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猫墙纸
先不要直奔主题,随便聊聊家常,比较有意思的人和事,然后再慢慢往主题上引导,最好跟咨询对象像朋友一样,让他很自然地展现在你的面前,越放松越好。至于要说保密,当然要说到,但也要做到自然,不要一本正经地说,会让咨询对象紧张的。

漫游的Alice
与抑郁症病人如何交流,由于抑郁症患者的特殊心理,在交谈是一定要避免出现一些刺激他心理的话题。所以在交流时,家人朋友或者是医护人员要掌握哪些沟通技巧?下面我整理了与患者有效进行沟通交流的 方法 ,供你阅读参考。与患者有效进行沟通交流的方法:护士与抑郁症患者的沟通技巧 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有利于与患者的心理沟通 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心理沟通和护理的前提和保证。首先要取得患者的信任,对患者要有同情心,与患者接触时要热情、态度和蔼、言语恰当,护士应尊重、信任、关心、理解患者,使患者感觉到温暖而产生信任感。 2. 要体会患者的心境,给予关心与同情 要体会患者的心境,给予关心与同情,这往往会使患者从痛苦中解脱出来。特别是当患者采取自杀行为被制止后,不要责备患者,要不间断的与其交谈,并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逐渐的消除其自杀念头。 3. 营造良好的休养环境,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环境对人的身心健康有重大影响。抑郁症患者所居住的环境应明快和谐、光线充足、通风良好、温湿度适宜、整洁、易于观察,避免噪声和干扰。 4. 鼓励患者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和适当的文体活动,让其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患者病情一旦好转,鼓励其参加力所能及的轻微劳动。当患者能够完成某项劳动任务时,就会增强自信心,感到自己仍是一个有用的人。鼓励患者 唱歌 、下棋、玩扑克、看电视、听音乐等,既能丰富患者的休养生活,得到功能锻炼,改善抑郁症状,促进病情的恢复。 5. 严格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加强缓解期的护理 抑郁状态的患者,当病情好转时,思想和动作的抑郁虽然减轻,但自杀念头仍然存在。因此,对病情好转的患者,也不能放松监护,仍要加强心理沟通和护理。 总之,在护理抑郁患者时,应合理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整体护理原理,矫正患者的病态思维和想法,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患者、家属、医务人员密切合作,有效的治疗患者,使患者早日康复、回归社会。 与患者有效进行沟通交流的方法:交流的原则 1、交友的原则: 交谈中不仅要注意技巧,更要注意态度。我们要对抑郁症病人热情、诚恳、耐心、负责、尽可能用他习惯的方式交谈,在不违反原则的条件下,尽力满足病人的要求。建立良好的关系。 2、启发的原则: 许多抑郁症病人因为抑郁而表现被动、话少、反应慢,甚至悲观绝望,因此,需要启发、鼓励和支持。使病人能认识到自己的疾病,疾病的原因及参与治理疾病的主动性。 3、保密的原则: 这点很重要,交谈中可能会涉及到抑郁症病人的隐私。您知道了他的隐私,千万不要出去作为自己的谈资或笑料,这是很不道德的。 4、整体的原则: 交谈前要有一个计划,对交谈过程有个预估。比如如何开始,交谈中可能出现什么情况,出现了这些情况该怎样应对或应答。如果这次交谈有进展,以后能否进一步有规律的交谈。 5、注意交谈技巧: 这个不是一朝一夕能学好的。但是临阵磨枪,不快也光。知道点基本原则还是能用的:多听少说,想好再说。