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yh心随我动
导语:我的悲伤还来不及出发,就已经到站下车。以下是我为大家分享的余华经典语录总汇,欢迎借鉴! 1、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 2、死亡不是失去了生命,只是走出了时间。 3、这孩子也不做错事,让我发脾气都找不到地方。 4、同样的距离,展望时是那么漫长,回忆时却如此短暂。 5、几年以后,他的坟消失了,他被土地完全吸收以后,我们也就完全忘记他了。 6、自从她的前任丈夫淹死在粪坑里以后,这个胆小的女人已经习惯了自卑,习惯了孤苦无依,现在宋凡平给了她做梦都想不到的幸福,更重要的是李兰从此有了依靠,而且这个靠山在她眼中是如此的强大,她觉得自己从今往后再也不用低头走路了,宋凡平让她骄傲地抬起头来了。 7、当一个人独自坐在公园的长椅上,在日落时让嘴角露出一丝微笑,他孤独的形象似乎值得同情,然而谁又能体会到他此刻的美妙旅程?他正坐在回忆的马车里,他的生活重新开始了,而且这一次的生活是他自己精心挑选的。 8、当人们无法选择自己的未来时,就会珍惜自己选择过去的权利。回忆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可以重新选择,可以将那些毫无关联的往事重新组合起来,从而获得了全新的过去。 9、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这里所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与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10、幸福的时刻就是用心品尝面前的好茶,让此刻愉快的感觉更醇厚,而面前与我谈心叔旧的你们更是我幸福之源。 11、事实上我过去和现在,都不是那种愿为信念去死的人,我是那样崇拜生命在我体内流淌的声音。除了生命本身,我再也找不出活下去的另外理由了。 12、生的终止不过一场死亡,死的意义不过在于重生或永眠。死亡不是失去生命,而是走出时间。 13、这里所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与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14、老子就是啃你家祖坟里的烂骨头,也不会向你要饭。 15、人活一辈子,谁会没病没灾。谁没个三长两短?遇到那些倒霉的事,有准备总被没准备好。聪明人做事都给自己留一条退路。 16、我们走在寂静里,这个寂静的名字叫死亡。我们不再说话,那是因为我们的记忆不再前行。这是隔世记忆,斑驳陆离,虚无又真实。 17、我不再装模作样地拥有很多朋友,而是回到了孤单之中,以真正的我开始了独自的生活。有时我也会因为寂寞而难以忍受空虚的折磨,但我宁愿以这样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自尊,也不愿以耻辱为代价去换取那种表面的朋友。 18、我看到老人的脊背和牛背一样黝黑,两个进入垂暮的生命将那块古板的田地耕得哗哗翻动,犹如水面上荡起的波浪。 19、这是如此漫长的一天,几乎和我的青春岁月一样长。 20、没有说话,没有动作,只有无声的相视而笑。我们坐在静默里,不是为了别的什么,只是为了感受我们不是一个,而是一群。 21、我感到自己像是一棵回到森林的树,一滴回到河流的水,一粒回到泥土的尘埃。 22、这就是人世间,有一个人走向死亡,可是无限眷恋晚霞映照下的生活;另两个人寻欢作乐,可是不知道落日的余晖有多么的美丽。 23、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像我这样,说起来是越混越没出息,可寿命长,我认识的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我还活着。 24、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25、人啊,活着时受了再多的苦,到了快死的时候也会想个法子来宽慰自己。 26、自行车的轮轴发出悠长的声音,像江南水乡的桨声。江南,江南,诗里梦里的江南,在北国凛冽的风中凝结成一块透明的琥珀。 27、我的身体像是一棵安静的树,我的记忆在那个离去的世界里马拉松似的慢慢奔跑。 