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宝贝洁洁
喜欢上一个不喜欢自己的人,就是折磨的开始。 约朋友阿朵周末到家里吃饭,阿朵期期艾艾的不肯说,周末要和几个朋友聚会,再继续问下去才知道,这个聚会本没有阿朵,因为有大伟在,阿朵是找了很多借口和理由参与到这个聚会里来,只为能见到大伟。 阿朵喜欢大伟,但是已经有了女朋友大伟真的对阿朵的不感冒,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大伟也明确表态,即便自己没有女朋友,也不会喜欢阿朵,可是,阿朵就是不肯相信,会想尽各种方法,去制造机会见大伟。 我们却阿朵别去单恋一枝花,她却振振有词的说,伟大的爱情在于撬。 她的振振有词跟品性无关,她用这种方式掩盖她内心的不安。 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因为得不到的东西,留给我们的都是最好的记忆。 当年轰动一时的杨丽娟追星刘德华,其家人倾其所有,其父甚至卖掉了一个肾,用了十年时间,才助力杨丽娟和刘德华同台合影的机会,第二天,其父跳海自杀,并喊话刘德华,责怪其太冷血。 这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但阿朵的性质特别像。 在《亲密关系》一书中讲到了一个月晕现象,当仰望星空时,因为距离的遥远,所以,感觉月亮特别美,月光特别浪漫,但事实上,我们都知道月亮本身是不发光,它只是地球的一个卫星。 不论是阿朵,还是杨丽娟就是因为这种距离,让对方成为自己心目中最理想的那个。 这是一种执念,这种执念的背后潜藏的是一种补偿心理,也是一种控制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情人眼里出西施就是这个道理,爱的时候,特别是这种爱而不得,对方在自己的心理,眼里更是完美无比。 缺什么补什么,缺少父爱的往往会去找大叔。阿朵对大伟的痴迷在于大伟的一个动作。大伟抽烟的时候,是用大拇指和食指。这跟阿朵的父亲一模一样。可是,疼她爱她宠她的父亲在她14那年,去学校接她的路上不幸出了车祸。 这是阿朵一辈子的伤,大伟的出现,让她似乎看到父亲,她的执迷的点就在这里。 我有一个来访者,她的男友酗酒吸毒还家暴,多次对对她拳打脚踢的让她滚,可是,她就是无法离开。她找我来咨询的第一句话就说,你别劝我离开他,别的咨询师都劝过我了,我只需要知道我怎么样才能挽回他的心。 在我这位来访者的眼里,拯救和照顾男友,是的职责和义务。得不到,就要抢过来。这在很多时候并不是爱,只是用来满足自己的控制欲。看到一个咨询案例就是这样,来访者一直认为自己家庭条件不错,又貌美如花,单位的单身男士也很照顾他她,追求她的人也不少。 众星捧月的日子,被一名入职的大学生打破了,大学生对她礼貌有加,却只是点到而已,后来这位大学生追求一名来访者最讨厌的一个姑娘时。这位来访者就开始怒火中烧,开始反追这位大学生。 爱而不得,自然痛苦,这位来访者已经开始抑郁。 其实,在亲密关系中,我爱的人不爱我的情况特别多,这种执念的背后是自己的心魔,走出自己心魔,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尝试脱困。 没有人喜欢承认自己是错的,所以,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活着回忆或者想象里是最难让自己的情绪脱困,所以,去多花一些时间在当下的事情上,很多人走出失恋的方法就是不停的加班,让忙碌充斥自己的时间,让自己没有空去想,去思考。用这种方式与自己对话,通过书写梳理自己感情,这是一个自我疗愈的过程,它能让我们看清楚,自己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心理咨询师,爱上一个不该爱的人,是伤,是痛,是一种折磨,但同时也在自己的一种人生历练。 真实的面对自己,让自己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首席12333
出品丨张德芬空间
《乘风破浪的姐姐》播出到现在,最让我惊喜的就是阿朵了。
她有一种闯荡江湖,见多了人情世故的坚韧,而这种坚韧又源于她的柔软。
她能够敏感地感受到别人的情绪。
当袁咏琳焦虑着会被淘汰而大哭,她也不禁掉下眼泪:
“我特别理解她这种努力不被人看见的感受。”
她也能透过伪装,发现对方脆弱柔软的部分,恰如其分地呵护着对方成长。
当初拽拽的宁静无法快速进入节目状态,不愿换队服,不喜欢跳舞。
面对难搞的宁静,阿朵似乎早已洞察她强势背后的不安,一组队就提出“我们就是想保护静姐”。
在阿朵无条件的宠爱下,宁静难得的卸下防备,呈现出她最柔软的一面,“如果我们没有晋级,不管是任何一个人走,我跟她们一起走。”
这样有力量的知心姐姐,谁不想拥有?
