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32

dyanne1987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绵阳九院有没有心理咨询师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夏内内爱吃饭

已采纳

绵阳九院位于以“李白出生地,中国科技城”而闻名的四川省第二大城市绵阳,全称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CAEP) 又叫科学城,中物院,或839,位于四川省绵阳市,是国家高度保密单位,创建于1958年。绵阳九院是国家计划单列的中国唯一的核武器研制生产单位,是以发展国防尖端科学技术为主的集理论、实验、设计、生产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院,下属学校有科学城一中。中文名绵阳九院全称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CAEP)创建于1958年位于四川省绵阳市快速导航发展历史基本变迁九院于1958年在北京建院,经历了三次基地变迁:1962年开始从北京迁往青海海晏221厂核武器研制基地:1969年迁往四川“九〇二地区”:1990年开始向绵阳科学城调整搬迁,实施相对集中,同年九院管理体制调整为国家计划单位的相对独立的科研事业单位。九院名称先后使用过二机部九局、北京第九研究所、二机部第九研究设计院(其实从这开始才叫九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研究所、核工业部第九研究院。发展历史1957年夏季,二机部成立核武器局,序号为九局。李觉任局长。1958年7月,西北核武器研制基地定点在在青海省海晏县金银滩(即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获得批准。1959年1月,筹建处正式成立。代号为221厂,职工工作证上为“国营综合机械厂”作为掩护厂名。九局局长李觉兼任筹建处临时党委书记,副手有三位:吴际霖、郭英会和朱光亚。1958年7月13日,二机部在北京成立核武器研究所(九所)。设立两个研究室:一室是理论研究室,主任邓稼先;二室是实验研究室,主任是陈能宽。1960年初,根据苏联596来信后的形势,周恩来指示“我们就自己动手,从头摸起,准备用八年时间搞出原子弹。”九所扩大了规模。调朱光亚任九所副所长主管科研、实习、生产计划和学术活动工作;设立理论、实验、设计、生产4个部,13个研究室。理论部正、副主任为邓稼先、周光召;设计部主任龙文光。试验部主任张兴钤。九院第二技术委员会主任王淦昌,指导原子弹基本原理试验和点火中子源发生器设计与试验。第三技术委员会主任彭桓武。第四技术委员会主任郭永怀,指导核武器的力学特性,包括结构强度、压力分配和振动等方面的研究。1960年10月,九所机构调整为1室理论物理、2室爆轰物理(室副主任孙维昌)、3室中子物理和放射化学、4室金属物理、5室自动控制(室主任疏松桂)、6室弹体弹道等6个研究室和一个加工车间,学术秘书室负责科研整体协调。还设立了非标准设备、建筑工程两个设计室。1962年底,中央专委从13个部门抽调了15000人施工队伍,与二机部的建筑安装队伍共同组建了“221基本建设联合指挥部”,李觉任总指挥。同时,九院改为理论部、设计部、试验部、生产部体制。设立四个技术委员会:第一技术委员会负责原子弹的工程设计,正副主任吴际霖和龙文光;第二技术委员会负责非核部件(如常规化学炸药)的试验,正副主任王淦昌和陈能宽;第三技术委员会负责核武器爆炸试验,正副主任郭永怀和程开甲(发展为国防科委21基地研究所);第四技术委员会负责中子点火装置,正副主任彭桓武和朱光亚。1963年3月,221厂具备了科研、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九局机关与九所(除理论部外)的人员从北京调往青海221厂。1964年2月25日,二机部决定在核武器局(九局)与核武器研究所(九所)基础上合并组建"二机部第九研究设计院",李觉任党委书记兼院长,刁筠寿任第二书记、吴际霖任第一副院长兼副书记为实际行政负责人、郭英会、王淦昌、彭桓武、郭永怀、朱光亚、程开甲、乔献捷、彭非、马祥等任副院长。朱光亚仍然协助李觉、吴际霖统管科技工作。221基地为"221研究设计分院"。分院下设“四大部”:第一、二、三生产部,设计部、试验部,理论部仍留在北京。