28、人都是一样的,手伸进别人口袋里掏钱时那个眉开眼笑,轮到自己给钱了一个个都跟哭丧一样。 29、我知道他不会和我拼命了,可他说的话就像是一把钝刀子在割我的脖子,脑袋掉不下来,倒是疼得死去活来。 30、在时代和个人的种种不幸中,我却看到了生活的种种幸福。酸甜苦辣是食物的味道,喜怒哀乐是生活的味道。 31、我突然发现逃跑的意义,它使惩罚变得遥远,同时又延伸了快乐。 32、最初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来;最终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走。 33、我对那些伟大作品的每一次阅读,都会被他们带走。我就像是一个胆怯的孩子,小心翼翼地抓住它们的衣角,模仿着它们的步伐,在时间长河里缓缓走去,那是温暖的百感交集的旅程。它们将我带走,然后又让我独自一人回去。当我回来之后,才知道它们已经永远和我在一起了。 34、我开始意识到一位真正的作家所寻找的是真理,是一种排斥道德判断的真理。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这里所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与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35、我的身体摇摇晃晃坐在那里,像是超重的货船坐在波动的水面上。 36、他们说的话,我连标点符号都不信。 37、做人不能忘记四条,话不要说错,床不要睡错,门槛不要踏错,口袋不要摸错。 38、这就是我为什么热爱鲁迅的理由,他的叙述在抵达现实时是如此的迅猛,就像子弹穿越了身体,而不是留在了身体里。 39、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40、人老了也是人,是人就得干净些。 41、写作过程让我明白,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事物所活着。 42、回忆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可以重新选择,可以将那些毫无关联的往事重新组合起来,从而获得了全新的过去,而且还可以不断地更换自己的组合,以求获得不一样的经历。 43、你们是兄弟,你们要互相照顾。 44、我想无论是写作还是人生,正确的出发都是走进窄门。不要被宽阔的大门所迷惑,那里面的路没有多长。 45、那时候天冷了,我拉着苦根在街上走,冷风呼呼地往脖子里灌,越走心里越冷,想想从前热热闹闹的一家人,到现在只剩下一老一小,我心里苦得连叹息都没有了。 46、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们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的来临。 47、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他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 48、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 49、女人啊,性子上来了什么事都干,什么话都说。 50、你千万别糊涂,死人都还想活过来,你一个大活人可不能去死。 51、我们同时站了起来,刚才已经稀少的雨雪重新密集地纷纷扬扬了。她挽住我的手臂,仿佛又一次恋爱开始了。 52、宽广的沉默里暗暗涌动千言万语,那是很多的卑微人生在自我诉说。 53、女人都是一个心眼,她认准的事谁也不能让她变。 54、内心让他真实地了解自己,一旦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世界。 55、检验一个人的标准,就是看他把时间放在了哪儿。别自欺欺人;当生命走到尽头,只有时间不会撒谎。 56、他们像野草一样被脚步踩了又踩,被车轮辗了又辗,可是仍然生机勃勃地成长起来了。 57、我的父亲痛苦不堪,他就像是一条情感湿润的毛巾,我和这位姑娘抓住这条毛巾的两端使劲绞着,直到把里面的情感绞干为止。 58、鸡养大了变成鹅,鹅养大了变成羊,羊大了又变成牛。 