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169

漫野之弥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深圳北京大学心理咨询师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自high患者

已采纳

她是一个对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我们给予尊重的人。

深圳北京大学心理咨询师

83 评论(10)

panrongdong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心理学对自身成长、亲密关系、社会功能的作用,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也被更多的人所熟知,很多人说到学习心理学,第一反应就是去考个心理咨询师证。但是由于心理咨询师证培训时间太短(3-4个月),往往难以培训出一个能够合格上岗的咨询师,需要后期自己花费大量时间金钱去上各种长程短程的培训班,掌握理论知识,然后要开始找一对一督导、一对一的咨询(为别人提供咨询前自己先做来访者),这些花费都不小,比较资深的咨询师和督导师起码500元/小时起步,每周一次咨询一次督导,一个月下来就要4000元,而刚起步的咨询师个案量少到几乎连这个费用都无法抵消。

所以如果下决心进入这一行的话,需要全职几年的时间投入,同时在金钱上可能也要二三十万,才能练到不会在咨询中二次伤害来访者以及把自己给赔进去的地步,这就像培养一个飞行员一样,前期重金投入才能安全上天,但是如果不以此为目的,前面的投入很可能就是打水漂。

也有人说我不求能治好别人,我只希望增加一下对自己的了解,那样也不行吗?当然是可以的,只是各种心理学课程大部分是针对从业者开发的,也就是说,默认把来听课的学院当成执业或以执业为目标的咨询师,这就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角度了,就好像电影鉴赏课和如何拍电影是两回事一样。

综上,如果不是心理学科班出身,需要衡量一下转行当心理咨询师的投入产出比,做好职业规划。而且心理学有非常细致的学科区分,比如偏向医学、生理学的方向,也有偏向教育、偏向发展心理学的方向,还有一些专业领域,比如犯罪心理学、体育运动心理学等,不胜枚举。心理咨询只是其中的一个分支——临床心理学下应用实践,内部还分为数个流派,真的从学习到实战,是一条漫漫长路,如果想好了非要以此为生,那就充分了解就业形势后做决定吧,毕竟非心理学专业出身的咨询师将来的准入门槛会越来越高,更多的人会选择继续教育获得一个相关学位再入行,而很多资质也要求有对应专业。

换句话说,有这个专业背书不一定能证明你咨询做得好,但是没有这个背书很可能很多标准你会没办法达到,是否要花时间成本取得一个学位,就仁者见仁了,望考虑清楚再决定。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兼职心理咨询师,职业生涯规划师,微信公众号:飞游的心理教室(ID:phil-psy)

170 评论(12)

雨神的女儿

这个问题暴露出了题主会对自己年龄增长感到恐惧,但这种恐惧其实并不是每个人都会体会到的。有些小孩子因为被限制做很多事情,巴不得自己赶快长大,就能做一些只有大人才有资格做的事情,比如开车,自己出去旅行,或者不住在家里等等。更大程度的自由是以承担更大责任为代价的,比如你需要自食其力,要独自面对生活的风风雨雨,要抚养老人和自己的孩子,面对高企的房价,即使决策错误也没办法怪别人,只能默默找个地方抽自己……

也许正是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人不想长大,希望能够继续做一个宝宝,天塌下来最好有父母撑着,脏活苦活累活不要找我,吃喝玩乐享受不要落下我,如果是这样的心态,可能确实会对成长感到恐怖的,承担责任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只有心智成熟、能够咬牙扛住的人才能一肩担起。

而完全逃避责任会变成什么样呢?我讲一个日本的真实例子,有多年不出门的御宅族、蛰伏族,饭菜都靠父母端到房间门口。最后父母老了死了,再也没有人可以照顾他了,他60多岁的时候重新回到社会上开始工作,但是因为没有工作经验,只能做一些非常基础的体力活儿,收入也相当有限,只能勉强糊口。

生活不会因为你感到恐惧,逃避而放过你,所有当年没有扛起的责任,最后可能会以另外一种形式找上门来,与其被动的等着被生活撂倒,不如主动出击,掌握更多的主动性,用自己的力量构筑生活的防护网,你会享受努力和负责带来的甜美果实,这种姿态其实是健康和上进的姿态,而不是一有什么事情发生就蜷缩成一团,闭着眼睛无法行动。祝愿题主能早日找到自己的信念,勇敢面对生活中的一切,毕竟不管恐惧不恐惧,年龄增长是一个无法抗拒的事实,除非我们的生命终止于此刻。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兼职心理咨询师,职业生涯规划师,微信公众号:飞游的心理教室(ID:phil-psy)

163 评论(12)

就叫小胖

非心理学专业可以报考心理咨询师。不少心理学爱好者都问过我这样的一个问题:非心理学专业如何报考心理咨询师?其实爱好心理学并无关乎是否你是学心理学相关专业的。除了我们华夏心理教育中心外,很多其他的报名机构也都是有这样的一个报考机制。只不过如果不是心理学相关专业毕业的话,在网上报名就一定要经过专业心理咨询师培训中心的培训,这样取得结业证书后,才能够更好的具备报考的资质。不过大家也需要慎重的考虑,非心理学专业报考心理咨询师是需要自己坚定意志,中途不管多累也不能够言放弃,如果没有学过心理学想参加心理咨询师考试很多事情是需要注意的,就此来谈谈我的一些看法吧:大家要明白,如果心理咨询师只是单独的靠给别人做心理咨询来的收入是不能够养家糊口的,主要是因为我国国民对心理咨询认识还不到位,所以几乎很少人会付费接受这样的心理咨询。心理学是属于理科范畴,所以心理学招收高中理科毕业生,因为心理学涉及到心理实验、统计学知识。当然心理学也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的边缘学科(我认为更多的是倾向于自然科学)而且心理咨询师解决的是正常人群的心理问题,中国还没有心理医生的职业资格证书。所以我们通常所说的心理医生很多都是从精神医生转变过来的,他们解决的是有严重心理问题人群,并不属于心理咨询师范畴内。即使你考取了二级心理咨询师,也不能够说明你可以开业了,因为那只是一个证书而已,现在的专职心理咨询师非常少,考取证书之后大家也需要做以前的工作。如果你真的非常想把心理咨询师当做自己的终身职业,那么一定要报考心理学自考本科,或者考取心理学相关的研究生。非心理学专业如何报考心理咨询师?不管怎么样,事在人为,朝着自己梦想的地方前进,在困难面前不妥协不气馁,即便不是心理学专业的你照样可以成为一个非常棒的心理咨询师。

