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96

ansenhachi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王兰心理咨询师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虎宝宝001

已采纳

01婆媳矛盾是家庭生活中最难于调解的一种矛盾。 千百年来,说起婆媳矛盾,,很多人都是轻轻一摇头,再来一声叹息。 引起婆媳矛盾关键的是一个人,这个人是婆媳两人的挚爱,也是争端的关键。 这个人是妻子的好丈夫,婆婆的宝贝儿子,只有他站对队伍,立场坚定,并能从中调停。家庭中婆媳矛盾基本就解决了一大半。 02 多年媳妇熬成婆,婆婆好不容易盼到儿子娶妻生子,身份从媳妇和妈妈的角色升级为婆婆和奶奶身份。 很容易把在婆婆那受到的压迫,委屈一股脑的往媳妇身上倒。 这是从古到今不变的永恒定律,也是造成婆媳矛盾的另一种危机。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俗语有云,百善孝为先。 衡量一个家庭或一个人,以是否孝为第一评判标准。 在择偶条件中,就会有人告诫年轻人,选对象要看对方家庭,父母是否孝顺长辈,对象是否对自己父母好,孝顺父母,如果家庭中出现不孝顺长辈,这个家庭是不可能幸福的。 问题又来了,如何才是孝顺长辈呢? 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 我吃过的盐比你吃的米还多。 我走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 我都是为了你好,听我的,没错。 如果按这些长辈们的口头禅,听话照办,不反抗是不是就是孝顺呢? 03 王兰的故事中,也许可以找到答案。 王兰与丈夫大专毕业后,在广州打拼。 儿子出生后,家公婆从乡下到广州带孙子。 王兰与家公婆以前很少在一起生活,所以以前是客气疏离着,也就过年回乡下住那么几天,过年是团圆的喜庆节日,一般是亲朋好友之间窜门,吃吃喝喝,不会有什么实质的问题可引起争执,相处也算愉快和谐。 儿子的出生,让不熟悉的几个人凑在原本就不宽敞的家中,空间显得更小了,王兰的形容是,天呀,一睁开眼,看见的全是人,加上儿子这个大闹天宫的“孙猴子”的吵闹声不断,从医院回到家的王兰崩溃了。 第一次当妈的王兰既兴奋又忐忑,虽然从长辈和朋友口中听了很多育儿方法,从书中也看了很多,到了实际操作时,还是手忙脚乱,加上老一辈的育儿方式与自己的不一致。 家里天天兵荒马乱,公婆认为自己尽心尽力的付出得不到王兰的肯定,憋着一肚子火。 王兰也觉得很委屈,我的家,我的儿子,凭什么我不能作主。 王兰老公还没从当爹的喜悦中回味过来,一下班到家是听到自己妈妈对媳妇种种不是,维护妻子,妈妈说他娶了媳妇忘了娘。 回到房间见到的是妻子的委屈和难过,劝妻子说:爸妈帮我们带孩子,不容易,你多让着点。 妻子不干了,说他是妈宝男,怎么都听妈的。 夹心饼干一样的老公,左右不是人。 家里天天是低气压,原本添丁是件开心的事情,因为彼此主权争夺战,家里变得乌烟瘴气,一团乱。 王兰因此得了产后郁抑症,温柔体贴的老公不理解,觉得王兰矫情。 王兰和自己母亲诉苦,妈妈劝她:婆婆是长辈,她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儿子和孙子好,不会害你的,听婆婆的就好,家和万事兴。 还没出月子,别的产妇养得白白胖胖的,王兰精神憔悴,没有奶水,婆婆满 脸的嫌弃。 幸好王兰的表姐看到王兰朋友圈,以一个心理咨询师的敏感,觉得不对劲,跑到家里看王兰,救了王兰,也帮王兰夫妇分析矛盾根源,把王兰一家人从水火不容的气氛中解救出来。王兰婆婆是个强势的人,有一些文化,曾经在乡下当民办老师,家公虽然很疼家婆,同时对自己父母也很孝顺,一旦妻子与父母意见不和,都是强硬要求妻子服从父母的,没商量余地。 所以婆婆也希望儿子像自己老公一样,让儿媳顺从自己,怕儿子对王兰言听计从,失去儿子。 王兰表姐听了他们一家人的事情后,问王兰老公几个问题。 这家是你的还是你父母的? 谁是一家之主。 你爱父母没错,孝顺父母也是对的。 谁才是和你过一辈子的人。 得到回答是,爱父母也爱妻儿,希望一家人能和平共处。 表姐给了夫妻建议:婆婆是怕失去儿子,没有安全感才会控制儿子,希望儿子听自己的话。 这一点王兰老公要让婆婆明白,王兰也是爱她儿子的,不是抢了她的儿子。 她们的目的是一样的,多了王兰的爱,她的儿子会更幸福。 王兰的老公要给婆婆吃定心丸,告诉自己爱婆婆。 凡事一家人要敞开心扉,拿到台面上沟通。 更重要一点是王兰夫妻,当面对家公婆要顺从,让老人舒服了,在不危害家庭安全,家人健康前提下,可按老人的方法操作,但出现问题要马上指出,并告诉父母因为他们的意见出现的错误,要他们承担后果。 老公一定要站在王兰这边,支持王兰,因为这个是你们的家,父母在这个家不是主人,所以不管出于什么原因,父母在这个家都是听你们的。 王兰夫妻听了表姐的建议,与父母商量,分工合作。 家公婆只管买菜,做饭,操持家务,小夫妻对这些事情可以提建议,听不听全凭老人意愿。 孩子的事情王兰夫妻管,家公婆可以提出看法,建议,不能强迫小夫妻服从。 有问题大家当面说,当面解决。当面不提的意见或说法都是无效的。 自此以后,一家人各司其政,自不干扰,王兰在表姐的治疗与老公关心照顾下,产后郁抑症慢慢好了,身体也一天天好起来。 家公婆知道儿子媳妇的不容易,也知道并没有失去儿子,还得到多一个媳妇的爱,释怀了, 脸上笑容也多起来。 一家人矛盾暂时解决了。 04 人家常说,而你和父母之间的距离是一碗汤的距离,这碗汤的距离就是: 在自己家里煮好了这碗汤,拿到儿女或父母家里的时候,刚刚好可以喝的温度,不能把自己的家和父母的家混为一谈这样。 任何一个家,只有彼此都有分寸感,不要越界,这样你的家庭才能幸福。

