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umiu大酱
李松蔚大致是这样说的:孩子哭,有的理论认为家长得去抱,也有的理论认为家长不必抱,就让孩子哭,哭一会儿就好了。那我的做法就是想抱就抱,不想抱就不抱。结果他这样说了以后还赢得了掌声,受到高晓松的赞扬。可是我听完《妈妈知道怎么办》以后,才知道所谓的哭泣免疫法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首先提出来的,华生在晚年的时候痛苦地承认这个方法是错的。因为他的几个孩子,都很悲剧,有三个得了抑郁症,这就是他所谓的‘孩子哭了不抱,不哭才抱’的理论给孩子带来的严重伤害。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网上查一查提出哭泣免疫法的华生,他的几个孩子,最后的人生是有多不好。那李松蔚应该是比我更懂心理学,怎可以在舞台上传播错误的理论呢?孩子哭了,自己想抱就抱,不想抱就不抱,这种错误的理论,要是被大多数家长认可了会怎样?也就是说你不听华生的理论,你自己开辟了一个理论,那就是看你心情。这是我认为李松蔚在《奇葩大会》舞台上最严重的错误,那其次还有一个要商榷的就是,他举了一个案例,一个在公司上班的男人,因为不敢去向老板要工资,前来找咨询师聊聊。咨询师成功地调动起他的积极性,已经表态了明天就要去向老板要工资,当他结束咨询的时候,李松蔚拦下了他,就问了一句:‘你真的准备好向你老板要工资了吗?’就这一句,把这年轻人吓住了,因为他本来还有点底气,这么一问,又不敢了。于是李松蔚开始和他交谈,他是在小的时候总被妈妈控制,在妈妈面前不敢表达想法,而老板拖欠的工资有几万块,他不敢去要,又怕被妈妈说。那李松蔚的建议是,你要做出一个选择,后来他做出的选择是,既要向老板要工资,又要去向妈妈表达自己一直以来都想对妈妈说的心里话,然后跟妈妈说了以后,大概就会去向老板要工资了吧。然后全场鼓掌。但是我反复看这段就发现一个问题,李松蔚的方法对吗?之前的咨询师已经成功调动了他的积极性,也跟他演练了怎么样和老板要工资,他都已经有信心了,那李松蔚为何又要去让他把精力放在去要和他妈妈沟通呢?一件事归一件事,人需要积累成功的经验,因为他成功要到了工资,证明了自己,他会更自信地跟妈妈沟通,而不是没要到再去沟通,结果是否会更不好,因为妈妈又会把他臭骂一顿,然后逼着他去要工资呢?我相信李松蔚是好心,但真的可能好心办了坏事,因为李松蔚在舞台上最后一句是,他回家跟妈妈沟通了以后,大概就会敢跟老板要工资了吧。这是大概,而且最后是一个吧,所以要不要,敢不敢要,要没要回来,这都是未知数。来找李松蔚的人有很多,他的名气很大,但是他说心理学是没用的,来找他的人想找到方法,但是他说得最多的是,对不起我不知道。人家花钱买你的时间,你说对不起我不知道,那给人家解决问题了吗?我学过认知行为疗法,学过焦点解决短程治疗,人们往往是认知错了,行为和情绪就错了,那就需要调整认知,改变观念,咨询师要去告诉来访者正确的观念,那就得咨询师自己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正确的价值观,这样才能更好的帮助到来访者,让来访者觉得这次谈话对自己很有用,也会落实到生活中。并且咨询师是来访者的生活策略师,而不是观察着来访者,让他自己去解决,他要是能解决的话,还用得着花钱找你吗?以上这些话,我是在听完了《妈妈知道怎么办》这本书,想到了李松蔚在《奇葩大会》上的话,进而又联想到其他方面。我是很冷静地写下以上文字,我是想说,当人们心理焦虑不安,不知道找谁倾诉,也不知道问题该怎么解决,这个时候他们带着困扰找到咨询师,咨询师的目的是帮助来访者解决困扰,而这就是咨询的意义啊!最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自己和别人的心理咨询师,需要不断地学习智慧和修正言行。最后感谢《樊登读书》,《樊登读书》有大量的实用的方法和知识,而这些方法和知识,才是真正帮助人提高自己,改变自己,帮助到自己和别人的。愿我们都能通过读书来点亮自己的生命。
逛街搵食人
“天才”柳智宇下山做咨询,其实出家还俗之后是能够正常谈恋爱的,我们不必对他谈恋爱或者结婚有过多的惊讶。
一、“天才”柳智宇下山做咨询
按照目前不少新闻对于这位天才的报道,我们可以发现他已经下山做起了某家公司的心理分析师,这也就意味着他有了一份正经的工作,而且收入还不俗。但更多的人则是对他是否能够谈恋爱很感兴趣,以下我们就从几个方面进行简要叙述。