221 评论(11)

欣欣向上,

一般来说,“突然很想要孩子”描述了一个转变的状态,就是从原本不想要孩子,甚至信誓旦旦说这辈子也不会要孩子的状态,突然发生了一次转向,对这个问题的期待和理解出现了变化,一般会发生在经历了重大生活事件,或者年龄到了一定阶段的人身上。

人就是这样,有时觉得自己有这个能力可以要也可以不要,就不会觉得这有什么好稀罕的,并且内心会产生一种感觉,自己会永远保有这种“随时有能力要个孩子的状态继续”下去,直到现实把TA泼醒。比如有的人是因为突然生了一场病,医生告诉TA以后拥有孩子的可能性下降了,而原本这种“随时都可以拥有”的幻觉就被戳破了,这种被剥夺感突然激发起人的强烈不适,意识开始向反方向转变,就是那种“我偏偏不信邪,你说我不能有,我就想证明我可以”,或者内心发生了其他的潜移默化的变化。

而也有些人不是因为疾病突然发生而转变,只是因为年纪到了,生育能力肉眼可见地下降,可能这是一个缓慢发生的过程,但是一旦意识到了,又被医生宣布“你有孩子的几率下降到XX%”,可能会发生和上面那种情况类似的心理变化,就是被剥夺感。而年轻时因为种种机缘巧合没能进入婚姻,或者没有机会能够怀上,而那时的自己并不以为然,混着混着就超过了最佳生育期,导致这种结果。

所以要不要孩子这件事,很难在一个人自己的纵向时间线上统一。有很多人表现出来无与伦比的坚定“就是不要”,俗称“铁丁”(铁打的丁克),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人真的坚持下来了,有的人后来反悔了。有一本书叫《自私的基因》,说人类不过是基因机器,受基因的驱使来实现它“最大化的自我复制”这个潜在愿望,很多人到后来无法抵抗这种写在生物本能里的力量,无论现实中养育一个孩子有多少经济上的、教育上的、医疗上的、人际关系上的困难,都有可能无法抵抗基因的驱动。

所以要不要孩子这件事,还是看自己吧,也不能把话说得太绝,因为一辈子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想法会改变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兼职心理咨询师,职业生涯规划师,微信公众号:飞游的心理教室(ID:phil-psy)

113 评论(14)

败家小歪歪

我最近常常面临年龄增长的恐惧,有时甚至大吃一惊,因为想不到自己的年龄已经那么大了啊,还是以为自己现在十八岁呢,不能接受,真是不能接受。那么为了克服这种恐惧,我努力探索了以下两种办法。

一是要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不要马齿徒增。

其实年龄增长不是最恐怖的,最恐怖的事情是除了年龄增长之外,其余的原地踏步,甚至在退步,唯一能消减恐惧的办法是用其他方面的提升弥补年龄的短板。工作上,要提升业务能力,做一个工作能力被认可,工作价值得以体现的人,可不要被刚入单位的新人在内心暗暗鄙夷,这么大年纪了还是什么都不会。生活上,不管是买了房子也好,买了车子也好,新学会了游泳,学会了什么技能也好,总之不能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相同。

二是要保持平和的心态。

要认识到变老是自然规律,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谁都会变老,这是芸芸众生,不论贫富,最平等的地方。所以,该怎么过就怎么过吧,何必和时间较劲,和岁月赌气,关键是个好心态,二十岁有二十岁的活法,三十岁有三十岁的活法,如此而已。

322 评论(12)

xiaoyoubaobei

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将会逐渐老去,每个人在出生的那一天也就注定面临死亡,现实生活中,面对自己日益增长的年龄,我建议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进行排解恐惧。

一是保持年轻的心态,心态一旦能够平和稳定,在面对时光的流逝时就会更加的坦然,如果不能够客观的看待生老病死,人就会生出无端的贪念和妄念,以至于自己成天的杞人忧天,不但不能够安然的享受当下时光,错过面前精彩的生活,同时还会让自己总是提心吊胆的过日子,得不偿失。

二是保持学习的心态,任何时候,无论是青年还是老年,都应该始终保有一份学习的心态,要知道时代始终在前行,我们的认知也在不断的跃迁,如果一个人能够不断的用学习的眼光和态度来看待眼前的发展,那么即便是皱纹爬满面颊,心中也是丝毫不惧的。

前一段时间,阿里巴巴招聘老年人的消息,让我们看到即便是人到暮年,只要自己活的精彩活的有价值,依然能够在时代的发展中寻求到一席之地,甚至远超现在的年轻人,有很多人都调侃说自己爹妈的工资比自己涨的还要高,与其担忧日益的衰老,不如趁现在活出精彩。

80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