王兰心理咨询师

82 评论(15)

VV爱吃007

现在网络上有个名词叫“丧偶式 育儿 ”。

作为咨询师,我见证了这个名词的背后意义——妈妈们的孤独,无助和无奈。

在火把生涯的咨询中,全职妈妈、在职妈妈因为养育孩子和工作的冲突来咨询的,占40%以上。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尤其90后不想要孩子,也是看到周围那么多的妈妈纠结挣扎,而不敢前行吧!

孙晶(化名)是我2年前的咨询客户,她来咨询时,是一位全职妈妈,女儿1岁多,她想重返职场。

她的咨询是背着老公来的。

“我很爱我的女儿,但是我也想有自己的事业。我老公除了上班外,在家什么都不做。”

孙晶老公是北方人,她是南方人,当初结婚父母就有点不乐意。结婚后,她发现确实老公有点大男子主义,从不做家务,小孩子也是她一个人管。

“有时候小孩子哭喊,他不去哄哄,还说‘你是怎么带孩子的啊?’”

我都能想象那个语气,因为经常听到男人对女人说,有时候在马路上。

“你怎么带孩子的啊?”

那背后就是一种责怪:你都不赚钱,连个孩子都带不好,还能做啥?

责备后面是不尊重,你没有价值啊!

孙晶想要回到职场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但是之前的工作辅助性较多,没有太多的专业性。

这也是她来咨询的重要原因。

另外一方面,就是她离开职场2年了,重回职场充满了恐惧。

这个时候,寻找咨询师就非常重要。

我们在咨询时间安排上就花了好久——她只能等老公早上上班离开,孩子还在睡觉时开始。

但第一次咨询,我们开始30分钟后她女儿就醒了,只能中断。再约时间,她只能趁着孩子睡午觉。

她打算自己上班就把婆婆接过来,虽然她并不欣赏婆婆 育儿 的方式。

孙晶行动力很强,咨询后通过面试找到运营管理(更多偏内部管理和数据分析),前后花了1个多月。

不过,一段时间她的问题又来了:婆婆带不了孩子,要回老家,因为身体吃不消。

工作刚有点起色,走入正轨,又面临新的问题。

经过沟通,我们寻找了以下的解决方法:在家帮公司做些处理数据和报表的工作,公司支付一部分费用。

但是呢,公司并不接受她居家办公,因为她连试用期都没过。

她再次离职,想等一年后孩子上了幼儿园后,再重新回来工作。到时候公司是否愿意接受全职,要根据当时的情况来看。

我也感叹:花了好大力气重回职场,但是后方没有支持,只能再次辞职。

难道这家里养孩子都是女性一个人的事情吗?