二、还俗之后当然是能够正常恋爱的
从主客观方面来看,其实他还俗之后都是能够正常恋爱并且结婚的。从主观因素来看,他就是厌烦了僧侣寺庙里面的复杂的社会关系才重新还俗,同时也是耐不住寺庙里面的寂寞了,而且向往佛法的心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坚定,这也就意味着他对于谈恋爱已经有一个爱人是不抗拒的。从客观因素来讲,目前只是在佛教里面的僧侣不允许结婚而已,所以这柳智宇本人下山做起了咨询生意,他不仅已经还俗了,而且具备相应的资金实力,他去谈恋爱也是绰绰有余的。
三、其实出家人未必不能结婚:日本的僧人就是可以结婚的
其实我们也是时候改变一下自己的观念了,不仅还俗之后的出家人是能够结婚的,就算出家人真的出安家了,这也是能够结婚的。按照目前佛教在世界的分布来看,除了我国盛行大乘佛教并不允许结婚以外,日本的僧人不仅是可以钻研佛法,而且还可以结婚生子,这也算是一种奇葩的现象。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对于天才下山之后的感情事物不用太过关注,毕竟他本身就已经是普通人了,他结婚也是他个人的私事。
张凉凉2779
2014年4月7日凌晨,英国名媛皮驰斯·盖尔多夫在家中意外死亡,死亡原因是海洛因吸食过量。她的尸体被发现时,她不足一岁的小儿子单独待在家里,无人照料。 让英国民众人们震惊与哀悼的,是盖尔多夫这个英国第一个名流家族的悲剧再次上演——14年前,也就是2000年,皮驰斯·盖尔多夫的妈妈——著名的英国主播宝拉·耶茨被发现死于家中,死因也是海洛因吸食过量。而宝拉·耶茨死亡时,她3岁的女儿,皮驰斯的妹妹泰格·莉莉也一样是单独待在家中,无人照看。 皮驰斯从小就由保姆带大,跟她的妈妈宝拉·耶茨并不亲近。同时,经历离婚、再婚、第二任丈夫自杀的宝拉·耶茨终日沉迷于毒品,常常对这个并不亲近的二女儿实施身体和精神上的虐待。 皮驰斯一生都希望挣脱母亲给她留下的阴影,但她本身又与妈妈极其相似:都从事新闻电视工作;都十分聪明、口才了得;同时私生活又非常的丰富;都死于毒品吸食过量,同样的痛苦又再一次降临到她的两个幼子身上——悲剧再次重演就像命运之轮不能阻挡。 英国国民心理学家奥利弗·詹姆斯在他的著作《天生非此:家是如何影响我们一生的》一书中指出: 父母通过各种特殊的方式对待孩子,造成不同的言传、身教及身份认同作用,通过特定方式来虐待或关爱孩子。在某些情况下,这些行为模式已在家庭中相传数代。童年的遭遇如同致命的鸡尾酒,让灾难的发生几乎无可避免。 奥利弗·詹姆斯是作家、记者,也是一名儿童心理医生,被《泰晤士报》誉为“国民心理学家”,他的出版作品包括《青少年的暴力倾向》和《沙发上的不列颠》。 在《天生非此:家是如何影响我们一生的》一书中,奥利弗·詹姆斯详细的论述了我们跟自己的父母相似并非因为先天的基因,而是由于后天的培养。并通过大量的例子层层推进,从孩子、自己、父母和天才四个角色来论述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巨大影响,最后总结出一个重要的结论: 幸福和不幸的培养模式会像基因一样在家族中世代相传,而想要改变这一切,为自己、家庭还有孩子带来幸福,就要从自身做起,改变这一切。 奥利弗·詹姆斯在《天生非此:家是如何影响我们一生的》一书中提出: 我们与父母相像的关键因素就是言传、身教、身份认同,以及关爱和虐待。 很多人都喜欢《奇迹男孩》这部电影:奥吉天生脸部畸形,一直在家中和妈妈自学。后来在妈妈的坚持下他开始进入学校上学。但他非同一般的外表让他成为同学们讨论的焦点,这让他很困扰。最终,通过周围人的帮助和奥吉自己不懈的努力,他终于克服挑战、融入了集体,获得了成长。 为什么奥吉最终能够走出阴影,在阳光下获得成长呢?最重要的原因来自于他的家庭:他出生在美国一个富足的中产家庭,在富人街上有一栋大房子;他有一个贴心、知性、又富有决断力的妈妈;有一个体谅他、把他当成好朋友的幽默的大鼻子爸爸;还有一个愿意以他为重、关心和帮助他的姐姐。在这样一个父母恩爱、阳光积极又充满爱的家庭当中,孩子会获得巨大的能量,他们更能够克服生活中的困难,获得积极健康的生活。 艾德瑞克·泰格·伍兹,美国著名高尔夫球手,在2009年前高尔夫世界排名首位,被公认为是史上最成功的高尔夫球手之一。 2009年,媒体曝光了泰格·伍兹的多次婚外情,与此同时,泰格同时几名女性保持性关系的事实也浮出水面,泰格的形象一落千丈、自此跌下神坛。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在重大比赛中获胜过。 