1965年3月6日,九院机关与221分院机关合并。1965年5月,中央专门委员会批准代号为“九〇二工程”的核武器研制基地确立,分布在四川省绵阳市和广元市的山区,主体在梓潼县城。二所在安县太平乡,一所与三所在剑阁县开封镇沟内,四所在剑阁县武连镇山中,五所与十所在梓潼县观太乡,六所与九所在院部附近的梓潼县曹家沟,后又把平武县响岩镇境内的九〇三厂改称九〇七所。二机部四局决定由二机部二三公司四处承担九〇二工程的设备安装。1967年5月29日,毛主席批准221厂暂停“四大”(大鸣、大放、大辨论、大字报)。1967年12月17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九院转归军队系统,划归国防科委领导,1968年2月授予番号"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研究院"。1969年10月,九院开始由青海搬迁至九〇二地区、九〇三地区。九院下设若干研究所,如三所。所下设研究室,如三所的301室、305室。研究室下设组,如301室四组。1970年,朱光亚接任九院院长,理论部部长邓稼先升任九院副院长。1973年初,周恩来指派李觉、赵敬璞(原九院党委书记)到九院四川地区;周秩(二机部404厂厂长)、胡若嘏(国防科委2局局长)到九院青海地区解决"二赵问题"。1973年7月26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九院脱离军队序列,集体转业,划归二机部领导。九院划归国防科工委建制后,大批军队干部进入九院。这些干部多数是好的,但在政治运动中,工作上存在重大错误,伤害了九院干部、技术人员和广大职工的感情。九院重新划归二机部建制,如何处理军队干部与地方干部之间的关系,赵敬璞代表二机部把军队干部全部撤出,由地方干部完全接手工作。1973年12月13日,二机部决定,九院使用"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院"名称。1974年1月1日,九院一分为二,院迁往四川,二二一厂留在海晏。1982年5月,二机部更名为核工业部,九院使用"核工业部第九研究院"名称。1983年9月14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九院建设布局调整,相对集中到绵阳市区。代号“839工程”启动。1984年10月24日,221厂通过了核工业部、青海省的企业整顿验收,被评为一级企业,实行厂长负责制。1985年1月30日,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九院开始使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作为对外名称。1987年6月24日,《国办发[87]40号文件——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批转国家计委、国防科工委<关于撤销核工业青海二二一厂的请示>》,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撤销青海221厂,撤点销号。221厂近万名职工、离退休人员和家属共3万多人分散安置在全国27个省市532个县市。核设施退役处理工程投资3000万元,1993年6月通过了国家验收,完成了三级退役要求。1988年4月9日,全国人大撤销核工业部,成立核工业总公司,九院更名为"核工业第九研究院"1990年2月,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改由国防科工委归口管理,在国家计划中单列户头,成为相对独立的国防科研事业单位。1990年起,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开始逐渐向新基地科学城(839)搬迁,实行相对集中。1994年6月15日,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国营二二一厂向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正式签订移交协议。2000年12月,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下发"国发(40)号"文,调整国家相关部委对九院的领导分工,进一步加强了党和国家对九院的集中统一领导。

