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61

crystal85k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海文学院心理咨询师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上海大徐

已采纳

加拿大海文学院(The Haven Institute)是一所在北美乃至世界各地都负有盛名的个人心理成长教学机构。学院位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温哥华岛和加拿大西海岸大陆之间的一个名叫加布里奥拉(Gabriola Island)的岛上。学院于1983年由黄焕祥和麦基卓创立,是加拿大为数极少的根据联邦政府私立高等教育法案在加拿大BC省注册的私立心理教育高等学府(SBC CHAP 64),学院颁发心理咨询资格证书和心理咨询师文凭(注:加拿大没有国家一级的教育部。根据加拿大法律,加拿大教育事务由各省自行管辖),其学派被称为“Haven学派”。海文学院自成立以来的25年时间里,已经有近十万人次来自世界各地的学员在那里学习和进修。学员职业背景包罗万象,既有心理学领域里的专业人员,也有企业家/企业员工、政治家/政府职员、教育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和家庭主妇等

海文学院心理咨询师

314 评论(15)

happysky4496

没事 很多人都有这种感觉只是没你强烈你是自己给自己下了套了 别想得太严重了 没事的

82 评论(13)

小禾小影

这说明你入戏太深了

128 评论(14)

无双天帝

位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加拿大HAVEN学院()是一所在北美乃至世界各地都负有盛名的个人心理成长教学机构。 学院于1985年由北美著名心理学大师BENNET WONG和JOCK MCKEEN创立,是加拿大唯一根据联邦政府私立高等教育法案在加拿大BC省注册的私立心理教育高等学府,其学派在北美被称为“HAVEN学派”。 学院颁发的心理咨商师资格为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教育部所承认和注册。在学院创立后的近20年里,已经有数十万名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在此学习,数百人获得了心理咨商师资格。 来这里的学员职业背景包罗万象,既有心理学领域里的专业人员,也有企业家、政府职员、企业员工、教育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和家庭主妇等。海文学院是一个全球领先的个人成长和专业技能培训中心。 加拿大Haven学院于1985年由北美著名心理学大师黄焕祥(Bennt Wong)和麦基卓(Jock McKeen)创立,是加拿大唯一根据联邦政府私立高等教育法案在加拿大BC省注册的私立心理教育高等学府,其学派在北美被称为“HAVEN学派”。我们有上百个课程,涵盖:关系、沟通、自我觉察、家庭、企业组织的发展、肢体和运动、灵性学习、专业技能培训以及一系列人生问题的处理。自1982年起,加拿大海文已经见证超过25000个学员的成长 HAVEN以其专业地位在加拿大、北美乃至全球都享有盛誉,受到了热烈追捧。拥趸者不远万里,像潮水般地涌向加布里奥拉岛。其中包括了著名的大师:维琴尼亚 · 萨提亚(Virginia Satir)、玛利亚 · 葛莫莉(Maria Gomori)、伯特 · 海灵格(Bert Hellinger)……他们在团体互动中成长,创造着个人福祉。他们既深入觉察自己的内心,同时勇敢地将自己投入到关系中,去实践着HAVEN成长理论。

277 评论(15)

