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谅未来的未来
《女心理师》可能比起上星更适合网播,我现在发现我错了,它才不适合网播,它适合剪成4~6集一部然后放到电影院播!首先说剧情连贯性,第一集埋下那么多的伏笔,最快要第三集第四集才收回,要不然在只看了第一二集的观众眼里就是bug和逻辑硬伤。而且导演在第一二集使用的倒叙插叙闪回等等叙事手法也是最多的,这会导致不习惯的人“看得累”,这句话出自我家人,我拉着他们和我一起看,我不仅要不断解释和心理有关的东西,还要帮忙理顺剧情,就在有我这种人工讲解机在旁边的情况下,我家人这样偶尔会看欧美电影的高校老师还觉得“看着累”,可想而知,那些普通国产剧观众在看第一二集的时候有多折磨。而有一个主演粉丝,她在有着十八倍粉丝滤镜的情况下,在看完第一二集都直接“emo”嚷嚷着要退网,还是我们群里给她打了充会员的红包让她再坚持一集再说她才看下去(当然她没收红包),然后在看完第三集就真香了。然后说影视技法,导演和后期在第一二集是最嗨的,使用的影视技法也是非常多的。这对电影观众和习惯看欧美剧或者有影视创作功底(比如影评人)的观众来说,很正常甚至很惊喜。但是!如果给适应了普通国产剧的观众看,就会感觉在炫技,主要是我们就算很优秀的国产剧也很少去使用这么多的影视技法,你看远的《重案六组》《大明王朝》,近的《隐秘的角落》《山海情》《功勋》(李延年单元),似乎也就只有《隐秘的角落》在结尾用了大量的超现实表现手法暗示双重结局,其他电视剧也就用几个特写远景。而《女心理师》一开头就给你看三分钟的长镜头+超现实主义,紧跟着就是文戏武拍,第二集一开头就有主观镜头,大量的闪回插叙倒叙,这让适应了国产剧拍摄手法和叙事方法的普通观众哪里适应得了。
果果麦片
已经两年没有新戏开播的杨紫,终于等来了一部现代行业剧《女心理师》。
如果说在时代飞速的发展中,将来很多职业都能有人工机器人来代替,那么心理师,将是最后一个被淘汰的!纵观当今社会,每个人的最深处,或多或少都会都一些心理问题。这部剧的选题很能引起当代人的共鸣。
那么它究竟好不好?值得一看吗?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它的节奏并不是集数过半,男女主还在为两人感情苦恼,打着行业剧谈恋爱的剧情。十集就解决了五组的心理问题,平均每两集就能讲一个完整的故事。
除此之外两个主角还要有感情线,所以这部剧的节奏很快,喜欢追美剧的小伙伴会很喜欢这种有事说事的快节奏。
加上色调、制作都很有电影质感,如果截取其中一个单元的故事来播放,你会以为它就是一部电影。
其次这部剧最好的一点是,职业剧最容易犯的通病就是,剧情跟专业毫不相干。
在剧中找到贺顿进行心理咨询的来访者,你看到的是每一位患者都听话的照做,然后克服障碍。但其实真正的干预,来访者们会经历挣扎、倒退、质疑等过程,并且心理咨询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些没有办法一一展示,所以在解决过程中,这部剧用了很多专业手法与用词!
在十部职业剧被吐槽九部的前提下,《女心理师》不仅没翻车,还得到了专业人士的认可,可见在剧情方面下了功夫!
再有就是人设!剧情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在现实世界中找到他们的身影!害怕被孤立所以不懂拒绝同事的老好人,受原生家庭影响想要自杀的尤娜,得了癌症想减少对孩子伤害的张燕等等,每一个人物都极具代表!
当然最重要的人设,还是主角贺顿的人设!整部剧是围绕着她在心理师道路上的成长展开!虽然像顺风耳、过目不忘等类似超人的技能有些不合理,但对于电视剧来说有些夸大成分也不是不行,毕竟如果没有这些设定,平平无奇不如去看纪录片了。
在已经播出的剧集中,贺顿无论是说话还是做事风格都极其理性,就像是跟一台冰冷的机器交流一样。
也正是因为她的理性,所以在尤娜想要自杀的时候,才能迅速转换提问方式,判断出尤娜留在人间那5%的美好。
极其理性的人往往都只能看到事情的严重与否,而忽略当事人的一些感受。或许后面的剧情中,她的“不近人情”也将成为她的标签。
年纪轻轻拥有天赋,但却不能共情的贺顿,似乎就成了需要被治愈的那一个人。
钱开逸与贺顿的感情,也并未像很多电视剧中那样,有着特别的相识方式,而是他们本来就是校友,毕业之后散落东西。
这样平淡且并不刻意的方式,有些浪漫,也有些治愈。毕竟谁还没有个学生时代的情怀?
两个人都是有演技的新生代,不得不说他们两对角色的演绎,情绪的表达,人设的把控都拿捏得十分到位!
《女心理师》作为首部聚焦心理的电视剧是值得期待的!
据说后面的剧情中还会有产后抑郁、职场性骚扰等许多常见的社会问题,每一个都尖锐且值得思考!无论它播出后的最终效果如何,这部剧的出现,都像是一根火柴一样,照亮那些在黑暗和痛苦中独自挣扎的心灵。同时也向社会进行了科普和导正,让更多的人关注心理健康!
另一种追逐
这些年来,杨紫一直在仙侠、古偶和甜宠剧中打转,《女心理师》也被认为是杨紫的转型之作。“是不是杨紫的转型之作,我觉得这个要请她的粉丝和观众去评判,但对于我来说,杨紫本身是具有这个认知的深度和表演的深度去塑造这个角色的,她对这个角色的加成是巨大的。”对于杨紫的表现,郭峰用了两个特别:特别上、特别入戏。文章图片4《女心理师》剧照郭峰回忆,其实《女心理师》一开始把主角贺顿设定为一个年龄稍微更大的人,考虑杨紫的时候,很多人都质疑是不是太年轻了?后来编剧认为,贺顿也可以是一个菜鸟心理咨询师,一路升级打怪成长,选择90后的杨紫也是合适的。“杨紫对心理咨询的题材非常感兴趣,做了大量的功课。”不是职场剧,爱情戏只占3成在接受红星新闻新闻记者采访时,郭峰反复强调,一定不要把《女心理师》单纯看作是职场剧,《女心理师》的定位还是都市暖心疗愈剧。“这一点我们希望能够吸收《女心理师》小说的精髓。小说一个很重要的理念是通过治愈别人最终治愈了自己。另外,毕老师一直强调,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不能只是外求于人,还要内求于心,你的心病最后有人帮你解开,也要你自己想通,你自己帮你自己。我希望把这些理念能够贯穿在电视剧。”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