怎么感觉是单亲妈妈啊!

这个过程中,她的爱人只是抱怨,一个劲儿地让她离职。

而其他的全职妈妈们,提前1年或者2年来做咨询,都是为了孩子上幼儿园后重新出山做准备的。

估计全职妈妈也都知道,孩子不到上幼儿园的时间,自己是无法返回职场的。

刘勤是2个孩子的全职妈妈,她的父母帮着一起照顾孩子,但是她仍然觉得很累,很想回去上班。

“其实做全职妈妈真比上班还要累,但却得不到尊重。我遇到楼道里那些上班的妈妈们,都不敢和她们聊。人家听到我不上班,眼光都不一样。” 刘勤说。

原来还有在职妈妈看不上全职妈妈这回事。

记得一个全职妈妈的客户,因为要和小区里以前自己完全看不上的全职妈妈一起活动,心理特别委屈。

她说她要是有工作,根本不会和那些全职妈妈混在一起。

敢情全职妈妈付出这么多,还处在底层啊!

“我平时要接送孩子,辅导作业,周末还要送孩子到辅导班和兴趣班,一年连轴转,节假日更忙!”

刘勤说的情况,真是多数全职妈妈的状态。

是啊,上班节假日可以休息,要是工作可能还有个加班费,这对家庭的付出可没个头啊!

刘勤想回职场,希望通过工作证明自己,然后让老公和父母都尊重她。

在父母眼中,她还是个孩子,所以什么事情都要听妈妈的,就连对自己的孩子养育过程中,妈妈也做主。

而在老公心目中,她也是不成熟的。

“如果不是你父母帮忙,你照顾两个孩子,连饭也吃不上!” 丈夫的这个话让她很受打击。

之前在职场的工作经历确实无法证明自己,这也让她耿耿于怀。

对她来说,需要解决的不仅仅是职业问题,还有独立问题——精神上的独立。

经济上的独立就不用说了,因为没有收入,钱都是伸手向丈夫要的。

她的独立是要从父母、丈夫那里独立起来,成为一个成熟的人,让他们信任,放心。

她渴望职业上改变的过程,其实更多是希望自己能成长起来,长成独立的个体,获得应有的尊重。

但是周围的人并不能看到她的渴望。

没有人能够理解,内心更加的无助。

我也分析过,为啥全职妈妈不能获得很多尊重呢?

首先那就是 历史 、文化的问题。

很多国家都有类似的问题:在人们的观念中,养育孩子对于女性是天经地义的,妈妈们自然不会被付费,价值也不被承认啊!

没有价值,也不能获得尊重和地位。

另一方面,什么样的女性更容易成为全职妈妈呢?

1. 之前的职场走的并不是很好,有的是工作不喜欢,有的是没有专业能力,兴趣值也很低,薪酬也不高。

在这种情况下全职带孩子的成本很低,所以一般会主动放弃职场。

2. 有人想当然地认为:我现在有职业问题,等我生完孩子后,这些职业问题就自然解决了。

但是要重返职场时,那些问题还是没有解决,甚至比以前更加困难。

有的人因此就在家生了第二胎,这种情况再重返职场就更加困难。

3. 个人价值感不高,在家庭中地位不高,生完孩子也不容易返回职场。

因为价值感低,不敢利用资源支持自己,如果丈夫挣钱多,就更不会被支持。

而那些之前职场发展很不错的女性,做全职的相对较少。

从家庭角度来说,她们进入职场工作为家庭带来更多的收入,也会借助更多的资源(丈夫、保姆、家族亲人、父母亲)等来支持自己。

从这点看来, 成为一个独立、自主、强大的女性,担任什么角色都有优势!

这是全职妈妈的情况,再来说说在职妈妈。

咨询后发现,在职妈妈也辛苦、无助啊!

