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13

与口水长流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安慰不了怎么办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顺宏冷暖-MISS冯

已采纳

“我现在愿意听你一个人说”需要被安慰的人内心必然是有一大堆苦水等着倾诉,负面情绪需要被释放出来,如果我们愿意真诚地听他们讲而不随意发表自己的意见时,等他们完整地倾诉完后,我们的安慰就已经完成了一半。最忌讳的就是对方刚说出自己的烦心事,你就马上开始说你自己类似的悲惨经历。法国中世纪哲学家彼得·阿伯拉尔认为“比惨”,会让被安慰者感觉自己的痛苦其实只是庸人自扰。因为很多人都会经历,所以他不应该伤心。“我理解你的情绪,你可以慢慢地说”当人处于负面的情绪当中,我们不应该想尽办法把他拉出来,而是应该帮助他去接纳理解自己的这种复杂的负面情绪。唯有正视,才能放下。在专业的心理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都拥有优秀的倾听能力,在表达关心的同时,认真倾听更为重要。我们在安慰别人时,不要求快,不要给对方压力,静静地听对方说完自己的烦恼,让他慢慢地把事情一件一件说清楚。不要着急地给对方提建议,可以多用一些问句,带着对方一点点倾吐出来,帮助他们放下内心的不安。安慰不一定能帮助人解决实际问题,但是它的功能就是帮助对方释放情绪。“我明白,我懂”在安慰他人时,保持同理心是十分重要的。著名的心理学家 Teresa Wiseman 在关于“同理心”的研究中认为:同理心就是能与人一起感受。具有同理心的人,可以接受不同的观点,同时不会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评价他人的观点。他们深深地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容易,随便评价其实是自己的失礼。同理心有别于“同情心”,同情心是好的,但是会让被安慰的人觉得自己处于弱势地位。而同理心却能起到很好的安慰效果,但是同理心只是安慰的基础,在表达了你对对方的理解后,还要灵活运用谈话技巧帮助他解开心结。每个人都有脆弱的时候,我们选择安慰对方就选择了和对方待在一起,共同面对那些不安的情绪。情绪来临时,不要赶走它,否定它。当我们正视情绪、接纳情绪后,那些激烈的不安都会慢慢平静,最后,我们都会笑着重新站起来。

心理咨询师安慰不了怎么办

302 评论(9)

