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敌沈阳人
不知道楼主经历了什么,但我想至少这句话是悲观的。我和你有过相似的经历,我家很穷,并且一直受他人欺负,所以我从小立志要不混个样子,要不就学个样子。随着自己慢慢成长,思想有所改变,选择了好好学习,改变现状。可是自从我考上了大学,寒暑假回来家里,却感到了极度自卑,不想出去见任何人,因为我觉得我辛苦那么多年,家庭依旧如此,改变不了任何事情。可是到后来我态度就慢慢改变了,生活是给自己过的,你过得好与坏别人根本不会在意,所以没有必要因为他人的言行去影响自己的情绪。
因为不知道楼主最近具体遭遇了什么,但是我还是想好好劝你一下,调整好心态,为了家人,更为了自己,活出乐观,毕竟活着就要去享受生活,加油!
我有过,那个时候还很小,因为父母工作的原因所以从上小学开始每学期都在不同的家里寄住。可想而知从小在别人家生活能有多好?不管在学校受欺负还是得到表扬无法让我开心,毕竟没人可分享。不过慢慢时间久了我懂得了,我不怪自己的父母,毕竟他们的工作就是这种性质,我无法改变,但我可以改变自己的思想。无论在什么环境下得靠自己,无论遇到什么事情自己得坚强。人嘛,要么乐观的活着,要么消极的活着!所以我选择了乐观,这样为我父母好,更是为了自己能更好的活着!
现在有偶尔还是会有这种自卑心冒出来,我会想是哪方面的问题引起的,我就会学习相关知识,就是这种方法让我慢慢找到自信的。
今天看到这个问题,回头想想,和原生家庭的影响有很大关系。小时候,我的母亲喜欢比较,我家三个孩子。我是老二,上面一个哥哥,一个妹妹,家里的家务活都是我做,母亲还总会说一句大的疼,小的娇,不疼不娇的半头幺。我干什么都得不到表扬,还会被打压,直到近几年,母亲的家务活我做的最多最好,母亲依赖我,我才开始抛弃自卑心。
好像没有。自以为别人金银珠玉,我布衣蓝衫,不露体就是穿衣的目的。别人山珍海味,我窝头咸菜,吃饱就是目的。别人玩乐享受,我读书写字,闲适快乐就是目的。生活你有风花雪月,我有夜风凉夏,你能桃花流水,我秋枫蓝山。各有滋味吧!
有过,在爱情面前。
至今还记得曾经自己自卑到在百度上发帖子想问网友如果觉得自己配不上他该怎么办?
我还记得当时的回答,那个人很暖心,她告诉我我也很好,如果觉得自己有不足就去努力提升自己,让自己变好。
后来,我分手了,不过,我变得更好了,不留遗憾。
我答应一个读者,谈谈自卑的话题,正好现在有了这个问题,那就不写文章了,回答吧。
自卑是一种缺乏资格感,其实自己也不差,但是总觉得自己不够好。这个感觉,跟当事人是否优秀根本没有关系,一个人可能看起来非常非常有水平,漂亮,优秀,然而她还是总觉得自己不够好。
很大原因,这种感觉来自原生家庭。如果从小孩子都生活在挑剔、指责的环境里,不断接受否定的、消极的信息,不断的被评价为:很差,很不好,不如别人好,慢慢他就会真相信。不管他做的好与不好,都要被责备,他会慢慢变得缩手缩脚,什么都不敢做。
做什么都是不对,何必做呢?
