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1LUL1ANG
这问题挺奇妙的。按说一个人同时做两份工,没有什么不可以。类似地,假如你看到你的老师下班后做装卸工会有什么感觉?看到你的医生下班后做装修工又会是什么感觉?我猜想你可能会觉得:一段真诚、美好,专业的心理咨询关系似乎极大的变了味道。好像自己花了钱的心理咨询,并没有那么高大上,似乎跟你看到的这个工作一样,普通、平常甚至可能还有些低贱。那么,我们可能会有疑问:我的心理问题是怎么好的?我到底有没有心理问题?
或许当你看到你的咨询师在装卸时,你所产生的愤怒、后悔的情绪,使你更接近你自己的内心。因为也许你会发现:你的心理困扰如此的平常,被如此平常的人和方法解决,并没有什么神奇的。这让你更需要直面生活中的其他苦恼,并且为这些苦恼负起自己的责任。话说精神分析师就不会让来访者看到和介入自己的私人生活,因为这样会干扰咨询中的动力,干扰移情和反移情的工作。
你第二次焦虑症状明显减轻,第六次就强迫症明显减轻,焦虑抑郁情绪舒缓,社交恐惧舒缓。咨询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在咨询中,神经症。如此康复快速,让我想到矫正性情感反应,即因咨询师的参与及回应,暂时性的提升了访客的良好感觉。这个时期其实还是处于移情阶段。从题主的描述,很像是“理想化移情”,即对咨询师产生他是好的,我跟他在一起,我也是好的他是很了不起的,我能跟他一起,我也是特别的”等类似体验。
咨询师会有一种感觉“自己需要和访客想象中的样子一致,否则很可能发生理想化挫败。咨询师做了一些常人犯的错误,比如迟到、有某种缺点、不足的地方,都可能引发理想化失败。神经症人格的反应是可以接受和讨论的,自恋型人格则会生发暴怒、失望剧烈的情感情绪反应。这是因为其“自体客体”体验产生了破灭。认识到咨询师是一个凡人,是需要经过理想化、理想化褪色、整合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访客内化了有缺点、有优点、鲜活的“人”的客体,从而也开始允许自己不存在于幻想里,不对他人有过高的期待、过完美的要求,会从根本上变得快乐、轻松。也能表达自己和允许自己的不足。
出现这个情况,建议和你的咨询师去交流。他会给你一个准确的信息,万一你认错了人,这只是一个和他有点像的人呢?我觉得这种情况可能性也是存在的。即使真的是咨询师本人,你所有的感觉也可以跟他谈。这是咨询深入的时候,这些对你更有价值的情绪体验,也是深度疗愈的开始。咨询师工作时间比较自由,我认识很多咨询师都是有兼职/其他兴趣特长的。咨询师不能脱离社会体系,一味在咨询室中不利于咨询师的整体反身,时间久了会受到视野、人格发展的局限,反而是有一份参与社会的体验会更有利于咨询品质。我想,可能做个人类学者、哲学教授更符合大众的期待。但咨询师其实最重要的是需要健身和运动,因为长期的久坐和精神、心力的消耗很影响身心健康。
那既然这个事情已经发生了,咨询师的私人生活总是让来访者失望和愤怒,只是或大或小而已。你想想看,咨询师也会挖鼻屎,买菜时也会为几块钱斤斤计较。咨询师的小孩也会厌学,咨询师也会离婚。类似的,我们看到自己的老师课后做苦力,看到我们的医生去做装修工,也未必会产生正性的情感,也许也会厌恶、鄙夷。对这些情感的处理都是一样的,如果我们能够珍视咨询室内发生的情感,认可自己的努力。也放下咨询室以外咨询师的身份。也许我们会更认可平庸、普通,甚至卑微人性当中的勇敢和光亮。
当然,如果你可以继续跟你的咨询师工作的话,就像其他知友回答的,你的愤怒、后悔对你的深度成长更有帮助。我认识一些兼职的咨询师,其中有个姐姐是卖铝合金门窗的。听起来是不是和“装卸工”差不多,和心理咨询没啥关系,让人不由自主的怀疑其专业性我在想,题主的咨询师是不是和那个姐姐的情况差不多。和有回答里提到的生活困难没什么关系,心理咨询只是兴趣爱好。那个姐姐和很多兼职咨询师一样,各大培训班都有很多这样的家长为了理解和治疗家里的叛逆孩子或者自己的心理问题而走上了这条路。
一开始觉得自己收获很大,就继续往下走。考了证书,取得了资质,开了工作室。但是早就做熟了的主业并没有丢。想一想之前的各种心理咨询师培训的广告,一点门槛都不要,让多少人心动?现在知乎的提问里面还有很多人问想我不是说题主的咨询师不专业,也不是说认识的姐姐不专业,而是心理咨询师这个行业的现状确实挺魔幻的。当心理咨询师要报什么班?哪个培训证书更权威结合起来想,是不是就容易理解了?我还想起一个非常有争议的讨论,就是《精神卫生法》规定精神科医生可以做心理治疗,而心理咨询师连诊断的权利都没有。
很多人都不服气啊,很多精神科医生根本没有接受过心理治疗的培训,凭什么就能直接做心理治疗?很多的非医学出身的大咖都在反对这件事。应该没有哪个国家有这个规定吧。这个就是中国的现状,那些大咖,很多人经验丰富,当然有做诊断的能力。但是,半道出身的兼职咨询师太多了,经常在听案例汇报的时候发现那个来访者有比较严重的精神病。而不少“用爱发电的咨询师”竟然亳无察觉。精神科医生的好处就是通常不会漏掉这些严重精神疾病患者。
18821090937
