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麻是超人
目前市面上心理咨询的费用一般是300-1000元,也有非常资深的会开3000元一次,而时间大约有45分、50分和60分不等,这是一对一的咨询,家庭治疗可能牵涉到更多人,时间也相对更长,比如一次1个半小时。
很多人都认为心理咨询的费用太贵了,一般一次解决不了问题,要接下来每周都进行一次,这样算下来每个月上千元的费用,很多人难以承受。也有人觉得,如果能够进行公益咨询是最好不过的了,在学校、企业里面会有这种设置,让校内或公司内咨询师进行咨询,或者由校方或公司付费给心理咨询公司,派驻咨询师,而来咨询的人本身无需付费。
学校和公司的主要考虑是心理压力可能造成学生或员工的状态不稳定,不仅影响自己的表现,也会给周围的人带来不良影响,所以愿意付这笔费用来让气氛变得更好。
但还有另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完全的公益咨询可能会导致两方面后果,一是咨询师会在长期的付出感中感到耗竭,而很可能同样的时间他/她是可以做付费咨询获得收入的,那么不管他/她主观上怎么认为,内心可能还是会难免感到不平衡,而咨询本身是依靠咨询师出租情感空间进行工作的,这种潜移默化的失衡可能会影响咨询师的发挥,无法冷静客观的看待来访者;二是对来访者而言,他/她自己可能也会有不珍惜的感觉,反正不用钱,投入的差不多就行了,这样也不利于心理问题的好转,而且可能这也是一种低价值感、不配得感的体现,一个人要觉得自己值得,才肯在自己身上花钱,咨询也需要培养这个部分,付费的设置,也恰恰在证明这一点。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兼职心理咨询师,职业生涯规划师,微信公众号:飞游的心理教室(ID:phil-psy)
赤脚医师
什么样的人适合做心理咨询师 人格特征。这就如同选拔运动员和电影演员一样, 重要的不是看他是否受到过专业训练, 而是看他具有何种内部资源和潜力, 看他是否具有创造力。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是一项助人的事业, 其价值取决于它对人赋予多少人性, 人性的具体内容是心理治疗与咨询的主题, 其生命力取决于它对人性的态度和对人性的理解程度。因此心理治疗师应首先是一个善良、坚强的人, 具有爱心的人。爱心是产生人格魅力的根本动力, 而人格魅力又恰恰是影响病人所最需要的内在源泉。心理治疗师应该具备创造性, 具备创造性思维。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形象和逻辑的一种巧妙结合的思维。而这种创造力正是来源于治疗师灵魂深处的特质。创造力的要素不同于模仿, 在治疗过程中是治疗师与病人在其互动关系中自然而然地创造出来的真实。治疗师还应具有渊博的知识, 应对人性有深刻的理解, 敢于并善于严格地解剖自己, 这是治疗师最为可贵的品质之一。俗话说: “正人先正己”, 一个不善于作自我分析的人又如何去给病人进行精神分析呢?治疗师无疑应是一个学者, 但更应该是一个语言大师。治疗的重要手段是语言, 一个不善于运用语言符号的人, 肯定不是一个合格的治疗师。例如在催眠治疗中, 治疗师要在丰富的想象中铸造出符合规定情景的语言, 又用语言来描绘传达这种想象。这包含着即兴创造的力量。治疗师在治疗中不能一成不变地使用一种指导语, 要根据不同病人的不同症状随机灵活运用。当然, 一个理想的心理治疗师, 严格地说应具有临床心理和医学临床的专业培训, 同时又具有广泛的人文学科的知识。而最重要的还是具有艺术创造的能力%把一切有关知识和经验融会贯通为一体并能运用自如的能力。因为从本质上说, 心理治疗与咨询是一门伟大的综合性艺术。治疗师与病人接触的每一个瞬间都是一种崭新的创造, 治疗师应该是创造这种瞬间的名符其实的艺术家。 我个人认为要想成为一个好的心理咨询师乃至心理治疗学家的一个先决条件, 要看这个人是否具有某种先天素质与后天教养混合而成的人格气质。事实上, 我们能够在我们的周围发现, 有一些人, 他们没有任何心理学的知识, 更没有什么专业方面的训练, 但是他们具有着吸引人的魅力、乐于倾听、能设身处地的替他人考虑, 替他人着想, 能提出中肯而妥贴的建议与意见。故他们有着众多的倾诉者, 愿意向他们倾诉自己情感生活中的苦恼, 人际关系中的矛盾与纠纷等等难言之隐。这些人可以被称为“天生的心理咨询师”, 是成为专业的从业者的好坯子。在经过精心雕琢与反复锻造后,有可能成为这一行业中的姣姣者。