59、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但是在写作和回忆里,不仅可以无限次重复生命,还可以选择生存的方式。因此,阅读和回忆无异于重活一次,可以填补生命的遗憾。 60、当人物面临突如其来的幸福和意想不到的困境时,对人物的任何心理分析都会局限人物真实的内心,因为内心在丰富的时候是无法表达的。当心理描写不能在内心丰富的时候出来滔滔不绝地发言,它在内心清闲时的言论其实已经不重要了。 61、这是两个孩子第一次在夜晚看到大海,夜晚的大海神秘莫测和变化多端,让他们一阵激动,忍不住尖声喊叫起来,这次宋凡平没有捂住他们的嘴,他的大手摸着他们的头发,让他们叫个不停,他自己出神地看着黑暗中的大海。 62、人类无法忍受太多的真实。 63、一句话就是如何去放弃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从而去获得传记人物在其人生的某一时刻的细微情感。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任何一个人试图去解释某个过去时代时,总是带着它所处时代的深深的烙印,就是其本人的记忆也同样如此。 64、没有什么比时间更具有说服力了,因为时间无需通知我们就可以改变一切。 65、我看着那条弯曲着通向城里的小路,听不到我儿子赤脚跑来的声音,月光照在路上,像是撒满了盐。 66、活着是自己去感受活着的幸福和辛苦,无聊和平庸;幸存,不过是旁人的评价罢了。 67、他喜欢回想过去,喜欢讲述自己,似乎这样一来,他就可以一次一次的重度此生了。 68、只要一家人天天在一起,也就不在乎什么福分了。 69、回首往事或者怀念故乡,其实只是在现实里不知所措以后的故作镇静。 70、生命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 71、那支烟一直燃到尽头也没有吸一口,那根琴弦寂寞了一个星期也没有弹一下。许多老房子消失了,校园里正在大兴土木。老房子留在照片里,我们呢?我们也能留在照片里吗?包括那些做作的微笑和夸张的"V"形手势? 72、这一天来到的速度如此之快,并且越来越快,让我不安。当我回首过去,回想我十岁时的情景是,却没有丝毫的遥远之感,仿佛就在昨天。我十岁展望2000年时,我显然是奢侈了;而现在回忆十岁时的情景时,我充满了伤感。这是时间对我们的迫害,同样的距离,展望时是那么漫长,回忆时却如此短暂。 73、到了傍晚,我们两个人就坐在门槛上,看着太阳落下去,田野上红红一片闪着,听着村里人吆喝的声音,家里养着的两只母鸡在我们面前走来走去,苦根和我亲热,两个人坐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 74、两个福贵的脚上都沾满了泥,走去时都微微晃动着身体。 75、当我们凶狠地对待这个世界时,这个世界突然变得温文尔雅了。 76、如同水中的月亮,无论波浪如何拉扯,月亮始终围成一团荡漾着。 77、一千多个人看着呢,他竟然把李兰举了起来,灯光球场里的笑声哗啦哗啦地响了起来,大笑、微笑、奸笑、细笑、淫笑、奸笑、傻笑、干笑、湿笑和皮笑肉不笑,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人多了也是什么笑声都有。 78、我在静默的围坐里听到火的声音,是舞动声;听到水的声音,是敲击声;听到草的声音,是摇曳声;听到树的声音,是呼唤声;听到风的声音,是沙沙声;听到云的声音,是漂浮声。 79、我沉湎于想象之中,又被现实紧紧控制,我明确感受着自我的分裂。 80、时间呈现为透明的灰暗,所有的一切都包孕在这隐藏的灰暗之中。我们并不是生活在土地上,事实上我们生活在时间里。 81、是不是说,真正的“看法”是无法确定的,或者说“看法”应该是内心深处迟疑不决的活动,如果真是这样,那么看法就是沉默。 82、人只要活得高兴,穷也不怕。 83、爱不是我多有钱,有多么大的智慧和成就,而是我把一切给你。关键时刻,替你挡风遮雨。 84、这里浮现出来了一个重要的阅读问题,就是用先入为主的方式去阅读文学作品是错误的,伟大的阅读应该是后发制人,那就是怀着一颗空白之心去阅读,在阅读的过程里内心迅速地丰富饱满起来。 85、如同风吹草动那样,我们整齐地点了点头。 86、死亡不是失去生命,而是走出了时间。 87、河水在月光下潺潺流动,一些来自陆地的东西在河面上随波逐流,河水流淌的声音与往常一样清脆悦耳。刚刚吞没了我弟弟的河流,丝毫没有改变一如既往的平静。 88、不要哭,不要让别人听到我们在哭。 89、世界上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也没有一个人生是可代替的。 90、一个人命再大,要是自己想死,那就怎么也活不了。 91、我的悲伤还来不及出发,就已经到站下车。
