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54

诗涵百草兔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王宁心理咨询师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甜心派儿596

已采纳

2009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小沈阳凭花裙子,“姑娘样儿”走红了大江南北。湖南电视台的“超女”、“快男”这类的真人秀节目,更是给我们制造了许多类似于“春哥”、“男版lady gaga”等性别模糊的偶像。原本以为这样的状况只发生在电视上,但在大学校园里晃悠一圈,隔三差五就能碰到一个打着遮阳伞、捻着兰花指、细声讨论着护肤美容的“娘男”从面前飘过。面对“山寨女生”的“娘男”们,真正的女生不禁大声疾呼:你们的男人味儿跑哪儿去了?遭遇“娘男” 妮维亚的男士洗面奶,伊丽莎白·雅顿的润肤乳、爽肤水,李医生的护手霜……看着这张琳琅满目的桌子,你一定以为自己走进了女生宿舍。但其实,这些瓶瓶罐罐的主人是中山大学研二的学生王宁。从几年前起,他就投身到这美容的滚滚洪流之中了。清晨披着日霜出门,夜晚枕着晚霜入睡,这已经成为他的日常生活。被人戏称为“娘娘腔”、“奶油小生”不说,王宁的舍友还笑话他“比女生还姿整”。 不过这些都阻止不了王宁日复一日的“娘男”功课,不光如此,他还当起了某化妆品牌校园义卖会上的美容顾问,力图将“娘男”口号进行到底,但王宁的孤身奋战吃了不少闭门羹。虽然义卖会上也有一些男性“同好”来咨询,但是更多的,是那些面对王宁唯恐避之不及的女生们。“您是油性皮肤,需要控油之后再保湿,这款产品一定适合您……”王宁话没说完,这个被他鉴定为“油性皮肤”的女生看着王宁端着瓶子的兰花指,和他絮絮叨叨的“专业”推荐,脸都绿了。大三女生赵佳欣说:“说他时尚吧,动作肉麻得一塌糊涂。说他个性吧,还真没多少人去效仿。说他够拽吧,肯定一堆女生不愿目睹。我就觉得,每天泡在瓶瓶罐罐里的男生,都很‘娘’。” 因为现代经济正在复杂多变地发展,人们也渐渐可以宽容地接纳各种不同形象。正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现在的人都追求独特,有的男生选择做“娘男”也并不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儿。网友小刘在博客中说:“以前我一直以为只有‘公公’们才可以把‘娘’演绎得如此到位,但是现在我发现‘娘’已经成为一种潮流。”而在“娘男”潮中也是分帮分派的,他们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伪娘”、“娘”在骨子里、“鸵鸟型娘男”。 “伪娘”本指动漫里有着女性美貌的男性角色。然而近几年,从Cosplay圈里散发出来了“伪娘”风潮弥漫大学校园。不少男生即使在简陋的宿舍里,也要过足“伪娘”的瘾。我读大学的时候,就有个男生特别女性化。为了用上五百一瓶的碧欧泉,专门去做几份家教。后来我当着他的面表示不理解,他还说:他用的不仅是一瓶,而且是两瓶,一瓶日用一瓶夜用。像他这样重视外表,把美容保养当做人生必修课的男生已不在少数。以雷人视频出道的“妖艳哥”、素有中国第一“伪娘”之称的樱冢澈就是此流。也许这样的“娘男”摆在电脑屏幕上你还觉得挺养眼,但是就像网友伊凡说的那样:“现实中遇到娘男,肯定绕道走。”不过这肯定不会打击娘男们的自信心,他们就连走路都忙着自拍,哪儿还顾得上路边侧目的路人呢。 如果说爱美、易装还只是微不足道的表面现象,那这些“娘”在骨子里的“娘娘腔”就更让人傻眼了。学姐Bellesy就摊上这样一个“娘男”学弟。一天晚上Bellesy被学弟拉来“陪厕”,原因是他不敢一个人穿过黑不隆冬的走廊去厕所。最后,Bellesy不光陪他去了厕所,还得负责把他运输回宿舍。Bellesy莫名其妙当了一回“护草使者”,吓出一声冷汗不说,还从此对“娘男”产生了抗体。这样的男生丢掉了男人最重要的风范——勇气。从此,她再遇到“娘男”学弟,通通绕道而行。 和“伪娘”“娘娘腔”不一样的是,还有许多“娘男”并非从一出生就这么娇气脆弱。刚大学毕业,现在在一家外企工作的Benson称,他经常用“娘男”的生活方式来减压。