其实,阿朵所做的就是共情,一种理解他人,并能恰当作出回应的能力。
罗杰斯说, 共情是理解另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的经历,就好像你是那个人一般,并且让你所共情的人知道你理解了他。
共情的四个层次
共情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1.第一层次的共情:共情认知层面。
还记得《妈妈是超人》中,胡可伤心落泪。
那段时间,她常常拍完戏连夜赶回家,睡不够还得送孩子上课。
沙溢不是不心疼胡可,而是想着解决问题,表示是胡可自己把自己搞得很辛苦。
紧接着,胡可却说: “这件事情本身一点不辛苦,最辛苦的是你的态度。”
为什么呢?
胡可需要的却并非问题解决方面的建议,而是情感层面的理解和支持。
沙溢的表达反而侧面否定了胡可在平衡工作和家庭上的努力。
这就是生活中常见的第一层次的共情:共情认知层面,忽视情感层面。
这样的沟通往往让我们越沟通,越孤独。
2.第二层次的共情:包含认知层面和情感层面。
心理咨询师李松蔚分享过一个经历。
在一次他和另一位老师合作的家庭咨询中,一个孩子大发脾气开始扔东西。
孩子的父母忍不住制止,他也忍不住帮忙。
处在情绪风暴中,我们往往容易被迅速卷入,深深体验到对方的情绪,和对方一同感到崩溃无力,看不到希望。
此时,在接纳对方的情绪基础上,去发现那些认知层面的信息,往往能帮助对方在无望中看到光亮。
就像是这次咨询,另一位老师却示意他们静观其变。
当孩子的情绪越来越失控,高举玻璃杯要往地上砸。
过了一会,却仍旧没有声响,原来孩子轻轻放下玻璃杯,一一捡起地上的东西放回原处。
孩子是从哪里获得力量走出失控状态的?
其实,在情感层面,他大发脾气,疯狂砸东西。
可是,在客观的事实层面,他砸的却全是摔不坏的东西。
这位老师敏锐看见孩子失控情绪背后自我控制的能力,通过允许的方式接纳对方此时的情绪状态,又通过眼神等非语言方式向对方传达信任。
因为咨询师的共情,看见了孩子自我控制的力量,孩子得以在无望中找回力量感。
认知+情感两方面的共情,往往能够为彼此拼凑出一幅更为完整的图案,提供一些全新的角度。
3.第三层次的共情:认知+情感+指导。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里有一个精神病人深信自己是朵蘑菇,不吃不喝,待在房间角落一动不动。
心理医生没有强迫他吃喝,也没有试图改变他的认知,说“你其实是个人”。
而是撑着伞,蹲在病人旁边。
病人好奇:“你是谁?”
医生说:“我也是蘑菇”。
过了一会儿,医生站起来走动,病人问:“蘑菇怎么能走来走去?”
医生说:“蘑菇当然能走来走去。”
病人想想有道理,也开始走动。
又过了一会儿,医生拿出汉堡吃。
病人又问:“蘑菇怎么能吃东西?”