幸福顺延
弃医从文的名人有鲁迅、孙中山、郭沫若等。基本简介:1、鲁迅弃医从文1906年,留学日本的鲁迅观看幻灯片:一个中国人给俄军做侦探被日军捕获,正被砍头,一群虽强壮但麻木不仁的中国人正津津有味地围观。日本学生拍手欢呼万岁,声震屋瓦,深深刺痛了鲁迅,他于是愤然离开。在《呐喊・自序》里,鲁迅说:“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鲁迅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要改变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悲剧命运,首要的是改变所有中国人的精神和国民性,而善于改变中国人的精神的,则首先是文学和艺术。于是鲁迅弃医从文,2、孙中山弃医从文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小小的日本,竟打败了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堂堂中国。清政府被迫签订了空前苛刻的“中日马关条约”,中国不仅要付出巨额赔款,还要割让大片领土。这一切都深深地刺痛了孙中山。他下定决心,放弃行医,做一个职业革命家,把自己的一生贡献给救国救民的大业。3、郭沫若弃医从文1914年春,郭沫若离开四川,来到日本开始了他的10年留学生涯。最初,他认为学医可以报效祖国,也可以为人治病,功德无量。因此决定报考医学。当时报考的有近千人,仅仅录取40名。在录取名单上,郭沫若排名第七位。出人意料的是,在他大学毕业的时候,他已经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又因为他少年时期发烧引起的重听后遗症,不利于行医,于是他毅然地放弃了医生的职业,全身心地投身到文学创作中。
杨杨d妈咪
弃医从文的名人有:
1、郭沫若
郭沫若也曾留学日本,并获医学学士学位,后来,由于青年时期患肠伤寒而造成两耳重听所带来的生理上的限制,更由于“五四”运动给整个中华民族所带来的觉醒,促使他下定决心决心弃医从文。
2、渡边淳一
1933年出生于日本北海道,札幌医科大学毕业,医学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整形外科讲师,后弃医从文,著作有《失乐园》。
3、柯南·道尔
福尔摩斯之父——柯南·道尔毕业于爱丁堡医科大学,由于对医务并不热衷,于1891年弃医从文,专门从事侦探小说写作,并成功塑造了福尔摩斯这一家喻户晓的人物。
4、布尔加科夫
苏联俄罗斯作家。1916年基辅大学医疗系毕业后被派往农村医院,后转至县城,在维亚济马市迎接了十月革命。
1918年回基辅开业行医,1920年弃医从文,开始写作生涯,著作有长篇小说《大师和玛格丽特》(1966)。直到逝世,其他著作有剧本《莫里哀》(1936)、传记体小说《莫里哀》(1962)等。
5、约翰·济慈
英国19世纪初著名诗人。他曾习医,后因热爱文学而放弃行医。他只活了26 岁,因患肺病而病逝于罗马。他比较著名的诗,包括《夜莺颂》、《希腊 古瓮颂》《无情的妖女》等。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郭沫若
百度百科-渡边淳一
百度百科-柯南·道尔
百度百科-布尔加科夫
百度百科-约翰·济慈
鲁鲁鲁德林