尤其是二孩妈妈,尽管很多妈妈还接受过研究生教育。

王兰(化名)是两个孩子的妈妈,研究生毕业,之后一直在某大型国企从事技术工作,谈不上喜欢。

有了第二个孩子后,她对工作实在提不起兴趣,出现了深深的倦怠感。她就延长了自己的产假,公司同意了。

为了更好地支持孩子的教育,一家人搬到省会城市生活,但丈夫的工作地点还在三线城市。

她一个人在新城市里照顾两个孩子,丈夫只能在周末回家待一天。

“一开始,我觉得要牺牲自己来支持家庭,后来发现这样不合适,我牺牲的话,对家人是有怨言的,对孩子的发展也不好。”

王兰还是很有觉醒的妈妈。

“没有考虑到让孩子的爸爸换个环境,一家人在一个城市生活吗?” 我问。

夫妻分开,对感情和孩子教育都不好啊!

“其实有公司愿意聘用他,但是他觉得自己在小城市待的比较久,而且也做些管理工作,资源都不错,所以不愿意换。” 王兰说。

“所以现在等于我一个人带两个孩子,根本没时间花在自己身上。”

王兰希望在这个空档期做职业转换,这也是她来咨询的原因。

但是她发现属于自己的时间很少,连咨询也要等孩子睡觉,晚上10点以后进行。

虽然她不想牺牲自己,但还是做出了许多牺牲。

我建议她让孩子白天多玩,少睡午觉,晚上自然就睡得很早。

她试了一下,发现每天给自己腾出了1个多小时呢!

为此,她非常开心。

中国的夫妻会主动创造分离 ,这是之前一个澳大利亚的咨询师在工作坊上说的。

我发现确实啊!

我小时候,父亲远离家去工作,一个月回家一次。长大后我发现没有必要,可以搬家啊。

而我咨询的很多客户,都是夫妻明明有条件在一起,但是却愿意分开。

分开对有孩子的家庭来说,女性就要承担起所有的养育工作,男性只是提供经济支持。

这让妈妈们陷入了孤独无助的状态。

客户刘媛(化名)是和老公在同一个城市,而且公婆也住得很近。

不过,她依然没有自己的时间。

第一次咨询,打开摄像头,我看到一个小男孩就坐她旁边。

我很诧异。

她解释说现在放假,孩子没有人带,只能跟在自己身边。

那一刻真是觉得这个妈妈好困难啊,连个帮手都没有!

我们只能重新约了咨询,等到孩子开学再进行。

“我很羡慕我老公,因为他下班后可以花时间去发展自己的业余爱好,而我根本没有这个时间啊。”

“你老公不做家务,也不管孩子吗?”

“他很少做,公婆离得近,接送孩子上学、放学,但是等我下班后他们就不管了,剩下都是我的事情了。”

“那也可以让爸爸参与啊,两个孩子不容易啊!”

“我婆婆也不让我老公做,她很疼她儿子,说男人不应该做这些事情。”

原来有这样想法的女性还有很多啊!

其实刘媛和她丈夫的收入相当,甚至学历还比丈夫高。

她因为不满足自己的发展,想跳槽,但是家里人(主要是丈夫和公婆)不支持,所以来寻求帮助。

刘媛在家里没有地位,没有支持!

我看到刘媛在榜样人物上写着自己的母亲,她的母亲是一位为家庭全情付出的人。

“我妈妈一辈子为家庭付出,我也受到她的影响。” 刘媛说。

“可是你妈妈生在60年代,没有接受高等教育,也没有自己的职业。而你是80后,接受过高等教育,有自己的职业诉求。时代不一样啦!”

刘媛沉默。

刘媛受到妈妈的影响,而她丈夫也受到他母亲的影响,于是就变成了一个人有空去发展自己的业余爱好,一个人每天像打仗一样围着两个孩子转的状况。

这么多妈妈把养育孩子独自扛在自己的身上,一方面有传统的文化的原因。另外一方面,也和女性自身无意识接受了祖母、妈妈辈的 育儿 方式有关。

但是和时代并不符合,因为女性也有自己的职场,这时候女性需要作出调整了。

在这个过程中多数男性是不愿意调整的,因为这个养育系统对他们有帮助的。

那对于妈妈们,如何来打破 育儿 的孤独之旅呢?