老幺2010

第一,看轻事情的重要性。比方说,你的好朋友明天要去考驾照。他感觉很焦虑,因为之前的两次考试他都挂了。在考试前一天,他过来向你寻求安慰。你张口就给他一句:“这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一次小小的驾照考试吗?放松心态去考吧,明天一定过关。”这种安慰人的方式,根本就起不到安慰人的效果。因为这种安慰的潜台词就是——“你太容易焦虑了,你的心理素质太差了。”从本质上说,这种安慰人的方式所犯的一个错误就是——看轻事情的重要性。第二,火上浇油式的评判。当你的朋友感到心情不好的时候,千万不要再火上浇油的去提醒对方的错误了,尤其是在对方已经感到比较自责的时候了。例如,你的朋友不小心把钱包给弄丢了,正在难受。这时你来了一句:“你也太不小心了吧!钱包这种重要的东西应当贴身保管好,怎么能随便塞到一个口袋里呢?”这种事后诸葛亮的安慰方式,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点都不真诚、一点都没用、一点都不暖心。你的朋友本来就因为丢钱包的事情感到够难受的了,还要再挨你一顿训。这种火上浇油式的评判,只会让一个人变得更加难受。第三,自恋式的提建议。当一个人感觉心情不好的时候,往往希望有一个人能够听他倾诉,而不是给他提各种各样的建议。所谓自恋式的提建议,就是指有些人在安慰别人的时候,不仅喜欢提建议,还喜欢顺便夸耀一下自己。而夸耀自己的方式就是,滔滔不绝的讲自己在遇到同类问题的时候,是如何轻松解决问题的。例如,你的好朋友六级考试没有通过。你这样安慰他说:“六级考试真的很难吗?我当时裸考一次性就通过了。只要英语基础好一点,考前熟悉一下题型就OK了。”这种提建议的方式,散发着一股浓烈的自恋气息,只会让你想要去安慰的那个人,心情变得更加糟糕。好了,在列举了三种无效的安慰人的方式之后,让我们再来看一下,如何安慰人才最有效。第一,静静的听对方把话说完,不要急着提建议。对于一名心理咨询师来说,倾听是一项很重要的沟通技术。如果心理咨询师能够运用好这一项技术,那么就能快速让来访者从心理上感到安慰,心情上得到舒缓。前些日子,在读马斯洛的《动机与人格》这本书的时候,我对“倾听”在安慰别人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书中讲到,一个良好的倾听者,不仅可以帮助对方更好的宣泄情绪,更重要的是,倾听者在认真倾听的同时,也向对方传达了“我很尊重你”的信号。当一个人的“受尊重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他在心理上的痛苦症状也会得到减轻。如果你在谈话的时候很容易插话、不擅长倾听,我可以提供一个倾听的模板作为参考。请确保除了这个模板上的话之外,尽量不要再去多说其他的话了,只要不断的循环往复就可以了:“哦,哦。是吗?还有呢?原来是这样啊!哦,哦。”第二,运用同理心去安慰对方。在心理咨询的专业书籍当中,“同理心”是一个被人反复念叨的名词。可是,到底什么才是同理心呢?在《沟通的艺术》这本书中,我读到了一个关于同理心的定义,觉得解释的非常清楚:同理心(empathy)是指从另一个人的角度来体验世界,重新创造个人观点的能力。“同理心”这个词实际上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把自己的观点放一边,试着了解对方真正的观点是什么。其次,更加贴近的去了解别人的感受,感受他的恐惧、伤心等等。最后,真诚的关心对方的福祉,真的想要去帮助对方解决问题。例如,“是啊,你感觉处理婆媳关系很头疼,这种纠结的感觉我好熟悉啊,当时兄弟我也是为这件事而大伤脑筋啊!”第三,从积极的角度看待问题。所谓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其实就是提醒你的朋友,要善于看到挫折当中的积极意义。我的一个朋友,曾经因为工作上的事情不顺心而经常失眠。后来,我就安慰他说,“失眠的背后,往往是大范围未解决的问题。说不定你的身体正在通过一种特殊的方式来提醒你,是时候重新梳理一下你的工作,甚至是考虑是否要换一份工作了。”后来,我的那位朋友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换了一份自己更加感兴趣的工作,从而很少失眠了。第四,提供真心实意的帮助。安慰别人最有效的方式除了“说”之外,还有“做”。

326 评论(12)

懒云堂主

心情不好首先要了解原因。1、了解朋友心情不好的原因。心情低落都是由各方面原因造成的,要安慰他,让他开心,你就要找到最主要的原因。可以通过和他关系不错的同事、朋友了解事情的原委,比如他是不是在工作中遇到了问题,还是在家庭生活里遇到了困难。然后针对问题,来安慰他,能帮着解决的一定要帮着解决哦。2、对症下药。容易自卑的人会抗拒朋友对他的正面评价,并拒绝接受鼓励的言辞。安慰这样的朋友时,包容和理解胜过鼓励的话语。3、善用同理心。即使我们遭遇过类似的经验,也无法百分之百了解别人的感受,但是我们可以善用同理心去关怀对方。切记需先耐心听完别人的故事,再考虑有没有必要分享自己的故事,而分享的结果是否对对方有益?4、给他讲搞笑的事情,逗他开心。当朋友心情不好,情绪低落时,千万不要再说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刺激他,讲点搞笑的事情,或者直接在手机上网上搜点笑话,讲给他听,或者直接为他播放一段缓和情绪的音乐,这些都可以起到缓解情绪的作用。

287 评论(13)

三尺优姬

1,如果是因为工作或者事业失败而心情不好,你可以给他灌输一些心灵鸡汤,讲一些名人的励志故事,让他以别人,或者身边比较励志的人为榜样,重新振作起来,再一次激发他内心的那股小宇宙。2,如果是因为感情受挫,你可以给他交流一些感情的故事,让他明白什么事都有挽回的余地,让他跟对方好好坐下来聊聊,从而从根源处解决心情问题。3,如果是因为跟家人吵架而心情不好,你可以跟他聊聊父母的真实感情,让明白这世上最爱你的,最关心你的还是爸爸妈妈,让他明白父母所付出的都是真实的,要换位思考问题,4,如果是跟领导吵架而心情不好,要从问题的根源说起,让他明白领导毕竟是个管理者,要从自己的身上认真找问题,退一步才能海阔天空,从而正面面对自己的问题,来解决心情的问题。

