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蝴蝶CYF
——记得那是2020年6月20日—— 那是共启愿景《家校共读》家长学校开学的日子~ 这个是由郑xiuli主任建立,张xiaohong校长引领的,由全体中学的家长及26个班,班任组建的大型网络群体活动。目的:‘家校共读,共同成长。为了提升家庭教育的统一性,科学性,可行性,有效性~’ 开学第一天,由张xiaohong校长推荐阅读第一本书 :《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学习篇。这是一本青春期父母的入门书籍,先将我们领进门,打开窗,构建爱的边界,当我们意识到孩子和我们是独立两个人的时候,真正的沟通才可能发生~ 因为初中生的父母,首先要面对的就是,主体性逐渐彰显的青春期。孩子看似叛逆的背后,蕴含的却是成长的力量。孩子的自我意识萌芽了,他们急于证明,我已长大。让我们耐心静待,做一个冷静克制的观察者,建设者,而不是简单粗暴的决定者。 当孩子进入初中阶段时期,家长们往往更加关注于孩子的学习成绩。当孩子考不好的时候,我们不去指责,而是多给予他们一份理解和支持,让他有一个好心情,那样孩子才能鼓起再战的勇气,面对更多的困难。学习本该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孩子们到学校里摄取知识,一方面可以满足好奇心,不断找到解决各种问题的方法。同时,通过阅读和写作不断提升文化素养。从学校回来的孩子,应该是充满成就感和自豪感的,因为他们,每天都在成长。 无论针对哪一方面书籍的阅读和学习,学就要学出真感觉,用心领悟其中的真谛。某些方面会引领着读者去做对的事,感受真善美的臆想。所谓:‘前者之鉴,后者之施’~ 一个真正懂阅读,会阅读的人。将懂得阅读,不只是看书,阅读是输入加理解加输出的完整学习过程。分成四个步骤,一是阅读,二是理解,三是实践,四是分享。所有的职业都得益于阅读中获得的技能;帮助我们探索这个世界;提高自我表达能力;帮助我们成为想成为的人。通过不断的阅读,学习 ,让我们努力成为一个不同阶段的合格智慧父母~ 合格智慧的父母又是怎样的呢?就拿陪伴来说吧!陪伴不是和孩子紧紧的贴合在一起,再亲密的关系也需要有距离的存在,没有距离的亲情是一种灾难。有些事,只能孩子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孩子一个人过。有些路,只能孩子一个人走。所谓智慧父母,就是那个对着孩子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却又不会声张的人。 :‘一个真正能够欣赏对方优点的人,(‘对方’是指☞朋友,同事,萍水相逢的陌生人,这里也包括我们的孩子……)为人必定谦逊,处事必定大气,胸襟必定宽广。我们在彼此陪伴,彼此欣赏中学习’。 作者简介: 刘称莲——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心理咨询师、萨提亚模式家庭治疗师。被新浪教育评为2013年度中国榜样家长,其家庭荣获中国首届“书香家庭”称号。重点关注家庭教育、亲子关系、青少年心理等研究,常年奔走全国各地的学校及社区,传播家庭教育知识。倡导“和谐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前提”的理念,并用于自己的育儿实践中。培养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女儿,高考时被北京大学和香港大学同时录取。目前在第二书房长期举办家庭教育讲座和亲子沟通工作坊,出版畅销书《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构筑爱的边界》和《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一起吃“苦”的幸福》。
贪吃的pinko酱
孩子进入公办小学后,感觉自己身上的担子加重了。学校减负减负的同时,自己也想让孩子有一个好的成绩。
加入了小学拼课群,可以感受到群里父母们的用心良苦。大家都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天天打鸡血似的寻找可以让孩子成绩提高的课程。至于娃,只能说声辛苦了。
小时候,父母总说,你看谁谁谁多么努力,学习成绩多好。现在我也不自觉拿别人家的孩子和自己家的孩子比,别人家的娃学习怎么那么有效率,我家这个,哎,一言难尽啊。
为了可以缓解这份焦虑,我特意找到了《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这本书,试着让自己更从容的面对孩子的小学生涯。
这本书也确实有缓解焦虑的效果。