1. 和爱人的沟通,从一开始让爸爸加入到 育儿 行列。女性经济越独立,爸爸进入 育儿 的可能性越高。

2. 对孩子和爱人的信任和培训,不代办。不是什么都是非你做不可的,爸爸不会做,可以多培训几次。

3. 放下愧疚,与孩子高质量的相处时间更重要。很多妈妈觉得不陪孩子,对不住孩子。但其实孩子并不需要全天候陪伴,质量最重要。

4. 建立养育孩子的支持系统,可以启用小时工、保姆、亲人、育婴师等,也可以和公司谈弹性办公。

5. 自我提升。提升专业能力,提升内心力量。你的能力越强,内在越强,外在资源也被吸引而来,很多问题也可以快速解决。

其他方法,可以看看婉君老师的文章《Papi酱产后复出上热搜:当一个出色的职场妈妈,需要付出哪些努力?》

女性在生命的养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我们可以创造生命,这是男性无法做到的。

我们也可以把这种创造和力量带到养育孩子当中,去创造更好的体验,对自己,对爱人,对孩子。

父亲充满责任和爱,孩子被无条件接纳,夫妻之间互相支持、理解,母亲越来越包容,越来越有力量……

一家人都在爱之中流动着。

正是这种创造,打破了千年的无意识,让我们在孕育生命中感受到喜悦和爱,这对我们本身也是一种滋养。

当你无法找到的环境,那就大家一起来创造吧!

当越来越多的人去创造,就成为了现实。

本文作者:王虹老师

火把生涯®创始人

中国职业规划师,资深职业规划咨询导师

职业规划类书籍《觉醒》作者

作为国内职业规划的先行者,从2010年开始从事职业规划咨询,在近10年的职业咨询中累计咨询近千个案,具有丰富的职业咨询实战经验。

王虹老师至今已经旅行16国,跨越5大洲,并参加18个月海外志愿者项目,在美国工作1年,在非洲马拉维工作6个月,成为在美参加此项目的第一位中国人。

2017年9月开设职业规划实战案例督导班,培养实战型职业规划师;

2017年10月建立国内首家女性职业成长平台,目前在线3000多位女性;

2018年6月建立女性年度职业成长南丁班,两期累计学员440+位;

2018年8月建立职业规划咨询团,有5位咨询师;

2018年12月推出职业规划新书《觉醒:把人生设计成你想要的样子》;

2019年1月创立火把咨询师俱乐部,旨在为国内职业规划咨询师提供沟通平台;

2019年3月开设职业规划师咨询实战班(基础班),致力于培养新手咨询师。

278 评论(10)

shchengzhang

1、以柔克刚 当对方强势的时候,我们要学会适当的退让,这里所说的退让不是屈服与服从,而是先退一步。对方越强,你越柔,这样你们就不会针锋相对。比如当我们遇到对方非常强势,甚至情绪激动的时候,我们先听对方说,不插嘴。当对方把自己心里的话全部说出来,情绪也发泄的差不多了,这时候你再发表你的看法。他即便不认可也没刚才那么激动了,所以建议你可以先退后进,以柔克刚。2、掌握YES&AND原则 在沟通技巧中,大家普遍接受的一个原则是“YES&BUT”定律。这很像我们曾经学过的“先扬后抑”的修辞手法:就是当你想否定某一观点时,要先对它的可取之处进行表扬,然后再用“但是”这样的转折,把你的观点表达出来,这样说比直接批评对方更容易让人接受。 这样解释起来,此定律似乎是一个完美的沟通方法。但是大家忽略了一点,那就是与对方产生意见分歧的时候,不是一定要用“批评”或“反驳”才能沟通的。在这里我教大家一个新的沟通原则——“YES&AND”原则。YES&AND 原则的本质是接纳与添加。它的核心含义是一种接纳的态度,要注意,我说的是接纳,而不是接受。接纳是指我允许你的观点、思想或者行为的存在,但不代表我一定要接受这一切;接纳的时候就是把自己与对方放在同等的地位,我们都有权保留自己的观点与态度,也就是在接受对方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

208 评论(8)

sw634365102

当你看到一个强势的人不妨表现得温柔一点,温柔一点,再温柔一点生活中如果遇到很强势的人,不要被他们表面表现出的彪悍和不屑吓倒,不妨告诉自己:“对面走来的这个强势的人,看上去像一只老虎,但其实是因为他内心有个胆怯的小孩。”这样想时,会不会有一种油然的喜感从心里泛出来,似乎又夹杂着一丝同情和可怜。“他一定是有一个很弱的过去,如今才会表现的这么强悍吧”。如此想来,不妨表现地对他们温柔一点,温柔一点,再温柔一点,就是在这种不卑不亢的温柔里,或许对面的那个老虎再也不好意思表现出他的强牙利爪,可能时间久了,反倒变得不好意思起来,其实跟强势的人走的近了,接触多了,有时你会发现真实的他们真的不可怕。

311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