成为一名咨询师与治疗家的另一个基本要求是需要一定的学历或者说大学本科的学历。除此之外还要有对一般文化知识的掌握。根据我自己的心理分析临床实践, 来接受分析与治疗的人, 其所诉说的问题的内容基本可归纳到童年期与父母、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和性、爱情与婚姻这样二个主题中。这两个问题也是各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的两大基本成因。更一般地说这两大问题实际上又是个人的生理与心理成长和文化内在化这两个过程相互作用而导致的错位与不匹配的表达。为了充分理解他们的叙说、问题及症状, 尤其是隐藏在叙说、问题与症状背后, 并且支配着它们的被压抑的愿望与动机, 治疗师需要经过适当的哲学训练以便具有良好的分析推理能力, 能够从纷繁的现象中迅速、准确地把握问题的真正症结。同时咨询师与治疗家还需要具备一般的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学、历史学方面的知识, 以及语言学与修辞学的知识。缺乏这些知识将影响咨询或治疗师对来访者问题的正确判断, 并会影响咨询或治疗的进程及结果。成为一个合格的咨询师与治疗师的最后一项, 也许是最为关键的一项条件, 当然是接受该专业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的培训并接受系统的咨询、治疗或分析的训练。 所谓专业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一方面包括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本身的理论与技术; 另一方面还应包括精神病学的理论与诊断技术。
天骄建材
感兴趣未必需要去成为一个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师责任还是挺重大的。心理咨询师起码有更好的共情能力。心理咨询师并不能解决自己的烦恼,毕竟我当初也是这么想的。我感觉现在的心理咨询师分两类,一类是纯心理辅导的,只能提供辅助手段。另一类是有医学背景的,他们可以称之为提供治疗吧。因为心理咨询的派别很多,咨询的方式也会很多。这些基本的东西还是要掌握的。零起点的话建议先从了解心理学开始。首先看一下普通心理学那本书,大致了解下心理学的内容和分支流派什么的。然后可以找心理咨询相关的教科书,外国的书来看,千万不要看鸡汤。三级心理咨询师是不需要条件的貌似,二级需要一定的专业或者经历。
雾霭流年
咨询师运用自己多年所学的专业知识为来访者服务,收费是必须的,咨询师会定期的向督导师学习,花费很大,收费能让咨询师更安心的投入学习更高层次的专业知识,使自己的知识更加完善,能更好的为别人服务。收费能让咨询师更有热情投入工作中,能促进带动咨询行业的发展。
西角阿希
心理咨询师这个工作,在国内缺口的确大,国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在关注心理健康。心理咨询师,不是说,说出来的都是类似鸡汤的东西,是有着一整套的理论知识体系,各种不同的疗法,都足够研究上一辈子。各个心理咨询师,都有不同的擅长的疗法。如果从零成为,专业级别的咨询师,实话实说,如果你不是从本科心理学开始学,这个的确是有点困难了。当然你要是硕士考到心理学专业,认认真真学,也可能是可以。这个工作,一点也不好玩。任何长期接触负能量的人,都会受到影响,这个影响因人而异,但是基本不可避免。系统的学习,长时间的努力,外加有老师的指导。
正在复制843111
我是女的,国内称为催乳师,我觉得跟国际接轨,称为母乳喂养指导顾问更合适。因为在帮助妈妈的时候,手法疏通通常只占了四分之一的时间,对的,就是两个小时的话,你顶多就是用了半小时帮妈妈在排奶,还有半小时在上穴位,剩下1小时呢?都用来教妈妈怎么喂奶。
*和氣生財***
现在不叫催乳师,应该称为:母乳喂养师。是一个很辛苦的工作,但也是一个累并快乐的工作。每当有人需要你去做催乳的时候,一定是这个宝妈最无助的时候,最需要你的时候,你急匆匆的赶到她家,一家人都用期盼的眼神看着你。
老太婆心态好
我也是学心理学的,我觉得如果你专职做这个的话,是会很累的,也会接受很多负面情绪,不过你也可以选择当大学老师或者把这个作为兼职的,那样的话不仅薪水会增加,对自己也比较安全
那右怎样