Ares填词人

在遥远的彼邦——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省的南方有个“温哥华岛”,岛附近有一个叫Gabriola island的小岛,就在这个小岛上有一个叫做“海文学院”地方,人们也称它为“海边避难所”。在这个“海边避难所”成长了许多优秀的心理治疗师,而琳达和戴维就是其中的两位。他们拥有长达十五年的教学和咨商经验,他们与中国的连结很深,曾三次来中国带领“潜力苏醒”、“阴影转化”等心灵成长工作坊。(目前琳达、戴维他们两位也是海文“阶段一”、“阶段二”、“肢体和呼吸课程”、“企业家情商”等课程的核心导师。)以下是《心灵成长》杂志对两位导师的采访。《心灵成长》:琳达、戴维你们是怎么样走上心灵成长这条道路的?琳达:首先是好奇心,出于对生命的好奇心。我成长的动机是我试着寻找我到底是谁?以至于我最终离开了商业界而来从事助人教学的工作。戴维:我曾经是个孤单的人,我不知道该怎样跟人相处,但是我对人又一直很有兴趣。所以我大学时,选择了人类社会学。但是学了人类社会学之后,我还是不知道该怎么跟人去相处。只有当我遇上“海文”学院的两位创始人黄焕祥和麦基卓,通过与他们交往,我才明白什么叫人与人之间的连结。于是决定开始走上心灵成长和教学的道路。《心灵成长》:你们是在怎样的家庭背景下成长的呢?戴维:虽然我的家境很优越,但是我的父母却不知道怎样与孩子们沟通。我很孤单的长大,在这种孤独的成长状态下,我学会了很安静的察言观色,但是却不知怎样真正与人沟通。十八岁的时候,我的母亲去世了,我感到非常的痛苦和恐惧,在那样的情况下我把自己的生命能量关闭起来,整个人变得越来越安静,越来越缩小。当我警觉到我的能量越来越僵化,已经是很多年以后的事情了。我开始试图去了解、去挖掘,直到我的生命能量又流动起来了。家人去世对于每一个人来讲都是具有震撼性的事件,所以我希望有同样经历的人们,能够跟我们一起去探索,能够化解凝固的能量,恢复生命的活力。琳达:我的童年充满了混乱,我生活在一个不安全的家庭环境里,有时候还会遭遇暴力。所以我学会了小心谨慎战战兢兢地看人,这样我才能保护我自己。我变得相当独立,15岁时我就离开了家庭。我很年轻的时候就成为了两个孩子的母亲,后来又成为了单亲母亲。《心灵成长》:琳达您能谈谈您的生活和关系吗?琳达:在我与前夫的婚姻中,大家都不太诚实,彼此都不太尊重。事实上,我们生活在十分不愉快的关系里面。那时候,我很向往与人建立一种更好的、更亲密的关系。那真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路程……离婚之后,我成为了一位单亲母亲,为了养活我的两个儿子,我开始疯狂的工作,赚更多的钱,为此我付出了身体的代价。例如说,我的脖子开始疼痛,肩开始疼痛,我的消化系统也产生了问题,然后我的皮肤开始出现了过敏的症状。在情感生活中,由于我太忙着工作了,所以我没有更多的时间和我的孩子在一起,并且那个时候我还不懂得如何与孩子们相处,这给我以后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遗憾。《心灵成长》:琳达你所指的遗憾是什么呢?琳达:我最伤心欲绝的是我的一个儿子在8年前离开了人世,这是我一辈子中经历到的最艰难的一次经验。后来我才发现我去世的儿子为我们留下了一个遗腹子,也就是我5个孙子孙女中的一个。现在亲情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哦对了,今年我有两个曾孙女出生了,我现在是曾祖母了。《心灵成长》:琳达、戴维你们能一起谈谈怎样维系亲密关系吗?琳达:亲密关系是需要以脆弱的姿态来维持的。而“脆弱”这个词在各种文化中都是不被认同和接纳的。但是“脆弱”是亲密关系的基础。我们保持亲密的另一个关键是,彼此保持开放。我们目睹了很多的关系,最后破裂了,是因为他们离彼此越来越远,当两个人越走越远的时候,关系就破裂了,最后就死掉了。让关系最终走向死亡是因为彼此的封闭和冷漠,所以勇敢呈现出自己的愤怒、恐惧与伤痛实际上是真正的亲密关系之一。戴维: “亲密”这个词在英文的使用中常带来混淆,因为“亲密”总是跟“性”有关,但是我们的“亲密”是指你对某人特别的亲近而且是敞开的。当你坦诚的揭露内心的想法而不再是把这些藏起来,并且不去控制对方,而是真正的分享你内心的感受。亲密需要分享,任何的分享都能促进亲密关系的发展。 《心灵成长》:你们所带领的“潜力苏醒”课程里经常提到敝开,请问敞开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状态?琳达:如果说生命的成长就像花一样,慢慢的张开,慢慢的张开,然后越来越丰满,那么开放就是一个人向另一个人慢慢开放的真实的展现,这样的展现非常美丽又非常脆弱,但同时充满了勇气与力量。因为我们从小就学会了怎样自我保护,为了不被伤害,我们不得不逃避,不得不掌控。但是当我们开始成长时,我们就不仅仅只对安全的事物去展放,也不仅仅只对愉悦感去展放,我们能对生命的所有面向去开放。所谓敞开,即是我们不仅向安全感去开放,同时也向不安全感去开放,在生命的冒险中,我们既拥抱愉悦又拥抱悲伤。有时候,我们所扮演的角色就像一个贝壳一样,然而真实的我是藏在那个贝壳里面的。我们常常是你把你的贝壳展示给我,我把我的贝壳展示给你看,可是事实的真相是我们仍然不了解彼此。(笑)戴维:对于敞开,在我们的工作坊中,我们有专门的沟通模式。我们的沟通模式就是如何呈现自己的脆弱,向别人开放自己。同时我们还会教人一些呼吸的技巧,让人们通过深深的呼吸来敞开自己。《心灵成长》:为什么呼吸能让人更好的敞开呢?琳达:因为人从一出生开始就是明白自己是无助的,所以我们会做非常多的防御措施以保护我们免于受伤。我们学会了压抑自己的感觉,不呼吸。你会发现小孩子表现自己的感觉是非常自在的,但是他们的父母会对他们说,“不要哭!不要哭!”然后孩子就会很控制的把那个悲伤给压抑住,然后小孩子就不敢哭了。(学小孩子欲哭不敢哭的样子,笑)而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不仅仅是不准哭,有时候还不准笑哦。就是这样的训练让我们把我们的感觉压抑在身体的最里面。而我们通过呼吸的方式让学员们把自己的身体展开,把那些压抑的情绪释放出来。就像剥开一层保护膜一样。(笑)戴维:当人们处于无助状态时,会用肌肉保护自己。 有些人害怕心会受伤,常常都是这种姿势(做出一个缩起胸部和脑袋的样子)。(笑)然后你可以看到这个人的肩部特别紧张,肌肉都窝陷在里面了,但是帮他做深呼吸时,他的心胸就会敞开。当心胸敞开了,一个人的生命能量就开始流动了,呼吸就是让一个人去释放他以前所压抑的能量。《心灵成长》:琳达、戴维你们对中国的感受是怎样的?琳达:对我来说,我的心是跟中国人连在一起的。有一次,我问一个中国人:“告诉我,你的意识在那里?”然后,那个人就把我的手放在他的心脏部位。如果,你问一个西方人:“你的意识在那里?”他会告诉你“在这里,在这里。”(指着自己的脑袋)所以中国是一个用心思考的民族。戴维:这片土地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人们像海绵一样的吸取他们所不知道的东西,他们不仅学得很快,而且也很快的把自己学到的新理念运用到生活中去。我们愿意协助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也愿意贡献更多。《心灵成长》:谢谢琳达,谢谢戴维。

164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