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61

寄居小妖妖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阿德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谁可知心029

已采纳

心理学是挺好,可是目前国内认可度不高,就业不容乐观,尤其是本科。如果真想学一定要去个好大学 ,或是就业就会多的好城市,再就是努力学,最好要考研 其实能干的事很多,如: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高校教师,心理咨询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培训师,幼儿早期教育工作者,胎教,研究所学术研究,产品开发顾问,司法机关,精神病院 但目前不容乐观美国日本比较好,莫斯科大学也不错

心理咨询师阿德

312 评论(9)

苏明zhsm13579

心理学在中国是一门新兴学科,人们对这个专业了解得不多,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就业范围。不过,目前由于就读人数相对较少,其就业前景还是比较乐观的。目前心理学硕士就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普通高校,这是心理学研究生毕业以后的主要去向。近年来高校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纷纷开设心理学的公共课,心理学硕士担任起高校心理公共课的老师。这无疑扩大了心理学研究生的就业面。对于心理学硕士来说最好的就业方向之一是进入心理学系和教育系成为一名心理学老师。但是,随着博士毕业生的增多和硕士研究生的不断扩招,从事这一职业将越来越困难。高校中的心理咨询中心也为心理学硕士提供了就业机会。不过,这一般需要在校期间具有心理咨询的实践,并且一般情况下是女生优先考虑。心理学研究生在竞聘辅导员一职上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有竞争力,但是一般情况下,入党是先决条件。高校工作的薪酬随具体职位和地区而异。 第二,公务员。招心理学研究生作公务员的一般是公安系统:公安局、劳教所、监狱、边检站等都是可能的去处。部分单位对于受聘人员的身体要求比较严格,有的还需要进行体能测试。 第三,企业。心理学研究生去企业主要从事猎头(人才中介)、企业咨询和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研究生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不同,心理学学生倡导人性化的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学生有所互补。但是由于人们对心理学这个专业还不是很了解,心理系的学生不如人力资源管理的学生具有竞争力。心理系的研究生还可以从事市场调研的工作,但是人数比较少,一般是本科生稍多。 第四,中小学。一般招的是本科生,其心理咨询部门主要是作为“花瓶”来应付教育部门的检查,所以前途不被看好,加上收入较低,一般研究生是看不上的,除非找不到工作,一般是不予考虑。 第五,心理咨询工作者。国内这个行业从目前我国的现状来看,单纯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未必能够维持一定的生活水准,要想有外国同行的薪水有待去开拓。 第六,医院和诊所。学习临床心理学和医学心理学的学生,可以去医院或心理诊所从事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工作,但是以中国现今对心理医生的需求,再加上去医院需要有行医执照,难度比较大。 总体来说,心理学研究生的就业面还是比较广的。况且这是一门朝阳学科,随着人们对它了解的加深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量将日益扩大,就业前景乐观。当然,目前的展望不等于将来的现实,还是需要时间来证实 心理学这一行,年纪轻,没经验就业了赚不了钱,需要多年的工作经验积累,工作后的不断再学习提升你自己,等你30岁以后,优势会慢慢显现出来,一般的心理医生,收费在武汉是40元/小时。加上精神类的药物医生说了算,提成起来,钱途还是光明滴! 如果不想做心理医生,可以做一些服务性质机构心理服务者。现在很多大中小学都成立了心理辅助的机构。相信去这里也是一条出路! 世界上比较好的心理系的大学 按照心理学专业水平,美国大学有:斯坦福大学,密歇根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此外,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的心理学专业也是世界一流的。 澳洲国立大学,阿德雷德大学和墨尔本大学也不错。

242 评论(12)

囍兒小静静

主持阿德(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三级婚姻家庭咨询师)

诉山梨32岁职员

昨天我又把女儿的作业本撕烂了,半年来这已经是第三回了。尖锐的哭声钻进我耳朵里,一下子浇灭了我刚才的暴脾气——作业本一分为二的残骸还在我手里呢,我一阵鼻酸,也掉了眼泪。

好像每次和女儿闹别扭,都以我们俩各哭各的告终。一开始孩子他爸还过来问问情况,现在倒好,坐在电视机面前纹丝不动,继续当他的甩手掌柜。特别是我气不打一处来,想找他念叨念叨时,他竟然说我小题大做,是破坏家庭团结的始作俑者。

我好冤啊。谁不想一回到家就其乐融融的。可作业要不写不完,要不瞎胡写,这样的孩子不管行吗?