我读的书不多,知道的作家也很少,但是却发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我所知道的作家里面有很多人都有医学背景,甚至有的作家根本就是医生出身,而且还是一名非常出色的医生。比如毛姆,渡边纯一,考琳·麦卡洛,胡赛尼,冯唐,毕淑敏,等等等等。 鲁迅先生年轻时候,曾在日本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留学,他之所以选择学医,是为了医治那些像他父亲一样被庸医所害的病人。后来为什么又弃医从文了呢?因为鲁迅先生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要改变中华民族的悲剧命运,首要的是改变中国人的精神,而善于改变中国人精神的,则首先是文学和艺术,于是鲁迅先生弃医从文。 《月亮和六便士》、《面纱》、《人性的枷锁》、《刀锋》等世界名著的作者是英国著名小说家威廉· 萨默塞特·毛姆。毛姆10岁时父母双亡,后由叔父抚养长大,小时候曾因身材矮小说话结巴而遭同龄人欺凌与嘲笑,所以毛姆的性格即孤僻又敏感,这也是他18岁开始在伦敦圣托马斯医学院学医,毕业后又弃医从文的一个原因。毛姆做过医生、做过间谍,做过卡车司机,他做得最好最成功的事情就是当作家。 《失乐园》、《遥远的落日》的作者是日本通俗小说家渡边淳一。渡边纯一毕业于日本札幌医科大学,是名外科医生。他曾经一度在做医生与当作家之间纠结彷徨,于是提笔向已经近百岁的摩西奶奶讨教人生难题。摩西奶奶亲手为渡边纯一画了一张带谷仓的明信片,还写下鼓励的赠言:做你喜欢做的事,上帝会高兴地帮你打开成功之门,哪怕你现在已经80岁了。于是就有了今天我们知道的渡边纯一,一位写情色小说很在行的日本通俗小说家。 《追风筝的人》的作者是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赛尼,他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医学系,1993年取得行医执照,2003年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追风筝的人》,他的另外两部长篇小说《灿烂千阳》和《群山回唱》也都很好看。胡赛尼的这三部作品都是以内外焦灼的阿富汗战乱中破碎的家庭为背景,即有阿富汗人惊慌无助的流亡、移民和妻离子散,也有阿富汗人的勇敢、积极和梦想。在胡赛尼的作品里,深入骨髓的民族传统与民族文化是主人公最终的情感归宿。胡赛尼是一个非常会讲故事的人。 《荆棘鸟》的作者是澳大利亚当代著名作家考琳·麦卡洛,她多才多艺,从小就喜欢写作 ,曾经以品学兼优的成绩毕业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后来获得了儿童健康研究所的硕士学位,领导过美国耶鲁医学院神经学系研究实验室的技术工作,是一位非常出色的神经外科医生,也是一位著名的作家。她的作品我只读过这一部,小说的时间跨度非常大,爱情是小说亘古不变的主题,故事情节曲折感人,非常棒。 《红处方》、《昆仑殇》的作者毕淑敏也是医生出身,她在部队工作过20多年,做过卫生员、助理军医和军医,曾为高原的医学事业做出过突出贡献,同时,毕淑敏还是一名心理咨询师,登上过中国第二届作家富豪榜。 《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在细雨中呼喊》等小说的作者余华,曾经在中学毕业后做过几年牙医,后放弃牙医的职业专门从事文学创作,最终成为当代中国非常有影响力的一位作家。余华的小说《活着》,曾被改编成同名电影,由张艺谋导演,巩俐葛优主演,在戛纳国际电影节上获过大奖。 长篇小说《万物生长》、《北京北京》的作者冯唐,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即现在的“清华大学医学部——北京协和医学院”,获得了临床医学妇科肿瘤专业博士学位,是位非常棒的妇科肿瘤医生,冯唐的职场经历相当丰富,荣登过中国作家富豪榜。 《来来往往》、《烦恼人生》的作者池莉,曾经是知青,返城后进入医学院读书,后来在武钢卫生处做流行病医生期间开始发表作品,是当代非常优秀的女作家。 《此间的少年》和《龙族》的作者江南,也曾有过短暂的学医经历,我不看他的书,小张先生初中时候是江南的粉丝,经常关注江南的书讯,是每出一部必追一部的铁粉,现在也不知道他还喜不喜欢看江南的书了。 总之,在我所读有限的那些书的作者里面,有医学背景的作家实在是不少。 也许因为这些作家学过医学,做过医生,所以他们对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命已经了解透彻到无以复加,对于疾病给人带来的生理病痛也大多有过感同身受,见惯了生死也见证过更多的人间冷暖,对人性的洞悉也比普通人深刻,这也许是他们最终弃医从文,用文字去探索人类精神世界和灵魂深处秘密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