不说人不知,当人的心理有解不开的结时,会求助于人。能帮别人解结的是他或她的贵人。帮别人打开心灵的结本是功德一件,如果当成一种职业,从中收取高额的回报,就变了意思了。马路上有人问路时,帮别人指一条明路,其实也是在帮自己。无所求的帮助别人最快乐的是自己。且不说万法唯心,又有几位心理师能懂?替他人作心理指导,自己心理先要强大。给心理师提个问题~心在哪里?真懂了心在哪的人,为他人辅导时不沾共业,否则很危险
生鱼旺旺
遗传与环境两者是以互相纠结、紧密相连的方式来形塑人类的行为:生活经验会关闭某些基因的转录功能,但却开启另一些基因的功能;心理社会压力源,例如人际关系所造成的创伤,也会经由改变大脑功能而产生极大的生理作用。《动力取向精神医学——临床应用与实务》Glen 对于一个人最重要的心理社会压力源,就是他的职业。职业会潜移默化的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方式,进而是三观,再者是性格。比如,程序员容易社交困难,性功能障碍;司机容易情绪失控;医生容易洁癖。另一方面,不同性格的人好像也会倾向于选择适合的职业。说实话,真不知道这是好是坏。这似乎预示着未来不同职业的人之间的差异会越来越大。心理咨询师作为一个职业,它又会有哪些不同呢?我想,至少有三点。1对变态的容忍度确实更高无论,有人问心理咨询师:听说你们学心理咨询的都是因为自己有心理问题才去学的?还是说:你们每天接收那么多负能量,自己心理会不会出问题呀?其实,简单点,就是问:心理咨询师是不是心理变态?面对类似的问题,我都会讲:如果非常变态到完全不变态是0到10的话,正常人处于4~6之间,同时,他们也只能容忍身边人处于4~6之间。而心理咨询师呢,他也在4~6之间,但是,他们一般能容忍身边人处于3~7之间。如果要说变态的话,那就是他们居然可以接纳3和7。比如,他能笑嘻嘻地接受,你问他是不是变态,而你身边的正常人可能无法容忍。再比如:我们【心理咨询录像解析·第二季】今天将更新的一集里,一个与比自己小16岁的男性婚外情的女性来访者暴露了自己在中学阶段被她仰慕的老师夺去初吻的经历。如果,几个小伙伴一起看的话,面对这个可以定义为性侵的情形,表现得最淡定的那个,就是心理咨询师了。当然,这份淡定,来自于职业塑造的清奇的脑回路正在启动。2“舍己为人”的倾向更大新手咨询师之间,经常互夸对方敏锐。我刚入行的时候,被夸得一度认为自己是个天生的心理咨询师。后来连续遭遇多个个案脱落后,被督导师指出缺乏共情。找分析师探讨,为什么我对别人的情感有特殊的敏感度(敏锐),却没有特殊的情感反应能力(共情)?原因可能是我小时候语言能力发育迟缓,主要照顾者又对我足够的理解和宽容,所以,我只需要察言观色不犯事儿,就万事大吉。所以,我只有天才咨询师一半的童子功。随着学习深入,我了解到,天才咨询师同时具备极强敏感度和极佳情感反应能力,暗示着这样一个事实:当他们还是孩子时,就可能已经习惯了去满足别人的需要,同时压抑自己的需要。更直白一点,就是以牺牲自己情感的发展为代价,去满足父母的各种无意识的需要。毫无疑问,这种“舍己为人”的特性,有助于一个人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完全没有这个特性的人也不会选择心理咨询为职业。但是,当一个来访者表现出对咨询师的服从和依赖,看起来已经和孩子对父母的服从别无二致时,就需要警惕了。这个“舍己为人”的背后,必然包含着曾经的失望和愤怒,一不小心就会见诸行动,无意识的转移到来访者身上去。所以,心理咨询师相比于一般人,更显得有舍己为人的特质;相比于某些灵性导师,更具有“被治疗后的舍己为人”特质。3经过刻意练习的注意力心理咨询师并不被要求有极高的智力,但是,对注意力的要求却是极高的。如果有什么人不适合学心理咨询的话,可能就只有注意力缺陷且无解的人了。咨询师,被要求尽可能的保持注意的稳定,即在一定时间内不走神;被要求有足够的注意广度,能同时注意语音、语调、内容、表情、肢体等;被要求能灵活的控制注意转移,不陷于来访者的故事、情绪,不被来访者带跑偏;而最难的,是被要求能完成注意的分配,一般要求同时注意来访者、咨询师自己、以及两人之间的过程,二般的要求是同时注意来访者的意识和潜意识,咨询师自己的意识和潜意识,以及四者之间的结构、内容和动力。这样对注意力的四种品质同时做要求,相较于大部分职业,是可以被称为变态的。这不通过刻意练习几乎是无法达到的。比如,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培养临床方向的研究生,会让学生看无字幕外文情感电影。这样的训练,一方面提升觉察和共情,另一方面,注意力绝对杠杠的。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