你对孩子要求应该挺严的吧。

女儿早产两个多月,从小身板儿就挺弱的,我当时唯一的夙愿就是:女儿健康就行,以后的问题肯定就无关紧要。正是出于这种指导意见,女儿上学第一年来都是放羊,只要孩子开开心心的就行。可升入二年级之后,情况急转直下,班上排名公布了,女儿处于中下游,甚至还有一门成绩排在了倒数后五名。

我的荣誉感和自尊心受到了严重的打击。我开始给女儿每天安排一个多小时的课外练习。每天晚饭后,全家进入安静状态,我就坐在女儿对面看书,心思却牢牢挂在做各种课外练习作业的女儿身上,随时注意做题进度,关注女儿表情。

陪写作业你发现了什么?

半小时能完成的作业,女儿两个多小时都写不完。我以为是吸收率不够高,想改进下学习方法,可想到她的班主任的点评——你们家姑娘上课时虽然爱交头接耳接下茬儿,但脑子足够灵活啊,一被提问站起来总是回答得头头是道的。

这就是态度问题了。

这才是我忍无可忍的。你知道我上学时,我爸怎么要求我的吗?前面的题一定不能扣一分,最后一道大题能得几分尽量得几分。而且每天的功课根本就不用家长提醒,哪次考试错了一道不该错的题,我都能难受到哭!想想自己,在看着女儿现在这种吊儿郎当的样子,我就气不打一处来——看见她注意力不集中开小差,我呵斥;她对作业量讨价还价的时候,我怒吼??一次次分贝不断上调的对话中,结果都是女儿抽泣着只留给我一个背影,好像她受到了天大的委屈。我也在哭,一是讨厌自己又没控制住自己的暴脾气,二是难过我最终成为了我父母的翻版。

我想知道,你父母是如何要求你的。

我从小被父亲严格要求。即便一路走来,我都是老师同学们眼中的学霸,可极少得到父亲的表扬。反而每次都是在众人面前指出我的不足,弄得我面红耳赤,尴尬至极。这种人生永远要努力的价值观,深深刻在了我的骨子里,以至于我学习、生活还是就业,从来没有真正的放松过——我必须全情投入,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才不负父亲的期待。即便如此,我依然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

另外,我从家乡考到这座大城市后,我内心深处总回荡这样一种声音:这里节奏快、压力大,想不被淘汰,就得快马加鞭。这又同时佐证了父亲对我严格要求的正确性。最终我把这种紧张感贯彻始终,并且投射到了孩子身上。

有这样一种可能:因为自我认同的偏差,

导致你的内心深处,安全感没有那么多。

你很富足,却不快乐。

其实在结婚前,我和丈夫畅想过以后的生活:我希望孩子能选择自己的人生,起码不要像我,一辈子活在父亲给我营造的紧张感中。我甚至想过,如果孩子只是一个普通人会怎样,我当时的答案是:只要快乐没有什么不可以。

可是为什么,孩子刚上二年级,我就坐不住了——当我看到孩子没有养成我所认为的好习惯,没有形成我所要求的自律时,我就坐立不安。我担心自己如果不管束教育好孩子,任由人性中懒散随意的一面发展,以后她如何应对自己的人生?面对机遇时她如何有能力抓住?

原来我不能容忍我的孩子不优秀。

【阿德说】完美主义的严苛

阿德,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三级婚姻家庭咨询师

倾诉者把内心阴影归咎于父亲的严苛要求。如果这个假设成真,可以再次证明,作为家长自身的焦虑以及完美主义倾向,对于孩子是多么大的杀伤力——不仅造成了孩子的自我认知偏差,孩子还会把这种偏差变本加厉地传递给下一代。而对于孩子的苛责,其实也反映了这些家长对于自己的苛刻要求——我的孩子不够完美,就是我的不完美。

不过我想说的是,这种假设容易陷入一种合理化的思维惰性——都是原生家庭的错。在长期咨询当中,我发现了另外一种可能——家长对倾诉者影响的本质可能并不在于严厉,而在于关怀,以及学业之外的包容,或者在其他许多细节的方面,这些方面使你产生了一种“如果我努力,就能有回报”的信念,但对于有些孩子来说,在获取这些信息时小小的偏差,就会产生“我做什么都没有用”的无助感,他们将彻底失去努力的内在动机。

对于第一种假设,有两句话送给家长:1,勇敢承认孩子是不完美的,可能比追求完美更难。2.不能容忍不优秀,就是不能容忍孩子犯错。请问什么又是错呢?而对于第二种假设,我只能说,父母也不容易,别总难为他们。

新报记者刘德胜

新媒体编辑姜晓凤劳韵霏徐丹

新报精华文章导读

今天最高气温飙到27度!但周一起天津重污染天气预警升级为橙色,这些车单双号限行??

“这房我不喜欢”!视频看,天津动物园这只熊将自己的"精装房"拆成了“毛坯”

免费修理骨灰盒灵位牌今年清明本市推出10项免费服务措施

你注意过天津的“3D立体斑马线”吗?最近又有一批新上岗,它是做什么用的呢?

每日新报公众平台

我们了解天津这座城

356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