Benson在繁重的工作之余,或者周末的时候,就会在家里做一次SPA。不光如此,他还迷上了十字绣。每天下班之后就往沙发上一坐,把线一穿,像古时候的贤妻良母一样做女红。虽然Benson自称,这在心理学上叫“怡情减压法”。不过心理咨询师丁雷却认为,如此抗压,其实是鸵鸟心态。为了避免承担比女人更大的压力,这些男性有意无意向“娘”转化。 “我们要男人!” 自从去年春晚小沈阳走红,身边一些男生立刻就模仿会了,整天尖着嗓子招摇过市。小沈阳在台上常说:“你说我是男是女,嗷~这个问题给我也整矛盾了。”看着现在越来越多的伸着标准的兰花指,在化妆品柜台要兰蔻试用品的“娘男”们,女生们也矛盾了。   在“快男”长沙报名点,长着酷似SJ恩赫的黎伯东在报名时借红飘带绿扇子为道具大秀劲舞,“雷倒”不少人,有人窃窃说他“像个妹子”。当记者问起会不会担心别人称“伪娘”,他头发轻轻一甩,丢下一句“走自己的路,让他们无路可走”。看着“快男”报名点频现出的“伪娘”或中性选手,连导演组都大呼“我们要男人!” 看到这样的“娘男”们,不光导演,我们女生们也快要疯了。如果这还只是表面现象,那么“娘男”们具有的内在性格就更让女生们抓狂。 搬宿舍的时候不但不会帮女生,自己的零零碎碎还要女生帮忙“暂存”,看到女生身上爬着一只小虫,马上跳得远远的,害怕地大喊:“呀,小强”;开会总迟到,理由过于天真:主要是我不知道今天该穿哪件衣服……我们女孩就这样彻底被他们毫无水平地“山寨”了! 正如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教授孙云晓写的《拯救男孩》一书里所说的,这些背女式包,带花伞的男生们缺失了原本的男性特征。 “娘男”们并非骇然出世,这是因为现行教育制度过于集中于考试,中国的早期教育缺少男性老师,以及近年来的流行文化工业中,特别是电视真人秀节目,制造了很多模糊男女差别的角色。所有这些不利因素使得男生们因为实在难以寻到成长的榜样,而渐渐偏离传统男性形象。 但这些外界原因并不能为“娘男”们开脱。我们也都是从初中,高中一路走来的,为什么其他处于同样外界条件的男生仍然可以很man呢?虽然我们现在已经不再是需要英雄的战争年代了,但这并不代表阳刚,坚强的男性形象已经埋入炮灰。细细想想,“娘男”的这种“恶搞”般的造型,更多的是他们自己不成熟的选择。盲目地试图模仿这些性别模糊的偶像,把“娘娘腔”当做个性的表现,这不仅不利于男生们的成长,也会吓得女生们绕道而走。 不要做“山寨版”的女生了 看着这些认为练肌肉不如美容保养省力,英雄救美不如逃之夭夭安全的“娘男”们,看着他们翘着兰花指,扭着小蛮腰,一口一个“咱们女人怎么怎么样”,真正的女生不得不惊呼:她们被毫无水平地“山寨”了! 一个个大老爷们,细胳膊细腿的,老大不小了,嘴上也没有胡子,腿上也没毛,比女人还光溜。我想问,是不是真的在新世纪中国审美标准女性化了?还是现在男人激素水平不行了?甚至还有网友写了首《娘炮赋》来描述现在的极品“娘男”: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在远处。 远看型男朝天啸,近看原来是娘炮。虽然时尚潮流的诱惑是任何一代年轻人都无法抵御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娘男”们不要“娘”到骨子里了,性格不够简单、胆小怕事、没有力气、娇气脆弱,活在自恋的自我真空里。这样的“娘男”会打光棍的。 “娘男”在女生这里是没有位置的,我们女生们不知道该把他放到哪里。做我们的“女”朋友?NO,他们虽然女气,但毕竟不是女孩;做男朋友?拉倒吧,逛街的时候不定谁给谁拎包、谁替谁打伞呢。女生更喜欢的是《我的兄弟叫顺溜》里的钢铁汉子陈大雷,改编一下陈大雷在剧中的话来表达当下我们女生对“娘男”们的反感: 喜欢男生这么多年,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男生。可以不男不女、拔掉胡须,喷上香水,疯狂地去shopping(血拼购物)。但在最需要他冷静面对困境的时候,他却可以放弃一个男人的职责和勇气,去和女生挤在一起玩心思和细腻。你们在走我们女生的路,让女生无路可走! 其实“娘男”就像是学步的邯郸,结果不是找到了所谓“个性”,而是丢失了真正的自我。铮铮男儿不见了,谁来救救这些“娘男”?

