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霖i
这篇文章入了21天写作训练营精选作业,仅作留念。 —————————@柚子 以前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现在是,不会写作,走到哪里都尴尬。 师老说,写作是一个人的底层逻辑能力。可惜,到了30多岁的年纪我才领悟到。 不会写作,给我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尴尬与痛苦时时冲击着我,直到现在我都不好意思跟别人说,我。是。当。。。老师的。 1.不会写作让我尴尬 七一表彰,领导让我作为代表上台发言。上台?发言?接到通知后立马脸红、心跳、手出汗。我跟领导说,让我干活还行,就别发言了吧,我不善于当众发言。 领导安慰带命令的口吻,加上不会拒绝的性格,我只好硬着头把任务接下来。台上台下那么多人,想着那个画面,脑门上就渗出汗来。 可是怎么写发言稿呢?于是上网搜索别人的发言稿,拼凑成一篇,可是读出来一点感觉都没有,并不能达到我满意的效果,我自己都听不下去。 当了那么多年的老师,一篇发言稿都写不好,尴尬吧,太尴尬了。 由于时间紧急,没办法,我还是厚着脸皮请朋友帮着修改。看着朋友发来的稿子,结构严谨、逻辑分明、措辞得当,虽然给改了个底朝天,但确实表达出了我想表达的意思。 为什么我想说的话朋友能表达出来而自己却表达不出来呢。再次感觉到尴尬。佩服朋友的同时真是觉得自惭形秽。 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的尴尬,只有自己能体会出来。 2.不会写作使我痛苦 冒着写出来被骂的风险,我写出了下面的经历。 可能看起来比较勤快朴实吧,后来被调到了部门的办公室,负责部门的日常行政工作。工作任务除了处理日常事务,还要每个月总结、汇报和新闻稿。 看到不会写作的我要干这个工作,如果不骂我也会为我捏把汗吧。 自认为日常工作游刃有余,和上下级沟通也没有障碍,但每到撰写公文时倍感压力。 想标题,安排结构,斟酌措辞,一篇几百字的稿子不知会费掉多少脑细胞。 写完稿子,发给中文专业,院办出身的领导审阅,不只是紧张,可以用战战兢兢来形容。 领导一边看一边删减挪改。再后来,领导索性不再麻烦我,自己直接写了,我只负责上传。 有人说,领导替你干了一部分活,你该高兴才是。可是我认为,在其位,要谋其职啊,这还怎么继续做下去呢? 确实 ,不用写稿子,不要再耗费脑细胞了,但是心里的压力和痛苦却与日俱增。 3.痛苦之后的反思 为什么痛苦,能力配不上欲望才痛苦。 如果我会写作,高考语文成绩就可以提高几分,也许就不会与理想的大学擦肩而过。 如果我会写作,当了老师之后,每次上完课完,都可以写下教学反思,最后汇集成教学论文,评职称时就不会因论文比人少而耽搁。 如果我会写作,能写出规范的稿件和漂亮的文案,干办公室行政工作也就会坦然很多,不至于人到中年还感到茫然不知道接下来的路该怎样走。 如果我会写作,孩子六年的康复历程我就可以把它记录在册,分享给那些听障儿童的父母,减少他们在孩子康复之路上的痛苦和恐惧,让他们少走一些弯路。 如果我会写作,在给学生们做心理咨询后,学生得以转变的过程,我就可以写成案例,作为日后咨询的经验总结和推广。 我感觉自己挺努力,也想做点什么。可是人到中年,才发现自己的能力是配不上自己的欲望的。那我欠缺的是什么能力呢? 现在我找到了答案。写作才是我目前最应该打造的底层能力。 4.反思之后的行动 已经奔四的人了,现在才开始学习写作,是不是有点太晚了。 Dambisa Moyo说,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罗振宇在《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里讲了个例子,一位100岁的老奶奶说:“我特别后悔60岁的时候没有开始练小提琴,如果当时练了的话,我现在已经是一个有40年经验的小提琴手了。” 