习惯了就是模式,模式就成了命运。长大后,没人这么批判他了,可是性格也形成了。
永远觉得自己不够好,永远缩手缩脚,该去争取的不敢争,别人批判自己就觉得心虚,哪怕并没有做错。被斥责就会吓得不得了。小时候非常乖,长大了工作小心谨慎,生怕自己做错——自卑通常和胆小在一起。
就算工作做的不错,有了成绩,被大家称赞,夸奖,但是他还是会不敢相信自己就是优秀的。有好事也觉得不是自己的,连见到漂亮衣服都没有勇气去试。
怎么调节?用心理学。
不断的面对自己内在的不够好的内在小孩,看到当初的自己是怎么委屈和冤枉,把当时不敢流的泪流出来,抱抱自己,对自己说:你长大了,你可以为自己活了。
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如果自己面对不了,就找专业的老师帮忙。就像脱掉一层又一层的壳子,并不容易,但是越来越好了。也许童年的创伤,需要一辈子去疗愈,但是总比什么都不做的好。毕竟每个人都有追求更好的生活的权利。
让自己不要去跟别人比,只跟自己比,不断挑战自己的能力,让自己越来越强。
慢慢的,把心定下来,也就自信了。
不容易,但是有办法。只要坚持,慢慢的开始接纳自己,爱自己。
心理学不是用来装能的,是用来解决困惑,提高人的生活质量的。——心理咨询师天蓝姐
心理学真的是个好学问,还有家排。也许家族里有这方面的能量没有疏通,那就是哲学的学问了,把原生家庭的那段创伤弄好了,已经很不错。每个人都有这辈子的功课,投生什么样的家庭,也是命运的安排。既然遇见,就顺应好了。
祝你自信起来。
欢迎大家评论。
有过这种情况,曾经我的身体由于疾病的产生和发展而导致的自卑,甚至想到了死,绝亡在我的心里产生了厌世,因为那个时期的我,压力非常大,上有疾病缠身的父母,双方老人都在那几年得病,给老人治病,整天往医院跑,还得处理好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以求为父母的治疗取得更好的效果。
我还发明了艾灸器,可以挂在墙上,灸后背,大椎,腰,自己在家艾灸就可以。
图片中有录像,点开效果更好。
自卑可以是一种动力,也可以是一种阻力。有自卑感的人往往觉得自己不够好,努力去做得更好,在 社会 上收获更多。
但是,有时候,自卑也会导致一个人限制自己的能力,因为害怕做不好而不去做,阻碍了走向成功的道路,不仅影响了工作,也影响了人际关系、婚恋,甚至有些人会长久的陷入抑郁、无力感中。
“我是一个很内向、很腼腆的男孩子,身高180,长得不帅,又是穷小子,比较自卑,也不怎么合群,跟朋友长辈说话很少。父母经常叫我多说话,我何尝不想呢?我也想自己能侃侃而谈,可就是不知道说什么,不知道怎么展现自己。到现在为止我没有一个真心的朋友,特别苦恼。
感觉自己很孤僻,做任何事都不自信,总是半途而废,一会做做这个、一会做做那个,没有恒心,不能坚持到最后。爱面子,事做不好,怕被别人嘲笑,总是小心翼翼,所以很多自己的兴趣爱好都没去实现,工作中也非常被动。
喜欢泡吧,喜欢纸醉金迷的生活,准确说不是喜欢,应该说我这是在逃避。我也恨这样的自己,也经常的自我否定,总是觉得自己不行,看不到自己的优点,缺点倒是一大堆。
我的家庭,老爸是说一不二的,他总认为自己都对,根本不听别人的意见。记得小时候,他问我学习上的问题,我答不出来就对我发火,说我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知道,说我笨、没用。我从小就躲着他。我老妈也喜欢骂人,从小骂到大的,经常夸别人家的孩子怎么怎么好,我却怎么怎么不如别人。”
个人成长心理咨询 解读:
这样家庭中成长的孩子,难免会内心自卑,不敢在他人面前展现自己,也就难以拥有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爸爸过于专制,常常否定、打击孩子,孩子内心自然难以建立自信,总是害怕自己的行为不是父母期望的而不敢作为,胆小、退缩、自我封闭,说的好听一些就是“内向、腼腆”。
而妈妈也骂孩子,经常说自己的孩子不如其他的孩子,又让孩子的心灵受到了伤害,更加觉得自己真的不如别人。
所以,自卑的人通常都会拿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相比,总是觉得自己处处不如别人,看不到自己的价值,长此以往,就会产生一种悲观厌世的情绪。因为找不到自己的价值所在,所以容易对生活失去希望,严重自卑的人甚至会有轻生的念头。
孩子都是从父母的评价中来看到自己的,如果父母的评价是一面歪曲的镜子,孩子就会以为自己真的是那样的,也会朝着那样去发展。父母是孩子人生的导师,父母对孩子的评价会对孩子产生巨大的影响,特别是贬抑性的评价:如“太笨”、“脑瓜不开窍”、“饭桶”、“蠢驴”等,都可能严重挫伤孩子的自尊心,使他(她)产生自卑感。