王宁心理咨询师

173 评论(15)

云里雨里大太阳

从人的本性说,很正常(每个人多少都有点这种心理),也算是生存法则吧。单从心态说,就是心态不平衡。

256 评论(13)

好吃鬼玲

到第七日,神造物的工已经完毕。 ——《圣经·旧约》阜阳市心理咨询师学会为期七天的沙盘游戏治疗师认证培训圆满落幕,生命在心灵最深处完成一次洗礼。 第一日,阜阳市心理咨询师学会会长、高级沙盘游戏治疗师督导师、结构派家庭治疗师王宁在沙盘游戏治疗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家庭治疗理论和案例进行了理论的阐释,让学员们首先建构起沙盘游戏治疗和家庭治疗相结合的课程设计理论框架。第二日,结合案例演示,理论就不再抽象。王宁老师和张黎老师分别现场演示了团体沙盘、家庭沙盘带领和个体沙盘带领,把抽象的理论在真实的案例中鲜活生动地表现出来。第三日,个体沙盘体验。个人亲身体验沙盘游戏才会有深切的感受和理解。学员分为两组,在张黎、张振华、刘红莉、孙琦四位助教的带领下开始个体沙盘游戏体验,王宁老师进行督导。团体沙盘制作开启小组体验活动的序幕。助教老师分别带领个体沙盘体验学员走进心灵的花园,遇见未知的自己。第四日,个体沙盘体验继续进行,随着组员之间的了解,关系越来越稳定和密切,共同营造的自由受保护的空间,大家越来越相互信任和支持。各位助教老师的带领和王宁老师的跟进督导,深入推进大家的自我探索。第五日,学员互相带领沙盘。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培训进入学员自己亲自操作带领、助教进行督导的环节。第6日,学员继续实操相互带领沙盘。从理论,到体验,到实操,这样手把手地带领,能够帮助大家掌握沙盘游戏治疗的方法。第七日,完成所有学员的带领和被带领教学和体验内容。这些天每天早晨对前一天学习和实践的分享、答疑和总结,对于大家思考和梳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让大家对于沙盘游戏治疗和家庭治疗相结合创新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团体的分离是一项重要的内容。我们设计了四个环节:互相留言寄语、分享收获感悟、抽取礼物、拍照留念。 七天的相处,组员们在生命最深处相遇陪伴,彼此之间建立了很深的链接,也给予了彼此很多支持和鼓励,分别之际,把自己最想对他们说的话都写在卡片上,送出一份情意和祝福。细细阅读,把这份珍贵的记忆珍藏在心底,把这份友情延续到未来。在沙游的世界,奇迹总可能发生,冥冥之中总有一些奇妙的连接,在抽取礼物的时候,更会让我们感受到这一份神奇。你拿到的那个礼物会有一份你意想不到的注定和祝福,都和你在七天的学习有很深的联系。宁亚送出的礼物——象征转化和蜕变的蝉在沙箱里静静地爬着,在房间里飞着,见证着这段美好欢乐的时光……我们不说再见,我们的心在一起,专业发展的路上,我们还要一起走……说好的不说再见,这个站在门前目送的身影如此温暖……

251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