绵阳九院有没有心理咨询师

100 评论(15)

MIssinGLess

绵阳九院位于以“李白出生地,中国科技城”而闻名的四川省第二大城市绵阳,全称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CAEP) 又叫科学城,中物院,或839,位于四川省绵阳市,是国家高度保密单位,创建于1958年。绵阳九院是国家计划单列的中国唯一的核武器研制生产单位,是以发展国防尖端科学技术为主的集理论、实验、设计、生产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院,下属学校有科学城一中。

200 评论(12)

许文强的爷

看你进几所 待遇不同 有所差别 现在九院都是合同制 但工资还是高

325 评论(13)

于丽波55

绵阳师范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省属普通高等师范本科院校,由原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绵阳教育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学院位于享有"西部硅谷"美誉的中国科技城-四川省绵阳市。 学院占地970亩,1500亩新校区正在建设中,现有校舍建筑面积约21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80万册,中外期刊4353种;各类实验室68余个,语音室13个,电子阅览室1个,多媒体教室60个;教学科研仪器万台,总值5000多万元;教育实习基地近101个;建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网络中心、电教中心、大学生活动中心、学生食堂和标准田径场、游泳池等设施。 学院设有历史、政治与法律、心理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科学、数学与信息科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化学与化学工程、生命科学与工程、资源与环境科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美术等12个系及文学与传播学院、外国语学院、音乐学院、体育与健康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和初等教育学院等5个二级学院,办有28个全日制本专科专业,70余个成人教育本专科专业,涵盖了文学、理学、历史学、工学、教育学、管理学、法学、农学等八大学科门类。 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4000余人,各类成人教育学生15000余名,教职工1100多人,专任教师7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近300人,外聘(博士和硕士生导师)100名兼职教授,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300余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专家1人,国家百万人才工程(第1、2层面人选者)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 学院主办的《绵阳师范学院学报》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学院已建起了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制药、应用心理学、程控交换与通讯网、数字化与资源环境信息等4个重点实验室和文化与传播研究中心、四川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三农”问题研究中心、生态(基因)研究中心等四个文科基地,设有高等教育研究所、川西北保护大熊猫教育研究中心旅游研究中心、陶行知研究所、生态环境研究所、李白研究所等各类科研机构20余个。全院教职工共发表学术论文5397篇,正式出版学术专著126部,各类编著404部,译著12部,文艺作品118部,获国家专利34项。 在60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与时俱进,锐意改革,积极服务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自建校以来,已向社会输送各类毕业生近5万人。学院多次受到教育部、省政府和省教育厅的表彰奖励:三度荣获"全国高校后勤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被国家教委评为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评估优秀学校、全国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高等学校、全国学校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国体育卫生先进单位、全国“三八红旗单位”;被四川省政府命名为“四川省精神文明先进单位”、连续两届荣获四川省地方普通高校办学水平监测评估优秀奖,被评为“四川省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等。 学院升本挂牌以来,坚持“‘A’管理模式、三座立交桥办学模式、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先后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科院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中心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与德国、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的大学建立了友好学校关系,“中德文化与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已在绵阳师范学院挂牌成立。学院聘请了德国威斯巴登国立音乐学院院长,德国黑森州音乐学院院长,德国法兰克福国际音乐学校校长,美国波斯顿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党校、复旦大学等著名科研机构和大学的院士、博士生导师近百人作为学院兼职教授。 新师院,新形象,新征程。 绵阳师范学院全体师生员工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遵循"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体,干部当好后勤兵,全心全意为学校谋发展,为教职工谋利益"的全新办学理念;坚持"教学立校、科研强校、特色名校"的办学思路。以全新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以高昂的热情,创新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努力推进学院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一所崭新的绵阳师范学院正在崛起。 内江师范学院是一所省属本科师范院校。学院地处风景如画、人文荟萃的“书画之乡”——内江市。内江东邻重庆,南接泸州,西攘自贡、宜宾,北靠资阳、遂宁。成渝、内昆、川鄂、川黔四条铁路和成渝、内宜、内泸、内遂四条高速公路纵贯全境,成为四川连接重庆、云南、贵州、广西、湖北等省(市)的重要通道。内江作为川东南的门户,巴蜀腹地的交通重镇和大宗物资集散地,四川的出海通道,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的“三个面向”,认真实践“三个代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以育人为根本,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求发展。立足四川,面向全国,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突出师范性,强调学术性,建设以教师教育为主体,具有地方特色,在省内外有一定影响的高等师范院校。 学院以教师教育为主体,专业设置齐全。现有中文、外语、政法经济、历史、教育心理学、管理、数学、物理学与电子信息工程、化学、资源环境管理、生命科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体育、美术、音乐等15个系。有文学、法学、历史学、理学、教育学、工学、管理学等七个一级学科,设有32个本科专业。现有在校生9300余人,在册成教生12000余人。现有教职工82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440人,正高职27人,副高职214人,博士、硕士生78人(含在读)。学院始终以教学为中心,并注重科学研究,现有教育部、省教育厅批准的20余个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 8门省级重点课程。近两年来,我院教师共在各类公开刊物上发表论文1050篇,其中核心期刊173篇,教材37部,专著、编著18部,教学科研成效较为显著。 学院办学条件优良。现有土地800余亩,校舍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000余万元,藏书52余万册;体育馆、标准田径运动场、游泳池、网球场、排球场、篮球场等体育场(馆)功能齐全,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等教学设施齐备。学院先后获得“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省级园林式单位”、“省级文明单位”、“四川省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校园绿树掩映,碧草如茵,是莘莘学子求学的理想场所。 学院在省内的招生已覆盖全省各地、市、州。同时,学院已在重庆、湖南、湖北、江西、广西、宁夏、陕西、甘肃、山西、辽宁、浙江等15个省(市)招生,办学覆盖面广,辐射面宽。 目前,学院紧紧围绕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方案,狠抓软件、硬件建设,确保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构建以教师教育为主体的办学体系,努力创出学校特色,为发展研究生教育、申报硕士点早做准备,逐步向以教师教育为主体的多科性的高等学校发展,使学院在省内外具有一定影响。

288 评论(11)

我们的季节

不一定是有编制的员工,如果你进入九院是合同制的聘任,那是没有编制的。

96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