医生说:“蘑菇当然能吃东西。”
病人想想有道理,也开始吃。
几周后,病人仍旧深信自己是蘑菇,却能够正常生活了。
生活中,许多指导之所以无效,是因为缺少前面的共情认知和情感的部分。
就比如之前被怼上热搜的综艺《你怎么这么好看》中,一位34岁的女博士在节目中谈到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封闭。
她的话语被频频打断,被不断贴上标签“单身大龄”、“没有口红”、“没有化过妆”、“没有高跟鞋”。
没有认知和情感共情而形成的指导,往往不是对方的需求,而是指导者试图改造对方,源于让对方认同自己的需要。
反观同类综艺《粉雄救兵》中,嘉宾说自己喜欢宽松衣服。
他们并不强迫嘉宾更有“女人味”,穿上紧身衣或是礼服,而是指导嘉宾如何用宽松衣服搭配出时尚感。
真正的指导便是这样,我努力走进你的世界,想要了解“你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我提出建议,如你所是,而非为我所愿。
4.第四层次的共情:认知+情感+指导+资源。
在袁咏琳想要让位时,阿朵的一段话让人印象深刻:
“当队长与年龄没有关系。”
“我就是来支持你的,我觉得你可以。”
“我可以看到你身上的才华,你一定能成为一个好的队长。”
“这是你的功课,老天爷放在你面前的功课,你迟早要面对。”
当看见和理解也无法阻止袁咏玲不断自我怀疑,她用几句话就帮袁咏琳梳理出身边的资源。
认知和情感层面的共情能帮助我们走进他人的世界,来引导彼此的沟通。
而指导和发现资源的共情能帮助我们扩展自己的世界,看到以前无法看到的东西,发现新的方向和自我蜕变的可能性。
如何培养共情能力?
共情,是建立和维持关系最重要的一种能力。
它既能帮助我们理解彼此,也能让我们灵活地解决冲突。
那么,都知道共情是种好能力,许多人却做不到,为什么?
其实,缺乏共情能力的背后,往往藏着一个怕受伤的孩子。
共情能力有一个前提,就是我们首先要了解自己的情绪,调动自己的感受才能去理解别人的世界。
有的人缺乏共情能力,是因为他们先隔离了自己的情绪。
他们可能看似冷漠,没什么情绪;可能看似冷静理智,总是想着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或许是因为他们曾在情绪风暴中迷失,感到自己无法应对情绪,认为情绪都是阻碍问题解决的障碍,因此避免自己情绪化。
其次,共情是一种对彼此的关怀,而不是情绪感染。
什么意思呢?
如果你跟一个抑郁的人一起待上十分钟,你很快也会体验到抑郁的情绪。
这样的情绪感染让我们不自觉地体验到对方难以承受的痛苦。
为了避免类似的痛苦,有的人选择关闭心门,对他人漠不关心。
但我们使用共情,其实是为了减轻他人痛苦,也为了让自己更好的生活。
换言之, 情绪感染并不等于共情。
如何做到共情关怀,而不是被情绪感染呢?
重要的是 建立边界。
伊能静始终无法忘怀苦命的童年,恋爱时向秦昊哭诉,秦昊听后,却告诉她:“有病得治!”
他选择屏蔽伊能静如同黑洞般的痛苦,却并未完全回避,而是在冷静后共情对方的认知:
“你现在只有两种可能,第一个跟你一样有病的,觉得你好可怜,你们两个就在这开始演不完的悲情剧;
第二个,想当你医生的,告诉你人生应该要怎么样。
你只会遇到这两种人。”
情绪感染容易模糊人与人之间的边界,让我们不断消耗自己。
而共情关怀意味着你时刻记得,你和他还是不同的;你只是理解了那个人,而不是成为了他。
你可以选择用什么方式共情对方,同时照顾自己。
在这个世界,每个人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孤独,如同一座孤岛。
当我们具有共情的能力,感知到别人的感受,体验到别人的世界,用共情将人与人相连,让孤岛不再孤独。
这一瞬间的触动,其实是非常珍贵的东西,因为那证明你醒着、你活着。
如同心理学家科胡特曾说:
“共情,就是生命的气息。”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