一般心理治疗的技巧就是:倾听、解释、保证和支持。 6、委婉与明确相结合的原则: 抑郁症病人问的有些问题,直接回答可能会导致不好的结果。而根据不同情况,采用委婉的回答,可能会消除抑郁症病人的不必要的顾虑。在问题很清楚的情况下,有时要给予肯定的回答,比如有些抑郁症患者老是觉得自己做了错事,这时应该明确指出他的认识偏差,明确告诉他,他做的是对的。如何与患者有效进行沟通交流相关 文章 : 1. 如何和病人进行有效沟通 2. 护患沟通技巧心得体会3篇 3. 护士如何与病人沟通 4. 与患者的沟通技巧 5. 家人应该怎样和抑郁病人沟通 6. 护士该对患者进行怎样沟通 7. 医生与病人的沟通技巧 8. 如何做好医护沟通
荔枝爱苹果
真事 ` 发生在我朋友身上 `我朋友爸爸带我朋友去一个知名心理学科的专家那里.想解决我朋友的心理问题 专家简单的问了一些类似于网上测试的这种类型的简单测试心理的题目后告知确定是心理疾病 当时我朋友急了起来要打人 被父亲拉住 我朋友问医生 你凭啥说我有心理问题 医生说通过测试 我朋友很无视那种简单的 测试题 所以不承认有心理问题 结果 专家说了一句 一般有病的人都说自己没病 重点来了 我朋友一听马上说 好吧 那我有病 结果专家欠揍的来一句 你看 没病能说自己有病么 `我都觉得他欠揍
angellingabc
不同流派的咨询风格是有差别的。精神分析流派一般第一次以评估为主,如果是50分钟的咨询:1、前35-40分钟。会让病人介绍自己的病情以及生活史,通过这些了解可以大概判断一下病人的精神动力水平(其中会用到一些特殊的评估方法,比如沉默)2、在结束前10-15分钟。咨询师会给病人一些反馈,即,他对病人问题的理解以及咨询时的工作方式,然后会讨论咨询的设置,病人对咨询的看法(正面或负面)等等这就是第一次的咨询。从第二次开始,才会真正进行咨询,用一些咨询技术进行深入交流。
飛8469682648
你如果批评他是善意的为他好的 平常人都懂忠言逆耳 何况他是心理医生 心理医生应该是有这点承受能力的 你如果觉得自己说话太尖锐下次可以换一种柔和的方式和你的医生交流 平常朋友谁不偶尔说几句尖酸的话 友情并不是几句刻薄话就能说没的 放心 像往常一样面对你的心理医生就行了 如果他真的介意的话 你道个欠就可以了
Smileの夏天
楼上的回答,是书本给出的答案。但需要注意,这是对于咨询师的告诫。建立良好咨询关系,需要求助与咨询师之间共同构建,才能达成。所以,本鲨认为,建立在尊重基础上的抱持与共情,是两大核心。更要以区分求助的状态作为前提。一、求助的心理问题存在于自我意识层面。此时求助的问题多形成时间不久,治疗欲望很强烈,也比较明确和单纯。甚至部分对于咨询师抱有相当的期待。这时,按照书本答案寻求关系构建,是没有问题的;二、求助的心理问题已经有来自潜意识心理能量的渗透。这类问题,一般都有较长和复杂的形成历史。求助的心态比较矛盾和敏感,存在类似趋避性依赖。心理咨询师在初期必然是较为被动的。本鲨以为,对于这类求助,应该根据他的气质与人格特点,灵活掌握。比如对于胆汁质和部分粘液质,应该以认真地聆听为主,充分地宣泄,对于高度不灵活的神经类型,往往是必要的。但对于抑郁质的求助,可能效果相反;而且,对于部分粘液质的求助,则可以对于求助非常明显的认知错误的具体问题,用解释技术,让求助自己领悟到他的荒谬之处——总之,这类问题,与本人的人格气质特点,呈现高度相关性。必须要灵活对待,找到合适的方法。
海晴whisper
不用非得规定10分钟左右什么的。一般对那些进来咨询有怀疑态度,不太自然,感觉比较生疏的来访者说一下,我们是为您绝对保密的,一下的谈话我不会向任何人说起,这是我们的职业要求,而且没有您的同意我们也不会随便记录,不会有任何人知道我们之间的谈话,您可以完全信任我,我也将会尽我的全力来帮助您。如果来访者比较熟悉心理咨询,而且也比较好接触,那就一两句话带出就行了。没有必要非得按照书本上来。说实话,专业的咨询师,哪有完全按照书本上来的时候,都有“犯规”的时候,只要你感觉对来访者有帮助,小小的变动时允许的。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