超职教育心理咨询师的特色优势1、ACI证书全球通用,被称为二十一世纪的“求职绿卡”;2、获得ACI证书的学员可自愿申请获得美国联邦政府公证,证明ACI证书的国际权威性;3、获得ACI证书的学员在申请美国移民、签证时可起到辅助加分作用;4、获得ACI证书的学员将有机会参加在美国举办的行业会议、论坛、商务考察、培训等相关活动;5、获得ACI证书的学员,可自愿申请进入中国海外人才库,在官网查询,并作为高级专业人才储备,存档供单位人事部门查询,是岗位聘用、任职、加薪和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
罗夕夕1976
一、心理咨询师报考条件:高级心理咨询师报考条件: 1: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 2:完成心理咨询师规定培训课程。二、心理咨询师考试时间每年全国共计考试4次,分机考和试卷考试两种形式。分为5月、7月、9月和12月。三、心理咨询师考试题型分值分布1:机考时间为90分钟,110道题,分为单选、多选、案例分析三种题型。2:单选题80道,每道分,共计40分;3:多选20道,每道分,共计30分;4:案例分析1大道(细分10道小题,1小题3分,共计30分)合计100分制,60分及格。四、心理咨询师考试报名材料1、身份证正反面照片(可手机拍照) 2、2寸蓝底电子照片(以后为证书头像, 格式要求 :2寸蓝底,像素为300*390 ) 3、您的入团入党情况:群众、共青团员、党员或其他身份类别。4、已手写签名参训确认书扫描件电子版。五、心理咨询师考试流程无需打印准考证,考试时登录账号密码即可参考1、提交报考所需资料给培训机构,渊大教育为您统一完成报名审核2、在渊大教育完成心理咨询师相关培训课程,并需在指定网站学习20课时3、完成所有学习课程后即可参与考试。考生提交资料报名成功后需登录中国国家人事人才培训网20课时线上学习,考试前需要将学习进度达到100% 才能参考六、心理咨询师考试成绩合格标准心理咨询师考试为机考形式,仅综合考试一个科目。1:机考时间为90分钟,110道题,分为单选、多选、案例分析三种题型。2:单选题80道,每道分,共计40分;3:多选20道,每道分,共计30分;4:案例分析1大道(细分10道小题,1小题3分,共计30分)合计100分制,60分及格。七、心理咨询师证书介绍:考试合格取得的证书为中国国家人事人才培训网颁发的《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证书》,证书序列号具有唯一性,可通过扫描二维码或登录“中国国家人事人才培训网”进行查证,全国通过。根据《职业教育法》的有关规定,该证书可以作为培训学员从业凭证。八、心理咨询师查询方式:1、打开“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站,选择“中国国家人事人才培训网。”2、在网站下面“部属网站”找到“中国国家人事人才培训网”并打开网站,如下:3、点网站右边“人才数据库”,并打开,如下:按证书相应项填写好后按“查询”即可(输入两项均可查询)九、获取高级咨询师证书的周期是多长一般来说,学员在通过考试认证后45个工作日左右,就能拿到心理咨询职业证书,考试合格取得的证书为中国国家人事人才培训网颁发的《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证书》,证书序列号具有唯一性,可通过扫描二维码或登录“中国国家人事人才培训网”进行查证,全国通过。根据《职业教育法》的有关规定,该证书可以作为培训学员从业凭证,终身有效。十、心理咨询师证件作用:心理咨询师职业证,是表明心理咨询师具有从事心理咨询师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它是心理咨询师人员求职、任职、开业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也是境外就业、对外劳务合作人员办理技能水平公证的有效证件。十一、心理咨询师就业前景心理咨询师以新兴的朝阳的职业,可观的职业收入还有高尚的社会层次等成为十大最佳工作之一,而在国内,心理咨询师这个行业同样也是蕴含着巨大的潜力,据有关调查显示,中国的心理咨询师尚有非常严重的缺口,可达到40多万。市场需求越来越大,而专业人员的严重缺失,导致未来心理咨询师的前景相当可观。十二、心理咨询师就业方向第一,普通高校;第二,公务员;第三,企业;第四,中小学;第五,心理咨询工作者。
angelabaobao
心理咨询师怎么考:心理咨询师的考试是不支持个人直接申请报名的,必须要向的授权机构报名,然后由授权机构代报名,最后参加考试。具体考试流程为:向授权机构报名→课程学习→课后练习→参加考试→考试合格→获得心理咨询师证书。(注意:考试满分为100分,含60或者以上为考试合格,证书基本在考试后的两个月内邮寄到所提供的地点)考试方式为:机考,题型为主观题+客观题报考心理咨询师需要什么条件:心理咨询师报考不限于一定是心理学相关的专业,非心理学专业满足条件者依旧可以报考。(满足其中一条即可)1、专业不限,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经过心理咨询师培训的;2、医疗、心理等相关的专业专科学历,经过心理咨询师培训的;3、医疗、心理等相关专业本科学历的。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