,成长是在一个“见贤思齐”、“比翼齐飞”的能量场里,你看到别人有效的做法,会马上尝试用起来;你的优势和能力,也被别人看见、肯定和鼓励!
这就是: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
你需要加入一个成长性的团体,相互看见、相互学习、相互激发,一起成长!
文末彩蛋: 转发本文并私信我,我会把《妈妈的悔过书》(电子书)发给你!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
作者简介: 王宏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讲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妇专委特邀心理问答专家志愿者、两家戒除网瘾机构的导师,幸知在线高级 情感 咨询师、潘幸知公众号原创作者。创作过多篇10万+文章,《壹心理》签约作者。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