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75

嗜吃福將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与孩子对话视频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栤菊粅雨

已采纳

这位妈妈,孩子总是无缘无故打你,看个电视还不给你看,你一定很苦恼。

不知道你的孩子多大? 说是小孩子,肯定没到青春期。 如果是三四岁,可能是到了第一逆反期。

这个时候,孩子已经比小时候大了许多,开始越来越聪明。他什么都想参与,觉得自己什么都会,棒棒哒,想用各种方式显示自己的能力。有时候大人替他做好了,他还要大人放回去自己做,看上去很作呢。

我遇见过,在电梯上,遇见 同层的母子俩, 我顺手按了楼层。谁知道小男孩气坏了,要自己按。他妈妈说下次让你按,小男孩不依不饶,非要自己按,开始打妈妈。我赶紧把楼层取消,让孩子自己动手······

每个人都需要被看见。 这么大的孩子迫切的需要被看见,被认可。但是他们又没有成熟的语言功能,如果你不让他呈现本事,他也不会表达,只能很不开心。老实孩子会不高兴,哭唧唧,厉害孩子就要闹啦~~~

有时候大人莫名其妙,因为孩子不会表达啊!他有很多需求,也会有情绪困扰,需要被看见被认可被尊重,就是不会说。

这时候,需要两条腿走路。

一、告诉他规矩:不可以随便打人,打妈妈也不可以,有事好好说话,不好好说妈妈听不懂就帮不到你了。这个过程不可以笑着说,不可以口气轻轻的说,要正色的严肃说。如果随便带过,下次他还会打你。

二、试着理解他,温柔的问清楚到底发生什么了。如果是有需求,需要被妈妈关注和呵护,那就放下手机,离开电视,用心陪着孩子玩。

现在的家长有时候会觉得:给你吃给你喝,你还闹什么。但是小孩不是小动物啊,他需要 情感 交流,需要爱的表达。如果大人始终忙于家务、工作、交友、手机和电视,孩子需要被看见被爱,却被冷落,自然不爽。当然打妈妈不对,我们要教会孩子正向表达,学会规则和尊重,也要学会去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

希望每个宝宝都在大人的耐心陪伴下顺利度过第一逆反期~!

大家觉得呢?欢迎评论!

心理学不是用来装能的,是用来解决困惑,提高人的生活质量的。——心理咨询师天蓝姐

我有一个亲戚,她每次跟儿子聊天,不出两句话就可以吵起来,母子的沟通方式,完全可以用“暴力”来形容。

在他们每次的对话当中,我都发现,亲戚完全处于“强者”状态,双手交叉放在胸前,每次儿子想要解释的时候,她都会抢先一步去反驳他。

因为这样的沟通方式,亲戚儿子也逐渐开始拒绝沟通,两人的谈话总是充满呵斥和吵嚷声,而亲戚总是跟我们埋冤说自己的儿子多么的不听话。

小孩子处处与你作对,该怎么办?

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 , 因为我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在对待孩子这块,多少有点感悟。

如果经常看 育儿 类的,应该知道,孩子的这些叛逆举动是和他的成长分不开的,男孩来说叛逆性更强,这是他们的天性使然。

孩子的叛逆分三个时期:

2-3岁一个时期宝宝期

6-8岁一个时期儿童期

12-18岁一个时期青春期

这些时期都是他们成人必有的反应,宝宝期更多是摔东西,乱写乱画,这个时候更多是对身边事情的定义模糊,自我意识的形成,这就需要父母对与他们沟通,以便他们有一个对与错的认识。

儿童期已经开始形成自己的独特性,有了自己的主见,这时候会对大人对他的要求以情绪和动作上表现出来,这个时期是快速形成是非对错观念的时候,对他的将来性格的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他们已经有了记忆。

还有就是青春期了这个也是最让父母操心的年龄,在这个时候性格和三观的特殊时期,也是他最危险的时期。

知道这些不妨就反推应对的方法,这样才更有助于我们做父母的帮助他们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

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不能拿别人教育孩子的一套复制在自家孩子的身上,参考一下就行,所以,我就没过多的说我该怎么教育,这是不合理的,只能我们做父母的自己来摸索一条适合一家环境的教育方式。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希望能帮助你。

心理咨询师与孩子对话视频

90 评论(11)

云中子的小白

不愿承认错误,其实这不仅仅是家长的特点,我经常看到新闻上高铁占座的那些人,面对周围一圈人的质疑,还有乘警的警告,他们就是不愿起来,你说他们是不知道自己错了吗?不是,他们知道自己错了,但是就是不愿意在那么多人面前承认自己错了,是一种既愚蠢又简单的固执。说回到家长身上,我记忆里有太多次我的父母固执得想要在我面前保持全知全能的形象,犯了错误就是不愿意承认,要么发脾气转移话题,要么换种说法糊弄过去。我在小时候认知不足的时候,会认为父母没错,是自己错了。但是随着我长大,我会逐渐发觉,这件事是父母错了,我开始会想要跟父母讲道理试图让父母承认错误。但是父母这时候在亲子关系中依旧是绝对权威的那一方,他们开始用权威压制我,我依旧无法说服他们承认错误。这时候我就开始掩盖自己的想法了,因为我发现真诚的沟通换不来真诚的回答,我说一堆长篇大论只能换来他们的气急败坏,还不如一句违心的迎合来的有效,能换来一家的和和睦睦。这种亲子相处模式据我了解过来并不在少数,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家长想要维持自己不会犯错的高大形象,事实上这只能换来孩子对父母的不信任。在孩子变得比父母强大之后,也会成为一部分跟父母逐渐疏远的原因。

280 评论(15)

扬州灰豆子

明显的理论与实践的差异

302 评论(14)

文姐吉祥

这个问题太宽泛了,最好是考取资格证后找一家机构做实习,这样才能慢慢的积累相关的经验。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

122 评论(10)

沧桑小脸

父母经常做这几件事情,会让孩子越来越不愿意敞开心扉。第一,总是批评打压孩子。在家庭中,爸爸妈妈总是忍不住抱怨孩子的毛病,而且这份抱怨伴随孩子的成长越来越多!孩子无论怎样努力,父母都不会去正面肯定孩子,这样的孩子还会极度自卑。第二,做孩子的教育者,而不是陪伴者。在一个家庭中,父母总是会不自觉扮演起教育者的角色。无论孩子做了什么事情,父母总是去评价事情的好坏,而不是去共情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第三,和孩子的对话,永远是“提问式”。这是父母不会沟通,这种对话方式,孩子怎么会有倾诉的欲望。固定沟通的模式,就是无形的鸿沟。孩子是不愿意在这样的氛围中与家长沟通的。父母只有把孩子当成朋友,这样的话孩子才能够与你袒露心扉。

92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