那么,我现在开始练习写作,每天写300字,等到60岁时,也能写几百万字了。所以,现在开始不会太晚。 其实,在早些时候也意识到写作的重要性,只是不知道该怎样练习。 一开始觉得是自己积累太少,导致无从下笔。于是买书看,可是看了很多书之后仍然不知如何下笔。写作障碍始终无法克服。 也许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在迷茫的十字路口遇到了师北宸老师的刻意练习写作训练营。在这里,我知道了原来写作是有法可循的,写作障碍、表达障碍是可以克服的。这个方法就是迷人的“万能写作法”,即“观点+案例+总结”。 要想蜕变成蝶,必要抽丝剥茧。师老说,当你怡然自得的时候,就是你愚昧的时候,当你发现这也不懂那也不懂的时候,你会慌张,可是你就会开始学习了,这是常识之外的认知,但是这是学习的真谛和学习的本质。我想说,当你感觉到尴尬和痛苦,而投入学习的时候,就离蜕变成蝶不远了。

燃情咖啡
老徐,本名徐海瑜,80后,坐标迪拜。 3个标签:社群运营员,培训师,高效学习研究员。老徐本人亲切,温和,幽默,靠谱,这是在师北宸写作训练营给我的印象。同时,通过他的朋友圈分享,也间接看得出他是一个比较细腻、观察力极强的人。因此,看到他的付费课程的宣传,毫不犹豫的发了红包入了群。其实印证了老徐在本课程的一个观点:做一个靠谱的人,别人相信你的人品,自然会相信你的产品。我购课本来的目的不在于如何获得财富,而是学习他推销自己,展示自己,持续精进的修炼之路,但是听完分享后,确实升级了自己的财富观。主要收获有以下几点:1.人一生最重要的投资是投资自己。这一点我是很认同的。从小到大,从来都是不舍得在吃喝玩乐上花钱但舍得在学习上投资,家里一整书柜的书,还有在得到、十点课堂、唯库、千聊上的付费课程。同样一千元,可以买一件衣服,也可以报一个不错的课程,我会毫不犹豫选择后者。2.用一张白纸,记录、写下自己能做的事情,发现自己的优势所在,持续专注的精进自己,变现是迟早的事。这一点,在以前比较困惑,我总觉得自己能力很差,不会说,也不会写,有时候觉得自己很没用,甚至我不太愿意跟别人说我是一个老师。但是,后来从和我交往过的同事、同学、朋友口中反馈,在他们眼里我还是很优秀的。比如善解人意,善于学习,并能运用所学和经验帮她们排忧解惑。甚至一个比较高傲的女领导都称我为“智慧女神”,有时候她处理不了的问题都来求助于我帮她分析解决。这次老徐的分享点醒了我,让我更坚定了我的优势所在。3.考证可以,考过证说明我们只是获得了相关的知识,但是还不具备把知识落地的能力。在这点上我也是比较认同的。我这个人自认为比较喜欢考证,只要考,基本会一次通过。但是,考过就考过了,不知道如何去应用。比如在大四考过教师资格证,11年过了二级心理咨询师、13年过了多媒体操作师证,但是总觉得有证不代表真的可以达到合格的水平,还需要继续学习,总也落不了地。4.在合理合法做自己的前提下,不要脸的推销自己。这方面也是我需要修炼的,脸皮太薄,导致除非迫不得已,从来不愿意求人,在个人发展方面受到很大影响。4.你想吃水果,要想着去种果树,而不是用工资去买水果,种果树是投资,直接用工资买水果就是把钱消耗掉了。这也是要求我们养一个自己的金鹅,让金鹅为我们源源不断的下蛋。5.许多厉害的人都是T字形的,他们在很多维度上都很厉害。最后给大家补充一个我最近对财富观的思考:金钱是被铸造出来的自由。(这句话我忘了是谁说的了,可能是在《跃迁》上看到的) 我的理解是:我们为什么都渴望财富,那是因为我们都向往自由,追求财富其实是在追求自由。因此,如果我们没有大的房子、也没有豪华的车子,也没有很多钱,但是我拥有健康的身体、热爱的工作(挣不了很多钱)、志同道合的爱人,也就是说已经拥有自由幸福的人生,也就没有必要去拼命追求财富啦。其实健康的身体、热爱的工作、志同道合的爱人以及有趣的灵魂就是财富。还有很多点,回头再继续分析思考,先提交反馈。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