当自卑感渐渐地蔓延、扩散,从而产生错误的心理定势,孩子就会觉得自己真的是不好,没有什么是让人喜欢的,认为无法赶上别人,进而引发出人际关系障碍和许多行为上的困扰,妨碍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这些活动的正常进行。这种病态心理如果不能及时而正确的治疗,可能会危害终身。
在心理咨询中,很多来访者都评价自己是一个内心自卑的人,在刚来进行咨询的时候,大多数会问“老师,您觉得我这种性格能变好吗?”其实,这种担忧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在他们过往的成长中,他们自己也在努力变得更好,尤其那些进入 社会 的人,他们发现因为内心自卑,难以处理好人际关系,常常感到孤独、抑郁,甚至觉得人生没有意义、活着没有希望。他们也很努力的改变自己,了解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方法,也努力去尝试。但是,内心的自卑感并没有减少,甚至很多时候他们明明知道如何去做,但就是“放不开”,导致一次次受挫,对自己越来越失望。
有些人在多次尝试失败后,真的就放弃了自己。而有的人内心还是有自我救赎的欲望,愿意再尝试而选择了个人成长心理咨询来帮助自己。过去的经历造就了现在的我们,过往的经历不是我们的错,也不是我们可以选择的。但是我们可以选择的是,你愿意一直受过去的影响而走不出来,还是愿意选择自我救赎,勇敢的把过去扔下,开始新的生活。这需要我们去坚定的作出选择。
凡是人.谁都有这样的过渡。年龄段是接纳自卑的容器。比一个例子:青.壮年时期.想一些克服困难的办法.向美好的境界去争取.调节不了.只能忍受。哪么幼年.老年人就不一样了-只能是以泪洗面.或者唉声叹气.绝对不能转嫁给别人让他人替你担当。而且别人也不愿意.或者没能力去担当。任何人就都是运用由自己担当这个调节公式。
好意萊傳媒
我觉得这个安慰不来,越安慰越容易反感,因为我们的感觉另一个人并不能完全感同身受。我是这样的,不过可以陪着ta,听ta说话。你可以什么都不说,就静静地看着ta就好。不要抢着比惨,不要突然打断,不要表现出不耐。必要的时候可以抱住ta,不过这个大概要看你们的关系了,然后不要太刻意的以对待重度抑郁者的样子对待ta,就像对待平常的人一样。
林子夕silva
如果你有心理咨询师的执照,那么在此之前一定有过这方面的培训,多少也会知道一些技术,并在考试前经过很多演练。如果没有,那还真的不是三两句话能够说清楚的!实践是很重要的!
spicyqiezi
就是多陪伴他吧,自卑抑郁是长时间缓慢形成的心理疾病,就算找心理咨询师,也只是打开对方的内心世界让内心力量自愈,缓慢并且效果欠佳,如果对方不打开自己的内心,旁人与他的思想就完全不在一个线上,只能多一些陪伴,多看看世界,语言上嘴笨的话就少说,因为同样的话不同的人理解是不一样的。
pinkyoyo0403
不用安慰,这个安慰不来,越安慰越容易反感,因为我们的感觉另一个人并不能完全感同身受。我是这样的,不过可以陪着ta,听ta说话。你可以什么都不说,就静静地看着ta就好。不要抢着比惨,不要突然打断,不要表现出不耐。必要的时候可以抱住ta,不过这个大概要看你们的关系了,然后不要太刻意的以对待重度抑郁者的样子对待ta,就像对待平常的人一样。
薇宝儿521
在心理学上,自卑属于性格上的一个缺点。自卑,即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等作出偏低的评价,总觉得自己不如人、悲观失望,丧失信心等。在社交中,具有自卑心理的人孤立、离群、抑制自信心和荣誉感,当受到周围人们的轻视、嘲笑或侮辱时,这种自卑心理会大大加强,甚至以嫉妒、自欺欺人的方式表现出来。自卑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是实现理想或某种愿望的巨大心理障碍。
而战胜自卑的办法有:
1.认知法。就是通过全面、客观地认识,辩证地看待别人和自己。
2.作业法。不妨多做一些力所能及、把握较大的事情,一举成功后便会有一份喜悦,每一次成功都是对自信心的强化。
3.补偿法。补偿法即通过努力奋斗,以某方面的成就来补偿自己自身的缺陷。
4.暗示法。暗示法就是个人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鼓励,进行自助的方法。
5.领悟法。领悟法即有自卑感受的大学生,主动求助于心理咨询老师,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分析治疗。
6.性格训练法。有自卑心理的人常常在性格上表现出不当之处,如内向,不与人交往,敏感多疑等,为此我们不妨进行一下成功性格的训练。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