175 评论(13)

Greta:)杨婷

对这篇文章产生好奇的人,大概心里都是有一些重要的人吧。面对需要安慰的人,我们可能都会有些无助,不知道怎么做才能让对方好过一些。比如,在好朋友找不到工作的时候,在孩子考试失利的时候,在伴侣因为工作压力大而唉声叹气的时候,我们如果能恰到好处地安慰他们,让他们情绪好转起来,便会和他们关系更加融洽。1、换位思考(善解自己)我有个朋友,她相亲失败了,这一段相处中她投入了很多感情,抱有很大希望。尽管她身上有很多需要改正的地方,她学会了整理衣柜和打扫房间,甚至放弃了自己的爱好。但最终那个男生还是对她说不合适。接到分手微信的时候,她关上卧室门,嚎啕大哭。家里的妈妈很担心,让弟弟进来看她。她非常想哭个痛快,释放完情绪,再跟人聊聊这件事。可是,弟弟不断地敲门,她的希望落空了,感觉很无助甚至焦虑。她必须不断地忍住哭泣,大声告诉弟弟不要进来。她害怕自己的样子暴露在他们面前,即使是自己的亲人。简单来说,她需要一个单独的空间,来释放自己的情绪。但妈妈和弟弟并不知道她需要的是什么,因此,这个安慰的行为起了反作用,让她更加焦虑。实际上,弟弟进行敲门,得到安慰的人是妈妈,不是她。因为妈妈担心她,特别想要知道她的情况,然后弟弟敲门进去了,看到了姐姐的情况,妈妈就不会焦虑了。所以,我想说的是,有些时候看似的安慰其实不是安慰,而是索取。有些人的脆弱需要独处而不是自认为关心的打扰。假如你处于同样的位置,面对同样的情境,你会希望身边的人怎么做才能感觉到好受一些?那就是此刻你应该做的。因为,当你用开解自己的那一颗心,去对待别人,那么你就有能力看到别人的伤痛,治愈他。2、一般化什么是一般化呢?我有个朋友,说自己的手动挡科二考试没通过,她非常焦虑。自己练了两个月,以为能通过,结果却卡在了坡起。她说她好难过,这辈子感觉都不会过科二了,她的协调能力太差了,甚至不具有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协调能力。作为她的心理咨询师朋友,我此时应该怎么安慰她呢?首先,对她的悲惨进行降级处理。这包括两方面,一个是时间,一个是绝对化程度。从时间上,她说她这辈子都不会过科二。这辈子是一生的时间长度,我们可以把这辈子修改成“这次考试”或者“这段时间”,告诉她说,你是这次考试没通过科二,这段时间你有点难过。其次,降低绝对化程度。从绝对化程度来看,她认为自己协调能力太差了。太差是一个负面的词汇,负面程度很高,表示她的情绪很消极。那么我们可以怎么修改这个程度呢?你在坡起时候卡住了,但是别的项目你很好的完成了呀。这句话暗示她,其实协调能力不是那么差,因为其他的项目都通过了。所以,一般化可以很好地缓解一个人的焦虑,安慰到他。运用一定的语言技巧,就能转化一个人的负性认知,重新定义一个对他来说消极的事件,进而改变他的态度。3、积极共情积极共情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同理心。面对一个烦恼的人,我们上来就一顿安慰,说些好听的话,不会对安慰他起到任何的帮助。首先要做的其实是接住他的情绪。什么意思呢?我有个朋友,他跟我说,疫情发生以后,店里的客人少了很多,都快经营不下去了。哎,真是倒霉。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呢。”那么,我先接住他的情绪,可以说:“确实,店里的状况不好,这让人很担忧,沮丧。所以你会觉得不安。你很希望店里经营好起来。”我们可以用一些描述情绪的词汇,比如,纠结,困惑,茫然,挫败,委屈,悲伤等等。这样我们就算是接住了情绪。聊天最重要的就是聊情绪,这样别人才会觉得你懂他。

190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