而这些问题的根源就是他的家庭教养问题——泰格的父亲厄尔是个无情、易怒的人,他将巨大的压力施加给泰格,不断逼迫他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种虐待会导致精神疾病,也会导致出色成就。更重要的是,厄尔一辈子都是个花花公子,父子双方甚至达成了默认的协议:出轨和滥交是可以接受的。 幸福和不幸的培养模式就是家庭教育中的天使和魔鬼,他们不断的重生,在家族中世代流传。受到细心的、回应式照料的孩子极有可能成为回应式的父母,而被虐待的孩子则更可能受到精神疾病和生活感情问题的困扰,最终变成像父母一样的人。 了解家庭的教养方式,弄明白这种方式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我们就能够清楚很多困扰我们的问题来源是什么,学着正确解决这些问题。也能够主动地改变这种不恰当的教育方式,为自己的孩子带来快乐,改变子孙后代的命运。 不久前高晓松首次在《奇葩大会》上公开提及自己和父亲的关系,提到自己的原生家庭。 他直言他从小没有问过父亲任何一个问题(这句话他重复了好几遍),并在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讨厌别人干预自己、爱较劲等。 直到40岁之后,他才慢慢地学会直面这个问题,真正摆脱了原来的东西,真正地走了出来。 几乎每个孩子都会受到后代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影响:孩子会努力地模仿父母的性格特征,以此来向父母建立情感联系并试图获得他们的喜爱。所以,孩子总是倾向于认为“父母爱我”,很难接受自己曾经受到过父母虐待这个事实。但接受这个事实,才是心灵疗愈的开始。 《心灵捕手》中的数学天才威尔因为小时候生活颠沛流离还受过养父虐待,所以性格叛逆不羁,到处寻衅滋事,甚至进过少管所。心理咨询师桑恩花了非常长的时间来倾听,不断地鼓励和引导,威尔才被治愈。 最后一次治疗时,威尔询问桑恩有没有受过虐待,桑恩跟他讲了小时候自己父亲虐待的经历,并一次又一次告诉威尔:“这不是你的错!这不是你的错!” 听到这句话,威尔很激动,他的表情也从一开始的愤怒、羞愧变成最后的委屈、泪流满面。幸运的是威尔最终得到了治愈,走出了困扰他多年的阴影,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光明前途。 我们总是想办法将财富留给孩子,但是基本的财富得到满足之后,我们会发现,比起财富和所谓的抱负,更重要的是将爱和情绪健康传递给子孙后代。只有拥有了这些,孩子才能真正获得内心的幸福。 值得一提的是, 就算一个人的家庭模式决定了他极有可能虐待孩子,但是如果他有一个体贴的伴侣、和自己的伴侣拥有和谐的关系,那么即使孩子很难管教,父母的情绪控制能力也会增强、对孩子充满耐心和理解,孩子也能感受到更多的幸福 。这也和现在很多人都说的“ 最好的家教就是爸爸爱妈妈 ”不谋而合。 奥利弗·詹姆斯在《天生非此:家是如何影响我们一生的》中系统的阐述了家庭教育模式对一个人的巨大影响,这本书可以说是既是父母的自我疗愈手册,也是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指南。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在家庭当中遭遇过虐待,我们也不可能最是随地都保持对孩子的耐心呵护,但我们可以通过努力,最大程度的摆脱家庭教育中的魔鬼,治愈自己、让自己、让伴侣、让孩子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
枫叶e宝宝
01 前两天,詹庆云被骂上热搜。 在新冠疫情如此紧张的环境下,一些美国政客和媒体毫无事实根据,就说"新冠病毒"是"中国病毒",更将新冠病毒称为"武汉冠状病毒",意图将责任推到中国身上,并让中国道歉。 对于此,我们当然坚决反对。 近日,美国疾控中心在众议院一场专题研讨会上公开承认,在美国一些患流感而死的患者体内检测出新冠病毒,这表明这些美国患者当时可能是死于新冠肺炎。 针对上述问题,我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连发5条推文, 零号病人是什么时候在美国出现的?有多少人被感染?医院的名字是什么?可能是美军把疫情带到了武汉。 希望美国能给予合理的解释。 