和一般的教育书籍不同,《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的方法论很少,读这本书就像是在看一个孩子的成长日记。一个妈妈用心用爱记录孩子成长的过程。
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真实生活中的“孟母三迁”,可以看到一个妈妈在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中如何无缝切换,可以看到一个妈妈如何用心但不留痕迹的帮助孩子成长。
作者刘称莲是一个职场妈妈,在忙碌的生活中,她一直坚持记录着女儿的点点滴滴,这些记录汇聚成了这本书。除了这本书以外,她还出版有《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这些书都常年占据图书畅销榜。
她身上还有很多标签: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心理咨询师、父母大讲堂讲师。
她和女儿在家庭教育中互相成就了彼此。
她的家庭教育经看起来非常地简单:用心用爱陪伴孩子成长,在生活中教会孩子成长。
作者在书中提到他们会经常陪孩子玩扑克牌,让孩子在玩中体验到输赢。
他们不会故意让着女儿,不会故意让她赢牌,哄她开心。他们这么做就是想在 游戏 中培养孩子“输得起”的品质。
“杀了第一名,我就是班级第一名了!”这是一个初三学生说的话。仅仅因为成绩比不上第一名,就残忍杀了比他成绩好的同学。
输得起是一种品质,只有怀着输得起的心态,才能平和看待每一件事情。
从小让孩子"输得起",在未来孩子才可以更从容的和别人竞争。
让孩子输得起,在学校里没有专门的课程去教。我们只有在生活中,在玩的过程中,让孩子学到这些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生活,就是最好的教育。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之前我们对学习的定义就是辛苦。经历了重重磨难考上大学后,就不想再去学习,从而失去很多竞争力。
而作者分享的 学习是一颗糖 ,让人耳目一新。
学习应该是甜蜜的,喜欢学习,对学习有兴趣才会让孩子持续知识并最终拥有生活的本领。
书里的这段话点醒了我。我们每天慌慌张张的送孩子,接孩子。各种兴趣班、补习班都是为了让她学习好,却忽视了让她爱上学习的内在动机:喜欢学校,喜欢老师,喜欢同学。
而让孩子能够有持续学习的兴趣,这需要父母运用智慧去帮助孩子。
学好语文,阅读和作文要重视。根据孩子的兴趣给她提供书籍,让她的女儿对语文产生兴趣,又替孩子记录孩子想要表达的东西,先让孩子学会“把事情写出来”再让孩子“写出真实 情感 ”。孩子在这样的帮助下,文章写得非常漂亮。
英语启蒙,每天都会给孩子准备英语磁带,睡前让孩子磨耳朵。和孩子看原版电影,帮助孩子找到记单词的方法……
数学偏科,及早察觉到孩子的偏科问题,帮助孩子做辅导练习,鼓励孩子,寻求老师共同帮忙……
社会 交往中,帮助孩子寻找固定的玩伴,在和同龄伙伴一起学习时,学习的效率会非常高……
这个章节中,作者分享了她女儿出现的问题,但这些问题都被她巧妙化解。用心又不留痕迹地做一些事情,让孩子不惧怕学习;让孩子在和同学和老师的交往中,保有学习的热情。
其实,我们都特别重视孩子学习成绩。但有时候孩子成绩不好,真的不是补课就可以提高的。孩子是否养成良好习惯,孩子是否有学习的内在动机,孩子是否有良好的社交,这些内在因素也值得我们去发现。然后帮孩子解决问题。
学习不仅是孩子和老师的事情,即使我们平时很忙碌,也一定要去关注孩子学习,帮助孩子让孩子意识到学习是甜蜜的,这样孩子在未来的路上才能一帆风顺。
孩子的成长是一家人的并肩行走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参与,父母是孩子的榜样,是孩子成长的参照物。
《陪孩子走过小学6年》可以让我们感受到父母在家庭中对孩子的影响有多么的重要。
优质的家庭教育,是充满许多润物无声和无心插柳的过程。
做父母的,我们一定要认识到自己的榜样力量是有多远,多么的大。
教育孩子,就是一个自我成长的过程,我们再慢慢学习成长的过程中,就是最好的身教。
这本书读完,可以让我们放下对孩子上小学的焦虑。
要知道焦虑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我们真正能做的,就是用心用爱陪伴孩子,并静静等待和欣赏孩子吧!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相信你可以从这本书中找到属于你自己的智慧。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