针对这件事,周玄毅发微博称: 去年美国流感大爆发,去年美国人来过武汉,新冠可能误诊为流感,今年武汉新冠大爆发,实锤了!亲口承认了!……害! 而詹青云随即发了一条微博,用手机为例,暗指这一推论过于轻率。 原话是: 学会了!庞老师喜欢玩别人的手机,庞老师三个月以前正好玩过我的手机,庞老师承认她对手机也不是无所不知,我的手机上个月坏了!结论,庞老师玩坏了我的手机,她欠我一个手机。 读完之后,我不禁要问,你在为谁发声? 紧接着,詹青云发文道歉,称自己的表达欠考虑,只是对逻辑推理方法的讨论,认为该逻辑有欠缺之处。 虽然做了澄清,但是大家还是有自己的考虑,认为在这个时候揪逻辑问题,实属不恰当。 02 詹青云的事情没多久,《奇葩说》的又一名元老级辩手邱晨被人民日报点名批评。 原因是邱晨被网友扒出在2014年多次发声支持非法"占中",并参与创作相关文宣设计。 通过近几年邱晨在社交平台上的言论,疑似支持港独。 虽然邱晨发文澄清,自己不是港独,支持一国两制,但是争辩并不能改变事实。 究竟冤不冤, 网友眼睛是雪亮的, 是否如她所说"希望祖国强大", 看看她一贯的言论便知。 何为爱国,何为大义? 岂能颠倒是非黑白。 作为公众人物, 又该给年轻人传递什么价值? 不要以为巧舌如簧, 就能改变事实。 邱晨发表声明,将关闭个人微博等社交媒体账号,退出公众视野,不再参与任何节目录制。 03 而此前,因为肖战事件,马薇薇曾发表言论称: 哎,真诚的说一句,粉丝挨打立正,正主出来说话,别无他法。 网友称其落井下石。不久前还在节目里问肖战:你觉得咱俩是朋友么? 肖战的回答是:我觉得我有把薇薇姐当朋友。 但是转眼,马薇薇就在背后捅了肖战一刀。 并且不只发了一条微博,来加速这件事的发酵。 马薇薇的这一做法,引来了广大网友的不满,骂声一片,做人不能太马薇薇。 果然是世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邱晨事件一出,马薇薇作为邱晨的东家,很多人借用她曾经的话,发出声讨: 员工挨打立正,老板出来说话,别无他法。 但是她一直保持沉默,在这场大讨论中明哲保身。 不得不说,马薇薇人设已崩,还能在这条路上走多远呢? 04 看过《奇葩说》的人,应该都认识这几个人。 詹青云,《奇葩说》辩手,哈佛大学法学博士,在辩论界颇有名气。这个长相不算出众的女生,凭借着敏捷的思维,缜密的逻辑,超强的心理素质,获得众多好评。 自《奇葩说》第六集播出以来,詹青云的热度一直都很高,更有大量的软文以她为题材,赞美声不绝于耳。 邱晨同样是《奇葩说》的辩手,也是米果文化创始人之一。她自嘲为《奇葩说》最丧辩手,但辩论风格和形象,深受观众喜爱。 但是邱晨相比于詹青云似乎惨了一些,很多人称如果不是因为人民日报的批评,我根本不知道邱晨是谁。 马薇薇,《奇葩说》第一季奇葩之王,以其犀利的语言和独特的角度在《奇葩说》中稳坐第一把交椅。 但是不知何时开始,她的辩论越来越进不到观众的心里,水平一度下降。 经过这两次的事件,网友对马薇薇的观感又会下降一个层次了。 《奇葩说》自2014年播出以来,获得了不少观众的喜爱,也捧红了很多人。 从第一季到第六季,不论是从辩手的辩论,还是导师的点评,都给观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我们总是羡慕会说话的人,佩服能够从不同角度找出论点的人,《奇葩说》确实造就了一批这样的人。 但是,正是因为她们是通过语言而被大家所熟知的,就更应该知道语言的力量,作为公众人物,要说该说的话,说适当的话,说正能量的话,这不仅仅是职业操守,更是一份责任所在。 因为这次疫情,我们看到了很多事。看到了国家有难,有人逃避,有人向前;看到了有人添乱,有人支援。 曾经不是明星的医护人员,如今成为了祖国的新星,曾经那些屏幕上闪闪发光的明星,在国难来临时,不知所踪。 所以我们不禁开始思考,那些暴露在大众视野的光环下面,究竟隐藏着什么。 《奇葩说》的艺人不是什么大红大紫的明星,但也是公众人物,她们的每一次发声,每一种言论,都会带来舆论导向。 既然承受着那么多人的喜欢,也要承载这一份压力,在现在这样关键的时期里,更要保持自己的那一份同理心。 其实,这句话也适用于娱乐圈里的所有明星,请做一些积极向上的事,对得起国家的资源,对得起自己的身份,对得起观众的这一份喜欢。 梦夕辰,教育学硕士,高考报考志愿填报师,学业规划咨询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特殊教育教师,一直在提升自己的道路上奋力前行!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